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30

不是 Facebook 已死

早前有統計說 Facebook 年輕用戶減少了,不再玩 fb,因此人們就預言 fb 將會如同其他互聯網產物一樣,步入衰退,然後歷史重演被其他新興玩兒取代而死,就像 firefox、icq、msn、myspace 之類。但事實可能有點不同,而且一切還結論太早。

可以肯定的是,fb 的確沒有當初那麼好玩,例如曾經熾熱過的尋根之旅,在大家都找回小學舊同學之後,就發現原來並不特別有趣,或許在 hi bye 之後,在你確認過他們的生死之後,各自又回到自己的世界裏工作和娛樂,然後結束。歸根究柢,是我們的生活本來就沒那麼有趣,童年所幻想的事情回歸到現實,亦不驚艷,正如 fb 越來越貼近現實,也就失去魔力。

當你姑婆都玩 fb,當你生活一舉一動、一張照片都被身邊所有人看得到,那麼 fb 僅僅變成日常生活的延伸,圈子確是比較大,也比較容易偽裝,但這就會失去魅力。再加上 fb 變成上市公司,越來越多廣告,有心有力的創作人就不斷被排擠出去,又或者,人們要重新找個聚腳點,可以簡單看到各種有趣東西的集合處。

沒趣還沒趣,死還死,兩回事來的,因為日常生活還是要繼續,而 fb 最大的貢獻︰真實的虛擬身份,不單被市場所完全接納,還恐怕要一路強化下去。

現在幾乎所有網站,都可以用 facebook 戶口登入,人們已經視之為一種自然而然、必須擁有的網上身份證,即使不登入,「讚好」「轉發」幾乎都是以 fb 為軸心,仿彿大家上網的時候,必然就率先登入了 fb,而不論你是從甚麼渠道通行,就自動以 fb 的身份四處瀏覽。曾經有不少人恐懼網路實名制,卻在 fb 不知不覺間實踐了一大半,兼且大家還玩得很開心。

真正的結局,未必是 fb 被其他平台取代,而是人們純粹放棄「玩 facebook」,因為 fb 並不好玩,在上上下下 scroll 來 scroll 去之後,不如轉看一些更有趣的東西,直接看那些本來就有趣的網站 (但被 facebook hide feed 了),而不是忍受無盡的廣告。但會不會放棄 fb 上經營多時的「身份」,那完全是兩回事。

The Nok

2013-12-09

扭計哭

要知道兩歲半的女兒為甚麼哭起來,是頗容易的,尤其是她絕大多數的哭都是扭計哭,騙不過父母,一聽就知道是扭計,甚至不用聽也可以,因為根據上文下理實在一看就明白,問題是跌倒的哭令人心痛,扭計的哭叫人心煩,而且比較不容易解決。

但轉個角度去理解整件事,卻是另一回事。為甚麼一個小孩子會扭計?就因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不是自己預期的結果,所以扭來扭去。成年人會問,哭有用嗎?而我們千方百計,就是想孩子明白,扭計是沒有用的,越扭計事情反而越麻煩,失去的更加多,甚至被人打,所謂懂事就是不再扭計不再強求。

懂得分清楚理想與現實,明白解決情緒不如解決問題,這就是成年人與小孩子的分別。沒錯,成熟多了,理性多了,但我們開始更加羡慕小孩子,因為在他們的世界,有問題,喊出來就好,哭得夠狠或許事情就會有人處理好,就算最後沒有處理好,至少也發泄出來。不如意,就哭,這是一個多麼簡單的世界,而這個世界早就在不知哪日消失無蹤,我們成長了。

但羡慕歸羡慕,我們還是必須要成熟,「長不大」是一個令人作嘔的事實,幾十歲人遇到問題就哭,不懂得自己解決,是多麼令人厭惡,扭計哭的權利早就不屬於我們,只屬於小孩子,而我們註定不能回去,也不應該回去。

最近遇到很多事,生活出現不少波折與轉變,看著兩歲半的女兒,忽然覺得能夠守護她扭計的權利,原來是一種既苦亦甜的經歷。這個世界有太多事情,不是哭就能夠解決,甚至,不能解決。

The Nok

2013-11-11

你唔明架喇

「你唔明架喇」是兩年前女兒出生前寫的文章「生兒育女」的點題,以此開首,因為這是每一對父母都熱愛向非父母說教的金句,只要一出動「你唔明架喇」,仿彿他們做的一切都合情合理、順理成章,你覺得他們「怪獸」,他們說你入世未深,你覺得他們「多鬼餘」,他們說你針唔拮到肉。從非父母變成父母,「你唔明架喇」其實是怎麼一回事?

父母最核心的本質,就是兒女的觀察者,尤其是現代父母。是的,我們都過度注視。如果你不是父母,去到一個公園,看見一群小孩子跑來跑去、尖聲呼叫,大抵會覺得這只是臭屁小孩的大混戰,覺得好煩,覺得好亂,也沒甚麼好觀察,只要他們不搞出血案,是怎樣都無所謂。但對於父母就不然,每一下尖叫,每一次推撞,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一個訊號,是一個信息。

每對父母都經歷過摸索嬰孩心理與行為的階段,因為人類實在太複雜,而成長過程又太奇妙,我們不得不耗盡每一個腦細胞,去分析小孩子到底在想甚麼。於是父母們都變得過份敏感,本來在旁人眼中沒大相干的吵鬧,在父母的眼中就放得極大,本來只是遲一兩年識 ABC,在父母的眼中就是學力崩壞、前途盡毁。

為甚麼「你唔明架喇」?因為同一個臭屁小孩,在他們的眼中,變成不可思議的巨大存在,是他們希望的全部,是他們心血之所在,而且這是唯一、獨特的孩子,雖然他同樣只是打個乞啑,而且沒有掩口,但就是跟其他小鬼的乞啑不同。「你唔明架喇」,是因為這個孩子在你的眼中沒那麼獨特,正如在每對父母眼中,別人的孩子也沒有任何特別,也正如你沒有迷 AKB48 或少女時代,哪個看來都是同一個樣。

能夠自覺是一個觀察者,而且已經過度注視,是非常困難,即使為人父母者會認為自己的父母干預太多,卻依然樂此不疲去過度干預兒女。欠缺自覺,是一代傳一代的悲劇,甚至成為一個民族的文化,還創造出「廿四孝父母」這類詞語。

為人父母,只是兒女生命裏的過客,卻不懂得點到即止。

The Nok

2013-11-05

枉讀聖賢書

小時候電視播了一首兒歌叫「友愛不變」,當時我覺得非常難聽,由旋律到唱腔都極差,而結局是,即使長大後還牢牢記得這首歌。按道理,一個人遇到討厭的事情,應該要遠遠避開、徹底隔離才算合理,真實的情況,卻是我們會反覆思考它、咀嚼它、批判它,不斷在腦裏消化我們所討厭的部份,不斷強化我們討厭它的原因,然後這事情就變成我們無法分割的血與肉。

著名足球教練摩連奴有這句︰「喜歡我的人追隨我,討厭我的人關注我。」不論你是不是喜歡這個人,但他事實上引伸出一個真理,就是人類或愛或恨,就是無法脫離任何令他們心神恍惚與動情的事物。

我越討厭一首歌,我就越要唱出那句核突的歌詞,正如我越討厭一個人,我就越要窺看他的 fb status 和消息,越想挑出他生活裏的任何錯誤,越加放大他行為裏的些微瑕疵,將一個我所討厭的東西,變成我前進路上的巨人,無處躲避。

