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30

從錯誤中學習

我們都說年紀大的人,擁有一項重要的資產,就是「經驗」。但我們的經驗告訴我們,即使是年紀大的人,一樣也可以做出傻事、繼續撞板;而且愛迪生的老爹也不比愛迪生厲害;而且雖然「失敗乃成功之母」,但是有些人的人生都是充滿失敗,成功卻總是夭折……這些都是為甚麼?

因為「從錯誤中學習」其實是知易行難的事情,有些人也許窮一生也學不曉。

甚麼是從錯誤中學習?

很簡單,就是出錯了就找出為甚麼出錯、自己應該怎樣做才可以避免再出錯。為甚麼大家學不曉?

主要原因有三個︰

1)我們的歸因傾向

如果考試考得好,你會認為是為甚麼?平常人也許認為是自己夠聰明、也夠勤力、對題目有充份了解。要是考得不好呢?那就是導師指引不充足、題目太艱深、溫習時間不足夠之類。

總括來說︰就是好事歸自己、壞事歸環境。這種傾向讓我們太容易將錯誤說成是「意外」、「溝通不足」或是「環境限制」,總之通通是週圍環境的錯,我們就錯在不是超人而矣。

2)我們的人生多積極

當錯誤出現時,要找出原因當然就要準確的記錄發生的過程、因果關係之類,但是人類在收集和處理資料時,總是傾向找出有利自己的資料,及得出自己所相信的結論。例如發生交通意外,我們的焦點就會是自己當時如何力挽狂瀾,所以避免了更大的災難、而別人是怎樣不負責任又粗心等。

而對別人有利的證據呢?我們就會突然提高評審要求,對其真確性作出更尖銳的批判。絕對是雙重標準。這是半杯水的道理,我們其實都玩得出神入化。

3)用現在去想像將來

就算你出錯後,痛悔地找出了自己的錯誤,甚至設計好下回的對應策略,但為甚麼依然重覆再犯呢?

那是因為我們無法想像未來。我們不可能知道將來的自己,情緒會是如何、情境會是如何、精神狀況會是如何,所以我們只是猜想,並且更傾向用現在的自己來當作將來的自己,於是也許今日的你不會再犯錯,但到了未來的那個你,錯誤依然改不了。

有個小孩子曾問過我︰「如果我在遠足時跌傷了,又沒有繃帶,怎麼算?」
「可以用三角巾代替。」
「要是沒有三角巾呢?」
「可以用普通手巾。」
「要是手巾也沒有呢?」
「可以用衫褲。」
「但如果沒有多餘衫褲呢?」

小孩子會問你很多如果,但不會問「為甚麼自己遠足時不帶繃帶呢?」這不單單是小孩子的問題,也是很多成年人的問題。

要從錯誤中學習,我們必要先認清自己的傾向吧。

The Nok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