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28

關於《進擊的巨人》熱潮

免費報紙 AM730 竟然用《進擊的巨人》做頭條,可想而知香港有幾太平。事實上這作品真的很紅,很多人都在談,很多地方都用它來借題發揮,而報紙因為想跟風一下,就勉強補充所謂社會現象進去,更形膚淺,恐怕是近年最差頭條之一。

這套作品有甚麼好?在未有動畫之前,其實我都沒有仔細逐格看,因為原作畫功太差 (或說太有風格),基本上普通讀者很難辨認角色,而且由於不斷有路人角色死去,普通人感情上不容易快速入局,只有少量漫畫迷才會對一些伏線及謎題議論紛紛,但是一般讀者只能夠勉強跟跟看看。為甚麼不放棄呢?因為這漫畫有個極大的優點,就是非常熱血而緊湊,很多時讀者不太明白該一話在說甚麼,但還是會覺得很刺激,反正都是網上免費看,每次出現都翻一次,也不錯。

而漫畫的真正爆點,是在幾個月前 (即是幾話前),一個關鍵伏線以極平淡方式解開,而且屬於超展開模式,忽然之間很多伏線和謎題聚焦起來,於是乎幾十話鋪排著的劇情,忽然變得容易閱讀,一大群讀者包括我在內,紛紛從頭讀起,才真正明白故事的內容與深度,然後漫畫在網上的議論程度推到高峰。

剛好動畫就在這時候推出,一大群正好入局又討論得火熱的大眾漫畫迷,很期待下一話連載,卻又要等一個月,於是動畫就是最好的調劑,因此第一話就備受注目。不負所託,動畫非常好看。

好看點有幾個︰主題曲非常熱血,無論是畫面或是歌詞,聽完可以再聽;畫功大躍進,尤其是看了幾年的爛畫功,忽然變成如此華麗,當中的震撼真是漫畫迷才會理解;配樂與配音相當成熟,所以動畫中很多感動位、悲慘位的感染力都很強。總之關鍵就是,漫畫迷重新發掘了很多以前忽略了的細節,而且女主角又極萌 (對比漫畫),由戰神三笠變成笠笠笠bb,就動畫來說實在是佳作。

當然,老問題,如果比熱血、比懸疑、比劇情、比畫功、比任何東西,都總有其他作品更出色,但為甚麼偏偏走紅了巨人?香港人又是不是太跟風?就像之前的江南 style 和 candy crush,它們都有優點,但不是最好,喜歡它們只不過是因為跟風嗎?很多人無法理解的,就是「大家都在看」本身就是一個優點,尋找共同話題不正是我們每個人成長路上的主要煩惱嗎?滿足感不需要來自作品自身,能夠找到志同道合本身就是快樂,如果剛巧作品也不錯,那就最好了。

我明白,當一部作品走紅,原有支持者通常都會不高興的,因為那好像無端端從「知音」降格為「粉絲」,前者是一種知性美,後者只是消費群。「喜歡就好」對於很多人來說是很困難的;而且其實大家都一樣,大眾享受的是「共同話題」,動畫迷享受的是「我獨醒」,都是作品以外的東西,果然本是同根生。

The Nok


2013-05-27

如果徒勞,為甚麼還要繼續?

還記得前幾年六四,每每臨近的日子就湧一堆人出黎,說甚麼六四屠城是假的、學生被誤導、軍人才是受害者、大家應該向前看、不能聽學運領袖一面之辭云云。當然通常都是反效果,而且隨著香港年輕人提早政治覺醒,參加六四晚會的人反而多了。今年完全不同。

「不想再去六四晚會」是很多很多人的心聲,原因很複雜而多元︰例如不喜歡支聯會口號,或是漸覺香港與中國其實是兩個世界,或是覺得相比起陌生的內地人,本土還有更多需要,又或覺得「平反六四」本身是向中共政權的乞討,是愚蠢的概念,又或是覺得,廿幾年了,喊句口號點起蠟燭有甚麼用?

是的,靜坐、口號、點蠟燭有甚麼用?香港自由民主廉潔倒退,政府官員操守劣化,政治決策明逆民意,抗爭與示威十幾年了,越來越行禮如儀,年輕人都會問一句︰到底有甚麼用?徒勞的抗爭為甚麼還要做?

