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13

說穿了和總而言之

每當看文章時,遇到「說穿了」,就要特別小心,這是很多所謂評論人喜歡用的字眼,動不動就說穿這個說穿那個,就像又揭發一個秘密,又看破了一些世事,但實情往往正好相反。用上「說穿了」的理由,剛好因為事情看起來沒有那麼不得了,可能只是大家已經知道的常識,甚至只是把事情用另一種說法 / 看法重覆一次,所以更加要用「說穿了」,好掩飾本來乏味的論點。

例如「充滿著承諾與憧憬的婚姻,說穿了,就是一紙買賣合約。」這個沒有說穿任何東西,而只是換了一個角度去形容婚姻。它並非把帶有誤導性的表徵去除,然後顯露本質,而是故意忽視一些婚姻關鍵的元素,然後將與買賣合約相似的部份強調及誇大,於是就成為所謂的「說穿了」,但其實根本沒有說穿過任何東西。

「大學學位,只是職場的一張入場券」,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是變成「大學學位,說穿了,只是職場的一張入場券」之後,就忽然變得好像言之有物,好像作者意有所指,弦外有音,但其實根本除了顯得很看破紅塵之外,並沒有為論點增加任何價值。

「所謂政治,說穿了,就是每個人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一個人無論有幾善心,說穿了,都是想自己開心。」
「所謂 1 + 1,說穿了,就等於 2。」
「阿媽,說穿了,是女人。」

當然,很多人透過「說穿了」去潤飾及誇大一些平乏的觀點,不代表每個用「說穿了」的人都在說廢話,雖然比例是很高沒錯;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們往往不知不覺,就會被一些字眼影響判斷,誤以為某些論點很有力,很充份之類。又例如「總而言之」。

「總而言之」,或「總之」,理論上是用來作結語之用,但是假如你的理據貧乏,每一個都似是而非,站不住腳,那麼在胡謅一大段之後,不妨直接就用「總而言之」,然後重申一次論點,這就完成了。好處是這樣論點就是建立在無數的軟弱理據之上,加起上來就變成「空穴來風,未必無因」,立於不敗之地,即使對方逐點駁斥也會變成過於挑剔,無阻你「整體上是對的」。

還有很多的,有機會再寫。

The Nok

2 則留言:

Unknown 提到...

你的文字 看得我會心徵笑 但又有點無奈

Unknown 提到...

你的文字 看得我會心徵笑 但又有點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