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31

重溫舊功課

在電腦找不到當年大學畢業前的 FYP (勉強算為畢業論文?),感覺有點可惜,希望之後能夠在 backup 甚麼的找得到,畢竟它也是一個有趣的紀錄,雖然我寫的題目是「Gilbert Harman  的道德相對主義」,程度也僅僅是闡述其講法,然後再引用不同人的批評,為他的理論作一個較全面的檢視。談不上有趣,更與洞見、創見一點關係都沒有,而最後的分數是 B+。

在畢業多年之後,偶爾會想起,如果要重新再寫過畢業論文,會立一個怎樣的題目呢?可能會寫例如「性別的價值」、「彼岸觀念下的道德兩難」、「論香港人應否生孩子」或是「理性在政治衝突中的位置」之類吧,不知道教授會有甚麼指引,抑或任我亂寫。

Year 1 那時有份功課叫「哲學札記」,其實就是老師讓同學保持一種習慣思考的生活方式,然後暢所欲言,藉此慢慢適應讀哲學的態度與方式。不知道其他同學寫甚麼,但我已經不敢再重溫那些功課了,應該是讀起來連自己都會面紅的文字吧。

關於讀大學的故事有很多,單單是「讀書」這個環節,已經有很多東西可以寫,例如以前讀過 Human Resources 一個科,狠狠地得了一個 C+。但事實上我已經徹底忘記了讀過甚麼,因此無法判斷是我讀得差,還是那個科有問題。姑且先認為是那個科有問題。

重溫 HR 的教案,還尚算可以知道它在說甚麼,但是一打開 A Level 讀過的生物學 DIY 筆記,例如 Cytology,就頭暈了。又密集又多內容又無數概念和資料,很難相信是自己當年製作的。由此可見人類的智力在 18 歲左右應該是高峰,然後就一直走下坡。所以偶爾還會發惡夢,以為自己沒有讀書就去應考 A Level。

關於讀書還有最後一點的,就是幸好那時候未有 Facebook,否則大概應該考不上大學。

The Nok

2014-05-21

教師和空姐有沒有資格抱怨?

抱怨都要談資格?是的,一個年過三十的家裏蹲,沒有工作,整天上網玩手機和課金,吃喝玩樂都靠父母,還抱怨社會欠了他,我相信 99.9% 的人都會認為他沒有資格抱怨。畢竟,你要抱怨,先要有一定付出,否則完全沒有人會體諒。

但是你會發現,每次有教師或是空姐之類,在網上抱怨工作太辛苦,甚至還要罷工的時候,群眾就會覺得他們貪得無厭,認為他們沒有資格抱怨。到底,抱怨的資格要怎麼拿捏?

首先,要有明顯的薪 / 勞不對稱,你付出了價值 100 元的勞動力,但只收到 50 元的薪金,那就公認可以抱怨。問題是,誰去定勞動力值幾多錢?空姐覺得自己人工不高,但在高危的飛機上工作,而且工時不穩定,還要應付野蠻乘客,應該加薪;但群眾覺得你只是侍應,還可以免費搭飛機,不扣人工已經偷笑了。「貢獻何價」是一個永遠無法共識的答案。

另一個抱怨資格,就是工作有明顯的巨大缺點,而且能讓人們理解得到,例如會導致職業傷殘和勞損之類。所以紮鐵工一天有過千元收入,依然不少人支持加薪,因為那是一種很活潑生動的缺點,肩膊上的傷痕是明顯的,大熱天時架起鋼條的辛勞是可以想像的。但是「課堂與教改的壓力」卻沒能引起共鳴,相反,很多人只會想起當年教得差、教得懶的老師,還要求謝師宴和放暑假?沒有巨大而明顯的職業缺點可以感染到群眾。

最後,就是你的薪金本身不能高過我。如果你已經比我高,為甚麼還要抱怨?難道我工作就不辛苦,我的勞動力應該賤價?「所有人都覺得自己 underpaid」是地球上最高真理,就算你是為數不多,真心覺得自己人工太高的人,別人問起你,恐怕也只會答「OK啦」。在沒有最低工資之前,大家都說低下階層的洗碗阿婆好慘、沒有尊嚴、在職貧窮,有了最低工資之後,就反問「大學生何價?」人性如此。

所以,教師和空姐的抱怨資格,是永遠的爭論。要解決這場爭論,最極端的兩個方式如下︰

1) 所有人都可以抱怨,不分資格 (反正大家都 underpaid),問題只是你要有能力去爭取加薪,例如組織工會、罷工、不合作運動之類,總之一切講拳 (權) 力,抱怨也只是一種策略。

2) 所有人都不可以抱怨,一句不知道是誰發明的「人工包埋」就能夠解釋一切,如果不滿,可以轉工,抱怨就不必了,假若你有本事的話。

如果這兩個方式都不是你的選擇,那麼編寫一個賺人熱淚的感人至深小故事就很重要了,搏得群眾同情,認同你真的 underpaid,即使薪金依舊也會比較快樂。

The Nok

2014-05-08

泡沬化的趣聞網站

最近湧現了大量趣聞網站 / Facebook 專頁,個個都差不多,同類的趣聞剛剛在甲看完,乙又彈出來,當然還有丙至 N 那麼多,也不再是 ICQ 時代舊圖舊片反犓再反犓,而是一種走「輕藝術」(取材自輕音樂) 風格,即是一種少少創意、少少美術、少少感動、少少啟發、少少文藝的國際花邊新聞題材,例如美國某某把一隻貓花妝成狗,又或是荷蘭變性人的婚禮之類。