所謂「枉讀聖賢書」大概就是這種,因為我們讀那麼多書,學那麼多信仰與哲學,不外乎就是要得到一種足以「脫俗」的心境。所謂脫俗,就是能夠免於仿如反射動作的七情六慾,在春風得意時懷感恩之心,在被指責時能虛心反省,在群眾圍審公敵時保持理智,而更重要是,能夠放開和放棄自己討厭而忌恨的事物。

我們很容易會用「仗義執言」「為正義而戰」來合理化自己的執著,我們一直關注那些討厭的人,因為我們要糾正他的錯誤,指出他的惡劣等等。或許你真的是正確一方,但並沒有因此而消解過內心執迷的這個現實,而這種狀態的真實名字,就是 Loser。

Facebook 的「Like」是個相當耐人尋味的功能,因為有無數的人,like 了他們所討厭的東西,follow 他們不喜歡的敵人,看來是個相當吊詭的行為;但換個想法,fb 其實早早就破紅塵的告訴你,施主,不 like 的東西就無謂 like 了,放過自己放過別人,由今日開始,unlike 你討厭的人和頁,重新出發吧。

The Nok

2013-10-24

消失的世界觀

「窮人不要生仔」是一個相當流行的口號,有些生活艱苦的人,會抱怨上一代沒有留下甚麼給自己,未生孩子的,會被這個競爭越演越烈的社會嚇怕,而生了孩子的,則一直唸著起跑線起跑線,恐怕做漏了任何東西,沒有讓孩子有101分的競爭力,就於心有愧。這是一個集體恐慌的世界,窮人生孩子,就像累人一世。

如果有看日本動漫,常常會有些角色,是屬於「某某一族」,而這些一族往往都有特定的任務,代代相傳,例如是守護一座山,打理一間寺廟,或是封印某個惡魔。那些一族的年輕成員,總是很早就認同自己的使命,仿彿真是生下來就為了同一個目的,偶爾會出現逃離這些使命的角色,通常也只是劇情需要,但「生下來就為了守護 XX」「世世代代都承繼 XX」在動漫看來卻像理所當然。

雖然在動畫裏理所當然,所謂 NPC 就是要有既定任務與人生,放到今天的現實社會裏,卻是難以理解的,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被宣稱是「獨立自主」,然而都被放到同一條跑道上,以不同的起點,追逐相同的終點︰金錢和權力。偶爾會有人談理想,但理想的價值依然以金錢來衡量,本質一樣。

而那些生來就有價值的族群,甚少會抱怨自己生下來輸在起跑線,也較少擔心自己不夠好會害了孩子,一切不是從「小孩子的個人命運」來衡量,而是以「整個族群的意義」做基準。所謂「大我」原來曾經存在過,是曾經一種能凌駕於個人利益的人生意義,以世世代代為單位,並由上而下來塑造個人的存在價值和義務。甚麼「四百年的承諾」,一種國與國、族與族之間的友誼,背後就靠一輩又一輩的人在承繼與支撐。

問題是,我們沒有信念。就算有,我們已經害怕將家族與信念掛勾,在經過太多當權者的濫用後,「大我」早就變質為一種威脅別人,以滿足私利的堂皇對白,鐘擺效應之下,我們的世界已經變成「唯我最高」,與此同時就迷失於世界之中。

遺產,在今日的用法總是伴隨著爭執與官司,但可以傳承幾百年的,只能是一份「信念」,也是信念令孩子走在完全不同的跑道上,追逐完全不同的目標。在這個開舖 30 年都已經叫做「老店」的年代,開舖 300 年,傳了八代人的小店,完全不是我們所能理解的世界,在香港甚麼都可以賣,甚麼都不及金錢重要。

我們已經失去了其他跑道,唯一剩下的,就是大家都在追逐的金錢與權力,我們拼盡力去為他們爭取前一點的位置,但在終點等著他們的,就只是下一場名利追逐,並且無間地獄般一代傳一代。難怪不少人宣言,與其供孩子讀大學,不如慳起學費做首期,確實言之有理,因為我們沒有一份能凌駕自我利益的信念,只有眼前刻下的物質利益。

The Nok

2013-10-14

常識,是種權力

用那種很文研、很左翼的說法,「常識」真是個很權力的詞彙,有權力的一方才可以使用,而且用的時候正是施展權力的場合。

在日常情況,甚麼時候我們會用到「常識」呢?就是當你說出「月球的質量只是地球的 1/81」,而身邊的人,尤其是女性朋友帶著略為高音浮誇的語調︰「嘩,你好叻呀」,然後你很花輪同學地輕輕一撥髮蔭︰「Well, baby, 這些只不過是 Common Sense 而矣。」你就明白原來「常識」這個字是用來偽裝謙虛,實際上是抬高自己,因為「標準」高了,所以你也間接地更加高。

從來沒有人會主動說,某樣自己不懂的東西是常識,因為界定甚麼是常識這個權力,永遠都在「懂得」的那一方。換句話說︰「因為我懂,所以這事情就是常識。」

但大家都明白,這種定義是有問題的,一件事情是否常識,不應該依賴於你懂與否,而應該是種「客觀」「普遍」的準則。但偏偏事實與此相反,更多人的喜好是,如果自己懂,而某些人 / 年輕人不懂,那鐵定是一件常識了。因為「常識」在日常的用法,並非界定一種普遍基礎的知識,而是界定誰是有常識的人,如果我認定九十後沒有常識,那麼唯一要做的事就是找出我懂而他們不懂的事情。

「煮公仔麵要落水」正是典型一例,為甚麼是常識?因為凡是獨立搬出來住了、捱過公仔麵的上一代,都煮過公仔麵,所以落水煮必是常識。這種將自己的經歷,視為年輕人成長的必然過程,就是「常識」的來源。

在學術的層面,常識就是用來界定出科目的,例如小學就赤裸裸有一門「常識科」,而大眾一般都沒甚麼異議,反正學生本來就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一群,既然沒有知識,那麼界定甚麼應該學、甚麼不需要學的權力,理所當然落入教師與政府手中,對不對?

可能對,亦可能有效,不過或許有缺點,例如常識就變成「大人希望小孩學的東西」,而不一定是「小孩希望學 / 應該學的事情」。

問問你自己,讀書這麼多年,有甚麼東西其實你最想學,但學校從來沒有教?有,例如到底女孩子心裏在想甚麼,例如怎樣引起異性對自己的興趣,例如怎樣健康地自瀆,例如怎樣有效判斷並反駁老師的不當言論,例如怎樣有效地報復同學的惡意侵犯與侮辱。

在整個成長時期,我們最渴望學懂兩性相處、從權威中確立自我、從社會的惡意中保護自己,但學校沒有教,年輕人就只好在房裏、在殘廁裏、在後樓梯裏自己替自己上課。而好好讀書的人呢,有些則到了三十歲,仍然是個處男,準備變魔法師了。

The Nok

2013-10-08

忠實的文字

李小龍有個很重要的信念,就是「一個人必須忠實地發展他的潛能和完成自我」,這不單是一個「做人的道理」,也是其武學的基礎︰搏擊不是用來呈現拳法,而是用來呈現自己。雖然這個信念,已經被黃子華用來做楝篤笑材料,畢竟假如你的潛能不賺錢,當完成你的自我,就會無法完成住屋的按揭,在香港你只能選擇放棄自我;但是就信念的本質而言,還是相當具參考價值。

例如要寫出一篇好的文章,就必須以文字忠實地呈現自我,用最簡白的話來說,就是透徹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看上去只不過是「想到甚麼就寫甚麼」,和 Facebook 上無止境的無病呻吟有甚麼分別?最困難的地方正是這樣,因為我們每分每刻都會有感想和雜念,正正是這些「status」干擾著自我的呈現。

