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30

自說自話自圓自滿

自覺有種自圓其說的傾向,即使是矛盾,我總會自然補上好像合理的理由支持自己。

例如要買一部電腦。某一天因為懶惰,所以便在家附近的屋村電腦舖購買。為甚麼不去黃金商場買呢?那裏商舖多、選擇多,可以格價,可以挑款,可以做一個精明消費者。我為自己找到好的理由︰因為來回車錢都已經夠多,而且將來保養維修會更方便,即使是抬回家也輕鬆得多,況且由於電腦舖不在旺場,所以租金相應較低,貨品也許更便宜。因此我在樓下買機是精明的。

另一天,我特地坐車往黃金買電腦。為甚麼不在樓下買呢?我又找到好的理由了,因為黃金商場的選擇多,款式多,而且競爭激烈,價錢一定更便宜,至於維修方面,一般電腦都不需要經常維修,所以問題不大,因此我往黃金買機是精明的。

就是這樣,我能夠替自己每一個決定,都提出一個絕對恰當的理由。

又例如過馬路。有一段時間我堅持不衝紅燈,即使沒有車,即使已經等了很久,因為我相信遵守交通規則是一個律己的表現,我是正確的。最後我已沒有在乎燈號,沒有車就會過馬路了,因為我相信交通規則並不涉及到紀律的問題,那只是一個馬路上的合約,有需要時 (例如有車要通過) 才需要守,我是明智的。

又例如開會挑選代表。有時我會堅持先決定挑選人數,因為只有清楚人數,才能夠在腦海中形成代表(隊)應有的成份,於是可以選擇合適的人選。但有時我會堅持先提出合適的名單,才可以決定應該有幾多個代表,因為可能根本沒有人可以勝任,空談選幾多個都是無意義。

挑選代表還不止於此。有時我不理會代表的身份和學歷,因為他是否勝任取決於個性和實力,而不是那些表面上能取悅群眾的地位,這種看法非常高尚;有時我重視代表的身份和學歷,因為所謂個性和實力的評估都是主觀的,一個能夠客觀測量、乎合公眾期望的看法,才是實際。

諸如此類,我總能夠替自己不同的行為作出合理的辯護,悅耳而古典的說法,這是二律背反,實質上我總是在合理化自己的選擇,揭開種種理由之下,任何選擇的依歸,仍然是一己當時的心情、私欲、偏見,從來沒有真的實踐過任何不變真理。

很差嗎?不,我感激自己看到了這個缺點。

The Nok

2010-07-27

讓自己失望

沒有期望,就沒有失望。是否可以調轉來說,一個失望的人,至少有一件事值得安慰,就是他對於這個世界依然有一份期望,甚至可以帥氣地說,他依然確定自己是一個活生生的人類,因為的而且確,世界上只有人類才會抱有期望,「希望」是我們獨有的財產,是潘朵拉盒子裏剩下的唯一珍寶。

但無論怎樣自我安慰,失望,始終是一個需要處理的情緒。如果從原因來著手,不外乎都是發現我們對世界、對別人、對自己,有過於美好的想像。我們總是期望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善有善報,又會期望別人不帶偏見、以事論事,更會期望自己可以貫徹始終、頂天立地。然後我們發現世事總會事倍功半,別人總是損人利己,自己總是不太爭氣。

這樣說來解決的方法就顯而易見︰調整自己的期望。太多的心理學家指出,患抑鬱症的人,對於評估自己和周遭事實總是更準確,而一般人呢,總是太過樂觀。難道我們需要把希望調低至抑鬱的程度嗎?不可能的,因為這樣的人生不快樂,一個準確但是傷心的人生有甚麼意思?如果每個人都承認其實根本不會中六合彩,那麼隔天就有一次的便宜美夢不再,然後亦太多人無法再入睡。

