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06

相反的位置

由第幾日開始,人會選擇位置來坐?

每搬一次屋、每轉一份工,都要從新適應上班的路線,從頭熟習同車每一副疲倦的面孔,以及慢慢調節時間出門,以追逐最接近遲到的那一班車。由第幾日開始,我會開始留意哪一個座位最好坐呢?剛好是沒有太陽曬著,又剛好不是冷氣風口,還最好沒有廣播、沒有關門聲、沒有八達通機dodo聲的地方,想睡便睡,想看書又可看書。那個最佳位置。

即使沒有最佳位置,心裏面都順序有個座位表,尤其是小巴,每一個位置代表著不同的乘車體驗,同一條路,每個人所感受到的溫度、光線、聲音、震動各不同,但大家所付出的車費卻是一模一樣。

位置之中,窗口位算是有名字的位置。如果被人問,想坐在車內的位置,除了最前排或是最後排,唯一可以答的名稱,就是窗口位。搭飛機的時候,很多人都會選擇坐窗口位,尤其是年輕人,主要原因就是看風景。可以選擇的話,他們不會選擇通道兩旁的位置,因為方便上廁所並不是他們的考慮。但對於坐慣飛機的人來說,窗口位還不及一個可以舒服睡覺,或方便出入通道的座位,因為他們坐慣了飛機,看慣了風景。

對呢,坐慣了的人來看,窗口位並無意思。香港十六座小巴的特色,就是窗口位比通道位多,請容我先改個叫通道位的名字。朝早太陽曬進來,坐窗口位的挺難受,轉過山路樹影婆娑,要看書的話幾乎都要準備好弄壞眼睛,一閃一閃令人難以適,要想睡覺也不容易。所以,有些人更喜歡坐通道位。

這就不是排隊上車可以解決的問題了,本來早上車便坐得入些,更近窗口,如果坐了通道位,別人便要請你讓一讓,才能坐進那個大家都不想坐的位置。這不就是一場心理戰嗎?他望著你的眼神,多少有些抱怨你為甚麼不坐進去,而你又覺得他偏偏要坐進來,才更麻煩,尤其是他比你先下車。這個情況在巴士上尤甚,明明你還有兩個站而矣,巴士上逼到不堪,何苦還要坐進來?

也試過對調角色,明明是五分鐘車程,我看見那個師奶大刺刺的坐在通道位,偏偏不坐進窗口位方便人,手袋又霸在窗口位上,還以她付了雙人車費。對呢,我就是要坐進去。這可真是一件快樂的事,然後,我五分鐘後還要再走出來,好讓她知道麻煩可多著。

他朝君體也相同。這一句充滿怨氣和仇恨的說話,深深不忿,徹底慘敗,唯有拋下這一句死不冥目。為甚麼人可以輕易說出「我憎死佢」「佢好乞人憎」「佢扮晒野」「佢小小野都咁麻煩」之類的說話呢?稍微站在對方的立場,用他的角度來看,整件事會截然不同,自己的包容也會大得多。不必每一次有磨擦,對方一定是奸角,自己一定是受害者,就好像自己可以是坐通道位的人,也可以是逼進去窗口位的那一個,要對調角度其實就是這麼簡單。

被人憎恨,究竟是怎樣的感覺?很痛苦,所以人會逃避,將對方塑造成不可理喻、奸詐、野蠻,這樣自我感覺就會良好得多。世界和平?唉。

The Nok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