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7

遠比想像中好看的《王者天下》

對於春秋戰國時代的認知,我僅僅是秦滅六國統一天下的次序,及一大堆四字成語,例如負荊請罪、一鳴驚人、斷袖分桃、臥薪嘗膽、抱薪救火之類,至於人物方面,主要是知道嬴政,其他都是零零散散的甚麼春申君、楚懷王之類,加上孔子,就完了,沒有貫徹的理解,也沒有完整的大局觀與細節分析。尤其是相比起之後的楚漢相爭,及更著名的三國時代,本來應該更精彩的春秋戰國卻只是秦始王的個人表演。

畢竟我們認識歷史,總是受娛樂文化影響,三國演義及三國無雙的影響力不用多說,即使楚漢相爭我們也至少有中國象棋留下來,而春秋戰國則僅有一部《尋秦記》紅得起,所以我一直都覺得嬴政確實就是趙盤,哈哈。

確實很可惜的,畢竟稍為翻查史書,就會看到大量有趣的描述,例如「戰國四大名將」就是白起、王翦、廉頗及李牧,也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戰役,全部都留有非常豐富的創作空間,但除了四字成語斷斷續續的故事,一般人真的很難將整個局勢變化大致說出來。通常一談到戰國,就是說「秦很厲害,其他六國慢慢等秦國消滅,完」,是這樣嗎?

據說《王者天下》在日本和台灣都很紅,尤其是日本,早就動畫化和遊戲化,但可能中文譯名及畫風問題,一看就覺得似低質港漫,所以在香港的話題性遠低於其他漫畫,但是事實上這漫畫的創作水平相當高,好幾個部份的處理手法可說是教科書式表現。

這作品是建基於歷史上的真實人物,而主角竟然是不突出的李信,他在歷史留名的主要事跡,就是後期因為輕敵打了一場大敗仗……這會是少年漫畫常見的熱血勝利英雄人物嗎?但這正正是漫畫的成功之處,因為它交代了一個有趣的觀點︰歷史上很多出色的人物,可能當時是極之重要,卻會因為一次失誤,或沒有帶來決定性的勝利,於是在歷史上無法留下英名。這種想法貫徹於漫畫之中,同時是漫畫創作方向的主軸,天馬行空之餘卻又情理之內。

其次是戰爭的處理,著墨於很多細節上的戰鬥,例如小隊的協作、小規模戰術的運用,相比起不少戰爭漫畫,要麼就幾十萬人衝來衝去,沒有代入感,要麼就只是武將單挑,變成純粹格鬥漫。雖然《王者天下》都不免俗,熱血型武將單挑還是會常常出現,主角也實在是開外掛,但作為漫畫來說其實已經很不錯。

至於國與國的交戰,也不再是純粹的戰力比高低,或是不斷的鬥熱血和謀略,竟然還有重重的歷史前因加進去,例如連載至今,漫畫不斷強調上一代名將的事跡,如何影響著戰爭的發展,不再單純以「黃金一代」來顛覆世界,而會表現出一種很有歷史味道的立體世界觀,有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真實感。

有人認為︰「明知結局都依然好看的故事,是最出色的故事。」我們都知道最終秦滅六國,沒有懸疑,但這作品依然比想像中更好看。

The Nok

2013-06-19

大學情

或者是偏見,但每當我聽到「嶺南就像一個家」的時候,不單肉麻,也更加有輸了的感覺。情況一如你想介紹女仔給朋友,推薦說優點是很健康,又或看到朋友生下孩子,你讚那 BB 很像爸爸,其實都是拐個彎,默認了他們本來沒有甚麼吸引人的優點。所以當一所大學,要拿「像個大家庭」「人人都愛它」「嶺南人很XXX」之類來說它好的時候,感覺更加尷尬。

也不是想說嶺南很差,但事實上我入讀,是因為中大和浸大都沒有收我,而同時我亦把嶺南放進清單內,所以就變成「嶺南人」,僅此而矣。嶺南大學確實是收了 AL 成績比較弱的一群學生,事實如此,但這個和愛呀、大家庭呀其實沒有關係。而且我所認識的港大中大甚麼學生,他們都有自己很愛的社群,那些宿生會甚麼文化傳統也很激烈。現實是嶺南自豪的東西,其他大學都有,但其他大學自豪的東西 (例如學生 AL 成績),就是嶺南沒有。

