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一提到香港「樂壇」,總會有人指香港仍然有好音樂。但問題根本不是有沒有好歌,而是「我唔聽廣東歌架喎」早已是一種生活態度,就像「我唔睇港產片既」一樣,沒錯,你有看過《低俗喜劇》,但也僅此而矣。就在這惡性循環之下,港產片快要絕種,現在通通剩下合拍片或荷里活片,而廣東歌亦可能會步其後塵。很簡單地問︰2013 年過了一半,你還記得哪一首流行曲?
香港音樂問題是結構性的,已經無法辨清誰是因誰是果︰藝人唱歌只為了多一個身份、多一種產品,音樂並不賺錢;所謂好歌、獨立音樂永遠進不了主流群,根本「未聽過」;「bt 都費事」是很多人的口頭禪,但進行二次創作又好、偶爾想聽一下都好,誰都沒有選擇去購買;樂壇娛樂圈化,唱了一首好歌沒有第三方宣傳,市民只關心藝人的性生活,又或根本無從關心音樂;樣衰的,網上一致請他收皮,樣靚的,大家覺得只是隻雞,又或真的是雞。樂壇形象跌到谷底,無人談論,一致劣評,死局。
沒有特效藥,作為平日根本不會聽歌,只會靜靜上網的普通人,只會覺得可惜,畢竟流行曲是廣東話文化的基石之一,沒有了歌,廣東話距離死期又近一步。為何落得這田地,我想講兩點︰
第一,我們沒有評論歌曲的語言。
香港最出色的 blogger / 專欄作家都是寫政治的,其次是寫愛情,然後是電影或足球,而這些事物就成為了我們語言中最豐富的事物。例如足球員射入一球,我們可以用射入、轟入、趟入、片入、吱入、啅入、吊入等等去細分和演繹不同的入球,很多人根本「唔識睇波」,但因為這種豐富的語言,任何人都可以迅速投入到足球的熱情之中,任何人都「講得兩咀」,而這是非常重要的。說實在,沉悶的足球比賽從來都比較多,但是甚麼支撐著球迷?正是賽前賽後的大量資訊與討論。
音樂就截然不同。例如最多人談論香港歌手的問題,就是「走音」,但到底是怎樣走呢?鄧麗欣的走音,跟謝安琪的,或是黎明的,或是蔡卓妍的,或是靚聲王的「請坐低」有甚麼不同?其實他們有不同的,但我們根本說不出來,這就是問題了。正如我到現在都不明白為甚麼小學的音樂課要讀貝多芬和巴哈,有誰真的聽得明那些理論嗎?為甚麼小學不教大家怎樣唱好K?十年來,我們對於音樂的形容詞,除了好聽 / 難聽之外,就僅有陳奕迅的「感染力」和李克勤的「零瑕疵」,沒有其他了。《那誰》的好聽對比《天梯》的好聽有甚麼不同?有,但說不出。
很難遇到具水準的樂評,FB 沒有人轉載,討論區沒有人討論,香港人根本就沒有鑑賞音樂的能力。是的,我的確是這樣認為。所以普遍現象是「見紅就踩」與及「只懂評論歌手的外表與性生活」,話題點到即止。
第二,好的東西必須要超越國界。
為甚麼要受到外國人認同才算為好,這是無法解釋的現象,但事實上香港人就是這樣。一個在外國還不是甚麼的獎項,香港人拿到了他就升價10倍,萬一是國際觸目例如是康城影帝,就更加是天之驕子。
近年來,香港歌手確實給人的印象是地頭蟲,加上本地獎項隨著分豬肉、TVB鬧劇等而公信力全失,新一代拿得上檯面的紅歌星可說一個都沒有,更遑論新的天王天后。就算所謂離開本土,也僅僅是進入內地市場,那就更加令香港人討厭。為甚麼沒有香港歌手能參加格林美獎?或是進入日本市場與當地樂隊合作?甚至試試跟韓國歌手 cross over 去爭奪獎項?背後當然有各種限制,但我們就是看不到有甚麼突破,而冷漠也成為習慣。
聽聞有些香港人很羡慕韓國人,因為他們看來總是特別支持自己國家的東西,雖然據說 iPhone 已經取代 Samsung 成為韓國第一,不過就普遍認知而言,韓國人真是好像非常支持自己國家,尤其看來不少東西質素參差,沒有內涵,但他們自薦起來,那份自信自豪總是將同一件事推高兩級。相較之下,似乎香港人又特別看扁自己城市的東西。但怪責任何人根本沒有用,現實就是這樣。
還有很多東西想寫,但已經太長了,我也對於自己缺乏音樂的語言和鑑賞力,感到非常可惜。
The No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