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31

書評︰童年的消逝

書名︰童年的消逝
作者︰Neil Postman

簡介︰這是一本討論美國社會兒童不再純真的理由,那就是新資訊工具的發明,打破了成人與兒童的分隔,內文會討論更多的現象、問題及嘗試提出解決方法。

閱讀報告︰

這是Neil Postman其中一本出色的作品,討厭他的人會覺得他是上古時代、食古不化、與時代脫節、反資訊科技的老人家;然而即使會引起爭議,他的著作無可否認是展現出一種優秀的洞察力,尤其是這個世界太快了,快得沒有閒暇理解自己的轉變,可提供討論的思想和理念實在又少又膚淺。

Neil Postman剛於2003年10月去世, 如果他在去世之前,能夠在香港一趟的話,便可能發現,他二十年前所著作的現象,和擔憂的問題,在香港這個地方正發揚光大。

其實我們也許隱隱約約的感到有問題,包括娛樂事業和報紙雜誌,不斷將女星的出道年齡降低,把童星打扮得越來越像成年人,或更貼切說是「半熟的成年人」;與此同時,戀童這種罪惡,已漸漸由黑色呈現出灰色,慢慢變得具爭議性;同一時間,越來越多成年人無法成長,無法變得「像個成年人」,所謂「kidult」已經是香港一批新人種,並且迅速變得更多。

但即使看起來有問題,那問題到底在哪裏呢?Neil Postman已經提出他的見解,但我們的見解呢?看起來是不可能的,因為電視節目是不會告訴你看電視有多壞,而且我們的老師及家長也無時間關心,到底電視和互聯網到底怎樣改變我們溝通和理解的本質,便急於要「利用」它們做原來書本要做的工作。最多話要說的宗教界呢?也沒有話說,因為他們也認定電視是傳道的良方。

香港教育的口號是多元思考、批判思維,且看是否有人,能夠在千篇一律有關當代傳媒的評論中,做第二個Neil Postman。

(這本書已列入「二手交換會」清單,詳情按此)

The Nok

2013-07-30

書評︰箭術與禪心


書名︰箭術與禪心
作者︰Eugen Herrigel

簡介︰一位重視邏輯的德國哲學教授,東來日本透過箭術學習禪,本書紀錄作者的心路歷程,和學習的過程,以六年的時間,他終於得到老師的認可,對箭術和「大道」有了真正的體驗。

閱讀報告︰

一本書讀來,能夠讓人對之神往,這顯然就是一本好書。

關於禪的境界修為,作者採用了相當正確的描寫方法──就是不去描寫;相反,他用了修行的過程,取代了境界的結果,這一種做法,顯示他實在已經掌握了一個程度︰以西方人來說,這種程度其實是不簡單。

所謂與傳統東方精神,也就是「道」、「禪」、「無」之類的境界,與傳統西方思想,也就是「邏輯」、「理解」、「因果式」的理論型,實際上的分別,或對立之處在哪裏呢?兩者之間是兩個不同的世界,還是根本上為兩個層次呢?要是後者的話,到底誰是高,誰是低呢?

這個問題殊不容易,單從船堅炮利和民主政制,就判斷兩個世界的高低,這也許就是一般人的取態。這本書有趣之處,就在於作者沒有探討這個比較,而是投入於實踐過程,整個過程的一份專注和掙扎就是精華所在。

當然,書內有很多看起來很難解的話︰射箭是射向靶同時又射向自己、既是射亦是不射,不是人射箭而是箭射了它自己之類,不是一時之間可以理解,也不是簡單用邏輯就可以解得通的事,怎麼辦?作者在瞄準靶心時,遇上了「不要在意射中」的難關,老師說了以下一段︰

「如果你以為只要大概了解這些深奧的關系,就可以幫助你,那你就是在幻想。這些過程是超過理解範圍的。別忘了在大自然中也有許多關系是無法了解的,但是又如此真實,我們就習以為常,彷彿是天經地義的。我給你一個我自己也經常思索的例子︰蜘蛛在風中跳舞,不知道會有蒼蠅飛入它的網中。蒼蠅在陽光中任意飛舞,不知如何飛入網中。但是透過蜘蛛與蒼蠅,它舞動了。於是內在與外在便在這場舞蹈中合而為一。同樣的,射手不用瞄準地射中靶了……」

無藝之藝的老師,往往不能明說,「大道」到底是何事。令我聯想起,一個女孩子是無法叫她的心上人,怎樣去「愛」她,那種「不能明說」的箇中原因,確是不能明說呢。

(這本書已列入「二手交換會」清單,詳情按此)