所謂真實的自我,並不是指「當下的 feel」,因為 feel 是短暫的,是不斷變化的,而且經不起考驗,很容易就會出現內在的衝突。最顯淺的例子,莫過於很多人動不動就說「最憎人 xx」,這分鐘最憎人遲到,下分鐘就最憎人講大話,到底哪一個才是「最」呢?更深入一點,就是雖然最憎人遲到,但如果是某個美女遲到呢,就不再憎了。並非因為美女不是人,而是因為他內在還有更多潛規則在指揮著他的感覺。所以寫在 fb 上一時之氣的 status,隨時會改,因為那不是真實的自我。

而且刻下的感覺往往是膚淺的,情況就像明星雜誌上的「你最喜歡甚麼顏色」,無論你說紅色有多好、有多重要、在街頭有多常見,永遠都無法成為一篇好的文章,令人覺得「純粹吹水」。但是假如你曾經體驗瀕死狀態,因為見到紅色的光,引導你醒來回到現世,這個紅色就變得跟你的親身感受、經歷、信念有統一的關聯,於是「你喜歡紅色」就變成具有意義的內容。

真實發自於內在理性與情感,沒有多餘的干擾、恐懼與矛盾,忠誠的把話說出來,是極為困難。有人形容靈感是需要沉澱,不但有詩意,也頗貼切,只有清徹的湖水,才能讓人看清湖底的景色。

最後剩下兩個問題。第一,就是你發現自己最深處並沒有那麼強的自我,你發現原來這麼多年來,你沒有堅定的信念,沒有特別的情感,沒有可以拿上枱面的故事。第二,即使你找到了,你也下定決心要講,卻不知道怎樣下筆才會好看。

這個世界大多數人,畢生都可能會寫得出一至兩篇有意思的文章,會感動人心,會引起共鳴,不過大多數文章都未曾出現,就隨著人們永遠消失。

The Nok

2013-10-01

Friends 和 Fans

基本上大家都相信,明星藝人的「真人」與公眾形象總是不同的,所以不理性的粉絲會拒絕承認明星的真實性情,而理性的粉絲則懂得只追求形象,不強求真相。藝人總是偽人,原因很簡單,因為世上絕大多數人的個性,並沒有那麼好玩,沒那麼吸引,沒那麼戲劇化。

這個現象在 Facebook 年代更具體更貼身,因為我們有多了一個虛擬身份,可以塑造自己想變成的形象,完全依賴你躲在電腦後的有意識行為,例如何時讚好、轉載甚麼,不再被旁人觀察到你無意識的表情、動作、聲調和無法控制的外貌與身型。當然有很多人會把自己真實一面全盤搬上 fb,但有更多人只會表現某一面,例如我自己。

Facebook 之所以好玩,是因為大家好玩。如果想繼續留住好玩的人,讓這個遊戲繼續好玩下去,就應該只把好玩的一面放上去。例如我不會把每一刻的深情感受都寫上 fb,不會隨時隨地就打卡提醒自己身處哪裏,只會把最好玩的影片上載,把最漂亮的照片分享,好讓在我 fb 裏的朋友更投入一起玩,快樂地按讚。

而為甚麼美少女寫一句廢話都那麼多讚好呢?因為美少女的存在和出現,本身就是好好玩的事情,盡量留住她,令她回覆,已經是最好玩最有意義的活動,也是 Fxxkbook 最核心的本質。題外話。

踏入更深一層的 fb,就不再是虛擬身份與現實身份的二元對立,因為有所謂 fan page,這就是在虛擬的世界中再添一個虛擬的概念。當然有些人甚麼都沒分別,照把個人的所有東西,照搬上 fan page,然後他的朋友同時又 like 了他 page 的人就一直重覆看兩次東西。不過仍然有些人,會認真思考到底 fan page 是甚麼,例如我自己。

fb 發展到今時今日的階段,虛擬身份已經相當成熟而穩定,即是跟現實身份千絲萬縷,無法割裂,例如你媽媽要 add 你,你老闆會 add 你,現實裏種種干擾都會走進你的 fb 裏。簡單說,就是你不能選擇個人 fb 的圈子,但你可以選擇你 page 裏有甚麼 fans,雖然這種選擇是非常被動,非常不容易。

現時的 Page 有兩大類,一類是迎合大眾,專挑大家喜歡的東西來貼,最重要多 like 多 share;另一類是徹底個性化,只追求能迎合自己的 fans,只貼自己喜歡的東西,最重要是有知音人。

如果沒有 Photoblog,我猜車窗望大概到現在都只會維持 1,000 fans 以下,雖然現在都不超過 3,000,在這個 fb 大海裏根本不值一提。但是我懂得自我安慰說這是曲高和寡,貴精不貴多;而萬一某天爆紅了,有幾十萬 fans,我就會改口風說終於獲大眾賞識,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所以人生要贏,其實唔難。

The Nok

2013-09-29

喜歡小孩子的人

有一句老話「喜歡小孩子的人不會壞到哪裏」,在今日這個充滿拐帶、孌童、挖眼和騙保險的世界裏,恐怕沒甚麼說服力。但這番話依然值得斟酌,因為那些真心喜歡小孩子的人,確實擁有一個不同的內在世界。

這個想法來自之前看過的一段漫畫「我家有隻矛盾狗」,內容是提及作者擁有一隻狗,充滿著種種無法為人類所能理解的行為,牠們的生命「既不長、亦沒邏輯、又無意義,而是一團剪不斷理還亂的矛盾綜合體」,但為甚麼人類還是這麼喜歡小狗?就因為牠們僅以「一身皮毛、一口利齒與滿心的熱情徜徉於這個世界上」,並且人類「很難再找到另一個人,能夠如此真心全意、開開心心和你在一起了」。

當你明白這一點,你不單是個識狗之人,也證明你已經在社會打滾了一段不算短的日子。這稱為成長的代價。

對於世界的純粹熱情、對於被愛的無戒備接受、「在一起」就是快樂與滿足,這些特質在我兩歲的女兒身上同樣展現出來。每樣事物都會問「咩黎架」、每句說話都跟著讀一次、喜歡被擁抱、最希望就是坐在一起做無聊的事情,無論是去日本,還是去日本城,都滿心歡喜的東張西望,無無謂謂的東西都笑一餐,這種社會裏失落了的熱情,保留在兩歲的小女孩身上。

跟小孩子玩,除了感受這種生命力,有種治癒的效果外,其實沒甚麼好處的。因為他們幾個月後就會忘記你,長大後不會知道你曾經存在過,甚至不能奢望他們會對你抱有任何感激之情,他們只能記得當下的事實。

也因此,那些能夠真心跟小孩子玩 (不是玩他們),真心地和他們一起笑、一起跳的人,不會總是思量功利效益,而能夠認同「對生命熱情」自身的價值與滿足,他們可以接受到一種非計算的生存方式。你會覺得可以跟他交換有關價值、理想、品味等等的想法,而不僅僅薪金與物慾,甚至這些人的存在本身已經令世界多一點味道。

但其實小孩子並不是重點,真正重點是,我們自己有沒有失去對生命的熱情,還只是不斷反覆計算刻下的利益與收穫。當朋友問你「你最近點呀」,你除了答「咪又係咁」之外,有沒有覺得應該是時候有些改變?

