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的頒獎典禮,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它不但一次又一次劃清界線含糊、紛爭不斷的美學價值,同時又重新引發更多更多的爭論;它本質當然是對圈中人作出身份認同,但表現的模式更像是與圈外人,亦即是觀眾,建立出一個微妙的關係。
就例如最佳電影。誰也知道這是從來沒有定案的,雖然每年都有一套最佳電影,但這套電影總是不能得到大家的同意。最簡單來說,把動作電影、愛情電影和科幻電影拿來放在同一天秤上比賽,先天已是一個不合理的規則;以票房作為標準的話,顯然會忽略具深度卻非大眾口味的好作品,頒獎禮就會欠缺一份專業味道;以資深電影人的品味作標準的話,分分鐘脫離大眾得太過份,於是典禮就失去了吸引觀眾的號召力。
同樣的情況亦發生在男、女主角、配角的獎項上,金像獎就是這個複合物,既要保持專業性,又要提供大眾娛樂,正是這種取態,致使「最佳電影」永遠都只能有一套,因為張力就來自於一個疑問︰「今次最佳電影將會被如何演繹?」我們都渴望知道,在如此矛盾下,甚麼樣的電影才稱得上最佳,於是頒獎禮的收視率就有了保證。
一旦最佳電影公佈了,疑問就暫告一段落,事後亦一如所料的,觀眾不是再重新討論何為「最佳電影」,就是租碟重看一次,以挑戰自己的品味,是否一如頒獎禮的專業評審。每一次出爐的最佳電影,重新豐富了美學定義的討論,也因此,年代越悠久的頒獎禮,倒是越值得看,和香港小姐相反,因為金像獎是反覆擴闊或推進時代對電影的定義,但後者是一再說明何為「今非昔比」。
至於為甚麼很多的獎項都要先列提名名單,然後再於典禮上公佈呢?就娛樂節目的角度來說,一來是凝聚觀眾期待頒獎典禮的最後結果,二來是對具水準的電影作一個鼓勵,即是說「你雖然沒有獎,但入圍就已經代表很優秀」,三來是對一些出色但未夠資歷的人,作出一份肯定,畢竟也許實在有太多前輩,已經有很出色的表現,但人太多,得獎還是要排一排隊。
即使原因是如此表面而過於現實,但這種提名的方式,卻隱隱讓觀眾覺得,自己已經與得獎者有一份聯繫,就例如自己有份競猜誰是得獎者,在頒獎的同一時間,會為自己的支持者喝彩,又為落敗的人感到婉惜,雖然本來與自己一無關係。也因此,為甚麼最佳男主角的得獎者,會被稱為「影帝」,好像他也是我們的皇帝,以演技折服香港觀眾,是我們的。
不過,那些沒有提名、沒有宣傳的獎項,就例如終身成就獎,就完全的屬於圈中人了。他得獎,台下掌聲雷動,觀眾卻是局外人。很沒趣嗎?不,請好好看清楚這個人的樣貌,好好記住他的故事,因為那是一本歷史,訴說著一個關於「成功」二字的故事,這或許從未在我們的身上出現過。
The No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