這是現實中香港人的困局。以前人們會說「眾怒難犯」,政府會對群眾的忿怒忌憚三分,但是現在呢?要捐一億的話照捐,要委任劉江華的照委任,道歉都不用繼續等退休,誰在乎眾怒?而且不做徒勞的抗爭,又應該做甚麼抗爭?武裝革命嗎?可能有人很想,但是香港人根本拿不起槍,不想死,不敢死,而且在一個已發展城市,管理井然有序,我們根本不知道怎樣才算是革命,也不敢提出來,因為「犯法」在香港是無人可憐的。

所以香港唯一剩下的情緒,就是忿怒。我們只能夠忿怒,只能夠每次一打開港聞版,就忿怒,馬上幾百個留言、幾千個share,都是忿怒、忿怒和忿怒。

忿怒可以成就甚麼呢?忿怒是不是推動社會改變的可靠動力呢?透過忿怒、破壞與流血所帶來的社會改革,最終會種出甚麼果實呢?這是個很漫長的議題,也是在這個高登年代所無法三言兩語解釋清楚的信念,是很宗教的,很內省的,以寬恕與慈悲,對於眾生的不忍,代替忿怒,讓自己活得快樂一點,同時又堅持和平高舉所信仰的價值,到底是不是愚昧的徒勞?

1789 年法國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與君主制,流了很多血,一直反覆的建立共和、出現暴政、捲入戰爭,直至 1958 年落實第五共和,終於漸見穩定,直至今天,當中已過了一個半世紀。香港又會走上怎樣的路?

The Nok

2013-05-24

凡人英雄

理想的話,這個世界不需要英雄,因為英雄需要強大的邪惡與無力的群眾去襯托,在街頭持槍濫殺的悍匪手中,拯救出四歲小女孩逃出生天,就是英雄,但是準時上班開巴士,然後晚上收工回家休息的司機,不是英雄;悲壯一點,還可以是強大的邪惡,配合討厭英雄的群眾,那種黑暗感就更有票房。然而,這世界不應該有英雄,因為世界不應該有濫殺無辜的悍匪。

但是我們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就算沒有明刀明槍的惡黨,也會有人性泯滅的敗類,從新聞裏,從人類極端不平等的常識裏,從每日上班對面枱那副嘴臉裏,你在心底深處就認定邪惡不單存在,而且充斥於世界,人類需要英雄,問題是我們不知道誰是英雄,誰是假扮英雄的惡黨,我們也怕歡呼錯。

而往往最勵志的新聞,就是偶爾出現的英雄,例如見義勇為救出被囚十年的女子,總是不起眼、大眾臉、甚至低下階層的典型路人,完全沒有荷里活式英雄應有的俊肖與氣魄,甚至事件是略帶一點點運氣,是剛巧這時這地這事件,造就出其實不是那麼了不起的英雄。

然而從結果來看,這個平凡人確是做了不平凡的事,恰好是偶遇令人心寒的邪惡,卻又被他無心插柳的解決掉,於是成為了勵志的故事。

憑運氣的故事有甚麼好勵志?因為這類故事背後總是埋藏一個訊息︰每個人都是英雄。怎麼可能?邏輯就是,只要你是一個平常人,當你就剛巧在這時這地這事件,你也會這樣做,你也會因為常識與小時候的教育,作出結果同樣不平凡的決定。幾乎每個凡人英雄在接受訪問之後,都會得出同樣的結論。

聽起來真是非常勵志,我們找不到英雄,我們每個人平常時都僅僅是一個準時的巴士司機,只因為沒有遇上邪惡,不過只要遇上挺身而出的時刻,我們都會變成超人、蝙蝠俠、Ironman。勵志足足有兩面︰世界的邪惡沒有我們想像那麼多,而且我們都有成為英雄的潛力。

會這樣嗎?為甚麼「舒特拉的名單」會這麼蕩氣迴腸?因為在一個邪惡的世代,清醒的舒特拉是如此稀少,原來絕大多數人都沒有累積到足夠的勇氣與力量,在必要時成為英雄。

相反的是,我們日月所累積的,卻可能是對身邊人更多的怨氣,對世事更多的執著,對物質更多的慾望,所以當我們剛巧就在某時某地某事件,不單不是成為英雄,卻是第一時間成為邪惡。我們以為邪惡是某個必須消滅的個體,原來就收藏在自己的心底裏。

上一次我們發脾氣,上一次我們說了謊,上一次我們為方便而犧牲別人,就已經加入了邪惡的陣營,直到有一日,我們以為世界沒有英雄,也沒有上帝,只剩下可憐的偶爾勵志。

The Nok

2013-05-17

識靚女

說起來很丟臉,但我還是必須承認,讀書時候最大的心願就是識靚女,轉過好多次學校,換了很多同學,做過插班生,也見過插班生,每一次最希望的始終是識到靚女。人人際遇不同,能不能識到靚女這個要看命數,不過我覺得香港人還算可以,如果不是讀男校的話,前半生大概總會識到一個半個。

