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09

香港血統

沒有用的,不論你怎樣說,香港人都不會接受新移民獲得六千元。不論你舉多少例子說明,香港人其實和新移民沒有分別,例如很多人都沒有交稅、很多人都沒有貢獻、很多人都接受過大量福利、很多人都隨地吐痰、很多人都有呃綜援、很多人都沒有文化、很多人都說不清廣東話,都沒有用,因為這些回應都是捉錯用神,搭錯線。

其實我們應該留意到,很多反對新移民獲六千元的人,都只是簡單說「這個政策很清楚,只有18歲以上香港永久居民才有資格得到」就完,不像過往的百般刁難,大家都對於這個政策的優惠對象很堅持,堅持到一個地步,是不會接受任何其他「香港居民」的定義。

簡單說,大家都覺得三粒星就是三粒星。

又不是從你的口袋取六千元,為甚麼要如此堅持?有些人不禁會問。這又問錯了,因為事實上這種堅持有雙重標準,例如人們對移民海外的港人,卻又沒有如此強烈反彈,似乎香港人只是針對新移民,也就是說,香港人覺得新移民不算是香港人,而理由顯然和他們在香港生活的形態沒有直接關係。

揭穿了,就是香港人要堅持自己的血統,香港人是優良的blue blood。

回歸十幾年,香港人最害怕的,就是有一日香港人與大陸人再也分不開。廿年前人們常常用王家衛的《阿飛正傳》,說明回歸前的香港人是沒有腳的雀仔,沒有歸屬感,也沒有安全感,只有放浪與隨心。但廿年後,香港人有落腳點了,我們越來越少向海外移民,卻越來越害怕大陸來的移民。

新聞常常播,香港要被邊緣化,香港要被上海取代,珠三角發展刻不容緩,而且我們要為五斗米向大陸人折腰。越是這樣,香港人越覺得自己朝不保夕,曾幾何時我們是香港人,現在卻不得不變成我們所不屑的大陸人,這份抗拒與逼力,促使我們放大了新移民的缺點與大陸人的問題,我們聚焦在兩地人的差異,變得格外珍惜身為香港人的身份。

無他,我們找到了太多需要守護的回憶與事物,曾幾何時被稱為文化沙漠的香港,到了今日,無一不是珍貴文化。例如廣東話 (特別是港式廣東話,混合了日文、英文、潮語、網路文化、ACG文化、壹周刊、電影、周星馳與廣東歌的語言)、例如港產片、例如蛋撻、例如舊建築、例如法律、例如ICAC、例如西貢郊野公園、例如南生圍、例如獅子山、例如維港、例如李小龍。

一切源於我們對「大陸化」的恐懼。但現在是一個機會,這個六千元,徹底地證實了「誰是香港人」,價值不再只是六千元港幣,而是一個身份,一個象徵。過往我們發現新移民一樣申請綜援,一樣可以排公屋,與我們越來越似。但現在放心了,因為,我,是香港人,這個六千元證明了一切。

這是屬於香港人的時刻,似是一場勝利,因為香港人依然是香港人,沒有因為回歸中國而消失。

長遠而言,這是不是一種歧視?很多人擔心。但是從來歸屬感與歧視正好如硬幣的兩面,分不開的,排擠圈外人,以攏絡圈內人,這是常規與定律。所以你見大家回應得最常的一句是︰「在香港不快樂,返回內地囉。」怎樣解決?要讓新移民變回人類,讓他們投入社區,讓香港人知道,在他們來港七年等身份證的時候,不是乾等,不是天天飲茶,而是對香港有貢獻,例如做義工,例如參與社運,例如努力謀生。

只要新移民一直被形容為蝗蟲,而不是人的話,香港人與新移民是一個永不解開的死結。

The Nok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