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第二次看了,杜琪峰的《黑社會》和《黑社會2 以和為貴》。今次是一次過由頭看到結尾,之前糊裏糊塗的地方,全部都清楚了。
比較糾結的地方,在於很難說到底哪一篇才是「正傳」,因為從一般電影與其續集的關係去看,第一集當然是正傳,然後續集就是狗尾續貂,例如《無間道》就是典型的情況,開到《無間道2012》都好,第一集就是共識的正傳。但是在《黑社會》的情況有點不同,第一集明顯地以一種「藝術表演」的手法來闡述故事,第二集就較仔細地交待故事、人物與整套電影的核心思想,如果我們將兩者視之為完整一套的話。
所以第一集得到金像獎,第二集卻只有提名,多少是不太公平的,畢竟前者是一套暢快淋漓、有血有肉、處理手法前衛的作品,但相同的效果放到第二集就當然變得平凡。例如貫穿兩集幾乎都沒有出現過槍械,而都是血淋淋更原始的拳頭、西瓜刀和石頭,又例如凶殘暴力又激烈的畫面,清一色以平淡鏡頭及近乎沒有配樂地帶過,這些手法大大強化電影的真實感與美術感,如果兩集結合成一集,那麼就沒有「自我複製」的問題。
當然如果兩集合成一集,那麼第一集的起承轉合就沒有那麼緊湊精彩,經典就無從說起,雖然結尾大家成為任達華契仔的時候,已經讓電影無法 file close,所以到底這算不算「一套」電影,我還是很有疑問。
更重要是,如果要說到電影的核心主題,第一集明顯是想說「黑社會原有歌頌的義氣,早就蕩然無存,大家所談的只有利益兩個字」,好像黑社會在金錢之下都墮落了,所謂「燒過黃紙」根本是一種虛偽的表現,隨時可以因為利益,一邊偕同釣魚,一邊就用石頭砸你的後腦,宣告「陳浩南」式黑社會的終結。
至於第二集,竟然直接就指出,其實從頭到尾就沒有墮落這回事,更準確說,最起初我們以為的「義氣」,本來就是建基於「利益」之上,例如自己人不打自己人,根本就為了最大化整體利益而出現的道德律。這種說法,甚有一種人類社會的縮影感覺,沒錯,黑社會本來就是一個社會,而且是一個更赤裸的版本,也因此,到了最後,那個人人歌頌的結尾︰屈服於全中國最大的黑社會,就變得順理成章。
換言之,一整套的《黑社會》是正反合的故事,我們以為「這個年代」黑社會只談利益不談義氣很墮落,殊不知利益本來就是核心價值中的核心價值,真是個精彩的史詩式香港黑社會故事,可說是規範或總結了香港的黑幫電影文化。
說起來第二集所輸的對手,是《父子》,另一套我也有寫的電影。
The No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