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03

救贖或是被救贖

「月黑高飛」(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是一套監獄片,所以一如其他監獄片,它會有兩個面向︰以監獄比喻現世,以及探討監獄的本質。

似乎一套電影不論如何出色,如果不探討人性的陰暗面,不揭示人類的醜陋,就不算得上公論的經典和具深度,也因此江湖片和監獄片會格外受到注意,在裏頭,人性都是赤裸裸的,是現世精華的縮影,在最狹窄的裂縫中,擠壓出僅有的黑暗人性,是那種黑得耀目的典型。就像監獄「歡迎」新人的恐怖感、在高壓統治下的利益輸送、原始而暴力的集體欺凌,令人印象深刻。

所以用監獄比喻現世是格外尖銳的,因為在這種人間煉獄之中,我們可以選擇適應、制度化(電影語)和隨之墮落,於是友誼與希望,就加倍叫人感動︰萬物無情,人間有愛,勵志。

當然,以這個blog的灰暗風格,是會著眼於男主角安迪本身就是社會菁英(銀行家),所謂友誼與希望,貫徹於電影之中,其實都是建基於主角本身的才能、智慧和意志;別看逃獄是永恆的電影題材,根本一個監犯的結局,其實總是如Morgan Freeman一樣,只有等待釋放一途,能夠成功逃獄的人,不存在於現實世界,尤其是普通人如我的現實世界,所謂希望,是天才們的專利。

於是真正有意思的問題是︰為甚麼人要坐監?一個人犯了罪,可以死刑,可以打籐,可以宮刑,可以使他殘廢,可以判社會服務,可以罰錢,或者罰抄,但為甚 麼要坐監?監獄是用來懲罰不文明的行為,但沒有高度發展的設施和充足的資源,根本只是地獄而不是監獄,諷刺地這是高度文明的建築,花費大量稅金,消磨大量 人的青春,所為何事?也許就是為了救贖。

因此這套「月黑高飛」,把焦點放在「救贖」上就更為正確。問題是誰得到了救贖?比較正路的想法,也許是主角和監犯們透過監禁而得到救贖,但當然大家可以認為,得到救贖的是監獄自身,透過主角不斷人性化地改善設施、播放音樂、打擊貪污獄長,對照於監獄虛偽的社會服務,將美國本身充滿錯誤的司法制度救贖過來,雖然我認為這是over-interpretation。

救和贖,是兩個意思,如果監禁真的為了救贖,那麼監犯不單是在承受罪有應得的刑罰,還要透過漫長的刑罰反省、悔疚然後獲得拯救,redemption,就像耶穌釘十字架,信徒不單是所犯之罪獲得赦免,而且透過相信,本人得以扭轉提昇,變回人類應有的本性︰充滿善良、友愛和希望。

雖然主角坦言自己需要負上太太遭殺害的責任,但顯然他還是無辜的,那麼他在這裏獲得甚麼救贖?沒有。由進入監獄的第二天開始,他就展現出與別不同的氣魄,他關心死者的名字、他不怠於挖牆逃走的工作、他就算決意逃走仍不忘改善獄中生活,到最後,還讓Morgan Freeman獲得新的人生、重拾人性、回到現實、脫離監獄。

這樣說來,真正稱得上獲救贖的只有Morgan Freeman,加上電影的旁白都是由他說的,也許從來主角都不是安迪(Tim Robbins),而是瑞德(Morgan Freeman)了,雖然聖經的主角是耶穌。

The Nok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