The Nok

2013-07-29

書評︰現代性之隱憂


書名︰現代性之隱憂
作者︰Charles Taylor

簡介︰對於現代社會,我們不難發覺大大小小各種問題,絕對不是高喊自由、平等、博愛就可以解決的困局,作者透過直接簡明的演譯,將問題揭示,並嘗試提出解決方法。

閱讀報告︰

「一代不如一代」、「時下年青人真是千奇百怪」、「世風日下」都是長輩們千百年來念茲在茲的祖訓,世世代代傳下來,而人類竟然還沒有滅亡,都算得上是祖先保祐了。

但無論怎樣,我們至少都應該知道自己這一代的問題是甚麼;只是世界這麼大,問題這樣多,原因又如此千絲萬縷,要理出一個半個核心的問題已經很困難,更何況要對原因作出解釋甚至解決方法,談何容易?關心週遭的世界並且適切理解,其實困難很多,需要作的努力不少,而且往往並沒有甚麼噱頭和掌聲,所以我們應該特別敬重能夠作此貢獻的人。

今時今日,香港有甚麼問題呢?

有人說,香港人是政治冷感,年青人都是非常自我中心,社會上很多人都對別人漠不關心,或與人相交只想獲得好處;與此同時,我們極度追求民主和自由,包括傳媒的新聞自由、網上的言論自由,甚至有些人會覺得,似乎已經過了火;香港人都是拜金主義者,如果重視某些傳統價值或是道德觀念,就會被譏為守舊且脫節……

從上述的描寫,我們可以總結甚麼呢?或者很困難,但作者卻是恰當地闡釋出來,非常精煉而準確。

又或者從書名我們可以略知一二︰所謂現代,即是相對於前現代,亦即是封建時代,上一代講求秩序、道德價值、階級觀念;現代則追求自由、平等。我們對現代的狀態,其實是感到憂慮,彷彿因為吹捧自由過於厲害,我們每個人都開始只顧自己、只顧賺錢、只顧著維護「不貢獻的自由」;又因為太喜歡平等,所以再不能跟年青人談道德價值,因為根本沒有甚麼事情,會比其他事情更高尚,除了賺錢。

自由、平等、博愛曾經是全世界(除某些國家)的理想,但實踐下來卻是滿目瘡痍,人類到底還有沒有得救?雖然今日的香港,卻反而是不斷開倒車,由一個自由社會往極權主義的一邊站,但總的來說,要在這麼一個典型的「現代社會」之中找尋個人的意義,始終是重大的挑戰。

(這本書已列入「二手交換會」清單,詳情按此)

The Nok

2013-07-28

書評︰我在伊朗長大


書名︰我在伊朗長大
作者︰Marjane Satrapi

簡介︰這是一本漫畫書,但絕不是兒童讀物,裏頭深深埋藏著作者在伊朗悲苦的童年,讓我們一睹這個伊斯蘭國家,是打破偏見,還是加深歧視,就待讀者自行了解。

閱讀報告

Marjane Satrapi 在伊朗長大。有人說,她的書受到注目,因為它罕有,而且作者用當事人的身份,告訴我們這個中東、頭紗、封建、落後、恐怖襲擊、戰爭、石油、伊斯蘭的神秘沙漠地區,原來亦合符我們的想像,那裏的確是一個地獄,而且理所當然亦有些人擁有正常、現代而文明的思維,對抗著大多數不合理又未開化的腦袋。所以有些人很理性地說,這本書未必就是伊朗的真面目,因為作者必然帶有個人情感,所以它不一定是佳作,它未必真的能夠證實我們一直以來的印象和偏見。

上文一口氣這麼大段,想說的,其實《我在伊朗長大》之所以出色,關鍵在於作者本身那鶴立雞群的思維和志氣,再加上貫穿於全書的真摯感情,以致於出現「我在伊朗是西方人,我在西方卻是伊朗人」這個名場面時,份外具有感染力,具有令人沉思的力量,具有讓香港人感同身受的力量。

如果這是一本簡單只講述伊朗實況的漫畫書,說實話,離開伊朗就甚麼問題都解決了,作者的父親母親當時都是這樣想的,而看來這也是唯一的方法。最後,年輕的作者在奧地利找到甚麼呢?在一個充滿自由、民主的西方國家,他遇著以為有深度的人,最後只是虛無主義者和無政府主義者,新聞播放著祖家被轟炸的片段,在這個地方卻是沒有人介意,最要緊的仍然是玩樂之類的輕浮。

淺薄、輕浮、孤單,作者在歐洲可能已經嚐遍了自由的苦,回到祖家可以讓她休息嗎?在一個對女性充滿歧視和控制的地方,一切都在嚴苛的原教旨主義魔爪下,作者最終發現到,在那裏正默默反抗建制的人,是同樣的淺薄而輕浮,透過打扮、透過追求時尚,對規範作出一種阿Q式精神補償的對抗,無聊極了。

