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多年,才明白中學時讀的文章是有意義的,例如王力的〈請客〉,基本上就是我新年派利是的原理;又例如魯遜的〈風箏〉,很強力地挑動我對「寬恕」的好奇;又或是杜甫的〈兵車行〉,因為我真的覺得養大一個兒女,然後送他上戰場受死,是多麼變態的事情。
「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這句話由中學一直陪到我現在,因為生仔好,還是生女好,似乎是中國人一個無可避免的問題。「你想生仔還是生女?」真是可以問到永遠,每一對新婚夫婦都必須回答。答案可以是甚麼呢?不外乎是「生仔生女都一樣啦」,或是「生夠兩個儲齊一個好字就最好」之類。
然而在不過是幾十年前,例如我媽媽的年代,沒甚麼好問,因為要麼不生,生的話就只有一個選項,就是「仔」,所以我媽媽很大壓力,直至我出生。因此我一直相信,對於很多人來說,兒子永遠都是較優先的選項,如果兒女能選擇。
回到自己,今時今日,生仔還是生女比較好,依然是一個有趣的問題,因為兒和女真是兩樣截然不同的結果,例如看看自己就明白,兒子是會出去闖,女兒真的會關心多一點娘家。所以對於我這類自我中心的人來說,生女是正確的。
不過站在「性」的角度來看,女性不是一向處於弱勢嗎?做愛,男的叫做「上了」「食了」,女的叫做「被上」「被食」,男與女是一種 Predator 與 Prey 的關係,那麼肯定生仔比生女好,至少沒有蝕底的感覺。以現在中學生不做愛不行的社會現象來看,至少有一種精神上的勝利。
但拉得長遠一點去看,當大家都不是處男處女時,感覺上性的優勢又回到女人身上,畢竟男人是有限數的,而且往往肩負著要「雄風」「持續」「威猛」,但女人只需要交足戲,願意唸對白,幾乎沒有「不能」的情況。就快樂程度的付出與收入比較,顯然女會比男著數。
暫時還沒有結論,現階段我最多只能說,女兒感覺上比男的乖,所以照顧起來比較容易,所以這個我已經賺了。
The No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