又或者我們要改變失望時的反應,不要作出投訴,不要試圖否認,不要怪責別人,而是嘗試接受失敗,接受事情的落差,接受這個不利處境。怎麼可能呢?因為我們知道機會未到手,代表我們還有時間做更好準備;未開花亦不結果,代表我們能夠留待將來才享用;萬一根本好事不輪到我,代表冥冥中不是我被選中,永遠有更好的在後面。

依然是一種自我安慰嗎?不如我們將快樂重新建立,不再是從希望之上建築起來,不再是透過幻想將來如何如何美好而得到滿足,而是發現現在手上的一切,已經足夠讓人感到快樂,珍惜才是快樂的泉源,這裏不需要評估,不需要判斷,只需要緊緊擁抱然後享受。

每個人都會有一張清單,寫著五十項死前必定要做的事,為甚麼我們不現在就做呢?我們對未來有太多期望,多少又和我們的成長方式有關︰用二十五年去讀書,為了預備工作,用三十五年去工作,為了預備退休,然後終於退休了,用剩下不知還有幾多年的老弱身軀去做想做的事,人生只有八十年,為甚麼我們要讓自己失望?

The Nok

2010-07-26

已經習慣了

不久前才在台上分享,人的奮鬥,就是一生之中,不斷地超越自身的限制。很困難的,當我感到疲倦,就會想到休息,當我感到肌餓,就會希望吃飯,當我生病,就會連意志都要放棄,這就是俗語所謂的人之常情。我們怎能夠要求一個人在生重病的時候,依然抖擻精神,堅持自己每天都會做的晨操、對別人的禮數、甚至關懷別人呢?但我相信,這正是每一個人都需要學習的功課。

為甚麼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悔恨呢?就是因為我們從未試過超越自身,人類正好是一個合理的動物,既然處境總是不如意,我們的無力感就是合理的,所以我們的放棄是合理的,於是我們的失敗也是合理的。

至於我們印象之中,過於聰明,例如IQ很高的人,總是和成功沒有關係,到這時終於也有了一個解釋︰他們太快就找對了失敗的理由──不利的處境。完全正確,我們99%的失敗歸根究柢都是處境的不利,假設我們有個像李嘉誠的父親,我幾可肯定自己不會體驗失敗的滋味。至於為甚麼我們以為EQ高才可以造就成功的人,也許因為他們不夠聰明,卻倒會接納到「自己不夠努力」這個損害自我形象的理由,於是就在僅餘小許的希望之中找住了機會。

那些在反省失敗時,總能夠找到完美理由的人,永遠不可能將焦點放在「下次對自己要求再高一點」,因為這是不合理的,我已經做了應做的事,失敗是歷史的必然。這種類似英格蘭足球隊的慣性失敗心理,出乎意料地,與英式教育長大下的小伙子們理念一致。因為弱旅被打敗,既是合理的賽果,亦是觀眾所期望,英格蘭早就自知是歐洲二線,打出十六強成績,最合理不過,亦正好凸顯傳媒的荒謬吹捧,如果我是A.Cole,亦不會在乎球隊的出局而照開派對。

不過,這種「我這樣做是逼不得已」的反省,仍然是值得同情哦,身不由己的感覺誰都會試過,既然我知道這種反省是一種永不會導致成功的哲學,但在寬容的原則下,這依然是一個可以接受的理由。

只是,在這之下的,還有「既然不影響大局,我不怎麼做也是合理的」,這種自甘墮落的反省才令人感到失望。我們放棄在逆境之中追求卓越也罷,連在本份之中追求律己都一併丟掉,這種反省只能叫人感到絕望︰試問他們還會思考成功的方法嗎?不,他們最後只會想,一切都不過是大家未能配合,不夠支援,有錯都是社會的錯。

心理學書《錯覺》就是講這回事,自我感覺太良好、過於高估自己之類,很好地總結我們的問題,到最後,我們一事無成,但心理依然平衡,也許都是一件好事,到底悔恨最後還會否發生?這是一個懸念。