The Nok

2013-09-23

暗爽的颱風

實在很難怪責香港人喜歡颱風暴雨。例如我自己小時候家裏大廳就有一排窗,每當打風落雨的時候,窗外嘩啦嘩啦風聲雨聲混在一起,身處安全舒適的家中,放眼出去寬闊的街景,路人匆匆走避,車輛濺起水花,天空烏雲潮湧,如果正值颱風假期,這種生活其實頗寫意。

身處香港市區是沒有「天災」這個概念的,聽聞過,但很難親身體會。無論幾多號風球,我們都只是坐在電視或電腦前,口裏投訴電視台又派記者出去吹風,同時又開心 share 他們東歪西倒的 cap 圖,還要一邊致敬一邊呃 like。有幾多人還需要整晚查探家裏有沒有漏水?又有幾多人睡不著只因為屋後就有大樹隨時塌下?沒有,我們大多數人只是擔心,明朝太早就落波,結果還是要返工返學。

話雖如此,我也不覺得要住在木屋、不停漏水、擔驚受怕才叫做男人的浪漫。事實上香港作為高度發展的大都市,能夠在風雨之下安舒生活,是應份的。只不過,「在安全的室內欣賞危險的室外」,是個只能在心裏暗爽,而不能說出口的奢侈快感,雖然我們都在這樣做。

始終是無法說出口吧?畢竟在這種天氣,還有太多人仍然努力工作,例如消防員,而且正因為他們的工作,大多數人才可以安心地睡覺或討論可以睡到幾時。所以每一句慶幸打風的對白,聽起來都像是幼稚與不敬,更有一份不分輕重、不識災害的失德感覺。

然而調轉立場來看,如果有個消防員慶幸星期一陽光普照,萬里無雲,他可以安心放假休息,但相對地每個打工仔卻要營營役役、辛苦迫巴士迫地鐵趕返工,那又算不算另一種幸災樂禍?當然不算啦,因為你準時返工是應份的,沒聽過李氏力場嗎?

The Nok

2013-09-16

[誠徵]去日本的旅伴

到底是獨自旅行冒險一點,還是在網上徵旅伴比較刺激?

由於11月23日起難得有幾天假期,可以孤身出外走走,所以決定飛去京都看紅葉。除了早前因工作去杜拜順道旅遊一下,其實我未試過一個人出國旅行;與此同時,我也幾乎未試過和朋友甚至陌生人旅遊,大多數都只是遠足露營。因此,如果我在這裏招募旅伴,無論結果是成功還是失敗,對我來說可能都是值得高興的事情。

路線、住宿、會做甚麼、會吃甚麼全部都未定,唯一肯定的,是我會在這個星期內買機票。如果你也有興趣一起去的話,可以聯絡我,留言或 fb inbox 都可以。

我不知道結果會怎樣,任性總是令人心跳加速。

The Nok

2013-09-13

想說的三句話

人生來來去去其實都是三句︰謝謝你,對不起和我愛你。有些人很容易說出口,因為他們活得信手拈來,習慣成自然;有些人從來都說不出口,因為他們想得太多,自尊心太重,活著太緊張。有些人,例如我,太遲才學會這三句話的意思。

有一種遺憾是永無止境,那就是無法割裂的過去,即使我們已經成長,但是種種以往的創傷,成為了今日揮不走的遺憾。十年前的我,為甚麼也是我?這是一個哲學與佛學的問題,而更重要是我們自己心病的來源。我很想告訴自己,其實我已經成長了,但為甚麼陰影還是要跟著我呢?

我想起那個在初中時對我說「我想跟你做朋友」「不想再鬥氣」的同學,十幾年前的那個時候,我拒絕了。其實拒絕是毫無意義的,或許我當時只是想威一下,或者只是覺得做朋友甚麼很無聊,這種傷害別人的方式,讓自己在十幾年來都放不下這十幾秒,一直在傷害自己。

在過去傷害了別人,就會一直在傷害自己。那些無聊的批評話,那些出於妒忌的排外行為,那些無緣無故的惡意對立,在當時以為是對別人的報復,其實只是讓一些微不足道的傷害繼續緊緊糾纏自己。「傷害別人」最吊詭的地方,是受傷的人會痊癒,會忘記,甚至會變得更堅強,反而只有我還一直記著,而且我已經不敢再跟他們做朋友,我的傷口無處癒合。

可以肯定,那時有朋友傷害過我,但絕大多數我都已經忘記了,又或自以為寬恕了;而那些我傷害過朋友的惡意說話,自己卻記得很清楚。推己及人,我還可以從哪裏得到真正的饒恕?我們還可以從新開始嗎?

謝謝你,對不起,我愛你,這三句說話原來真的很難講,尤其是錯過了時機,我們再也無法開口。每當想起這些舊事,內心就尤其脆弱。

The Nok

2013-09-08

越悶越看,越看越悶

有一種狀態叫做「越悶越看,越看越悶」,例如拿著 iPhone,打開 Facebook,掃上掃落,你已經把所有 newsfeed 都看過一遍,然後你打開 Instagram 掃一次,接著打開 Whatsapp 又掃,之後你再回到還未有更新的 Facebook,不斷循環,直至你下車或是真的疲倦到要上床睡覺。如果古代人最大的挑戰是飢餓,那麼現代人最大的挑戰,依然是飢餓。

這是一種資訊的飢餓感,有趣的是,我們並非因為欠缺資訊而飢餓,相反是太多資訊於是飢餓。這不是直接因素,而是稍為迂迴間接的因果關係。

很久以前老師會鼓勵學生多讀報紙,因為讀報可以增廣見聞、認識時事、打發時間云云,直至有一日,我發現自己連廣告都看了一遍,即是所謂「汁都撈埋」,然後從此我就甚少再看報紙了。這就是所謂飢餓感。

我們以為讀了很多文字,看了很多文章,人就會充實。但實情往往正好相反,在這個年頭,正是數以千計萬計的文字加起來,都依然無法滿足到我的需要,無法令我飽足到掩卷而沉思,所以才一直看下去,一直掃一直 f5,直至半夜兩點倦極而睡。

一篇好的文章,可以令人在腦裏迴響千百回,可以令人幾日心有戚戚然,可以令人反覆推演出更多深刻的想法,這個年代好文章太少;而更大的問題是,我們耳聞目睹的資訊太多太多,近乎沒有閒暇去細味一篇文章;再進一步,就連作者都沒有空間去鋪陳具深度的觀點,往往要快,要極端,要貼身,要共鳴,否則就會被資訊洪流淹沒;還有就是 like 和潮語普及,更一步步削弱讀者的想像力和溝通的耐性,一個 button 一句短語,就總結了本來應該很豐富很廣闊的思考與感情,多過三句就太多,大量這種讀者就自然淘汰下那種作者,無可奈何。

所以好餓好餓,一直看 Facebook,明明看了很多 status,明明看了很多圖片,明明有很多資訊,但就是很餓很餓。在以前的電視年代,節目一直在播放,每幾秒就轉畫面,一直看到睡覺為止,但現在 F5 了也沒有能飽肚的東西,這是個越看越悶,越悶越看的世界,就算每半日一次頭條 A1 也無補於事。

The Nok

2013-09-05

開學的初衷

最後一次開學已經是十年前的事情。這年頭流行尋找初衷,新的課本,新的課室,新的日曆和新的女同學,其實就是一個重回初衷的美夢。我們每一年開學都立志用功讀書,每一年開學都希望有漂亮女同學,每一年開學都希望重新開始,重新找回那份開學的感動和衝動。

