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會覺得自己窮?我相信誰也會。
很多人概嘆現在的小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但這根本是人類的本性。習慣使我們失去富裕的感覺,試問,誰會因為一扭水龍頭就看見自來水,於是感到自己其實生活蠻不錯?至少香港人不會。所以不要怪那些小孩子,這不是他們的錯,他們只是如實反映出人類的特性。
加人工當然開心,但是第一個月後,我們就會適應了,然後開始感到自己under-paid;相反,如果是扣人工,不但使我們的第一個月在痛苦中渡過,這份痛苦甚至會延續下去,幾年後我們依然咬牙切齒,這個混帳的公司當年扣了我的血汗錢。這就是我們,這就是人類。
一個人要賺幾多錢才會夠?其實幾多都不夠。拍拖的時候很窮,年輕、還在唸書的初戀男女只能在旺角街上window shopping,肚餓時就在街邊檔旁分享同一串魚蛋,同一杯珍珠奶茶,沒有甚麼要求,對他們來說,富裕就是不用看銀包,這串魚蛋想吃就可以吃。後來,他們沒有再吃魚蛋,他們發現,富裕就是不用看銀包,便可以去H&M選擇下週二晚派對的襯衫。最後,他們沒有再買衫,因為富裕,就是能夠找回初戀的感覺。
每年都會有人製作生活指數調查表,所謂living standard,到底有沒有standard?有些調查使用收入與支出的差距,或是醫療及教育程度,或是交通是否便利,或是污染的情況,甚至問當地人,到底他們開心不開心。問他們開心不開心?對的,因為富裕是一種感覺。
富裕,當然有它的客觀基礎,就像飽肚、溫暖,但真正關鍵仍然是我們主觀的「富裕感」。覺得自己富裕,是近乎一種對抗人類本性、自我催眠的主觀感受,數算自己擁有的,而不是追索所沒有的,滿足於已擁有的,而不是尋求更多的,是宗教式的、心靈雞湯式的信念;推至極端的情況,一個公認富裕的人可以強烈感到貧乏,一個公認赤貧的人可以感到完滿豐足。
這看來是一種對「真富裕」的爭論,是手上擁有很多,還是感到擁有很多,哪個比較真?雖然傳統智慧、信仰大師都告訴我們,「感到富裕」才是真的,自足才是常樂,但我們不必自欺︰當我們聽到群眾以薪酬水平來肯定大學教育,社會以工作成就來標準化個別學系價值,每個人都以「職業」定義一個人,而我們竟然找不到恰當的詞彙來形容自己時,心裏到底有何感受?
現實是很可惜的,太多人的身份和值得敬重的價值,就埋藏在「我做文職」、「我係某機構打工」之類裏頭,沒有人關心他們的「個性」,評價就僅限於依據他們的入息,而不是他們對自己入息的看法,一個人的富裕感無論有多高,都難以引起別人的認同,甚至淪為一種吃不到葡萄的醜態。別介意別人的目光,好好地貫徹自己,做得到就好了。
The No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