離開香港逃避97的人吶,你們在外地找到了甚麼呢?是否滿到到你呢?至於那些後來又回歸香港的人,你們又是否找到自己失去的東西?還是最後發現,自己早已喪失家園?對於追逐理想世界的人而言,或許一生都只會是場夢。

(這本書已列入「二手交換會」清單,詳情按此)

The Nok

2013-07-27

書評︰我們甚麼也沒看見


書名︰我們甚麼也沒看見
作者︰Daniel Arasse

簡介︰這是一本關於「看」藝術作品的書,主要都是油畫,涉及關於詮釋一部作品的問題,還帶動討論藝術的發展,獨到的看法配合輕鬆的幽默感,值得參考。

閱讀報告

關於欣賞藝術品,最大的缺陷在於我們沒有參與過其中,換句話說,要對藝術作品作出最恰當的理解,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參與,但在一個速食的年代,這種想法也許太過天真。

參與藝術創作,最基本的形式就是成為同好者,就例如要懂得欣賞油畫,最理想的情況就是本身在學油畫,因為只有親身經歷,我們才會知道油畫是多麼一件複雜的工作,不論調色或是繪畫方法,油畫自身的限制和突破,就是藝術作品值得欣賞之處。一個未學過油畫的人,如何能明白藝術家千百年以來的進步?正如不打籃球的人,怎麼知道米高佐敦的後跳射球(fade-away)有多厲害?

先學習後欣賞,這個要求太高了吧,還有人可以欣賞藝術創作嗎?其實至少我們可以知道,大多數創作所需要的時間和資源,其實相當高,而且在一片空白的地方,由零建立起一個作品,作者不斷面對的,除了是材料和技巧上的限制,就是選材的難度。難道我們不可以將心比己,作者用多少時間創作,便希望讀者用多少時間去品味嗎?在詮釋的時候,用心感受作者每一個取材的用意。這也許就是本書作者的意思,我們真的「看」了嗎?

當然,那其實就是優秀作品的自定義,用心和讀者在作品的推敲上比試,不斷來回挑戰視覺、觸覺和創作的慣性,這就是所謂匠心獨運。這種創作,不單是作者自己生命的表現,還照顧到作品的第二生命──觀眾,比起很多自說自話、拒絕表達和溝通的所謂現代藝術,有意思多了。

要學習欣賞藝術,就先從這些作品開始吧,感謝本書作者如先鋒開路。

(這本書已列入「二手交換會」清單,詳情按此)

The Nok

2013-07-26

書評︰窮人的銀行家


書名︰窮人的銀行家
作者︰Muhammad Yunus

簡介︰作者本身是一名經濟學教授,透過小額借貸及革新的銀行管理方式,以社會企業形式,幫助赤貧的人,自力地改善生活,而此書就是記載其工作的歷程。

閱讀報告︰

關於伊斯蘭,香港人,可會聯想到甚麼?是風氣保守?原教旨主義?一夫多妻?還是恐怖襲擊?伊斯蘭國家也會有窮人,也會有渴望改善民生的人,我們或者難以想像他們是怎樣生活,但事實上他們確實在生活。

Grameen Bank是一間來自伊斯蘭世界的銀行,它不是做慈善,不是來賙濟窮人,不是把大量捐款用在顧問及科技上,而是信任窮人,借錢給窮人,幫助窮人還款,然後真正改善社會的商業機構。很久沒有聽過這種令人振奮的消息,一個彷彿已經遺忘窮人,或根本要吃掉窮人,令貧者越貧的資本主義及自由巿場,原來可以有這麼一面。

作者的信念很清楚,要相信窮人,他們一定有讓自己生存的方法,只要有最基本的貸款,他們就可以活得更好;要相信窮人,他們只要有機會,就一定會把握,並且會努力還款;相信窮人,不需要勉強的提供所謂「職業訓練」,減少貧窮亦絕不是等如「提高就業率」。作者親身的做了,並且宣稱︰「貧窮是可以被消滅的。」這句話史無前例地有說服力。

書的封面寫,這是一本自傳,但實際上,更像一本勵志書。

關於「勵志書」的定義,不是巿場上三流的偽哲學故事書,或重覆模棱兩可的常識書,而是透過具魄力、具創見的人,與現實搏鬥並且成功的故事,作者放下書本中,動不動就上億的經濟學,親身幫助,只要30元美金就可以活下去的人,然後成功。這是對於被現實壓倒的人──不論是最貧困的人,還是對世界絕望的人──真實的勵志。

很多地方值得細味,不是因為精妙的理論,而是因為世界可以、亦已經被改變了。

(這本書已列入「二手交換會」清單,詳情按此)

