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07

混亂地反對政改

很多人反對政改。基本上,反對政府已經是一種習慣,一種潮流,一種壓力,特別關於改革問題,基本上只要你反對,就自然是社會的大多數,或至少是網上的大多數,所以這個年代,醫療改革、教育改革、政制改革,從一開始就註定要輸民意。

政府當然不會每件事都做得對,亦不需要我們去欣賞和讚美,因為畢竟他們是有薪水的,但我可以肯定,他們所定的決策和應對,必然經過多重考慮,絕不是憑印象就隨便指罵、網上隨處可見、自以為懂得天下事的茶餐廳政治家,看一段十五秒的TVB新聞,就可以分析透徹社會現象問題的那種自負。

最近政改口號是「起錨」,連政府都適應這一套了,他們明白到巿民不會看政改內容,不如以口號洗腦效果可能更好,反正泛民之類都是一樣,是明正言順的爛仔交。另一句是「信任,令夢想成真」,惹人發笑,廣告拍得差之餘,堂堂一個政府,捨棄白紙黑字的法律公文,反要求人民投以感性的信任,這是甚麼劇情?就是一個當臥底的差人,請太太忍耐並且信任,因為他有難言之隱。香港政府在政改路上有甚麼難言之隱?

其實任誰都知道,政改從來不是特首話事,香港的政局會如何發展,從來都在握有兵權的中共手上,而香港人是不會革命的,除了用口來反對。那麼裏頭的難言之隱,或是中央與特首之間存在秘密協議之類,甚至中央想透過政改方案,去試探一下他們一直都不信任的選舉制度和香港的選民,保留他們在政治上的影響力,其實都不難理解。

本來想逐點討論政改方案及反對者的理由,但實在太冗長,唯有請大家自己看「政改方案」和「公民黨的意見」。

不過如果你實在就是那些懶得要命,卻又希望爭取所謂雙普選、自己手上要有選特首的權利的話,不妨考慮以下的問題︰

(一) 在你不願意流血革命推翻政府的情況,是否意識到香港的政治現實,和泛民口中的政治理想實在有很大的距離?中央自己的管治哲學,能不能容得下他們的「即刻有普選」要求?雖然「萬一選左長毛做特首仲得了既?」之類的問題,實在令人不想討論下去,但這正是政治精英主義與所謂普選的正面衝突,香港多年來奉行的精英統治,一旦換成為一人一票,會變成台灣、泰國,還是大家以為很美好的歐美各國?

(二) 我們所以為的不公義,例如功能組別的存在、分組點票的存在、比例代表制的存在,我們批評它,是因為它的結果,還是這個制度的程序就是不公義?如果功能組別都像教育界,選了泛民代表,又或是透過比例代表制,泛民才能爭取到議席的話,我們會不會反過來支持?正如民主的道德之處,正正不是它保證了好的結果,而是它本質上是好的過程,我們自己是否明白?

(三) 提名特首的門檻一直是關注的焦點,到底怎樣的門檻才是合理?是不是我們認為,一個足夠讓自己被提名的門檻就是合理?不妨想一下,如果政府只是想複製港英時代的「成功」,到底它需要一種怎樣的民主?當然,既然一開始已經給予政治參與者「港人治港」的幻想,那麼政黨們自然不會放棄政黨政治。

其實整件事真的太複雜,難怪大家都只想依從習慣,一齊反政府,一齊反政黨,一齊反政改,至於政治現實問題和計算,就交給政府和政黨自行處理。

The Nok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