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10

迷失安樂窩

有個朋友說要研究為甚麼人們會說一套,做一套。看起來實在沒有甚麼好寫,一個人為了利益,說一套冠冕堂皇、萬人敬仰,做一套暗渡陳倉、見風駛舵,人前人後盡得好處,這個道理應該是人性學ABC,詳見於辦公室政治和成功指南書籍,作為一套常識還要隆重其事進行研究,怎麼說都是多餘吧。

原來不是指這一種,如果要嚴謹去表達,他實際上要研究的是「想一套,做一套」。這就有意思多了,好像一個人打算投身藝術界,半工讀時卻是做售貨員;為了實踐理想辭去高薪厚職,卻受不了貧困總是找同一樣的工作;希望這個世界能夠更多包容,卻容不下立場保守的人;經營了半場的對對糊,卻因為一隻絕章牌的誘惑變成了雞糊;原本希望開開心心的簡單生活,卻因為對簡單兩個字的爭論不歡而散。

這樣的事多得很,人們因為眼下的利益、意志的不貫徹、對事情的錯誤觀念等,錯過了發展自我的絕佳機會。打個譬喻的話,就好像一個人如果要行直線,必須凝望遠方,以目標為指引一直前行,但這裏要求的自信、意志和毅力實在太多了,人生匆匆幾十年,轉眼就過,刻下艱辛的每一天卻像渡日如年,於是放棄望著遠方,寧願留心腳下每一步,隨最舒服的方式步行,避過所有困難,還美其名為活在當下、順其自然,結果原地打圈。

就好像每一個香港人都為了「安樂窩」替銀行打了一輩子工,到最後驀然回望,除了這間供了一世的房子之外,就沒有做過甚麼事,原本他是打算有一個安樂窩後,便好好發揮他的專長。到最後,他就只好把希望寄託在子女身上。就這樣,一個背負著父母希望的世代來到社會,不知道該怎樣做,因為他的父母,只教導了他一件事,就是做人最重要有一個安樂窩。

參考Alan de Botton著作《哲學的慰藉》,說出了一個重點,我們對身體的認識不夠,例如頭痛非常的時候,會恨不得在太陽穴鑽個洞,讓痛苦走出來,但相比這個方法,找個醫生對症下藥無疑是明智得多。直覺的方法,往往不能帶領我們追尋真正的目標,但人們卻習慣於相信自己的慾望衝動,多於理性的行事處世。

就例如我們會獨處一人、聽慘情的歌,企圖紓緩失意的情緒;又例如我們透過大吃大喝,希望滿足口舌之慾;又例如買一間房子,作每晚枕頭之用,希望能夠有安樂的人生。想一套、做一套,當局者自以為直接了當,局外人看來迂迴曲折,正是人生的悲歌。

The Nok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