The Nok

2013-07-25

書評︰機場裏的小旅行


書名︰機場裏的小旅行
作者︰Alain de Botton

簡介︰英國希斯洛機場邀請了這位作家進駐一週,然後就出一本書,就是這本了。很商業味?文學墮落了?作者自己都經過深刻的反思,最後讓我們讀到一本有趣的書。

閱讀報告︰

不是外國的月亮特別圓,也不是自己的東西就是差,但說實在,《機場裏的小旅行》的出現,畢竟令人有點羡慕,加少許妒忌,因為從此倫敦的希斯洛國際機場,不再是同一個層次。

也許有些人能夠為赤蠟角機場的電腦系統,或者她的流量及面積,而感到驕傲又自豪。無可厚非,因為這些都是人類努力的結果,是得來不易的文明,始終在不久以前,人們才能夠於天空上短暫飛行,昂貴而危險;但現在,朝夕往返於歐亞之間,已經成為部份人的習慣︰越過險峻的山嶺和幽森的沙漠,路途只需要半天,而全程你都可以安舒的坐在椅上,專注於最近閱讀的偵探小說。機場的發展本身,足已印證了人類的進步,至少是科技的進步。

希斯洛機場也不是不重視自己的科技力量,至少我幾可肯定,如果他們資金充裕,會寧願用來upgrade電腦系統,多於印刷一本關於機場的畫冊,但現在,他們出了一本書。雖然,就商業角度而言,聘請一位作家替自己說話,與賣一段廣告也許沒有分別;但對我而言是有分別的,至少他們給予作家一個充份的自由──不妨說壞話,而且,單單是追求分別,本身已經很不錯。

試問世界各地的機場其實有甚麼分別?即使有些先進,有些落後,有些大,有些小,對於我們這些敏感而脆弱的人類而言,也不過是一座中轉站,在各地機場裏我們所能經歷到的感情,不也一樣嗎?同樣為離別而傷感,為重逢而喜悅,為旅行而興奮,為歸家而焦急,既然如此,東京的羽田機場,和荷蘭的史基輔機場,又有甚麼分別呢?甚至乎,機場與舊時代的中央車站、郵輪碼頭又有甚麼分別?就此而言,我們人類幾乎沒有進步過。

真正能夠分別這些冰冷的建築物的,千古以來,依然是我們那纖細而溫暖的內心,來自人們細微的觀察,和動人的言辭。一個機場,在 Alain de Botton 的筆下,依然只述說著我們熟悉的人類的故事,但這個機場,就從此不一樣。

(這本書已列入「二手交換會」清單,詳情按此)

The Nok

2013-07-24

書評︰你的第一本哲學書


書名︰你的第一本哲學書 (What Does It All Mean)
作者︰Thomas Nagel

簡介︰作者以輕鬆簡潔的文筆,將一些基本的哲學問題和相關的主要討論,扼要地陳述在書中,目標是啟導初接觸哲學的人,引發他們思考,繼而一直思考下去。

閱讀報告︰

 一本書,最怕就是改壞名,這種「你的第一本xxx」或是「一百種你不可不知的xxx」,單是書名就讓人覺得很騙錢,所以我也差點錯過這一本書。

只是英文名改得很好的,是"What Does It All Mean",很直接的吸引人拿起來看,當然是中譯得差,要是再譯的話,可以考慮為「事實的背後」或是「最初的疑問」,當然應該還有更好的。

至於書的內容,實在沒甚麼好挑剔的。淺白易明,不涉及過於複雜的理論和思想史,所挑選的課題是日常就可以觀察,一般人也應該或多或少思考過,只是沒有哲學家思考得這樣深。作為一本入門書,可能比《蘇菲的世界》來得簡單直接,甚至更是親切。

當然,要和《蘇菲的世界》比較,可能又有點不恰當,好像是拿小說和教科書的比較,怎能比呢?只是如果我們理解到哲學,就像是一個理性的空間,普通的人要經過引導,才能夠打開「思考」這一扇門,然後進入此天地的話;這個「引導」,多少會涉及因緣和慧根,而引導的方式就有得討論和比較了。

沒有讀過,亦不打算讀哲學的人,最常一個反應就是︰「為甚麼要把事情想得這樣複雜呢?做人簡簡單單,開開心心就好了。」這種想法的謬誤,不必要在此討論,只是實在有一個疑問︰「一個會思考的人,自然會思考;一個不會思考的人,當然不會甚至抗拒思考。」看起來事實就令人如此沮喪,而這樣說來,入門書其實就只是給「本來就會思考的人」看吧。

書裏的導言有一句「一般說來,人們在進入大學之後才開始學哲學。」很可惜,在香港一般說來,沒有人讀哲學,會讀的人也許解決了很多理性上的問題,但最被人關心的,還是「讀完搵咩工」。希望這一本書,能夠落入有慧根的人手上吧。

(這本書已列入「二手交換會」清單,詳情按此)