可能你會說「博雅教育」,但其實每間大學都有自己命名的版本,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它是口號多於實質影響,因為真正塑造學生的,是學分遠多於理念,是人際關係遠多於宣傳單張,現實也是如此。

在甚麼大學畢業,於香港其實還真是小事,沒錯,很多人驕傲自己是乜大校友,也因此得到很多人際網絡、合作關係之類,但是只要你由屯門畢業之後,去其他大學報個甚麼碩士課程,一兩年,你想自稱是甚麼大學畢業其實都沒問題了,我有朋友就是這樣。先讀了嶺南學士,再去港大讀碩士,那麼你說他是嶺南人呢,還是港大人呢?

不過我明白的,AL 成績差本來感覺就不太好,讀了嶺南還被人質疑算不算大學生,這個階段也不是未待過,只好等排名更低的大學上來,然後心理就會平衡;如果還未等到的話,那麼強調大學那「人性化」的感情一面,亦可以彌補到與其他大學生的地位差距,不失一種心靈自妥之道。

而假如有人認為自己真的不是追求心理平衡,而是真心喜歡嶺南,又或功利地覺得,如果所有嶺南畢業生都自豪並團結起來,也是一種身份的增值,其實都沒有問題,畢竟感情這回事往往就是這樣來的,先結婚,再培養,傳統來說也是一種方法。

始終,當一個人要把身份和自信建基於一所大學,或許從最初就錯了,對於自己是在哪裏畢業,無法一笑置之嗎?在香港裏,沒有甚麼東西是永恆的,包括大學。總之,讀大學很開心,講完。

The Nok

2013-06-18

慢慢教


「點解講左幾萬次你都仲係咁?」如果你有一個正常普通的媽媽,這句話應該真的聽過幾萬次。家人與家人之間的磨擦,最主要根源之一,就是我們太快要求有結果。尤其對於媽媽來說,一次兩次第三次就是「永遠」「次次」和「成日」︰「你永遠都唔幫手洗碗架」,大家都知道的。

也不是只有媽媽,因為當你對一個人有要求時,我們的時間忽然就會變成無限急促。「你成日都遲到」,或者你已經是第 N 次向女友投訴,而且你知道每次你講出來,約會的氣氛就破壞了一半,但不能不講,因為你真的不想再有下一次,但女友也許更想提醒你︰「為甚麼第一次約會時,你只是說你剛剛到?」

為甚麼父母特別囉嗦?因為這個世界有太多東西要學,而我們的時間太少。即使你不是為人父母,假設你只是個大學生,有沒有覺得小學生好討厭?有沒有覺得他們很沒家教、沒禮貌、沒常識?是的,所謂「常識」如果要全部列出來,恐怕比起字典更厚。當父母的總是心急如焚,因為你要出來社會了,時日無多了,但看起來總是有太多缺點未解決,還有太多常識你未識。

「細路仔要慢慢教」是我聽過最重要的育兒金句,因為它釋放了我對於教導女兒的無盡壓力,是最勵志的救命稻草。沒錯,急不來,雖然沒有說所謂慢,實際速度是有幾慢,例如教女兒有禮貌,要教多久?怎樣才算教不了?但真正重要的,是我們從來都不能妄想為教育定一個時限。

別提小孩子,就算是成年人自己,我們又有能力定一個改善的時間表嗎?我們立志過做運動、決定要戒煙、不再做夜貓、減少用手提電話……請問有哪一樣是堅持到了?有哪一次,我們按時完成工作,沒有拖延?如果成年人都做不到,為甚麼我們竟然習慣要求孩子做得到?又或覺得另一半理所當然要馬上改變?

