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尤其是互聯網,「藝人」的別名就是「偽人」,因為娛樂圈裏的所謂明星,為人虛偽簡直是一種常識,明明暗暗地婚已結,還在這裏大談自己還是單身,對戀愛的態度是隨遇而安;又或者根本又煙又酒又爛蒲爛玩,但鏡頭前表現得像個深閨小處女,講句粗口都會打冷震;又可能明明心胸狹窄,容不得同行耀眼有才華,卻又人前恭敬人後暗箭。所以八卦雜誌永遠都有巿場,我們就是明知藝人等於偽人,就最希望由雜誌證明我們是對的。
例如阿Gill,淫照事件已經過了四年,當事人各有各的新生活,Twins 回來又唱又跳,有些人都覺得事過境遷,無可無不可,但這個正是所謂偽人的經典。例如當年英皇信誓旦旦的說甚麼移花接木,又要報警又要狀告,以保住玉女形象;然後原來阿Sa在沒有人知道結了婚的情況下,宣佈離婚。四年後,二女重回電視續談戀愛觀,觀眾能夠代入嗎?她們說的是台詞,還是真心話?這些對愛情的看法與希冀,跟她們的個人經歷有甚麼交集點可言?
「偽人」這個詞彙的出現,本來就是一個悲劇,因為「講大話」是良心的一道枷鎖,可以的話,大抵世界上沒有誰希望以講大話維生,可以的話,誰都想有果句講果句,然後還可以賺錢,這就是做回自我。
不是想說偽人很慘甚麼的,反正他們只是求仁得仁。比較有意義的說法,就是那些大罵「偽人偽人」的傢伙,其實你們想要甚麼?你們想要真正能歌善舞又唱又跳同時是真正的大家閨秀性感處女嗎?從哪個時候開始,我們要理會一個歌手虛偽不虛偽?唱的歌好不好,跟他的性格和行為有甚麼關係?那種「因為秦檜是奸,所以他的詩詞書畫就一文不值」的想法,幾千年來遺傳到今天。
所以甚麼叫做虛偽呢?就是一邊狂踩香港沒有音樂、沒有好歌,一邊狂數藝人的虛偽,甚至從他們的虛偽,推論出他們沒有做好音樂。沒有聆聽過其作品,便直接否定的名單比黃河還要長︰有誹聞的不聽、擺架子的不聽、愛夜蒲的不聽、脾氣臭的不聽、未聽過的不聽。只在乎形象的人,投訴別人太顧形象,不做好音樂,哈哈哈。
The Nok
2012-02-19
2012-02-13
記錄味道
人類花了極大的努力,就為了記錄「當下」,例如最早出現的文字,就是為了記錄我們的想法。現在人人都用二十年的時間讀書,就是為了有效地記錄自己的想法,然後傳下去。
又例如視覺,我們繪畫,然後攝影,都是為了將當下視覺的刺激,也就是我們所看到的東西記錄下來;又例如錄音機,就是把聽覺記錄;然後結合就成為了錄影,將動作記錄。賣弄一點唬爛的說法,可以解釋為人類就是記錄的生物、這是個記錄的年代之類。
不過記憶當然不是那麼單純,例如一段文字對於很多人來說,不只是一段文字,還包含了非常豐富的回憶與感情。所以寫下一句「我原諒你」,不只是告訴你一種我的思想狀態,還包括一連串我和你之間的經歷、我對將來的期望之類,也因此這是如此難以開口,也如此珍貴。情況等同一首歌、一幅相,我們想把當下記錄,卻往往只得皮相,並無感動,要感動,就如同要用文字寫出刻骨銘心的感覺,非多年鍛練不可。
畢竟有了電腦和相機,要把文字、畫面與聲音記錄下來,即使欠缺感情,但也是方便得多了,欠的只是使用技巧。要說人類還可以有甚麼遺憾的話,應該就是我們的味覺沒有記錄。
不是複製,記錄並不是複製。同一檔麵家用同一手法同一湯底,可以複製一碗麵,但這不是記錄。味覺比起其他,是更私人、更主觀的回憶。某年某月某日,一個寒冷的冬夜,熱氣騰騰卻是美味得舌尖都麻痺的一碗拉麵,還有車仔檔裏同檯的旅人問候與分享,這個味道,只此一次,永遠無法複製。有幾多人,花幾多年,只為尋得某一個味道,某一個小時候落難中的苦裏帶甘,但沒有,味道沒有方法記錄。