讀書跟工作的環境很不同,讀書時跟甚麼人做朋友,自主程度其實不多,識到甚麼朋友,跟你的座位、身高、學號、分科有關,於是靚女很多時會跟一群相貌平平的女孩子做朋友,應該說,外貌並不是朋友群的共通點,而每個圈子裏,總是有些比男孩子早熟的女同學,很快就察覺到誰比較漂亮,然後很快就會妒忌,然後也會把想來結識靚女的男孩子用各種方式拒諸圈子之外。

識靚女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對於男孩子來說,識一個靚女,其實不必然是有甚麼居心,不一定是狗公 (至少讀書時期是這樣),而僅僅受本能驅動,是小孩子蒐集徽章,自自然然就會去做的開心事情,雖然集郵是個很負面的詞語,其實很準確。

也因此,在女孩普遍比男孩早熟的情況下,識靚女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一方面很容易被更有機心的女孩說成是有機心,另一方面,處男們對於女性的心理掌握甚差。

但出來工作就是另一個世界,大家都明白了遊戲規則,大家都看清楚漂亮的標準線,也接受了自己的定位,而且明白了靚女其實不是女神,一樣需要別人的認同,更渴望樣貌以外的認同,需要真誠的友誼,需要開懷大笑的聚會。所以,識得靚女對工作很方便,卻再也不是甚麼重要的目標,因為外貌對於友誼來說真的變得不再具意義。

是的,在工作上有靚女幫忙是非常有用的,還是有千萬人喜歡看靚女,會對靚女手下留情,會因為靚女而事事忍讓,但是做朋友就真的另一回事,所以「外貌」變成比起學歷更加赤裸裸的工具價值,結果反過來,大家更加不傾向與自己外貌相距太遠的女孩做朋友,因為心態與經歷都差太遠了。逆向思考的話,即是你只要識到一個靚女,那麼你就會識到她背後一群靚女朋友,然後讀書時期那麼遙遠的夢想,今天看來不值一提。

還希望識靚女嗎?都會的,因為很有利工作。是不是很過份?也不是的,因為靚女不靚女,早就不是做朋友的條件。

The Nok

2013-05-16

強姦犯協會強烈譴責黎棟國言論荒謬

致香港特府保安局局長黎棟國先生︰

早前黎局長於記者會上,就強姦案數字上升的問題,建議「年輕女性不要喝太多酒」,本會現作出強烈譴責,因為閣下陳述失實、歪曲是非、顛倒受害者。

首先,這言論實際意思是指「喝得太多酒的女性更容易被侵犯」,明顯是侮辱了強姦犯,因為強姦犯並不會作出差別待遇,這種論述描寫強姦犯總是捨難取易,基本上就貶低了強姦犯的意志與行動力。當強姦犯要強姦時,絕對是隨機抽樣,遇清醒姦清醒,遇醉貓強醉貓,與女性的反抗能力毫無關係,怎麼可能會出現「喝得太多酒會增加被姦風險」?Totally Ridiculous。

除此之外,由於喝酒是正常社交活動,這言論也暗示女性會因為喝醉而被朋友侵犯,也是另一錯誤指控,因為強姦犯想犯案的時候,並不會但求就手,絕對可能由旺角專門乘車到元朗然後在路中心強姦一個從不認識的女性。

基本上黎局長主要是對強姦犯認知錯誤,其實本會都是有原則、堅持、團結、無私、進步的犯人,不想強姦的時候,就算年輕女性穿著 deep v 短裙大露背,打出兩半球騷長腿,把牛奶滴到胸口上,我們都完全不會因此而強姦;相反,如果想強姦的時候,就算你用黑色不透光垃圾膠袋全身笠住,只露出頭髮以茲識別,強姦犯一樣會性侵犯你。

而且黎局長也犯了 Blame the victim 謬誤,印度個個月都有輪姦案,難道政府就要建議年輕女性不要穿著 deep v 短裙大露背一個人前去印度自由行嗎?完全錯誤。身為局長,應該公佈強姦數字,然後譴責強姦犯,不停呼籲強姦犯切勿以身試法,至於女性做甚麼、穿甚麼,跟你的公職無關,女性也絕不應該負上任何責任。

所以,就黎局長把強姦案風險與女性行為掛勾,是完全貶低強姦犯自主侵犯的個人意志,本會就此表示強烈抗議,請黎局長還是轉行當一個保安好了。

國際強姦犯協會聯署

※※※

上文純屬無聊老作,有關協會絕對虛構,請各位不要強姦。

2013-05-12

秋前算帳與覺醒


黃子華的《秋前算帳》被稱為神作,因為你看了 15 分鐘,就會驚訝為甚麼在 1997 年,他已經準確預言了 15 年後今日的實況,當日很多人根本未睡醒,還在同聲歡唱「明天會更好」的時候,他就說全港熱烈慶祝收返、全港青蛙熱烈慶祝煲水,而還有更多人的反應依然是「係咩?碰!」,任誰都會覺得黃子華實在是一代鬼才。

