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19

由高登仔討厭的 100 毛去看新媒體


100 毛和毛記電視不斷創下佳績,受歡迎程度可說讓所有傳統媒體都另眼相看,以娛樂混合時事為主軸的內容,甚至引起了中共的注意,即使不視之為「反共勢力」,也已經是舉足輕重的一個本地角色 (相較於越染越紅的各大媒體)。不過,反共的高登仔卻也同樣相當討厭 100 毛,而當中所反映的部份想法,其實是一個大家都秘而不宣的計時炸彈。

理所當然,不同高登仔有不同的反對理由,例如 100 毛抄高登。

這個想法很常會引申至另一個結論,就是「如果當日高登官方自己出雜誌,早就不會有 100 毛的成功」。這個結論是有很多瑕疵的,因為它沒有準確地描述 100 毛成功的理由,也沒有講出 100 毛特別使高登仔討厭的核心,雖然也很接近了。

100 毛抄,或至少經常上高登「搵料」,這種做法也就是現在所有媒體的做法。舊年代傳統媒體抄 BBC、CNN 已是習慣,比較著重收視例如蘋果日報的,就抄專門出謠言、花絮、無聊研究的 Daily Mail,到了新時代就上網抄,歐美抄 Reddit,台灣抄 PTT,香港抄高登和香討。

隨著 Facebook 興起而生的「新媒體」,例如主場新聞及後來各派網媒,及一眾臭名遠播的內容農場 Content Farm,就是把抄的手法推到極致,前者狂抄本地要聞,後者就專門抄國際花邊奇聞,把搶眼、偏激、wow 的各種真假圖文,瘋狂推上 Facebook,然後還成功了,震驚了 60 億人及所有舊媒體。

事情發展下去,當然是由於抄襲太簡單,於是舊媒體又好,新媒體又好,大家都越來越似,Facebook 上出現「杭州 72 吋巨乳 18 歲少女竟然是男生!」這種所謂新聞時,你根本分不出它是來自蘋果、明報、100毛還是 Buzzhand,然後你又會進去看,還分享出去。長久下來,也只是所有媒體平庸劣質化,該怎麼辦?

媒體的做法,其實是老方法︰製造自己的內容,讓自己與別人有所分別。

舊媒體是有自己的獨家新聞、專訪甚至動新聞,而新媒體例如主場新聞,就花很多心思在 Infographic 上,讓複雜的資料數據 (例如施政報告),變成容易 viral 的扼要懶人圖,後來流行的懶人包也是類似的模式。至於 100 毛,就是讓自己高登化,抽水、諧音、爛 GAG、改歌詞、模仿醜化、嘩眾取寵、J 圖 J 片、嘲弄所有既存的新聞和娛樂,他們就是一個不用追 post 的高登,這也是為甚麼高登官方無法成功的理由,性格上不合。

高登討論區上,有超過一半的題目,是由張貼新聞、其他人的圖片和影片,又或討論別人的創作包括電影、音樂、動漫等開展的,無論是推到變神作或是批鬥到1001,基本上就是個二次創作的平台,由高登仔自家創作相對很少 (集中是寫故事)。而 100 毛之所以討厭,就因為他們做著相同的事情,卻在賺錢。

那麼高登仔討厭 100 毛,是因為葡萄他們的成功嗎?這個很難下結論,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畢竟相對之下,例如輔仁媒體,很多作者同樣本質就是高登仔,例如前兩天有人討論「窮遊」,過兩天輔仁就出現論點相近的文章,這情況在其他媒體同樣發生,而大家都心知肚明,今個世代新媒體的本質,就是把網路內容及新聞,轉化出不同的表現方式來生存,例如一篇文章、一首詩、一幅圖,或一段惡搞新聞報導,然後讓大家輕鬆 share。

所以批評 100 毛抄,於是可恥,其實有點牛頭不搭馬嘴,也不會讓 100 毛支持者覺得有問題,因為這已經是媒體世界的結構,正如你看見高登仔貼一段陶傑散文上論壇,然後討論了十幾版,也會覺得是理所當然。

所謂「理所當然」,是一種比較複雜的心理狀態,例如你上 Thisav 看成人影片,也會覺得理所當然,即使網站裏所有影片都是偷回來的,所有涉及的女優和男優,在辛勞工作之後,都被 Thisav 徹底剝削而得不到應有的報酬。但因為香港沒有正版入口 AV,於是就理所當然,甚至還延伸到 Thisav App,也會得到大家的支持及宣傳,覺得是很合理的存在。

依賴別人的一次或二次創作,而進行搵食的二次甚至三次創作,這種泡沫式新媒體會不會終結,例如高登有一天被和諧了,100 毛還可以抄甚麼?又例如香港樂壇都沒新歌了,還可以改甚麼歌詞?又或 TVB 都沒有人看了,還可以扮作哪一個主播?

我覺得又不用擔心,教別人做生意這回事,我做不出來。


我覺得上圖真是太厲害了,可惜不知道原出處。

The Nok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