The Nok

2010-07-24

計算名場面

每一套經典,都必須要有一個名場面。

就像Terminator中阿諾的那一句 "I will be back",沒有那一幕,就不是經典;又像男兒當入樽裏,三井跪在地哭著說「好想打籃球」;又像楊過苦等十六載,約定之日一夜白頭,悲痛縱身一跳;沒有名場面,就不算為經典,因為即使我們忘記一切,這一幕依然把全個故事濃縮為一個永恆的片段,一直傳流,成為經典星河中的一顆金光。

沒有名場面的故事實在太可憐了,因為他們就像是沒有面孔的人,該怎麼記起?怎麼都記不起。就算是喜愛惡搞別人作品的電影,都會變得老鼠拉龜;無論你有多麼討厭王家衛,但至少他的電影總是有面孔的,每一次周星馳拿他的作品來開玩笑,大家都會認得出。

無獨有偶,大多數名場面,都是一些對白,例如 "Run, Forrest run" 、「曾經有一份至真既感情係我面前…」、「你已經死了」,如果我們記得那些台詞,就會記得那些場面,沒有台詞,就難以記起。這個情況,是否一如那些K歌,能唱易唱的才算是歌,才能夠流行,不能唱的只能算為曲,是小眾的,是難以欣賞的,至少在香港是這樣,LadyGaga的是舞曲,不是K歌。

這樣說來,設計對白的人才是一套經典的作者,場面很好,動作很好,甚至有人會認為一套電影就等如一套動作,震撼人心的亦往往是浩大場面,但最後最後,能夠留在人類心中的,洗盡鉛華,依然是那不朽名句,口耳相傳,在反覆歷練之中成為經典,就算那套電影已經亡佚,就算那個故事已經忘卻,就算那份情懷早已消逝。

報紙專欄提過,在香港做寫劇本的,收入很微薄,一套電影劇本下來可能只分到兩、三萬元,相比起電影明星的幾百萬片酬,這份收入算得上連尊嚴都沒有。而且,收入已經少,起貨卻很急,難怪很多人批評,香港電影的故事自相矛盾、反智、低俗、對白無聊,到底是水準低所以只值此價錢,還是創作人將貨就價呢?不得而知。

但假如創作人、導演希望在作品裏加入一兩句有心插柳的精彩對白,應該怎樣做?到底經典,是一次神來之筆,還是一番精心計算?如果經典是可以計算出來,那條公式又是怎樣製造的呢?所謂「人生有幾多個十年」、「三年又三年」來自哪裏?

回想自己的過去,可曾有過任何精彩的對白呢?也許沒有,因為我們都是在合理的地方,做合理的事,說合理的話,遇上不合理的情況,只會合理地感到洩氣,合理地抱怨,合理地失敗。有多久我們沒有忘記困難,只專注追求成功?有多久我們沒有輕視挫折,擁抱著唯一的希望?只有不放棄自己身處的現實位置、努力創造奇跡的人,才能夠講真對白,造名場面,然後昇華成為經典。

The Nok

2010-07-17

她在伊朗長大

Marjane Satrapi 在伊朗長大。有人說,她的書受到注目,因為它罕有,而且作者用當事人的身份,告訴我們這個中東、頭紗、封建、落後、恐怖襲擊、戰爭、石油、伊斯蘭的神秘沙漠地區,原來亦合符我們的想像,那裏的確是一個地獄,而且理所當然亦有些人擁有正常、現代而文明的思維,對抗著大多數不合理又未開化的腦袋。所以有些人很理性地說,這本書未必就是伊朗的真面目,因為作者必然帶有個人情感,所以它不一定是佳作,由於它未必真的能夠證實我們一直以來的印象和偏見。

上文一口氣這麼大段,想說的,其實《我在伊朗長大》之所以出色,關鍵在於作者本身那鶴立雞群的思維和志氣,再加上貫穿於全書的真摯感情,以致於出現「我在伊朗是西方人,我在西方卻是伊朗人」這個名場面時,份外具有感染力,具有令人沉思的力量,具有讓香港人感同身受的力量。