可能早就有很多,只不過在 Facebook 的分享與運算機制底下,這類網站更容易跑出。原因不外乎大眾喜歡分享的東西,都是趣味 + 新鮮感 + 品味,不能曲過高而和寡,亦不能太低俗而破壞形象,輕藝術看來就剛剛好。

趣聞網站本身並沒有錯,開心上網看有趣東西也是生活一部份,總比起不斷轉貼親共垃圾報章的社評來引眾怒有意義;以趣聞作為網站盡快吸收讀者群的策略,是合理的計算。不過,在追逐瀏覽量以外,還有其他嗎?

簡單來說,追逐收視的人總是以收視作為取材的計算,同樣是轉載國際趣聞,A 這篇在原網站有 10K 讚好,B 那篇只有 10 個讚好,根本不用考慮就會選 A 而棄 B,除非還有太多空檔未填,是非常顯淺的道理,而這正是大量趣聞網站越來越相似、題材越來越雜食、甚至網站的名字一個比一個模糊的主因。

捨棄大眾而只取小眾口味的道路是艱難的,要求趣聞網站走這條路亦不切實際,但假如你真的成功了,真的凝聚了大批支持者追隨你的時候,除了更多的 Like 數,或許應該問一問自己,其實你存在的意義在哪裏?你可以為這些支持者做甚麼?你如何做一些無法被取代的事情?或走出一條別人沒有走過的路?

追逐收視的盲點,在於你永遠只能走在別人已經成功的道路上,沒有人知道那本來只有 10 個 like 的題材,或許會受那 10K 以外的 100K 人所喜歡,然後你就可以走不同的路,說不同的話。走在別人身後,希望等到對方一朝仆倒然後取而代之,而事實在這條路上,早就有無數的人在你身後,等著相同的事發生。

想賺錢,甚至想賺快錢,人之常情。但在此之外,我們應該思考一下自己是甚麼,有沒有甚麼是我可以做,讓世界有一點點不同。不單是道德的理想,也乎合長遠的利益。這是我給別人,也給自己的一個警剔。

The Nok

2014-05-01

為甚麼一個人會窮

人們總是對福利政策左搖右擺,這是因為對於「為甚麼一個人會窮」,沒有確定的答案。這裏不是問「為甚麼這個世界會有貧窮」之類的社會學、經濟學問題,而是問為甚麼「這一個人」是貧窮。

從很小時候我們就已經有耳提面命的教誨,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如果你年輕的時候不好好讀書工作,將來就會窮,就會乞食,就會折墮,這幾乎是我們整個教育體系的核心靈魂。或者你想探討讀書的意義,但可以肯定整個社會的共識,至少是確定一個人必須努力向上,足以養活自己,才可追逐成功。貧窮,是對於懶惰最直接的恐嚇與懲罰。

在這個前題下,福利政策看來是多餘的,沒有好好賺錢,也沒有養兒防老,臨終潦倒街頭不單合情合理,也是對於社會體系最正確的教育。對不對?

問題是,有時你會認識一些人,他不是不努力,不是沒有嘗試,但出生貧窮,天資有限,運氣不佳甚至只是慘遭欺騙與出賣,最終一貧如洗。如果「這一個人」貧窮緣由於此,那麼足夠的福利津貼顯然是必要之善,甚至可說是解救人類社會的共業之果,是人道的。

很可惜,我們無人有足夠能力,去判斷每一位阿婆阿伯,他們到底為甚麼會窮。你可以假想,一個 MK 少女,年輕時離家出走,又濫藥又濫交,墮胎至無法生育,當過援交,入過黑社會,走過奶粉水貨,甚麼爛工都做就是沒有好好儲錢,但竟然可以一邊當妓女一邊捱到五十幾歲,然後她向報紙哭訴,說政府綜援不夠她用。但我們永不可能判斷,到底是她自己的錯,還是社會的錯?抑或她的錯,某程度上都是來自於社會的問題?

既然我們無法判斷,考慮政策時則更為困難。就像你聽到一個誤判處死的個案,受害者家屬奔波多年求推翻,就覺得該廢除死刑;但當聽過犯下恐怖罪惡的少年犯的故事後,就覺得死刑是必要了。

對大多數人來說,這幾乎僅僅是訴諸情緒的選擇,你聽了甚麼故事,就會下甚麼判斷。今日你覺得削減福利的人涼薄,換個故事,你就覺得爭取福利的人在濫用公共資源,而且也須看你覺得誰才是「自己人」,新移民拿綜援,跟年輕人拿綜援,幾乎是兩個故事,兩個判準,現實如此。

而最重要的核心,不在於推銷 / 反對福利政策的理據,而在於你有沒有一個好的劇本,好的角色,政治始終是政治,不是鑽研學術與數字的象牙之塔。

The N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