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15

立場與理據

不太喜歡那種「讀過哲學就巴之閉」的態度,尤其是網上很多,有些自稱讀了兩本尼采,就擺出副看破世事的姿態,有時都頗令人反胃。畢竟一個心胸狹窄、欠缺幽默感的人,讀了哲學也是心胸狹窄、欠缺幽默感的。哲學的光環,不是來自哲學系或哲學書,而是一群一群真實有智慧與思考力的哲學家,而他們與我自己是毫無關係的。

話雖如此,在讀書時確實見證著兩種的截然不同的思考方式。在哲學科以外的小組討論,人們總是習慣先定一個立場,然後找理據去支持自己,就像辯論比賽中,先決定自己是正方還是反方,再砌出於自己有利的理據;而哲學系的討論,例如「自由意志是否存在」之類,方向往往是無人有既定立場 (或者因為本來就沒有完全正確的答案),大家先透過日常經驗、反思得到的疑問、綜合不同人的意見,再根據各種推論的邏輯對確性,以引導出最後結論 (如果有的話),甚至到最後根本就沒有結論也說不定。

其實或許都殊途同歸,畢竟先立論再引據,始終會遇到反駁與批評,理論上人們還是要繼續修正自己的想法,然後最終得到一個相對圓滿的結論,只是先後次序不同,做學問的人終歸都是會有學問。

當然現實世界並非如此圓滿,因為大多數人學習都只是半桶水,是啊,一個學士課程匆匆三年有個基礎已經算不錯了,還未計走堂、釣魚、神遊象外的情況。結果是前者的人,只學了找個立場,然後不斷推砌鞏固自己的想法,合理化自己的謬誤,一直走下去,就變成今日這個世界大多數人的樣子︰只有立場,沒有理據。(當然後者的情況,就是變成只喜歡挑出問題與質疑,但從不take side,不想下決定)

我還很記得中學時參加辯論隊,當與隊友討論己方策略的時候,我提到對方可能會說的理據,隊友質問我為甚麼要連對方的份都一併的想?這不是多餘嗎?這個問題直至今日,我還記得很清楚。這真是個喜歡敵我分明,以屁股決定腦袋的世界,你的座位是怎樣,你的思考方式就要怎樣。

當你支持某政府,你就只能夠、只會、只喜歡說對它有利的話;當你支持某球隊,你就要與其他球迷義無反顧地忠誠、唱好、讚好……很極端,也很狹隘,所以你看到網上無休止的爭論,作為旁觀者,除了冷笑你還可以做甚麼?因此催生了對這種無休止爭論的厭惡者,例如,一提到「政治化」就反感的人們。

政治的確不是人生的全部,那些開口閉口說社會公義,但自己對待家人朋友還不懂得負責任的垃圾,我不齒;不過更嚴重的,就是對於稍為複雜的討論就厭倦,對於涉及社會議題就掩耳的人,成為了社會的大多數。於是劣幣驅逐良幣,沒有理據的人不斷叫陣、擾亂、胡說八道、充斥社會,然後普通人們就被煩夠了,便把所有「政治化」的東西都一併厭惡,然後社會上只剩下歪理、冷漠與犬儒。

至於稍有點思考能力的人,唔,為甚麼不多賺點錢,然後移民呢?

The Nok

2 則留言:

Johnny 提到...

>>就像辯論比賽中,先決定自己是正方還是反方,再砌出於自己有利的理據

LIKE!

笑容 提到...

很悲哀,但現實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