有沒有像相機一樣的東西,咔嚓一聲,當下的味道就記錄下來,然後可以放在電腦裏播放重溫?發明了這個的人,圓滿了人類的記憶體系,該拿諾貝爾獎。
The Nok
又例如視覺,我們繪畫,然後攝影,都是為了將當下視覺的刺激,也就是我們所看到的東西記錄下來;又例如錄音機,就是把聽覺記錄;然後結合就成為了錄影,將動作記錄。賣弄一點唬爛的說法,可以解釋為人類就是記錄的生物、這是個記錄的年代之類。
不過記憶當然不是那麼單純,例如一段文字對於很多人來說,不只是一段文字,還包含了非常豐富的回憶與感情。所以寫下一句「我原諒你」,不只是告訴你一種我的思想狀態,還包括一連串我和你之間的經歷、我對將來的期望之類,也因此這是如此難以開口,也如此珍貴。情況等同一首歌、一幅相,我們想把當下記錄,卻往往只得皮相,並無感動,要感動,就如同要用文字寫出刻骨銘心的感覺,非多年鍛練不可。
畢竟有了電腦和相機,要把文字、畫面與聲音記錄下來,即使欠缺感情,但也是方便得多了,欠的只是使用技巧。要說人類還可以有甚麼遺憾的話,應該就是我們的味覺沒有記錄。
不是複製,記錄並不是複製。同一檔麵家用同一手法同一湯底,可以複製一碗麵,但這不是記錄。味覺比起其他,是更私人、更主觀的回憶。某年某月某日,一個寒冷的冬夜,熱氣騰騰卻是美味得舌尖都麻痺的一碗拉麵,還有車仔檔裏同檯的旅人問候與分享,這個味道,只此一次,永遠無法複製。有幾多人,花幾多年,只為尋得某一個味道,某一個小時候落難中的苦裏帶甘,但沒有,味道沒有方法記錄。
有沒有像相機一樣的東西,咔嚓一聲,當下的味道就記錄下來,然後可以放在電腦裏播放重溫?發明了這個的人,圓滿了人類的記憶體系,該拿諾貝爾獎。
The Nok
2012-02-09
撒嬌
人類應該天生就懂得撒嬌,否則女兒不會這麼討人寵壞,扁扁嘴要你抱要你錫,而這一切沒有誰教她,但她自己就是曉得。父母的天職就是放任兒女的撒嬌,而兒女也是生出來就要爸媽抱抱,天作之合。
沒錯,人大了,就要學懂自己處理自己,遇上不開心的事,要自我安慰,遇到解決不了的事,要自己思考辦法,不可以動不動就哭哭啼啼,然後依賴別人幫你執拾爛攤子。但我總是在想,要是可以的話,或者每個人都希望可以向自己的爸媽撒嬌,如果全世界所有父母都復活,也許會變成一條長龍,每個人都在撒嬌,每個人都想做一個乖寶寶。
會撒嬌,就因為你知道爸媽會寵你,沒有被寵的人,不會撒嬌。但還是不行,因為我們覺得自己的擔子太重了,父母就是寵你,也無法承擔你自己的問題 ── 他們自己一輩子的擔還不夠重嗎?所以一個人長大,就越來越抗拒撒嬌。
但罪疚感是一種永遠都需要撫平的創痕︰後悔所做的事、覺得走了歪道、傷害過別人和自己、放棄了人生的目標……做人有太多的罪疚感,因此我們永遠都等待一個人,他會毫不保留接納你、摸摸你的頭、相信你可以再站起來、覺得你是最棒的,而這個,或許就是父母。你不必相信他們能夠理解你的一切,但你覺得,只要有他們在,一切都可以從頭開始。
所以沒有父母,或父母都差勁的人,最可憐,因為他們連心靈至終的歸宿都沒有,在世界上空蕩蕩的,所有的「愛」都要用努力去換取。我是誰?沒有了可以撒嬌的對像,連身份都消失。
The Nok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