如果任何世事都能夠一鍵「回到原廠設定」的話,就好了。好像手提電話,你不知道安裝了甚麼鬼東西,也胡亂地同步過太多無謂資訊,原本好端端的功能卻不見了,沒所謂,回到原廠設定就好。是的,失去了很多聯絡名單,也失去了過往生活過的痕跡,但是假想為擁有一台新機,名單之類可以重新輸入,也順道放棄那些根本不需要的聯繫,一切重新開始,感覺其實不錯。

然而「重新開始」本身是否成立?我們期望舊事過去,新年來臨,或者已經換上新校服,但是新學年始終是舊學年的延續,去年你得罪過的朋友,仍未和好,那個你暗戀一年的女神,依然未追到手,甚至那跟不上的成績,今年只會更加跟不上。新學年並沒有真實的改變了你,更可能只是個沮喪的星期一,重新拾起上星期五丟下的工作,再抹一次屁股。

或者世界上根本沒有重新開始這回事,只要你試過第一次,那從無到有的滋味,那種有如創世記的天降奇跡,就永遠不再重臨。像初吻,像初次聽「我思故我在」,像那些劃時代的藝術品,它們為你的世界開了一道門,讓人類看到全新的風光,然後這份感動就立即消逝,永不回來,你往後的生活,就是將它們不斷重覆。

所以尋找初衷,是個永恆的浪漫,因為你只能一直追,而追不到。就算真的到了新環境,把所有的舊人舊事都拋棄了,那又能不能重新開始?最大的問題,依然在於我們自己,即使時間重來,在我們的性格,在我們於新環境習慣的判斷和反應,結果又會有甚麼分別呢?

一方面無法重新開始,就算可以亦無力改變,年復一年的開學,包袱著都是年復一年的犯錯與怠惰。「各位長大了一年,今年要更加努力學習啊。」台上是這樣訓示,而台下旁邊的老師還未睡醒在打呵欠,這刻你就應該明白了甚麼。

The Nok

2013-08-30

欣賞耶穌,但不欣賞耶教 (下)

在人們眼裏的耶教,不問政治,只問性事;其實更準確的,是教內教外普遍就像兩個世界,沒錯,他們都要買樓,都要讀書,都要食飯,然而有幾點本質上的概念,是值得人們去理解及研究,以真正明白到底發生了甚麼事。

首先,無論你覺得香港有幾差,肯定原始教會興起來的那個時代那個社會更加差,那是專制獨裁、奴隸處處、知識貧乏的世界,一如耶穌所言︰有病的人才用得著醫生,在一個充滿痛苦仇恨罪惡的土地上,宗教淪為爭奪權力與財富的工具時,耶穌出現並且醫治人類的心病,信仰沒有去改變政局,卻著力改變人的內心。

所以信仰在本質上,是不害怕沒有普選,不害怕買不起樓,更不害怕三餐不繼,這不是一種神打之類的賣藝,而是精神境界的標誌。沒有幾多個人做到,但信仰道路所指向的,從來都是向內而非向外。這是本質之一。

此外,耶穌並不需要教會。就信仰的本質而言,教會是多餘的,因為任何人都不需要經過教會來獲得救贖,而且從來都不是先有教會才有耶穌。那教會為甚麼還存在?因為我們都不是耶穌,答案就是這麼簡單。

正如嵩山少林可以下山拯救武林的高僧從來都是少數,更多人始終還是一念佛祖,一念淫僧,上一刻還在布施濟世,下一刻就在貪嗔痴怨,人類在信仰上搖擺不定才是常態。一個讓人在最低限度維持於信仰道上的地方,讓人等待復甦的機會,其實即是病房。如果耶穌是醫生,那麼教會就是病房。這是本質之二。

來自佛教的比喻,當一個人中箭,他還有興趣知道箭的構造、射箭的藝術嗎?沒有,他最想的就是馬上拔箭療傷。所以宗教信仰以最大限度去解決人類內心的惡疾,因此無可避免失落了處理世情變化的篇幅。即使不是出於刻意的無知,但要從信仰的語言中找到可堪處理當下政治的理念,非常艱難。

別說教內之人,即使是普通人,要有貫徹而合理的信念,以回應每一個政治議題,也是非常困難。例如香港選舉制度本身就不公義,那麼你還應該去參選嗎?參選是認同這制度,而不參選則連表達政見的機會也沒有,誰是誰非?沒有深刻閱讀政治的人,太容易犯錯。拿著企圖處理普世人性問題的聖經,去解決當下眼前的政治謎題,即是搭飛機去樓下便利店買包煙。這是本質之三。

不欣賞耶教其實一點問題都沒有,更大的問題是教會頭頂有個不合理的光環,無論是教內教外都對它有不準確的期待與反感;再加上很多聖經裏的信念,在今日已經成為普世價值,除了對於性的想法。於是突出成會被外界聽到的訊息,無論教內教外都越來越誇大諸如婚前性行為或是同性戀對信仰的影響,這成為了基督教與社會唯一有連結意義而又有爭論趣味的話題,至於性愛與整個信仰價值的嚴謹結構,則完全變成一堆堆 soundbite 口號。

沒有必要故意去同情耶教,因為確實有出現權力腐敗或是愚民教育的情況;但也沒有必要故意仇視耶教,因為從本質上它所追求的東西,並不回應你所渴望的事情。因為只要你沒有偏見,香港的教會就和香港一樣,都有無知的人、討厭政治的人、熱情的人、愚蠢的人和聰明的人,買不到樓的始終都買不到樓。

The Nok

2013-08-25

欣賞耶穌,但不欣賞耶教 (上)

除非你認為基督教是蠢人、懦夫和騙子的大集合,又或已經成為忠實信徒,否則都總會有一套應對它的取態,而今日有相當多的人,取態是「欣賞耶穌,但不欣賞耶教」。

這是正常的,畢竟在聖經裏的耶穌,總是衣著樸素,生活清簡,甚至窮得連「枕頭的地方也沒有」;而且祂不單沒有公審淫婦,還連消帶打寬恕了那些帶著仇恨的觀眾;甚至迎來死亡威嚇,祂還不卑不亢站立在權貴面前,堅持自己的信念,沒有絲毫妥協。這裏有哪一點與今日的教會相似?

在一般人的視野範圍內,看到的教會總是大把錢,但都是用在門面建築、牧師薪津或是大堆頭活動;而且教會常常發出審判別人的言論,容不下異見;雖然打壓別人但是向政權靠攏,根本建制派;糾纏於個人貞潔,但無視於社會不公義。於是偶有一兩個勇於表達政見、爭取社會公義的教徒,就加倍受到群眾重視,即是多like多share。在他們身上,仿彿看到了耶穌,看到了不為世俗教會所容許的治外真信仰。

在理解或批判之前,有一個相當關鍵的分歧是備受忽略,而這是造成教內教外夏蟲不可語冰的重要成因︰「政治改革並不能拯救人類。」這是信仰的一個重要觀念。

這不是無的放矢,也不是源於對民主的無知而濫發的批評,同時亦非故意挑民主政治的骨頭,因為從根本而言,民主政制從一開始就不是為了解決人類心靈的缺失而發明。就算有普選、三權分立、言論自由等等,兩夫妻一樣可以生活在猜忌、嫉妒、仇恨之中,互相折磨至死。這不是政治的錯,而是從根本上兩者所追逐的幸福是截然不同的事情。

甚麼叫「拯救人類」?這麼宏大誇張的口號還真是相當適合宗教界使用。稍為放下偏見,其實我們不難發現,香港人的確活得很不開心,而最大的不開心來自於「不滿」,我們每個人都對於某些事情不滿。香港人的痛苦並非來自於缺乏,因為事實上我們甚麼都不缺,就算沒有樓,真正訓街的人有幾多個?我們只是不滿,一個無法滿足的黑洞不停蠶食著人們本來已經脆弱而蒼白的心靈,無論你有樓沒有樓有女沒有女有工沒有工,能夠快樂滿足的香港人少之又少。