The Nok

2013-07-23

二手書交換會

以前會有買書習慣,因為我相信家中藏書,是一種個人信念的伸延,也是我對於一本好書的最大敬意 (除了再寫書評)。但後來越積越多,而且甚少會將一本書再讀幾次,畢竟世界上有太多好書,加上每天上網讀文字的時間都不夠,現在就想為它們找一個更好的歸宿,與其他人分享。

所以將於 8月3日 (六) 晚辦一次「二手書交換會」,地點是 Studio Kim Tak,邀請各位《車窗望》讀者朋友來參加。規矩就是一本換一本、兩本換兩本,希望盡量多朋友可以分享到不同的書,不借書不賣書。

想純粹出席打書釘亦可,如果大家喜歡,大家也可以坐下來分享自己手上的書,想問我那些書是講甚麼,不想自己讀也可以。因為不少是哲學類,自己讀未必讀得懂,先有交流再決定換哪一本亦可以。

我的書單如下︰

梁文道系列
1. 味覺現象學 (繁)
2. 讀者 (繁)
3. 弱水三千 (繁)
4. 噪音太多 (簡)
5. 我執 (簡)

Alain de Botton
1. 哲學的慰藉 (繁)
2. 機場裏的小旅行 (繁)
3. 身份的焦慮 (簡)
4. 幸福的建築 (簡)

簡單易讀又有內涵︰
1. 蘇菲的世界 上&下 (繁) -- 哲學入門輕鬆簡單作品,常常被推薦
2. 童年的消逝 (繁) -- Neil Postman 出色之作,印象深刻
3. 娛樂至死 (簡) -- 同上,經典到不得了
4. 思考攻略 (繁) -- 大概可視為李天命思方學 / critical thinking 簡單版
5. 論扯談 On Bullshit (簡) -- 短篇哲學 journal,南方朔譯,頗有意思
6. 我在伊朗長大 (簡) -- 漫畫,很出名的
7. 你的第一本哲學書 What Does It All Mean (簡) -- Thomas Nagel 作品,中文書名很差,但英文很好,個人認為比蘇菲的世界更適合哲學新手
8. 箭術與禪心 (簡) -- 一個鬼佬學東方哲學 (禪) 的心路歷程,輕鬆易讀
9. 魔鬼經濟學 Freakonomics (簡) -- 很出名的了
10. 快樂為甚麼不幸福 (繁) -- 很有條理而且有意思和指導性

有點深,但一般人仍可理解,相當值得看的︰
1. 我們甚麼也沒看見 (簡)
2. 現代性之隱憂 (簡)
3. 人的問題 (簡)

哲學書,有些非常艱深,中途放棄︰
1. 現代性中的社會想像 (繁)
2. 選擇自己的哲學家 (繁)
3. 道德運氣 (簡)
4. 羅爾斯︰正義與自由的求索 (簡) -- 即是 John Rawls
5. 我的哲學的發展 (簡)
6. 猜想與反駁 (簡)
7. 無本體論的倫理學 (簡)
8. 本質或裸體 (簡)
9. 反對自由主義 (簡)
10. 道德情操論 (簡)
11. Logic And Its Limits (英)

消閒益智書︰
1. 窮人的銀行家 (簡)
2. 錯覺 Why We Make Mistakes (簡)
3. 橙色誘惑 (繁)
4. 藝術的故事 (繁)
5. 建築的故事 (繁)
6. 建築的故事 (簡)
7. 演員自我修養 1&2 (簡)
8. 丑陋的中國人 (簡)
9. 靖國問題 (簡)
10. 天國與財利 (繁)
11. 性越多越安全 (簡)

到最後都沒有讀過的書︰
1. 孤獨的性︰手淫文化史 (簡)
2. 通往奴役之路 (簡)
3. 美的分析 (簡)

其他︰
1. 一九八四 (簡)
2. 地產霸權 (繁)
3. 重塑女體 - 美容手術的兩難 (繁)
4. 寬容 (簡)


大概就是這些了,不要怕甚麼書的交換份量,我不會設限的,拿《Yes!》來換《蘇菲的世界》也無不可,因為我一蚊都不打算賺,我是希望為這些好書找到一個家,同時也讓更多人認識它們,僅此而矣。

不備茶點,樓下有 7-11,請自便;也歡迎你列出你會帶甚麼書來 (不帶也可以)。

活動詳情︰http://www.facebook.com/events/552080114851413/

(出席的話請按出席,謝謝)


The Nok


2013-07-22

當有一個人不合群

早前帶女兒去公眾室內兒童遊樂場玩,其實只是一間房,裏面舖滿軟膠地墊,然後有十來個卡通軟膠磚,剛好可以一個小孩抱起一件的大小,然後他們就在房裏盡情叫、盡情跳、盡情跑之類。其實跑是不可以的,不過只要看來不太危險,大家還是隨隨便便就算。