如果這是一本簡單只講述伊朗實況的漫畫書,說實話,離開伊朗就甚麼問題都解決了,作者的父親母親當時都是這樣想的,而看來這也是唯一的方法。最後,年輕的作者在奧地利找到甚麼呢?在一個充滿自由、民主的西方國家,他遇著以為有深度的人,最後只是虛無主義者和無政府主義者,新聞播放著祖家被轟炸的片段,在這個地方卻是沒有人介意,最要緊的仍然是玩樂之類的輕浮。

淺薄、輕浮、孤單,作者在歐洲可能已經嚐遍了自由的苦,回到祖家可以讓她休息嗎?在一個對女性充滿歧視和控制的地方,一切都在嚴苛的原教旨主義魔爪下,作者最終發現到,在那裏正默默反抗建制的人,是同樣的淺薄而輕浮,透過打扮、透過追求時尚,對規範作出一種阿Q式精神補償的對抗,無聊極了。

離開香港逃避97的人吶,你們在外地找到了甚麼呢?是否滿到到你呢?至於那些後來又回歸香港的人,你們又是否找到自己失去的東西?還是最後發現,自己早已喪失家園?

The Nok

2010-07-15

我說,因為我認真

我們有多久未真心說過「對不起」?這樣問自己的時候,才驚覺是很久很久以前了,為甚麼我沒有再說對不起呢?可能是因為我沒有做錯事,可能是因為我不發覺自己做錯事,可能是因為我不認為自己做錯事,而最大可能,是沒有人願意告訴我︰你錯了。

沒有人願意指出我的錯誤,是因為大家察覺到我,其實不容易接受批評嗎?也許是的,當聽到批評時,我會感到很難過,我或者會努力替自己找尋一個解得通的理由,希望讓自己知道,其實不是我的錯,是社會的錯,而萬一真的是我錯,我又可能寧願逃避。不是的!我已經很努力去扭轉這種傾向,至少在表面上我希望自己沒有如此拒絕認錯,但是否依然禁不了本性流露呢?所以大家都可憐我,不想再告訴我的錯了。

為甚麼我相信別人是這樣想呢?也許因為我就是這樣想。如果我告訴一個人︰你錯了。我可以期望他怎樣回答我呢?不論我是如何婉轉,只要他察覺到我實際上說他錯了,他的反應又能夠如何呢,如果他充滿著忿怒、感到被誤解、相信受委屈,同時又受制於社會的規範,他可以怎樣做?尤其是,如果他根本就不認同我的看法。

甚麼才是真心說對不起呢?如果一份道歉,是為了挽回別人的肯定、挽回自己的名聲、祈求獲得人的寬恕、希望對方傷害感輕,這種好像有目的有企圖的對不起,算是真心嗎?再者再者,世間上有太多的錯誤,就算想道歉,都會找不到對象,太多的內疚,要說對不起已經無意義,就好像我驚覺自己沒有珍惜機會、浪費了時間,這個錯,又該向誰來認?

對不起,謝謝你,我愛你,是人生最重要的三句,因為每一句都如此沉重,盛載著我們的價值體系、理性力量和感情依歸,我說,因為我認真。如果一個人能夠坦誠說出這幾句,不帶有任何膽怯,喜於面對自己的良師、益友和愛人,這是何等滿足的人生,夫復何求。

The Nok

2010-07-11

談談情

最受男性羡慕的稱號,相信就是傳說中的「把妹達人」,如果網路上出現這樣的心得分享,或是朋友圈之間出現這樣的男仕,肯定會迅速成為群眾的焦點。與此相對的,不但世界上沒有「把兄達人」,而且一旦女性周旋於過多的男性之間,不論男女給予的評語肯定都是貶多褒少。這種差距表達的不單是男女性別角色的差異,而且還隱藏了很多我們對於愛情的看法。