即使任何政制,心靈的赤貧永遠摧殘著人類的生命,七宗罪「傲慢、妒忌、暴怒、懶惰、貪婪、貪食及色慾」,沒有任何政府可以解決得到,而宗教表明唯有信仰可以處理。人類的真實幸福,是無論處優、處卑、處富足、處困乏都可以坦然而安樂,不應向外求,而應向上求及向內求。

但是在嚴重的社會不公,甚至喪失社會公義下,這種「絕對坦然」的宗教理想狀態還可以維持嗎?基督徒能夠脫理社會現實而生存嗎?正如現在我們普遍所見到「教會不問世事」的現象?下篇再續。

The Nok

2013-08-06

二手書的浪漫


早前辦了一場二手書交換會,反應不算特別踴躍,但也的確遇上一些捧場客,甚至有些本來不是讀者的新朋友出現了。我也在一堆書中揀了幾本,《青頭大根》是無厘頭漫畫;《認得幾個字》的構思頗有趣,讀起來也很有親切感,是本不錯的散文集;還有另外兩本《101 Reasons Why a Cat is Better than a Man》,則是用來打發女兒,頗有用。至於還有一批未換出去及新換回來的書,我還在考慮要不要來多一場。

如果你問,會否不捨得那些換了出去的舊書,其實有的。例如《我在伊朗長大》和《你的第一本哲學書》我都很喜歡,當它們離開,我就失落了一點點。不單如此,彷彿我連它們的內容都開始忘記,我越是想記起,就越是記不起。原來,記憶和距離是相關的,即使我不曾相信。

不過我還是很清楚交換會的原意,只要它們能夠有新的生命,就遠勝於藏在我身後的書櫃裏;而且更重要的是,二手書大概是世界上最浪漫的二手東西。

無論是甚麼物件,「二手」總是代表無用、多餘、嫌棄、寒酸、退而求其次。如果你有很多錢,會買二手車還是一手車?如果你家境富裕,你還希望穿上哥哥穿過的校服嗎?可能你很節儉,但我們永遠都清楚知道,一手是比二手有價值。

書本也許都差不多,尤其是教科書,但更多的是例外。

打開一本二手書,偶爾會找到一張書籤,你看,有贈品,而且還滿滿是一種人情味的感覺,原來世上有另外一個人,曾經和你一同經歷過剛才的篇章,你所看到的他也分享到;而且,當你越過這個書籤,你就知道自己看到了他未曾企及過的風景,在閱讀這個長跑之中,你領先了一點點。

又或者你會遇上一些手寫的文字,可能是個人感想附註、某君贈書的心意、甚至是偵探小說的可惡劇透,你忽然不只是閱讀一本書,而是遇上一個人,在故事之外還有故事,有人物之外還有人物。

一本好書的價值不單沒有因為被人閱讀過而降低,正好相反,越多人讀過,它的價值就越高,有更多人共享同一份知識和經歷,就像網站的瀏覽量,升得越多不是越好嗎?如果這本二手書不是從垃圾堆中找回來,而是被人珍重地薪火相傳到下一手,這本身就是學者的浪漫。

身為一個知識份子,如果要為這文章寫一篇續集,大概就是「二手鹹書的浪漫」了。

The Nok

2013-08-01

書評︰味覺現象學


書名︰味覺現象學
作者︰梁文道

簡介︰這是梁文道的專欄結集,講飲講食,不似是他的風格,但關繫著我們每個人的必要行為,在他的思考和筆觸下,原來還有另外一面。

閱讀報告︰

雖然香港人和中國人被陶傑等嘲諷為「口腔期」未過的小農DNA,但「食」始終是我們幾乎排第一位的活動,不單是為了食飽,還為了社交,更是一種品味的展現。如果哲學家們會反思語言、反思工作、反思睡覺,又為何不能反思飲食呢?

搵食搵食,我們把工作都與飲食拉上關係,仿彿如果我們賺錢不為進食,就枉去工作,甚至,慰勞總是要加上一個宴字。進而,飲飲食食不再是維生的工具,甚至變成了維生之目的,既然如此重要,我們就值得花費時間在思考飲食之上了,不比呼吸和喝水,誰會為生存的基本動作而思考呢?

香港一直被稱為美食天堂,而事實上,她又確實曾經如此獨特,在遠東如此一個小小的港口裏,竟能提供來自全地球四方八面的食譜甚至飲食文化。的確,香港人的口味似是越來越單一──日本化,看起來只要一間食店外掛上一個日式燈籠,不論賣甚麼都會有人排隊,但香港飲食的多樣化,還是值得欣賞的。

而既然飲食的多樣化能被包容下來,飲食的習慣和反應是否能相應被包容呢?但願如此。

(這本書已列入「二手交換會」清單,詳情按此)

The Nok


2013-07-31

書評︰童年的消逝

書名︰童年的消逝
作者︰Neil Postman

簡介︰這是一本討論美國社會兒童不再純真的理由,那就是新資訊工具的發明,打破了成人與兒童的分隔,內文會討論更多的現象、問題及嘗試提出解決方法。

閱讀報告︰

這是Neil Postman其中一本出色的作品,討厭他的人會覺得他是上古時代、食古不化、與時代脫節、反資訊科技的老人家;然而即使會引起爭議,他的著作無可否認是展現出一種優秀的洞察力,尤其是這個世界太快了,快得沒有閒暇理解自己的轉變,可提供討論的思想和理念實在又少又膚淺。

Neil Postman剛於2003年10月去世, 如果他在去世之前,能夠在香港一趟的話,便可能發現,他二十年前所著作的現象,和擔憂的問題,在香港這個地方正發揚光大。

其實我們也許隱隱約約的感到有問題,包括娛樂事業和報紙雜誌,不斷將女星的出道年齡降低,把童星打扮得越來越像成年人,或更貼切說是「半熟的成年人」;與此同時,戀童這種罪惡,已漸漸由黑色呈現出灰色,慢慢變得具爭議性;同一時間,越來越多成年人無法成長,無法變得「像個成年人」,所謂「kidult」已經是香港一批新人種,並且迅速變得更多。

但即使看起來有問題,那問題到底在哪裏呢?Neil Postman已經提出他的見解,但我們的見解呢?看起來是不可能的,因為電視節目是不會告訴你看電視有多壞,而且我們的老師及家長也無時間關心,到底電視和互聯網到底怎樣改變我們溝通和理解的本質,便急於要「利用」它們做原來書本要做的工作。最多話要說的宗教界呢?也沒有話說,因為他們也認定電視是傳道的良方。

香港教育的口號是多元思考、批判思維,且看是否有人,能夠在千篇一律有關當代傳媒的評論中,做第二個Neil Postman。

(這本書已列入「二手交換會」清單,詳情按此)

The Nok

2013-07-30

書評︰箭術與禪心


書名︰箭術與禪心
作者︰Eugen Herrigel

簡介︰一位重視邏輯的德國哲學教授,東來日本透過箭術學習禪,本書紀錄作者的心路歷程,和學習的過程,以六年的時間,他終於得到老師的認可,對箭術和「大道」有了真正的體驗。

閱讀報告︰

一本書讀來,能夠讓人對之神往,這顯然就是一本好書。

關於禪的境界修為,作者採用了相當正確的描寫方法──就是不去描寫;相反,他用了修行的過程,取代了境界的結果,這一種做法,顯示他實在已經掌握了一個程度︰以西方人來說,這種程度其實是不簡單。

所謂與傳統東方精神,也就是「道」、「禪」、「無」之類的境界,與傳統西方思想,也就是「邏輯」、「理解」、「因果式」的理論型,實際上的分別,或對立之處在哪裏呢?兩者之間是兩個不同的世界,還是根本上為兩個層次呢?要是後者的話,到底誰是高,誰是低呢?