慢慢教,應該要成為香港的法定宗教,每個人都必須學習一個概念︰教育就是撒種,不一定落入好的土壤,不一定可以發芽生長,不一定按時結果子,或許你所有事情都做對了,但其實在人類的世界,因果律是不存在的。下一次當你看到有父母對於哭鬧在地的孩子毫無辦法,或許你的看法會有所不同。豁然開朗。

The Nok

2013-06-17

落地的政治《王牌至尊》

《王牌至尊》是好幾年前的漫畫了,主題很明確,談的就是政治。這套漫畫很討好,它沒有糾結於政治手腕、交涉、國際政經關係或是複雜的條約脈落,而是基於簡單,亦忠於簡單︰「你覺得你的生活有沒有不妥當的地方?」「你覺得你所住的地方,是不是有合理的改善?」「你覺得你的努力,能得到恰當的回報嗎?」

一談到政治,確實就是大量的陰謀論與政治理念,漫畫盡量避走這些無底深潭,而是以一種「星期日檔案」式專題探討,由教育到醫療,由傳媒到建造業,逐個逐個問題引爆出來,強逼讀者思考,然後再導出答案。沒錯,是很戲劇化,有時還相當熱血催淚,同時還頗有幽默感,現實世界沒有那麼精彩,但是作為一套漫畫,足夠了。

「覺悟」是認識政治最基本的要求,即是你必須看清一件事實︰你所身處的世界,並非「自然而然」的,而是有成千上萬的人,各懷著不同的目標,可能是個人利益,可能是追求公義,然後互相抗爭交織而成。「討厭政治」其實真正意思是放棄思考,放棄明白真相,然後龜縮在一堆「腳踏實地」「種瓜得瓜」的四字詞語中隨波逐流,任人魚肉。

而這套漫畫更重要的價值,是展示了一種「真實參與政治的方式」。由於互聯網發達了,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可以透過網上平台,看到很多TVB以外的資訊,發現原來社會不是電視機和領導人所說的那麼美好;但與此同時,當人們在網上覺悟,然後鬧鬧鬧的時候,這又變成另一種「離地」。

漫畫所展示的,是主角一次又一次,透過思考與魄力 (加上主角神威),去為社區帶來一點點改善,而這些改善,就一點一滴成為了他最後的成功。反問自己一句︰我們為自己的社區做過甚麼事情?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一談到政治,往往就馬上挑戰最終 boss︰「我買唔到樓」「我推翻唔到中共」,但是你對於自己所住的屋邨有幾多認識?對於樓上樓下的噪音和爭執,你除了投訴,還做過甚麼事情?半夜樓下出現小混混、巴士上有人不讓座、公園裏的設施被破壞,其實你除了拍片放上網,還做過甚麼?

政治是生活的重要一部份,但如果我們的生活就只有互聯網和新聞熱話,動不動就牽涉幾百萬人的生計,我們只會覺得無能為力,永遠流於網上兇狠,現實XX。要怎樣真實參與政治?很簡單,由改善你和你媽媽的關係開始。

The Nok


2013-06-16

如果高登執笠,誰會覺得可惜?

恐怕都沒有。正所謂「逢紅必反」,高登仔其實就是香港人的縮影,一方面跟紅頂白,甚麼東西多人留意,就拼命出帖發表意見,到了夠多迴響,又湧一群出來力排眾議,挑東西批評,當然也是一沉百踩,捧踩捧踩捧踩直至所有剩餘價值都榨乾,就輪到下一個。高登本身就是一個會自我摧毁的港式社群,既然紅了,那麼凋零而滅亡也是理所當然。

如果真的執笠,恐怕也沒有太多人會覺得可惜,因為你很難找到甚麼人,是沒有被高登仔挑剔過、譏諷過甚至詆毁過。在真實世界裏,尤其是名人們,跟所謂高登網民都只是一種 give and take 的關係,名人就利用高登得到所謂最新民意和潮流,甚至以所謂「網民意見」去講自己想講的東西 (例如蘋果日報),至於網民就透過消費名人新聞來娛樂自己,各取所需。高登仔從來不是甚麼人的朋友,消失了,也一點都不可惜。

讓我們回顧一下,其實所謂高登仔的「貢獻」是甚麼。最為人所知的,就是改圖惡搞、二次創作及最厲害的登報宣泄,亦僅此而矣。沒錯,有不少人藉著這個平台,開展及宣傳了他們的生意,雜誌又有、零售又有、出書又有、連飲食業都有,不過通常都是落得「借高登上位」此污名,僅僅曇花一現。所以會將「高登仔」當作朋友的人,已經沒有,越有影響力的人,越對高登仔敬而遠之。