例如,我們認為女性是可以攻略的。這並不是指女人太單純、對愛情太天真的貶低之意,正好相反,是女性作為一種愛情動物,動情路線是一種值得了解的智慧。而男性則很簡單,對女伴的要求只有三個︰靚,身材好,或是人又靚身材又好。如果三樣都沒有,將會是「就手」。換句話說,只有女性才有攻略的趣味,男人呢?隨便就可。

那麼女性是真的可以攻略嗎?這個問題問錯了,因為關於感情,全人類都是大致相同的,有著相似的缺口,有著一樣的欲求,我們都會孤單,都會寂寞,都會凍;所以我們都需要關懷,需要依靠,需要暖。不過對男人來說,性,就重要得多而矣。偶爾有些男仕比較感性,自然就會進入攻略的領域。只不過,我們對於感情真的很了解嗎?最可憐是,一旦你了解愛情,可能就不再懂得去愛。

愛是一個謎題,因為它來的太急,走的太促,我們沒有時間去思考;而且熱戀的時候太激烈,冷卻下來又不再吸引,我們沒有耐性去思考;還有,一旦我們思考甚麼是愛情,通常代表我們剛好失去愛情,這個時候思考還有甚麼益處呢?徒添怨讟。所以,那些羡慕著把妹達人的朋友啊,你會羡慕,所以你永不會是他,而一旦你就是把妹達人,其實你快樂嗎?

關於暗戀。

局外人永遠不能夠明白,為甚麼世界上會有暗戀。喜歡,然後說出來,只有兩個結果,一是成功,一是失敗;但不說出來,結果就只有失敗,所以結論太清楚,不用苦惱。但局內人呢?他早已將自己與對方置於兩個不同的層次,早將自己定為永遠的觀望者,守望著一份純粹的愛,沒有偏見,沒有歷史包袱,沒有所謂「昇華至感情」。用一個不浪漫的比喻,暗戀,是愛情的幹細胞。

關於苦戀。

不同於單戀和暗戀,這是一顆注定不會發芽的種子,不單不長苗,而且是主角自己明知道的死症,更可能是主角心甘情願的終局。苦戀的前題就是不能結果,既然如此,為何還要堅持下去、苦苦等候?你問,他會答,歎一句,這就是我的愛情。所以有些人會對苦戀上癮,其實他們早已不是在追求愛情,只是愛上那個不斷追求愛情的自己。這份情早已異化,苦戀,是愛情的愛徒生紅鞋。

The Nok

2010-07-10

大戰前夕

沒有人會說,世界盃冠軍戰的荷蘭大戰西班牙,不是一場大戰。無論你支持哪一隊,抑或只想看刺激的足球,又或是希望感受到這個舉世盛事的氣氛,毫無疑問,這是一場大戰。即使八強時有人擔心決賽會是烏拉圭對巴拉圭,失卻了大戰應有的戲碼,但今屆跌跌碰碰,最後依然是四強裏有三支傳統勁旅,只有一支黑馬份子,和過往好幾屆的情況相似。

要享受大戰前夕這一種感覺,某些元素必不可少。

(一) 賽前分析
傳媒鋪天蓋地的分析似是已代替球迷的工作,但仔細察看,就會發現他們其實表現不佳,所謂分析亦不離統計數字和主觀感覺。

那些數據不是來自維基百科,就早已經被很多人提過,而且甚麼冠軍魔咒、對賽紀錄、球員生涯數字、甚至某些預測100%的八爪魚,全部都是告訴我們「昨天的隊伍是怎樣的」,但既然比賽的結果是由今天決定,只要條件符合,香港隊一樣可以打敗西班牙和荷蘭。不過,我並非要否定數據,因為這些數字加起來,正好提供一個充份的基礎,構成大戰的意義,例如「歐洲冠軍大戰無冕王者」之類,這亦是烏拉圭對決巴拉圭的話,所無法提供的氣氛。

至於主觀感覺則顯然是傳媒為了填塞空間的創作,形容甚麼球隊現是氣勢如虹、甚麼球隊破斧沉舟,通通都是半杯水的哲學,只要稍加用語變化,就可以把連勝的荷蘭說成疲兵,亦可將未有展現王者風範的西班牙,說成是保存實力。這種屬於球迷的牙骹術語,拜托,不要刊登在報紙上,多給一點水準好嗎?