通常孩子們都是各自玩,各自拿一塊磚來騎、踏、推之類,但有時候,大家忽然會想到排列起來,變成一條獨木橋,又或是堆疊起來,變成堡壘,那麼似乎就會更好玩。於是大家就很努力一起堆。

問題來了,如果有一個小孩子不想這樣玩呢?他堅持獨自玩的話,其他小孩子會怎樣應對?這是個很有趣的情況,也正正是成人世界的縮影。

可能你會說,一個半個不想玩又有甚麼問題?但看在帶頭玩的孩子眼中,事情並不如此。首先,少一個人玩樂趣就會少一點;其次,孩子們很多時都只是跟大隊,或沒甚麼主意,有一個堅持走的話,的確會帶動多兩三個跟著走,然後整個遊戲可能就沒戲唱下去。而且,撇除個人面子問題,在發起人看來,分明一起玩是好玩得多,卻因為一兩個人,而「團結」不起來,然後要玩沒那麼好的遊戲,已經昇華到「小孩子的正義」這個層面。

當然,畢竟是小孩子,他們又沒有那麼決絕的,有時不想玩的人只是口頭這麼說,始終受限於群眾力,還不會太快就脫隊,僅僅是引起部份人的蠢蠢欲動。那發起人應該怎麼做?如果他請教你,你會教他用甚麼方法去處理這情況?

我猜不少人會覺得用「民主」方式去處理,而最共識的「民主形式」就是投票,即是少數服從多數,強逼不想玩的人,獻出自己的膠磚,然後一起玩。但大家都知道,這個正是所謂「多數人的暴政」……再討論下去,就是民主即公平及漫長對話,然後比較專制效率與民主程序優劣,結論通常是犧性一時的效率及快感,換來避免最差的結局 ── 不是沒得玩,而是流血收場。這是常識,不用再談。

更重要的是,當小孩子處理矛盾,有一個更基礎,更重要的原則必須學懂,就是「人要接受不如意的結局」,也就是在一個公平競爭與對話的環境之下,小孩子要接受「輸」,不能一輸就打人、拉隊走或者大吵大鬧,因為那才是真正的失敗。

沒錯,以「民主」方式去解決問題,真正的重點並不是得到自己想要的結局,而是「共識一個大家都接受的公平決議方式,然後不論結果怎樣都去接受」,也就是所謂 Fair Play。如果小孩子要從玩耍中學會甚麼,那就一定是這個。

這是很困難的。因為當你覺得自己比身邊的人都優秀,而群眾的選擇卻令事情趨向惡化的時候,還能不能坦然接受?當你發覺孩子在普通甄選程序中,其實沒有突圍的水準時,還可不可坦然接受?抑或,不擇手段,就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我會斷然,有這種傾向的話,人生並不會快樂,而最可惜的是,香港人就是不懂得 fair play,就是從來都不快樂。

可惜有更多香港人的本質,還是迷戀權力,對力量深信不疑,有權力時食到盡,沒有權力時則要求 Fair play,這才是悲劇。從小事做起,由不要貪一張紙巾,一支牙籤開始。

The Nok


2013-07-16

性癖

同性戀這個話題太多人討論過,而且依然爭議的原因之一,在於「戀愛」本身是一種非常不確定而且飄忽的狀態,男女間的愛情尚且經常曖昧不明,更何況其他類型的戀愛?但太多人談過,今次談更實際的話題︰性癖。

以下文字以露骨方式表達,不想看就自便。

※※※

很簡單的界定,例如男性,你看到甚麼東西會勃起?這是非常實際的問題,也就是對於性癖最直接的定義。假如我們將世上所有人的取向都以「性癖」等同視之,那麼其實各種甚麼戀的爭議,反而會變得更清晰。

性癖,在日常用語來說,通常是指那些小眾的惡趣味,例如會對著假髮來自瀆,或是透過撫摸電飯煲來射精,這些都是「變態」的,超出了我們主流大眾對於合理性行為與性刺激的想像,至少我們覺得對象應該是一個人。所以一個男人對著喜愛的女人扯旗,然後做愛,最後射精,這是完全被公眾接納的形式,根本不會用性癖來形容,甚至會用上道德來包裝。

但假如你仔細思考,一個男人會對著一個女人性興奮,然後做愛,最後性高潮,並且持續一生都是相同的對象,而不會對其他女人起痰,有沒有可能?恐怕不太可能,如果真的有這種人,大概真正要以「性癖」來形容吧?但我們卻完全是以這種「理想」的性癖,來構築整個道德體系,我們也假想了所有男性會從一而忠,不單心理上,甚至約束了生理反應,這樣才是真正理想的好丈夫、好男人。真的,如果一個老婆,看到自己老公,因為看到街上的女人走光於是扯旗,不吵一輪才怪,而我們還是相信好男人的激素就是那麼忠心。