這個問題殊不容易,單從船堅炮利和民主政制,就判斷兩個世界的高低,這也許就是一般人的取態。這本書有趣之處,就在於作者沒有探討這個比較,而是投入於實踐過程,整個過程的一份專注和掙扎就是精華所在。

當然,書內有很多看起來很難解的話︰射箭是射向靶同時又射向自己、既是射亦是不射,不是人射箭而是箭射了它自己之類,不是一時之間可以理解,也不是簡單用邏輯就可以解得通的事,怎麼辦?作者在瞄準靶心時,遇上了「不要在意射中」的難關,老師說了以下一段︰

「如果你以為只要大概了解這些深奧的關系,就可以幫助你,那你就是在幻想。這些過程是超過理解範圍的。別忘了在大自然中也有許多關系是無法了解的,但是又如此真實,我們就習以為常,彷彿是天經地義的。我給你一個我自己也經常思索的例子︰蜘蛛在風中跳舞,不知道會有蒼蠅飛入它的網中。蒼蠅在陽光中任意飛舞,不知如何飛入網中。但是透過蜘蛛與蒼蠅,它舞動了。於是內在與外在便在這場舞蹈中合而為一。同樣的,射手不用瞄準地射中靶了……」

無藝之藝的老師,往往不能明說,「大道」到底是何事。令我聯想起,一個女孩子是無法叫她的心上人,怎樣去「愛」她,那種「不能明說」的箇中原因,確是不能明說呢。

(這本書已列入「二手交換會」清單,詳情按此)

The Nok

2013-07-29

書評︰現代性之隱憂


書名︰現代性之隱憂
作者︰Charles Taylor

簡介︰對於現代社會,我們不難發覺大大小小各種問題,絕對不是高喊自由、平等、博愛就可以解決的困局,作者透過直接簡明的演譯,將問題揭示,並嘗試提出解決方法。

閱讀報告︰

「一代不如一代」、「時下年青人真是千奇百怪」、「世風日下」都是長輩們千百年來念茲在茲的祖訓,世世代代傳下來,而人類竟然還沒有滅亡,都算得上是祖先保祐了。

但無論怎樣,我們至少都應該知道自己這一代的問題是甚麼;只是世界這麼大,問題這樣多,原因又如此千絲萬縷,要理出一個半個核心的問題已經很困難,更何況要對原因作出解釋甚至解決方法,談何容易?關心週遭的世界並且適切理解,其實困難很多,需要作的努力不少,而且往往並沒有甚麼噱頭和掌聲,所以我們應該特別敬重能夠作此貢獻的人。

今時今日,香港有甚麼問題呢?

有人說,香港人是政治冷感,年青人都是非常自我中心,社會上很多人都對別人漠不關心,或與人相交只想獲得好處;與此同時,我們極度追求民主和自由,包括傳媒的新聞自由、網上的言論自由,甚至有些人會覺得,似乎已經過了火;香港人都是拜金主義者,如果重視某些傳統價值或是道德觀念,就會被譏為守舊且脫節……

從上述的描寫,我們可以總結甚麼呢?或者很困難,但作者卻是恰當地闡釋出來,非常精煉而準確。

又或者從書名我們可以略知一二︰所謂現代,即是相對於前現代,亦即是封建時代,上一代講求秩序、道德價值、階級觀念;現代則追求自由、平等。我們對現代的狀態,其實是感到憂慮,彷彿因為吹捧自由過於厲害,我們每個人都開始只顧自己、只顧賺錢、只顧著維護「不貢獻的自由」;又因為太喜歡平等,所以再不能跟年青人談道德價值,因為根本沒有甚麼事情,會比其他事情更高尚,除了賺錢。

自由、平等、博愛曾經是全世界(除某些國家)的理想,但實踐下來卻是滿目瘡痍,人類到底還有沒有得救?雖然今日的香港,卻反而是不斷開倒車,由一個自由社會往極權主義的一邊站,但總的來說,要在這麼一個典型的「現代社會」之中找尋個人的意義,始終是重大的挑戰。

(這本書已列入「二手交換會」清單,詳情按此)

The Nok

2013-07-28

書評︰我在伊朗長大


書名︰我在伊朗長大
作者︰Marjane Satrapi

簡介︰這是一本漫畫書,但絕不是兒童讀物,裏頭深深埋藏著作者在伊朗悲苦的童年,讓我們一睹這個伊斯蘭國家,是打破偏見,還是加深歧視,就待讀者自行了解。

閱讀報告

Marjane Satrapi 在伊朗長大。有人說,她的書受到注目,因為它罕有,而且作者用當事人的身份,告訴我們這個中東、頭紗、封建、落後、恐怖襲擊、戰爭、石油、伊斯蘭的神秘沙漠地區,原來亦合符我們的想像,那裏的確是一個地獄,而且理所當然亦有些人擁有正常、現代而文明的思維,對抗著大多數不合理又未開化的腦袋。所以有些人很理性地說,這本書未必就是伊朗的真面目,因為作者必然帶有個人情感,所以它不一定是佳作,它未必真的能夠證實我們一直以來的印象和偏見。

上文一口氣這麼大段,想說的,其實《我在伊朗長大》之所以出色,關鍵在於作者本身那鶴立雞群的思維和志氣,再加上貫穿於全書的真摯感情,以致於出現「我在伊朗是西方人,我在西方卻是伊朗人」這個名場面時,份外具有感染力,具有令人沉思的力量,具有讓香港人感同身受的力量。

如果這是一本簡單只講述伊朗實況的漫畫書,說實話,離開伊朗就甚麼問題都解決了,作者的父親母親當時都是這樣想的,而看來這也是唯一的方法。最後,年輕的作者在奧地利找到甚麼呢?在一個充滿自由、民主的西方國家,他遇著以為有深度的人,最後只是虛無主義者和無政府主義者,新聞播放著祖家被轟炸的片段,在這個地方卻是沒有人介意,最要緊的仍然是玩樂之類的輕浮。

淺薄、輕浮、孤單,作者在歐洲可能已經嚐遍了自由的苦,回到祖家可以讓她休息嗎?在一個對女性充滿歧視和控制的地方,一切都在嚴苛的原教旨主義魔爪下,作者最終發現到,在那裏正默默反抗建制的人,是同樣的淺薄而輕浮,透過打扮、透過追求時尚,對規範作出一種阿Q式精神補償的對抗,無聊極了。

離開香港逃避97的人吶,你們在外地找到了甚麼呢?是否滿到到你呢?至於那些後來又回歸香港的人,你們又是否找到自己失去的東西?還是最後發現,自己早已喪失家園?對於追逐理想世界的人而言,或許一生都只會是場夢。

(這本書已列入「二手交換會」清單,詳情按此)

The Nok

2013-07-27

書評︰我們甚麼也沒看見


書名︰我們甚麼也沒看見
作者︰Daniel Arasse

簡介︰這是一本關於「看」藝術作品的書,主要都是油畫,涉及關於詮釋一部作品的問題,還帶動討論藝術的發展,獨到的看法配合輕鬆的幽默感,值得參考。

閱讀報告

關於欣賞藝術品,最大的缺陷在於我們沒有參與過其中,換句話說,要對藝術作品作出最恰當的理解,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參與,但在一個速食的年代,這種想法也許太過天真。

參與藝術創作,最基本的形式就是成為同好者,就例如要懂得欣賞油畫,最理想的情況就是本身在學油畫,因為只有親身經歷,我們才會知道油畫是多麼一件複雜的工作,不論調色或是繪畫方法,油畫自身的限制和突破,就是藝術作品值得欣賞之處。一個未學過油畫的人,如何能明白藝術家千百年以來的進步?正如不打籃球的人,怎麼知道米高佐敦的後跳射球(fade-away)有多厲害?

