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當然是不斷重覆,錯誤亦會同樣出現。這兩日最熱的話題就是一個叫Ruby的小女孩,今年會考,上載了一段她用英文批評監考老師的短片 (當然又是youtube),成為一時熱話。以車窗望的一貫作風,可以的話,都會拿來借題發揮一下︰
(一) 這個女孩批評老師英文oral不行,身為老師,的確有需要檢討;不過大家看完片段之後,反應都不是問為甚麼香港會有這種老師,或是疑問到底這幾年的語文基準試,是否真的能夠去蕪存菁,而是討厭這個英文也不太好的Ruby,怎麼好意思去批評人家。的確,這位中五小女孩的表現,與我們心目中的native speaker還差很遠,要說的話,實在是一個很普通很普通香港中學生的程度。雖然也許會比陳克勤要好。
如果你討厭Ruby的原因如上,那麼你的英文必須要比她好得多,因為根據你的判斷,英文不好或不夠好的人,批評別人的英文程度是討厭的,這個標準當然要同樣放在自己身上才行。而且Ruby是批評比她年長得多的成年人老師,那麼你都必須要在比她年紀少得多,而英文又比她好的情況下,批評也算為公平;退一萬步,至少你的會考成績要好過她呢。
(二) 另外有些人故意上載片段,展示自己的英文還要好得多,藉此說明Ruby這樣批評人,實在太愚蠢,殊不知這個世界一山還有一山高,強中自有強中手。是的,在互聯網上認叻是非常愚蠢,例如你不夠李小龍好打,你的武藝是不值一提的,萬一你比李小龍還好打,那肯定這個錄像是做過手腳的,這就是任何認叻video最終會得到的評語。
至於說「別取笑人的英文,因為不但總有人英文說得更好之外,這個世界還有太多人,英文差但做人非常成功」,實在非常的common sense。裏頭的意思就是,即使你英文多好,還未成為可以取笑別人的成功人仕,因為成功與否,和英文是沒有關係的。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但如果英文和成功與否並無關係,那麼Ruby取笑人,跟她自己本身成功不成功,又有甚麼關係?她取笑你的英文,你大可以取笑她的不成功。
(三) 關於批評別人的資格,這個可算是永恆的爭論,因為「你有咩資格鬧我?」與「影評人要自己先拍一套好戲才能夠寫影評嗎?」,看起來都是對的,但在邏輯上正好相矛盾,好一個二律背反。那麼到底批評一個人,是不是需要一個資格呢?
問題看起來會有矛盾,是因為我們把說話內容的對錯,與說服力的強弱混為一談。即是說一個人因為身份,說話可以是對,但卻沒有說服力,或是因為身份,說的話是錯,但大家都認同。所以我們問「你有咩資格鬧我?」其實意思就是,指出對方沒有說服力,例如犯下搶劫案的教師,還可以教導人奉公守法嗎?可以,但沒有人會信。至於「影評人要自己先拍一套好戲才能夠寫影評嗎?」,其實就是指,影評人就算沒有拍過戲,他的說話批評仍然可以是正確,即使你可以不相信。
說起來,其實批評的「資格」並不是單單說有或是沒有,而是一個漸進式的光譜,是由非常有到非常沒有,那麼一個人算為有資格,實在看當時的標準浮動到哪裏去。例如老師當然有資格批評學生的作業,那是社會對教師學生的典型理解;但吵架時,就算對方是成功人仕、白手興家、會考十優、父母皆殁、捱過窮又吃過苦,都沒有資格鬧我,因為他始終不是我。
怎樣都好,同一個瑣碎話題,討論區出現、報紙出現、fb出現,連見面都要講一次,可見香港人實在太欠娛樂。
The No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