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05

聆聽

「跟別人吃飯的時候,就不要用 iPhone 上網和收電郵。」我以為這個簡直是初中生也厭倦的老人訓,但原來成年人也做不好,做不到,甚至不知道。或者對方的水平,令你覺得不如篤 iPhone 玩 WhatsApp,但這個飯局既是你自己選擇,就該堅持下去;再者,就算對方是好朋友,吃飯時還在玩 Facebook的依然大有人在。

而真正的問題在於,有些人即使沒有用 iPhone,也不代表他正在聆聽。這是一個太多人發言,太多人分享,太多人上載,卻沒有人在聆聽的時代。每個人都在尋索使自己快樂的機會,找娛樂,找刺激,也會聽流行曲聽楝篤笑聽新聞,卻沒有人去關心眼前的一個人,沒有人會用心去瞭解面前這個人到底在說甚麼,話的背後是有甚麼想法,而他到底需要甚麼。

所以這是個可怕的惡性循環,人人爭相發聲,很喧鬧,soundbite一個接一個,報章頭條的字體越來越大,起題亦越來越誇張,這一切一切都互相淹沒,就像在最吵鬧的酒樓裏頭,誰都聽不到誰,大家扯盡嗓門叫嚷,以為這就叫做溝通與活著。

所以成為一個會聆聽的人,在這個世上是特別的人,因為當你聆聽,然後認識了這個人,並作出恰當的點頭、同情與回應,這個世代的人們就會感到驚訝,有如發現了珍寶 ── 就在他們習慣了被人無視之後 ── 便會湧過來要跟你說話。而最神奇的是,正因為你聆聽了他們,因此他們竟然會聆聽你。

互聯網無處不在,曾幾何時以為人們因此會擴闊眼界,也因此會有更寬敞的心胸,事實錯了,甚至正好相反,我們只泡在習慣的網站,流連於自己的 Facebook 圈子,接近性質相近的人,甚至更無時無刻地停留在自己的「內聯網」,拒絕跟現實交流,拒絕面對因命運使然而遇上的矛盾衝突,不透過辛勞的聆聽去調解,而是拿起 iPhone 來篤篤篤,在status 寫上「好悶呀,at 餐廳 with 朋友的朋友」。

香港成為了全球智能手機普及率第三的地區,很誇張,一趟地鐵十個人裏有六、七個人在上網,然而,狹獈依然是我們的通病,無法接受創新的事物,以極平庸的目光檢視富突破的創作,對別人的是非與道德不絕指指點點,對現實與理想的衝突普遍冠以犬儒的態度、香港地方小,任互聯網再大,我們的空間依然如彈丸之地。

The Nok

1 則留言:

LIMST 提到...

「好悶呀,at 餐廳 with 朋友的朋友」

这句真是很荒谬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