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女兒買了保險。
這個在別的父母看來一點都不稀奇,甚至是非做不可的事情,在我而言不是這樣,因為我一直是個「無保險主義者」。保險是甚麼呢?就是付錢買一個你不想用到的服務,如果問世上有甚麼吊詭的事,就是這個了。而且買了保險有個兩難,就是用不著,我會覺得錢白花了,用得著,也不會開心起來,即是說,這是註定的一場悲劇。
當然有些人覺得這是謬誤,簡單說,假如我沒有買保險,於是付不起高昂醫療費用時,就會知道保險的好處,是書到用時方恨少的財經版。當然世界上也有很多人會面對高昂費用,卻沒有買保險,再者香港也有相當不錯的公立醫療制度,說到底要死還是死,不會死還是不會死,我明白的,買保險,是因為討厭那些無法控制的感覺。
自己的生活,要自己控制,這是絕大多數出來社會工作後的成年人想法。所以,我們就需要保險,需要風險管理,讓自己的生活按自己的計劃去進行,也希望自己有選擇能力,例如選擇治病,而不是在昂貴手術費前束手無策。這是很現代、很城巿、也很合理的想法,但我就是不喜歡。
因為「控制感」是一道潘多拉盒子式大門,一旦打開了就沒有回頭路,根據買保險的心理原則,就是要控制自己的生活,但生活總是有意外的,而控制感是一個永無止盡的黑洞,買了十萬元保險,總會發生要付二十萬的手術,然後你就後悔為甚麼不買多一點,現在半天吊,高不成低不就,做與不做都是困難。
而且保險只是控制感的一種,當你買了保險,人生哲學是走上風險管理這條路的話,你開始希望所有東西都如你所願的前進,你開始花很多時間研究投資,開始耿耿於懷生活裏的變化,對時事和政局越來越敏感,也對子女的成長越趨擔憂。情況就像我很多認識的人,已經有屋住,還要兩夫妻都出來工作,寧願兒女給工人照顧。因為保險費很貴呀,人壽、醫療、儲蓄、教育,加起來四、五千元,怎麼可能不出來工作呢?
沒有買保險,一來是以往太窮,二來這一定是越買越貴的遊戲,不是它加價,而是我們加碼。要甚麼都控制得住,倒不如接受人生本是無常,Let it be。但現在為甚麼又買?因為我知道女兒一定會發燒,而要她住進公立醫院就一定會讓我們都不高興,所以就買了,人生有時就是這樣。
The Nok
1 則留言:
保險有點像宗教,例如基督徒的priority是你要相信有上帝的存在,信祂你就得救.否則實在信不下去.保險的前題是你一定要相信它是一個'好東西',如果你覺得保險公司賺了我的錢,保險契約又充滿了不賠的陷井,業務員燦嘴唇花為的是要賺佣金,出險的機率又是那麼低微,真的還不如平常行事謹慎多作儲蓄以備不時之需就好了.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