值得留意的是,人們從來都沒有最理想的性反應,大多數人都是各自有其性癖,例如可能是學生妹、巨乳、蘿莉、護士、AV、H漫之類之類,並且會隨著時間改變及新鮮感減退,性癖一直改變。但因為道德關係,我們不單約束自己的性衝動,甚至偽裝成為一個忠實的男伴,好維持現有的社會網絡,或滿足我們對於理想的渴求。

可能你會覺得虛偽,可能你會覺得沒道理,但我們的社會事實上是這樣運作的,是透過取出群眾性癖的最大公因數,然後加以規範,最後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社會,並以為這會帶來最大的快樂。

所以當我們將所有「勃起的理由」都分類為性癖,無論是對著一個女人、無數女人、老女人、甚至男人、卡通,各種各樣都只是一個性癖,那麼所謂平權、解放運動,其實就是將眾多性癖合理化,放棄單一的理想性形態,然後讓社會從法律、語言甚至意識上去適應新的倫理系統。

而其實人類社會曾在非常長的時間,不斷收緊對於性癖的寬容度,這一個世紀以來,才算真正啟動了對性癖的寬容,社會亦開始習慣不斷修正既定倫理系統,並且越來越快。

每次有人討論同性戀,總有人把孌童、倫亂都拉進來,雖然會被視為滑坡謬誤,但以同樣作為性癖視之,這終究是相同問題。所謂社會道德確實建築於一種「實然」之上,即是「因為社會視之為道德,所以就是道德」,所以隨著社會開啟了對性癖的寬容步伐,那麼現時各種不道德的性癖,也僅僅是等待時間去變成道德而矣,而接受同性愛的人,也著實再沒有理由去否定親子性愛或是人獸性愛,因為道路是一樣的。

當尋求最大公因數形式的社會規範變得過時,是否會變成傳說中的道德淪亡?是否要力挽狂瀾?似乎不必了,開心地觀看最終結局,才是最理智的選擇。

The Nok

2013-07-07

籌備「男性平等權利關注組」

你可以簡稱做「男團」,也可以理解為相對於「婦團」而存在的組織。沒錯,我在籌備這個東西,現在首先是召集伙伴。

「男女平等」對不少人來說是個笑話,例如你要求女人別吸煙,她們會說男女平等,但到了食飯結帳的時候呢,她們又說男人應該要有風度。抗議因性別而受到不合理待遇是一回事,但實踐出來變成「輸打贏要」卻是另一回事。

一直沒有男權團體的出現,其中主要原因是男性一向被認為是既得利益者,從父權年代開始就一直於經濟政治社會地位上佔優,女性好不容易從底層爬上來,如果還說要維護男人權利的話就太可笑。然而我認為,要真正實現性別平等的話,正正需要重視男性的權利,否則尋求平等就只會變成加劇衝突,同時傷害著男性與女性,就像現時人們對於「婦團」所普遍存有的仇視一樣。

為甚麼女性機會增加,卻無法得到一個更加合理公平和諧的社會呢?因為男女在經濟上平等了,但在價值觀念上卻沒有平等過。例如一個女人嫁了之後,如果她選擇在家中打掃清潔、買餸煮飯,人們會稱之為賢妻,假如她甚麼都不做,每天只是購物,人們就羡慕她為幸福少奶奶;但如果是男的呢?有做家務還好,勉強可稱之為現代男性,但如果他一整天在打機的話,軟飯王、拖鞋飯、廢柴老公,甚麼難聽的話你都會聽得到,即使你羡慕,也只能說,不能真的做。

在這個情況,很明顯是男性較可憐吧?但其實女性同樣受到傷害,因為她們被剝奪了選擇的自由。如果女性要「娶」一個收入比自己少的男性,社會觀念所施加的壓力已經不少,更遑論娶一個不事生產的丈夫,那更加是罪大惡極。但婚姻既然是他們兩個人的自由,這種壓力完全是不合理的,而這也成為某些剩女出現的原因,也就是部份女性的自由被剝奪了。

關注男性權利的最終目標,是消除人們因為性別 (不論男女) 而被強加的限制,或任何不合理待遇。簡單分類有四種︰性罪行歧視、社交歧視、語言歧視和家庭崗位歧視,但就理念上還是很粗淺的。至於推進的手法,主要就是定期監察社會議題,並向報章及各大眾媒體發放新聞稿,以教育大眾並推動觀念上的進步。

甚麼東西都是很初步的,如果你也感到興趣,即使你是女性,也歡迎與我聯絡,待找到足夠的伙伴及建立到充份的論述後,就進行下一步吧。可以到 Facebook Fan Page 用 inbox 溝通,而目前只會處理香港地區,謝謝。

The Nok

2013-07-04

香港音樂,可惜

每次一提到香港「樂壇」,總會有人指香港仍然有好音樂。但問題根本不是有沒有好歌,而是「我唔聽廣東歌架喎」早已是一種生活態度,就像「我唔睇港產片既」一樣,沒錯,你有看過《低俗喜劇》,但也僅此而矣。就在這惡性循環之下,港產片快要絕種,現在通通剩下合拍片或荷里活片,而廣東歌亦可能會步其後塵。很簡單地問︰2013 年過了一半,你還記得哪一首流行曲?

