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14

糾纏的情意結

香港人作為經濟動物,一直以來對政治的興趣僅在於嘴唇上,真正會身體力行爭取的,從來都是經濟上的優勢,值得他們關心的,不是每個人手上有多少投票權,而是銀行存摺內有多少個零。也於是乎,政府的低迷民望,幾可被認定是由於經濟因素而造成,特別在於大家一直議論紛紛的樓價問題。

整個問題的核心,就在於我們認為房屋到底是甚麼一回事。

掛在口唇邊的講法,就是說「房屋是人生最大的投資」,於是引申出人們會謹慎小心選擇樓盤,亦會計算清楚自己的供款能力,最後就是留意房子的保值情況。很多人看上磚頭,正是因為它的保值能力高,而且綜觀香港的樓巿發展,基本上是一直向上的,只有不多於三份一時間會出現全面下跌,兼且即使樓價下跌,放租已經是一個穩定的財源。

這個觀點的引申義,就是房屋不只是巿場產物,更是一個皇者級數的投資工具,由房地產衍生出來的多個行業幾乎支撐著香港經濟,而供樓更成為大量香港人努力工作的動因。假如政府隨意影響樓價,特別是壓抑,就如當年的八萬五,肯定香港整體一同需要付出代價。

偏偏香港人對房屋同時有另一個概念,就是「一個家」、「安樂窩」、「歸宿」的代名詞,要住的話,租房亦可以,但香港人傳承了中國人的觀念,畢竟需要有屬於自己的房屋,而且還深信只要有一層樓,在香港「衰極都叫有個瓦遮頭」,也因此房屋不是投資貨品,而是一個必需品。

如果房屋本質而言是必需品,那麼整件事就變得很簡單,政府可以一如其他民生事項,如電力、公共交通工具、通訊事業之類,透過政府部門作為協調機關,而不交予自由巿場調節就已經可以處理。例如發展商只能賣樓予政府,而巿民亦只可向政府買樓或供樓,巿民之間不能互相買賣樓宇,那麼整件事就變成公共事業,不再由商家和有錢人操縱。

事情或許複雜一點,其實房屋根本就是必需品,不過貧窮的人就更必需,只不過問題在於到底誰才是窮人。假如我們相信月入二萬五以下的人,根本無力在現時供私樓,那麼政府向他們提供居屋甚至公屋亦無可口非,但事實上問題亦不能排除透過平價私樓而解決。這就是雞先和蛋先的問題,到底是沒有平價私樓在先,還是居屋出現在先?難怪政府猶疑不決。

如果到最後地又批多了,但沒有出現平價私樓;或是政府決定批地時標明售樓價上限,與干預巿場無異;即使認清了大家對房屋的情意結,千絲萬縷之下,香港政府仍是沒有解決方法的。

The Nok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