2011-06-29

不必教育子女

到底會有幾多父母願意質疑「教育」的效果?送子女去最著名的學校,填滿子女空檔的時間,換上最理想的教育環境,這個幾乎成為了父母的職責,做得到就是好父母,做不到就要好好檢討。所謂養育之恩,養大當然是重點,教育似是另一點了。

問題是,有幾多父母願意接受「子女最終似自己」的現實?智力、外貌與身形理所當然受遺傳限制,然後這些外觀所得到的回報,與父母自己年輕時得到的大概也相近,即是說所謂自發的與他發的影響,最終都和父母所得到的差不多。也許有極少數,例如遇上獨特的老師、超智力的同學群、特殊的人生經歷,子女在成長上有突破才會變得合理。

換句話說,喜歡band sound的父母,是很難忽然有個classic的天才子女,或是一對討厭學習與文字的父母,又怎能養出一個飽讀詩書的兒子呢?電視裏常常有違抗父命、家族破格的天才,嘛,正因為不常見,才會成為劇集。根本一個打牌師奶加一個賭馬肥佬,只會生下一個上網成癮的兒子,和一個留連街頭的MK妹。

等於問人,我個女靚嗎?如果自己不太靚,太太又不外如是,難道我們要期望基因突變?抑或日本的輻射集中在香港?又還是這個是撿回來的女兒?

既然不該期望子女會比自己更出色甚麼,那麼追逐「最好的教育」顯然就是買個心安理得,因為除了錢,父母已經不能提供甚麼 ── 他們自己並不會改變,例如父母自己,不可能會忽然愛上英文,然後每天誦讀做習作去遊學,唯有強逼子女做父母自己都不會做的事,期望他們能夠從別的地方學習點甚麼,並謂之教育。

任誰都知道,「喜歡」與「快樂」是學習的最佳動力,只要一個人喜歡,他就自發地學習,而且無論是記憶或是分析,效率都是最強的。所以比較合理的教育,就是讓孩子喜歡學習。對,要贏在起跑線甚麼,在幼稚園就出類拔萃,然後就讀拔萃,將來道路就會很好走。本末倒置的是,為甚麼人生要有 post-education 階段?為甚麼學習不可以持續到成年甚至退休?所謂進修與讀書,到最後都是一個錢字?贏在起跑線,卻輸掉整個人生的學習樂趣,變成我們的教育方針嗎?

話說回來,怎樣才能夠使一個人喜歡學習呢?有幾個方案︰

1) 日久生情。這個是有心理學基礎的,總之一個人見到同一樣的事物足夠多,就會喜歡,例如孩子上得太多彈琴課,有一天會覺得沒那麼厭惡了,在外地遇見別人的鋼琴,都會有種親切感與情意結,是香港主流的教育方式。

2) 獎與罰。把孩子如同狗隻般訓練,讀書考得好就有獎,考得差就要罰,條件反射,可惜反射得太迂迴曲折,更多的父母沒有好好安排與跟進子女的讀書狀況,簡單說,你讀你自己事,我有我睇電視,但成績出來一差呢,就打。

3) 製造競爭心。凡小孩子皆好勝,因為勝利就是光榮,落敗就是羞辱,這一點在同輩之間是非常明顯,所以為甚麼爭入名校?因為裏頭的學生 (理論上) 皆以學業成績為勝負點,而不是那些九流學校,將破壞秩序視為勝利,學業良好視為叛徒。

4) 遷就喜好。這個很西式自由風的感覺,發掘孩子的強項與嗜好,加以培養。但只是感覺,因為人的喜好是幻變無定,今日喜歡繪畫,明天就愛上空手道,而且很可能一直都不喜歡讀書。當然不喜歡讀書不代表甚麼,但最怕是只喜歡玩但不喜歡學習,停留在好食懶飛的水平。

5) 只培訓基礎能力。語言、邏輯、美感與體力,做父母的只培訓這四隻角,孩子遇上甚麼就由天註定不加插手,反正他們早晚都要自己處理事情與個人的未來。

6) 父母自己喜歡甚麼就做甚麼。鞋匠的兒子就是鞋匠,警察的兒子也是警察,沒有需要特別訓練,接受子女根本就會似自己就可以了。所謂教育,只不過是一場掃文盲、建立社交網絡與消耗孩童精力的活動,沒必要想得太多。

The Nok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