香港音樂問題是結構性的,已經無法辨清誰是因誰是果︰藝人唱歌只為了多一個身份、多一種產品,音樂並不賺錢;所謂好歌、獨立音樂永遠進不了主流群,根本「未聽過」;「bt 都費事」是很多人的口頭禪,但進行二次創作又好、偶爾想聽一下都好,誰都沒有選擇去購買;樂壇娛樂圈化,唱了一首好歌沒有第三方宣傳,市民只關心藝人的性生活,又或根本無從關心音樂;樣衰的,網上一致請他收皮,樣靚的,大家覺得只是隻雞,又或真的是雞。樂壇形象跌到谷底,無人談論,一致劣評,死局。

沒有特效藥,作為平日根本不會聽歌,只會靜靜上網的普通人,只會覺得可惜,畢竟流行曲是廣東話文化的基石之一,沒有了歌,廣東話距離死期又近一步。為何落得這田地,我想講兩點︰

第一,我們沒有評論歌曲的語言。

香港最出色的 blogger / 專欄作家都是寫政治的,其次是寫愛情,然後是電影或足球,而這些事物就成為了我們語言中最豐富的事物。例如足球員射入一球,我們可以用射入、轟入、趟入、片入、吱入、啅入、吊入等等去細分和演繹不同的入球,很多人根本「唔識睇波」,但因為這種豐富的語言,任何人都可以迅速投入到足球的熱情之中,任何人都「講得兩咀」,而這是非常重要的。說實在,沉悶的足球比賽從來都比較多,但是甚麼支撐著球迷?正是賽前賽後的大量資訊與討論。

音樂就截然不同。例如最多人談論香港歌手的問題,就是「走音」,但到底是怎樣走呢?鄧麗欣的走音,跟謝安琪的,或是黎明的,或是蔡卓妍的,或是靚聲王的「請坐低」有甚麼不同?其實他們有不同的,但我們根本說不出來,這就是問題了。正如我到現在都不明白為甚麼小學的音樂課要讀貝多芬和巴哈,有誰真的聽得明那些理論嗎?為甚麼小學不教大家怎樣唱好K?十年來,我們對於音樂的形容詞,除了好聽 / 難聽之外,就僅有陳奕迅的「感染力」和李克勤的「零瑕疵」,沒有其他了。《那誰》的好聽對比《天梯》的好聽有甚麼不同?有,但說不出。

很難遇到具水準的樂評,FB 沒有人轉載,討論區沒有人討論,香港人根本就沒有鑑賞音樂的能力。是的,我的確是這樣認為。所以普遍現象是「見紅就踩」與及「只懂評論歌手的外表與性生活」,話題點到即止。

第二,好的東西必須要超越國界。

為甚麼要受到外國人認同才算為好,這是無法解釋的現象,但事實上香港人就是這樣。一個在外國還不是甚麼的獎項,香港人拿到了他就升價10倍,萬一是國際觸目例如是康城影帝,就更加是天之驕子。

近年來,香港歌手確實給人的印象是地頭蟲,加上本地獎項隨著分豬肉、TVB鬧劇等而公信力全失,新一代拿得上檯面的紅歌星可說一個都沒有,更遑論新的天王天后。就算所謂離開本土,也僅僅是進入內地市場,那就更加令香港人討厭。為甚麼沒有香港歌手能參加格林美獎?或是進入日本市場與當地樂隊合作?甚至試試跟韓國歌手 cross over 去爭奪獎項?背後當然有各種限制,但我們就是看不到有甚麼突破,而冷漠也成為習慣。

聽聞有些香港人很羡慕韓國人,因為他們看來總是特別支持自己國家的東西,雖然據說 iPhone 已經取代 Samsung 成為韓國第一,不過就普遍認知而言,韓國人真是好像非常支持自己國家,尤其看來不少東西質素參差,沒有內涵,但他們自薦起來,那份自信自豪總是將同一件事推高兩級。相較之下,似乎香港人又特別看扁自己城市的東西。但怪責任何人根本沒有用,現實就是這樣。

還有很多東西想寫,但已經太長了,我也對於自己缺乏音樂的語言和鑑賞力,感到非常可惜。

The N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