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22

空白的慰藉

如果你有讀過《哲學的慰藉》,就能夠明白原來理性是可以安慰心靈,即使這個世界充滿荒謬,而你正遭遇挫折、被人厭棄、失戀、人生不成功等,卻可以透過理性,去了解事情的本質,堅定自己的信念,甚至豁達面對逆境,因為這一切都已經在你的預料之中。

就例如身邊很多人會質疑你的決定,不要因此而害怕,不要就這樣便感到沮喪,只要好好地審視自己的決定,是否已經得到理性的肯定,因為人們的說話,會根據社會的傳統、迷信甚至只是權威而改變,但唯獨理性的決定能夠擺脫偏見,替你作出正確的選擇。也因此,你的決定是不是正確,從來都不取決於支持你的人數。固然少人支持並不代表你是正確,但至少你可以在處於弱勢時,仍然保持堅定。

又或者你感到生活很不順心,賺的錢不夠,地位不夠高,透過理性你就會明白,其實你生活快樂的根源並不是財富,而你現在不夠愉快,只是來自這個世界狹隘的價值觀所施加的壓力,一旦你了解到人類快樂的真正本質,就可以豁然開朗,甚至能堅持那些正確,卻不能致富的價值觀。

至於失戀,每一個失戀的人或多或少都會成為一個哲學家,因為他將會不停思考,到底甚麼是愛,而為甚麼愛是那麼一種不講道理、沒有情由的東西,甚至乎那個完全不適合你的人,竟會讓你愛得死去活來,不能自拔,愛情能帶給你幸福原來是一種錯覺。也許理性不能夠代替愛情的興奮,但它可以指引你投身合適的環境,讓你更成熟地選擇共同生活的對象,避免重蹈覆轍。

哲學當然從來都不是主流,而且理性思考本來就非常困難,看起來,似乎盡是有緣人才能夠讀哲學,因為好像只有愛思考的人才喜歡哲學,這就似是命中註定了會讀哲學的人,和不可能讀哲學的人。這樣,理性與不理性的洪溝就更明顯。

不過,也許哲學的本質都是離群的,因為一大班人都是唸哲學的話,就會喜歡對事物作出形而上的理解,例如都愛總結出工作的道理、做人的道理和溝通的道理之類。簡單說就是將大量不同的實務,抽出共同之處,然後作出分析。而這一切最基本的,就是先要有一大堆實務。所以如果一大班人都是教思考方法,但沒有人平時在進行一般工作,所謂思考方法就一點實例都欠奉,談話就無法推展。

所以,哲學的慰藉並不適用於生活蒼白空洞的人,一個每天都是懶在床上或是打無聊遊戲機的人,是沒有哲學或是理性的話適合他們,因為沒有內容的地方,是無法歸納出任何法則。如果有,那就是無病呻吟,好像網上大量的日記,「人生」「夢想」「存在」都是他們的口頭禪,但裏頭你會發現一無所有。

The Nok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