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22

純粹感覺良好

我們少不免喜歡美化過去。例如我們覺得,小時候買到的零食是最好吃的,十元八塊一包糖、一串腸、一碗麵,現在怎樣都買不回來,那份味道只屬於過去。又好像愛情的滿足,遠古時初戀的苦澀與蹍轉,在今日看來卻疑是一團甜蜜的美夢,糾結在靈魂深處,似是永不可能回來的幸福。一首歌、一套劇、一個人,在我們過去早夭而消逝,將成為永恆的精品,一直被美化。

這份美化也許來自誠心的悔咎,就像我們有時會懷念舊時的工作,以前的同事,曾經的上司,我們處身今日這個地獄,恨不得以前就沒有轉工,上一個地獄被美化了,但這個念頭在當日看來只會是個笑話。又或者,有看過《男兒當入樽》的人就明白,三井壽的悔意,使他永遠不能在心理上超越過去的自己,這就是我們的寫照。

或許不是美化,而是強化。我們不但美化過去的環境,更會重製各種各樣經歷,例如一個凶惡的大叔特別惡,一道美味的法國菜特別美味,一幅恐怖的圖畫特別恐怖,一丁點卑微而普通的學校生活,少許破格的犯校規,就已經是青春一片徽章。有沒有看過《Big Fish》?其實我們就是需要一個比較精彩的過去,代替平凡而蒼白的前半生,這不是真實不真實的問題,而是這樣我們才算活過,存在過。

所以新海誠的《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會得到這麼多人的讚美,雖然盡是空洞,不外乎「哎也,好感人呀」「啊唷,好靚呀」這般,但正好反映這個故事沒有內容,卻依然引起人們共鳴。為甚麼一套沒有內容、前文後理糊裏糊塗的動畫,可以得到這麼多掌聲?因為,這幾乎就是我們的過去︰邏輯混亂,沒有章法,只有一段段被美化了的思念和記憶。

我們幾乎感受不到故事裏的約定有何重要,但「有過約定」就已經是未成年人的夢想,覊絆覊絆,我們就是喜歡幻想自己的過去,好像有過一段今生的承諾,但誰有興趣明白那個約定是否有意義?履行承諾,就似是最重要的事,比起世界滅亡還重要,叫人眼淚直流。這種未成年的感覺,這種美化過去的態度,最後還延續至《秒速五厘米》,引起觀眾懷念舊愛,美化初戀,然後感覺共鳴。

有甚麼動畫能夠做到如此,雖然是無病呻吟,但角色令觀眾充份投射,進一步美化自己的過去,讓自己看起來曾經活著,有個轟烈而黯然的過去,感覺良好而離場?

The Nok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