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讀書的時候比較集中道德倫理的議題,所以當上網再看到類似的爭論時,多少會感到厭倦,也對已經重覆看得太多的論點與論據,覺得興趣缺缺。例如這個在網上傳來傳去,很受歡迎的短片《正義:一場思辨之旅》,就是「犧牲一個人來救五個人」的討論,當中涉及道德責任、效益主義等基本問題,偶爾也會有「應該剎車」這種看似很醒目,其實九唔搭八的答案。在網上很熱鬧,但我就提不起興趣。
經典的道德討論包括愚孝、善意謊話、自衛殺人、墮胎、宗教、自由巿場與普世饑荒,甚至較近期的網路實名制、衰十一、大學宿舍變炮房之類,都沒有太大趣味,因為整體其實都是圍繞傳統道德哲學的核心概念,責任、價值、自主性、傷害與痛苦、公義原則等,於是大多數普通人的討論方向都是差不多,沒有很多驚喜。所以一直都等待某些能真正超越我們生活現實與思考框架的道德困難,能夠開拓一個新的道德視野領域的故事。
不過,在這麼多普通的道德爭議之中,其中一種討論態度特別讓人覺得煩躁,就是那種非得要人給出堅實理由才甘善休的一方。
最常見的例子莫過於「食貓肉狗肉」的爭議上。當然作為成熟的討論者,無論你是支持或是反對,都能夠明白這只是「以事論事」,跟那個人本身有沒有吃貓狗沒有關係,所以不要做甚麼利益申報此等無聊行為 ── 這個最基本的水平,相信《車窗望》的讀者不用我再累贅。
在食貓肉狗肉的爭論上,贊成方最有力的批評,就是指出「反對者並不能提出一種令人信服的理據,去支持人可以吃牛吃豬吃雞,卻不應吃貓吃狗」。的確,不論是提出智能說、親近說、靈性說、可愛說、習慣說,都不是有力的理由,因為在寵物與食物之間,本來就是一條模糊的界線,我們將可吃與不可吃的動物分辨出來,確是源於一種集體的生活習慣、文化意識、品味感覺所引導而成,而非理據。
舉個例,我們每個人小時候都會聽兒童故事,就像三隻小豬或是義犬報恩,這就植根了一種分類,豬是吃的,而犬呢,是朋友。就是類似這種沒有理據,卻只是文化意識的背景建立了我們的道德基礎。同樣情況也可套用於性羞恥、人吃人、戀童癖、亂倫之類,都是無法提出一個理據充份完美的argument,反而質疑種種道德規範的理據更有力。
本來也沒相干,因為人類的道德情感和意識就應該在討論之中被顧及,就像所謂「法律不外乎人情」,只講理據與邏輯的道德爭議,卻抽離背景與主觀感受,其實是火星的,但就有些人永遠都不明白,於是咄咄逼人要人承認「反對吃狗肉反而是野蠻不講理」,這就叫人覺得煩躁了。當然,作為一個旁觀者,寫在這裏就夠了。
The Nok
1 則留言:
有趣的文章 !
世上並沒有絕對的道德標準,每人都會有不同的一套,以道德作論據存在局限...;"真正超越我們生活現實與思考框架的道德困難..." 真的可能嗎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