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17

選友損友

如果有人說︰「我是會選擇朋友的。」你會不會隱隱覺得有種勢利感,或是覺得有點歧視感?說得好像電視劇裏的有錢人,看不起窮親戚並且疏遠之,這種白鴿眼,叫人覺得不快。

但其實一點錯都沒有,小學老師早就教我們要小心擇友,到了互聯網時代,政府又提醒我們,別隨便當別人是朋友,然後出來工作,大家都說,與同事成為朋友是一大蠢事。這麼說,選擇朋友,從來都是正確的。也因此那些叫小孩子「大家唔好嗌交啦,做個好朋友啦」的老師、故事書或是德育課,不單虛偽,還不切實際。

既然要選擇朋友,那麼我們需要製訂飾選朋友的條件吧,「無友不如己者」,至少孔子都講得很清楚,我們怎能不清楚。孔子的意思,也許不是勢利眼的只看錢,而是說品格、才華或智慧之類;但是,財富不就是人格的一部份嗎?現實點,階層不同,卡士不同,勉強做朋友亦沒有意思。所以其實能夠交的朋友,根本就不多。

也因此,我們傾向會容忍朋友,懶惰的,不負責任的,遲到的,講是非的,粗暴的,無禮的,冷淡的,我們都不會輕言絕交。似乎老師的咒語「大家做個好朋友啦」一直未解,我們不知道斷絕的底線,也不懂得斷絕來往,只好任憑生活裏有一個個邊緣朋友。

老師呀老師,可不可以教我們的小朋友,在同一個課室裏,如何飾選不值得交往的人,然後疏遠他?有人說,疏遠人太可憐了,幫助這些朋友吧。但既然責任是在這個「朋友」身上,為甚麼又要我們出力呢?

這令我想起老師應對欺凌的方法,就是處罰欺凌別人的學生。其實大家都知道,結局只會是那學生加倍欺凌,並警告,如果下次再告訴老師,欺凌會更可怕。真的,如果同學投訴被欺凌,老師應該教的,是如何武裝起來組織起來作出抵抗,讓人知道自己不是好欺負的,欺負人是要付出代價。這才是真正的社會現實。

因此,對於不值得交往的人,例如說謊、懶惰、貪心、咸濕之類,老師別叫同學幫助他或是繼續做好朋友了,教導學生如何分辨這些人,然後如何疏遠之,讓大家都知道獲得友誼是要改善缺點的,那麼一切都會更美好,這個世界更純真。

The Nok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