(二) 背境故事
雖然我們不可能有如沈旭暉般的觀點與角度,但既然投入感是建基於認識,就不妨建構屬於自己的回憶和故事,一如很多人這樣做︰找一個喜歡某隊的理由,例如從未得過冠軍 / 曾經多次冠軍、踢出進攻風格 / 防守風格、有靚仔 / 有特色、行軍迅速 / 行軍謹慎。然後,稍為了解他們皇牌球員的名字,和能與他比較的前輩。最後就是認識他們的球衣和國旗。

完成基礎功課之後,就能夠投人比賽,盡情尖叫吧,每一次皮球越過中線,你就可以繃緊神經,一旦接近禁區,便需要企起來,定睛看每一次傳球,只要有人跌倒你便需要大叫︰「十二碼!」對,那是有幫助的,就算跌的是球證。然後如果真的入球了,不妨加一句︰「係咪呀,都話我呢隊波勁架啦。」如果輸波呢?無妨,試試轉捧另一隊。

(三) 睇波組合
即使預測賽果是一件多麼不可能的事情,競猜依然是有趣味的遊戲,雖然我認為這倒過來會影響了單純觀賞球賽的樂趣,但作為「睇波」如此社交化的活動,估波膽的樂趣肯定是強大的,例如只要你估計一比零的話,無論入波前或入波後,每一次攻勢都值得你尖叫。

既然是競猜,那麼就需要有爭論的對手,否則大家一面倒相信西班牙必勝的話,勝利時沒有人可以給你嘲笑,落敗時沒有人對你回擊,大戰的氣氛就會減退一半。換句話說,如果你發現生活圈子裏每一個人都附和你,你的人生會很輕鬆,卻是完了。

祝 睇波愉快。

The Nok

2010-07-07

若要人似我

看到這一代的青少年人,很多人都擔心,香港早晚會玩完,不但快被深圳、上海超過,而且亦會被內地邊緣化到失去競爭力,很可怕。

要說青少年人出現甚麼問題,可以令得長輩們如此擔心,可以說也說不完,例如自我中心、不懂自律、不能照顧自己、懶惰、沒有意志力、沉迷上網、語文水平低落等等等等。那些一事無成、依賴父母至成年的個案實在太過鮮明,配合互聯網上年少無知、口不擇言的一眾低智力發言,簡直就在告訴大家,長輩們的憂慮總是真的。

不過要是我們就此結論便算,那就是開口閉口碎碎念甚麼「一代不如一代」的水準了,至少我們應該問一問自己︰「我可以為這些年青人做甚麼?」

我們討厭這些少年人自我中心,但我們又何曾是如此豁達開明的呢?我們日常所做的事當中,有幾多是真心為著別人的好處,以身示範甚麼叫利他,而自己正是沒有獲益,甚至要犧牲呢?自我中心不正是香港醒目仔如你如我的特質嗎?即使要做善事 (有時對個人形象來說很有益),也需要夠順便,故意由屯門坐車到西貢做一趟半日的善事,我們心知肚明這是門都沒有。為甚麼我們可以怪責那些和我們一樣的後輩呢?

又例如我們感到,這些年輕人很喜歡批評、挖苦、嘲笑、犬儒,只要出現機會,他們就毫不介意地張嘴說出叫人難堪的說話,很討厭,討論區裏當然隨處可見,但這種習慣更帶來了現實世界。太可怕嗎?是的,我們怪這些少年人不懂得尊重,不過,我們這些年來急於否定美德,急於否定宗教,急於證明自己的能力,喜愛語出驚人以上位,後輩們成為我們的鏡子,怪得誰?