真正流傳得長久的東西,往往就是改圖和潮文,因為你張貼和轉載這些東西,幾乎是毫無成本,恥笑就是高登最核心的精神。例如一個人貼了某人改圖,其他人覺得好玩,就不停貼不停貼;一個人說某人是公廁,其他人又覺得好玩,就不停講不停講;又或貼一張普通大眾臉的女孩照片,你踩一句,我又踩一句,踩下踩下就變成眾所周知的名扒。

那麼上去求知識、發問題呢?也不是不可能,如果高登仔心情好,而又剛巧懂得回答的話。剩下的,就是一堆陰謀論、八卦料、 AV 資訊和轉載文章。所以如果高登真的消失,世界上再沒有「高登仔」這個族群,恐怕更多人是覺得鬆一口氣,而不是感到可惜。畢竟,你想鬧依然可以在 Facebook 鬧,兼且留言可以刪除而且不會被輕易 Google 得到。

既然高登仔是香港人的縮影,那是否代表「香港人」消失了也沒甚麼可惜?恐怕殘酷的事實正是如此,撫心自問,到底香港人為世界作出了甚麼貢獻呢?在大家炒樓炒股炒iPhone製造經濟泡沫的時候,香港人不過只是相對於大陸人的「 自我感覺高貴良好」的存在,而這個存在於地球上也是微不足道。例如說到禮,要談英國人日本人台灣人恐怕都遠遠未到香港人。

而且,就算是「被消失」,在我看來也僅僅只會是一陣騷動,很快就平息。情況就像班上有幾個搗亂學生,老師為了隔開他們,於是全班座位大執,引起了學生的不滿。但這些學生沒有去制裁壞學生,也沒有想辦法令壞學生守秩序,而是投訴老師妄顧學生不想調位的意願。

所以當聽到「沒有高登仔,哪會有高登」時,真的笑了,因為「沒有高登仔」下一句本應是「咁又點呀?」。

The Nok

2013-06-12

不承諾

翻看一下,原來上一次寫「承諾」已經是 2011 年,想不到還要再寫一次。對我來說,承諾就是「說到,做到」這麼簡單,「說到,做不到」就是失信,沒有任何藉口,沒有任何理由,失信就是失信。

聽起來很殘忍,「我都唔想架!?」好像很無辜,因為我們在世界上確實不是全能全知,總會遇上意外。我明白,也認同失信的人並非故意,如果是故意那就叫做欺騙,所以他們並非無品,而是無能。答應了,做不到,是因為在答應的時候沒有充份評估,信口開河,然後又沒有能力補救,結果失約,就是這麼簡單。

上次寫的時候,呼籲失信的人自我檢討一下,要求無能的人自我檢討,非常合理吧?結果如何呢?結果就是「不承諾」。

「明天來不來?」「無法應承你……」就是一種策略,沒有「應承住先」那麼人渣,好歹都有點自知之明,所以勉強算是率直的表達自己無能為力,始乎還可以繼續做朋友,至少好像可以期待某天終於等到對方應承。

另一種策略,則是在大家都興高采烈地相約活動時,不清楚明確表態去或是不去,就算偶有插嘴,也沒有真的「落實」自己會去,然後「很聰明」地可以在活動最後一刻前才決定是否參加,如果不出席,也不算失約,因為從來沒有真的「約實」,還真是相當港式小滑頭。

要真誠待人,原來不是那麼容易。去就去,不去就不去,這種幼稚園老師就會教的道理,也許到了八十歲都學不懂。那麼問題來了,到底「失信」,還是「不承諾」較差勁呢?這個考起很多人啊。

The Nok

2013-06-05

告別 Windows XP


早前終於換電腦,還順道告別用了10年的 Windows XP。如果你和我一樣,用過 98、2000、ME 和 NT,應該都會明白,其實 XP 真的很偉大。一來 XP 打橫看起來就像伸脷的鬼臉,二來 XP 的藍畫面率真的相對頗低,而且兼容了絕大多數東西,其實真的很好用。