是因為中共太過貫徹始終,還是香港人真的過於幼稚?恐怕兩者皆是,尤其不少港人對於中共的看法是「今日中國已經改變了很多喇」「多給點時間中國政府」「其實都是傳媒抹黑」之類,我們也只能繼續實現《秋前算帳》的劇本。

所以近幾年來,最常聽到有關政治的字眼,既不是拉布,也不是赤化,而是「覺醒」。主權移交 15 年,由小學變大學,由讀書變工作,抬頭一看,發現世界原來不是書本上寫的那樣,更不是電視機播放的影像,那些報紙上看到的,身邊長輩所說的,甚麼血濃於水,甚麼一國兩制,甚麼香港勝在有 ICAC,只要你「覺醒」,就會發現,咦,原來你只是想「好地地」的「腳踏實地」,在中國底下的香港,沒有這回事。

你不再相信 TVB,你很難決定去相信哪份報紙,沒錯,現在越來越多人轉載蘋果日報,而因此你更加驚恐,因為當一個社會,只剩下一份報紙的時候,那就和沒有報紙是無分別的。

好啦,當你覺醒,你想為香港做一點事,你可以做甚麼?你會發現民主派是維穩派,是失敗主義者,是循例反對派,他們會帶領香港光榮地死去;然後你轉向激進民主派,總是覺得疑神疑鬼,一直在分裂、在變得小眾、排他,如果他們就是終極無間道的話,那真是死得可憐;然後還有網上大國師,指指點點,但還是拿不出具體可行的策略,而且,你發現香港已經沒有誰人具備魅力去感召全體香港人革命。

於是,徒有覺醒,然後變得更加痛苦,因為再一次立法會投票,只是提醒你,其實你一直徒勞無功,越來越梁文道,越來越西西弗。

又或者香港人本來已經是一群智者,他們太快意識到「活著」才是最重要的,太快覺悟為一個城市而犧牲是浪費青春,不如當下快樂,圍著鴨仔圍下圍下又一日,盡快賺夠然後移民,繼承 1789 年以降歐美先人打拼回來的民主社會,與全體亞洲人放棄亞洲。

前球星奧雲說︰If you can't beat them, join them。為甚麼高官們都有綠卡或居英權?你覺醒了的話就會明白。

The Nok

2013-05-02

女兒兩歲生日


女兒今天兩歲了,很平靜的過,就像其他 364 天一樣,尤其她未有生日的概念,不知道原來這一天男孩將要向她進貢、無數人要在她的 Facebook 上留言、很多人會期待跟她說生日快樂……這些都未發生之前,她悄悄進入兩歲。

看著自己的女兒長大,就會特別感覺到生命不是必然,雖然地球已經有很多人,但是應該存在卻又中途退場的,也不少。每次看到幾歲大的小孩遇到意外死去,或是白頭人送黑頭人,二十歲未到就先父母過身的新聞,就不禁去想,到底自己媽媽是怎樣看待我這個步入中年的兒子,三十歲不算中年嗎?

所謂生死學,很多時候就是看到死,就想到生,例如臨終病人往往會尋索自己一生的意義,又或當你假設自己明天就要死亡,就會知道當下應該怎樣過活,這是生死學最常見的思考方式。而其實,在你依然活生生的時候,就更加應該準備一份面對死亡和失去的信念。

多少會明白那些在子女結婚時,還滿滿怨念要禮金要酒席,還對婚禮甚麼多多要求,不知道是父母自己結還是子女在結的態度,因為子女在他們看來,實在是花了半生心血的果實,是個在起點時無法預測回報的投資。雖然在最初大家都很單純,只是想對這個未認識的小孩子投放滿瀉了的愛,但是慢慢我們就會忘記初衷,就會將自我延伸到孩子身上,開始不捨得放手、不捨得別離、不捨得他們擁有個人意志。

照顧子女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不是一個 task 一個 camp,而是真實地改變自己的生活,然後去接納一個你本來不認識的人,而當你悉心栽培之後,他就離開你,這份苦澀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昇華。有些人會變成怨讟的老爺奶奶,有些人則變成任性的老小孩,而真正能夠享受孩子幼年時帶給自己的歡樂,然後接受這就是預支的回報,甚至欣賞他獨立出去的結局,視之為第二次的收成,恐怕真的不容易。

兩年了,還有十多年,我要在她身上看到自己曾經走過的路,由 A-Z 的學習,到人際關係的處理,轉換學校的膽怯,面對公開考試的壓力,選擇人生前途的迷惑,也許還亂入戀愛的幻想與挫折,就像我自己的人生還要多走一次,但是結局卻不能由我所選。或許還是很遙遠,因為當下我還未幫她戒片。

The N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