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前幾年六四,每每臨近的日子就湧一堆人出黎,說甚麼六四屠城是假的、學生被誤導、軍人才是受害者、大家應該向前看、不能聽學運領袖一面之辭云云。當然通常都是反效果,而且隨著香港年輕人提早政治覺醒,參加六四晚會的人反而多了。今年完全不同。
「不想再去六四晚會」是很多很多人的心聲,原因很複雜而多元︰例如不喜歡支聯會口號,或是漸覺香港與中國其實是兩個世界,或是覺得相比起陌生的內地人,本土還有更多需要,又或覺得「平反六四」本身是向中共政權的乞討,是愚蠢的概念,又或是覺得,廿幾年了,喊句口號點起蠟燭有甚麼用?
是的,靜坐、口號、點蠟燭有甚麼用?香港自由民主廉潔倒退,政府官員操守劣化,政治決策明逆民意,抗爭與示威十幾年了,越來越行禮如儀,年輕人都會問一句︰到底有甚麼用?徒勞的抗爭為甚麼還要做?
這是現實中香港人的困局。以前人們會說「眾怒難犯」,政府會對群眾的忿怒忌憚三分,但是現在呢?要捐一億的話照捐,要委任劉江華的照委任,道歉都不用繼續等退休,誰在乎眾怒?而且不做徒勞的抗爭,又應該做甚麼抗爭?武裝革命嗎?可能有人很想,但是香港人根本拿不起槍,不想死,不敢死,而且在一個已發展城市,管理井然有序,我們根本不知道怎樣才算是革命,也不敢提出來,因為「犯法」在香港是無人可憐的。
所以香港唯一剩下的情緒,就是忿怒。我們只能夠忿怒,只能夠每次一打開港聞版,就忿怒,馬上幾百個留言、幾千個share,都是忿怒、忿怒和忿怒。
忿怒可以成就甚麼呢?忿怒是不是推動社會改變的可靠動力呢?透過忿怒、破壞與流血所帶來的社會改革,最終會種出甚麼果實呢?這是個很漫長的議題,也是在這個高登年代所無法三言兩語解釋清楚的信念,是很宗教的,很內省的,以寬恕與慈悲,對於眾生的不忍,代替忿怒,讓自己活得快樂一點,同時又堅持和平高舉所信仰的價值,到底是不是愚昧的徒勞?
1789 年法國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與君主制,流了很多血,一直反覆的建立共和、出現暴政、捲入戰爭,直至 1958 年落實第五共和,終於漸見穩定,直至今天,當中已過了一個半世紀。香港又會走上怎樣的路?
The No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