據說如果每藍畫面一次,Bill Gates 就捐出一美金的話,他早就破了產,而他至今依然這麼有錢,大概因為 XP 拯救了他。雖說當年 XP 出閘沒多久就弄出了疾風病毒事件,還要搞一大輪安裝 Service Pack 3,尤其是翻版的話更麻煩重重,又要避開 Windows Genuine Advantage 之類。明明是在用翻版,還好意思投訴?這就叫做集體回憶。

由於用了 XP 十年,早就跟現在的 Windows 脫節,但換新機硬件提升太多,唯有硬著頭皮升上去 Windows 7,我知道,Windows 8 都已經出了嘛。

每個圈子裏都總會有一兩個人比較懂電腦,然後所有人家裏電腦有問題,都會找這些人。甚麼開機只聽到 do do 聲但沒有畫面,或是找不到速成輸入法,抑或不知道如何破解 xanga lock,都是找這些朋友。而我就曾經做了這個角色,不過都是往事了,現在我甚少告訴朋友自己懂甚麼電腦知識,更何況換了 7,順理成章。

電腦發明至今,很方便,同時也是很麻煩,由硬件到軟件,由 keyboard 到 mainboard,每一樣細節都可以出問題,所以孔子都說過︰「不要給你媽媽買電腦。」而我亦堅持了這個原則。

也因此 iPad 是極偉大的發明,因為它可以讓任何人以近乎直觀的方式操作一台電腦,不用再煩惱硬件軟件問題,而更重要是,一旦壞了,普通人無法自行維修,解放了一眾小圈子內的電腦人,大家都終於可以大聲回覆你的朋友︰「自己去問 Apple 啦!」

The Nok

2013-06-04

網民的本質就是八婆

每個圈子裏都總會有一種人,名叫「八婆」,你自己回憶一下人生裏遇過幾多個,我猜沒有人會喜歡牠們,即使你自己正是八婆。我明白,就算你知道自己是同類,你都會堅持,其他八婆是死八婆,而你沒有那麼八,我明白。

八婆最討厭的地方有二。首先,牠們本身就好討厭,其次,牠們沒有犯法,所以你除了更加憎牠們之外,你無可奈何。

你聽得最多的一句大概會是「我都係有果句講果句姐」,沒錯,八婆不單甚少會講大話,正好相反,牠們最愛講真話。例如「一早話你唔掂架啦!」或是「邊有男人好似你咁架?」又或是「你話佢兩個冇野我唔信囉」,沒有一句是大話,但每一句都可以難聽過粗口,你說厲害不厲害?

當然你是對牠們毫無辦法,因為如果你嬲,回覆十不離九是「乜你咁小器架」或是「咁我有冇講錯先?」或是「你做得出就預左人講啦」之類,你是鬥不過牠們的。

而網民的本質,其實就是八婆。所以在討論區,天天都有人公開對別人評頭品足,可以是上載自己的朋友,或者轉貼中環我至靚,又或新聞裏任何的地球人;然後你發現,人類永遠無法討好網民,因為你做好事,他們懷疑你的動機,你解明動機,他們覺得你不夠聰明,你巧妙展示,又有人批評你城府太深,其實每一句都沒有說你錯,但你會莫明奇妙地變成醜人。

至於最熱鬧的主題,總是關於道德的問題,而且你會很好奇,為甚麼網民一邊推崇開放自由的道德觀念,例如相信每個人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但是卻會用上世紀的語言,作出各種各樣的詆毀。例如你收入不夠老婆多,你就是軟飯王、廢柴老公;例如你換過幾次男朋友,你就是公廁;而且你對他們毫無辦法,甚至所謂借刀、所謂起底,最終都是一句︰「我都係實話實說」「你上載得互聯網就預左俾人睇到」。

所以每次見到有人上網聲討主流網民,心裏就覺得可憐,因為你可以厲聲喝令一個八婆收檔,但你永不可能叫一群八婆稍稍收斂。

因此聽到有人說,甚麼網民很易受人煽動,錯了,不是我們容易被人煽動,而是我們喜歡患上道德躁狂症,一聽到有是非錯對可以點評,就馬上用各種方式「講真話」,講到爛、鬧到爆。因為我們不怕沒有道德,最怕的,是沒有話題,我們都是八婆。

The N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