真的,後輩們能夠從我們身上看得見甚麼值得敬仰的特質呢?不是說的,而是行的。難怪有人懷念,上個世紀,工作上學業上都能夠遇上「必有我師」的前輩,他未必有口才,未必是英雄,但他這個人本身,就能夠讓你明白甚麼是堅忍、甚麼是寬容、甚麼是關懷、甚麼是愛。明日到我是長輩了,我有甚麼?

怎樣都好,退一萬步香港真的要預言成真,棒始終要交給下一代,結局又會如何?不會甚麼如何的,很多人害怕香港競爭力下降,但這個世界一直都有地區的競爭力排在100的,到今日卻依然存在,就算香港跌到99,其實就和現在排第99的那地方一樣,從來都沒甚麼好擔心。

說實在,我們幾乎要求別人和自己一樣才會安樂,但問心,你的人生開心嗎?

The Nok

2010-07-04

歧視小數族人

香港小數族裔的權益,是典型的社運題目,幾乎每一個參與大學學生會的人,或多或少會聽過有關討論、知道某些專家的意見,是大學生了解香港社會的必修課,沒聽過這題目,就不算為認識所謂大學生的社會責任。這個議題有如此定位,並不是它很重要而且普遍,相反,在正規的課堂和校園生活裏,它是不存在的。

嚴格來說,香港是沒有小數族裔,就算有,都在重慶大廈裏。就是這種背境,認識香港的小數族裔,才會成為大學生的啟蒙課,不像外國,種族衝突是自幼稚園便已開始的生活,討厭異族是從孩提便需要經歷的情緒體驗。在香港,沒有外族,只有新移民。

也許如此,我們對小數族裔受到歧視的反應,最為純粹,例如「他們既然都是香港人,自然應該得到香港人相同的權益啊。」不像我們對新移民所持有的複雜心情,例如聽見又一個內地婦來港後才發現丈夫住公屋、靠綜援,有手有腳卻寧願生多兩個,還一邊抱怨政府援助不足,生活壓力太大,有錢卻用來北上揼骨或是去泰國旅行,相比之下,我們對小數族裔的反應最為純真,最人道,最事不關己。

但假如我們真的做了那些印度人的鄰居,他們身上有不同的氣味,他們的小孩子四處跑動,嘴裏喧鬧著意義不明的噪音,你想投訴卻恐懼於他們怪異的目光,不一樣的膚色,不一樣的瞳孔,不一樣的生活習慣,你忽然會想︰既然香港咁難撈,做咩仲要留係度?那一句「大家同是香港人,點解要受歧視」就會變成「既然覺得受歧視,點解仲要做香港人」。

事實上,為甚麼香港需要照顧小數族裔?那幾乎是不能問的問題,因為很種族主義。只要你設身處地,怎會不明白不是他們為甚麼要做香港人,而是他們根本就是香港人,從一開始他們就生於香港,然後還要被身邊的人質疑,為甚麼要留在這裏?對他們來說,這就是故鄉。

但事實遠非如此簡單,因為所謂香港人,並不等同於出生在香港的人。真實意義的香港人包含了一籃子的共享價值,例如對錢的敬仰、對效率的重視、對香港足球的愛恨、對六四和自由的執著,沒有這些就不能算為香港人。如果你問印度人︰「你支持平反六四嗎?」你叫他怎樣回答好?他要回答你,那些國內同胞真的很可憐啊,這樣嗎?

換句話說來,香港不優惠外族,也不鼓勵外族的繁衍,卻做到了消除種族衝突,也創造了最表面和諧的待客之道,除了外傭和實Q,所有外族都被視為遊客,真正以禮相待。想起來,那些一個國家兩大種族,紛爭不斷卻又勉強在一起,有甚麼好處呢?似乎把異己都通通趕出去,就像日本那種排外的地方,是最理想的世界,種族共融不如種族隔離。

事實又再一次不是如此簡單,因為歷史告訴我們,人類只要開始隔離異己,異己就會越來越多。今日我們排除新移民,明日就會排除社民連,然後就要排除討厭的同學和同事,最後這個世界上,看得順眼的就只有自己一個。

The N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