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賣feel,杜琪峰是絕對的男性電影,販賣著男人的浪漫,還有倒三角肌肉身型、故意對立於畫面的荒謬感配樂、型到絕的企位和射擊姿勢;那麼相比起來,王家衛可以算為中性電影嗎?陰柔的畫面色調、與畫面呼應起舞的配樂、完全唯美角色群;女性電影呢?可能是張艾嘉吧,不過她不是賣feel,她是講家庭、講人際關係、講女性觀點,但就不是賣feel。
當然如果粗淺地就說花樣年華只是賣feel,好懷舊、好正咁,恐怕只是沒有認真看電影的結果,橫掃多個獎項的花樣年華,除了實至名歸之外,倒也頗難想到其他評語。不過一套優秀的作品,觀眾為甚麼還是呵欠連連呢?可能因為我們都看慣了有劇情的電影,所謂劇情,在物理角度來說,就是時間、地點和人物狀態在改變,改變得越快,觀眾就看得越爽,最爽的也許就是槍戰片,因為槍一開,子彈、目標人物、劇情、氣氛都會改變,非常爽。再簡單講,劇情就是4D的改變,即是空間和時間的推進。而花樣年華是1D而矣。
唯一改變的,就只有時間,而劇情的推展通通都在內心裏,幾乎沒有動作只有表情的電影中,其優秀在於觀眾竟然可以完全明白角色在想、在猶疑、在角力的事。劇情說梁朝偉和張曼玉兩人的配偶竟互相搭上,被背叛的兩人就慢慢走在一起,那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先是互相怪責對方不好好看守自己的配偶,然後嘗試尋求對方的安慰和治療,轉而試探對方可有如自己的心情──已經移情往對方身上,然後遊走於婚外情的邊緣還要替自己找藉口,還覺得越軌的錯也不算錯,最後明知是捨不得卻又強逼自己離開而感到痛苦。
為甚麼觀眾可以看到這麼多的思緒?因為角色的演繹,配合有如華爾滋的舞曲,不就是叫觀眾跟主角倆一同翩翩起舞嗎?起舞,就是兩位伙伴互相試探,你進我退,我進你退,在一個既定節奏之中找尋完美的結局。被配偶背叛就是背境,只要觀眾真的想一想兩個角色可以怎樣做、應該怎樣做,要跟著這場舞去跳,實在很容易。那麼就剩下觀眾了,到底大家只是旁觀,還是在一同思考這場舞?
於是有人說,花樣年華始終還是藝術片,因為它不但定鏡多、簡奏慢、色彩獨特,最要命還是它得了很多獎。但如果在片中多次的圓舞曲是真的,我們跟著在跳的感覺又是真的,那麼這套戲還不是藝術片,它是一套演技示範片,由梁朝偉和張曼玉做老師,告訴你原來人的感情,是可以如此放上大銀幕的。本質上和葉問差不多,都是教你功夫,不過是太極而不是詠春。
可以學演戲,可以欣賞攝影風格,可以有feel,最後還要所謂揚威國際,難怪最後大家對下集大結局的2046太期望,亦太失望。
The No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