先學習後欣賞,這個要求太高了吧,還有人可以欣賞藝術創作嗎?其實至少我們可以知道,大多數創作所需要的時間和資源,其實相當高,而且在一片空白的地方,由零建立起一個作品,作者不斷面對的,除了是材料和技巧上的限制,就是選材的難度。難道我們不可以將心比己,作者用多少時間創作,便希望讀者用多少時間去品味嗎?在詮釋的時候,用心感受作者每一個取材的用意。這也許就是本書作者的意思,我們真的「看」了嗎?

當然,那其實就是優秀作品的自定義,用心和讀者在作品的推敲上比試,不斷來回挑戰視覺、觸覺和創作的慣性,這就是所謂匠心獨運。這種創作,不單是作者自己生命的表現,還照顧到作品的第二生命──觀眾,比起很多自說自話、拒絕表達和溝通的所謂現代藝術,有意思多了。

要學習欣賞藝術,就先從這些作品開始吧,感謝本書作者如先鋒開路。

(這本書已列入「二手交換會」清單,詳情按此)

The Nok

2013-07-26

書評︰窮人的銀行家


書名︰窮人的銀行家
作者︰Muhammad Yunus

簡介︰作者本身是一名經濟學教授,透過小額借貸及革新的銀行管理方式,以社會企業形式,幫助赤貧的人,自力地改善生活,而此書就是記載其工作的歷程。

閱讀報告︰

關於伊斯蘭,香港人,可會聯想到甚麼?是風氣保守?原教旨主義?一夫多妻?還是恐怖襲擊?伊斯蘭國家也會有窮人,也會有渴望改善民生的人,我們或者難以想像他們是怎樣生活,但事實上他們確實在生活。

Grameen Bank是一間來自伊斯蘭世界的銀行,它不是做慈善,不是來賙濟窮人,不是把大量捐款用在顧問及科技上,而是信任窮人,借錢給窮人,幫助窮人還款,然後真正改善社會的商業機構。很久沒有聽過這種令人振奮的消息,一個彷彿已經遺忘窮人,或根本要吃掉窮人,令貧者越貧的資本主義及自由巿場,原來可以有這麼一面。

作者的信念很清楚,要相信窮人,他們一定有讓自己生存的方法,只要有最基本的貸款,他們就可以活得更好;要相信窮人,他們只要有機會,就一定會把握,並且會努力還款;相信窮人,不需要勉強的提供所謂「職業訓練」,減少貧窮亦絕不是等如「提高就業率」。作者親身的做了,並且宣稱︰「貧窮是可以被消滅的。」這句話史無前例地有說服力。

書的封面寫,這是一本自傳,但實際上,更像一本勵志書。

關於「勵志書」的定義,不是巿場上三流的偽哲學故事書,或重覆模棱兩可的常識書,而是透過具魄力、具創見的人,與現實搏鬥並且成功的故事,作者放下書本中,動不動就上億的經濟學,親身幫助,只要30元美金就可以活下去的人,然後成功。這是對於被現實壓倒的人──不論是最貧困的人,還是對世界絕望的人──真實的勵志。

很多地方值得細味,不是因為精妙的理論,而是因為世界可以、亦已經被改變了。

(這本書已列入「二手交換會」清單,詳情按此)

The Nok

2013-07-25

書評︰機場裏的小旅行


書名︰機場裏的小旅行
作者︰Alain de Botton

簡介︰英國希斯洛機場邀請了這位作家進駐一週,然後就出一本書,就是這本了。很商業味?文學墮落了?作者自己都經過深刻的反思,最後讓我們讀到一本有趣的書。

閱讀報告︰

不是外國的月亮特別圓,也不是自己的東西就是差,但說實在,《機場裏的小旅行》的出現,畢竟令人有點羡慕,加少許妒忌,因為從此倫敦的希斯洛國際機場,不再是同一個層次。

也許有些人能夠為赤蠟角機場的電腦系統,或者她的流量及面積,而感到驕傲又自豪。無可厚非,因為這些都是人類努力的結果,是得來不易的文明,始終在不久以前,人們才能夠於天空上短暫飛行,昂貴而危險;但現在,朝夕往返於歐亞之間,已經成為部份人的習慣︰越過險峻的山嶺和幽森的沙漠,路途只需要半天,而全程你都可以安舒的坐在椅上,專注於最近閱讀的偵探小說。機場的發展本身,足已印證了人類的進步,至少是科技的進步。

希斯洛機場也不是不重視自己的科技力量,至少我幾可肯定,如果他們資金充裕,會寧願用來upgrade電腦系統,多於印刷一本關於機場的畫冊,但現在,他們出了一本書。雖然,就商業角度而言,聘請一位作家替自己說話,與賣一段廣告也許沒有分別;但對我而言是有分別的,至少他們給予作家一個充份的自由──不妨說壞話,而且,單單是追求分別,本身已經很不錯。

試問世界各地的機場其實有甚麼分別?即使有些先進,有些落後,有些大,有些小,對於我們這些敏感而脆弱的人類而言,也不過是一座中轉站,在各地機場裏我們所能經歷到的感情,不也一樣嗎?同樣為離別而傷感,為重逢而喜悅,為旅行而興奮,為歸家而焦急,既然如此,東京的羽田機場,和荷蘭的史基輔機場,又有甚麼分別呢?甚至乎,機場與舊時代的中央車站、郵輪碼頭又有甚麼分別?就此而言,我們人類幾乎沒有進步過。

真正能夠分別這些冰冷的建築物的,千古以來,依然是我們那纖細而溫暖的內心,來自人們細微的觀察,和動人的言辭。一個機場,在 Alain de Botton 的筆下,依然只述說著我們熟悉的人類的故事,但這個機場,就從此不一樣。

(這本書已列入「二手交換會」清單,詳情按此)

The Nok

2013-07-24

書評︰你的第一本哲學書


書名︰你的第一本哲學書 (What Does It All Mean)
作者︰Thomas Nagel

簡介︰作者以輕鬆簡潔的文筆,將一些基本的哲學問題和相關的主要討論,扼要地陳述在書中,目標是啟導初接觸哲學的人,引發他們思考,繼而一直思考下去。

閱讀報告︰

 一本書,最怕就是改壞名,這種「你的第一本xxx」或是「一百種你不可不知的xxx」,單是書名就讓人覺得很騙錢,所以我也差點錯過這一本書。

只是英文名改得很好的,是"What Does It All Mean",很直接的吸引人拿起來看,當然是中譯得差,要是再譯的話,可以考慮為「事實的背後」或是「最初的疑問」,當然應該還有更好的。

至於書的內容,實在沒甚麼好挑剔的。淺白易明,不涉及過於複雜的理論和思想史,所挑選的課題是日常就可以觀察,一般人也應該或多或少思考過,只是沒有哲學家思考得這樣深。作為一本入門書,可能比《蘇菲的世界》來得簡單直接,甚至更是親切。

當然,要和《蘇菲的世界》比較,可能又有點不恰當,好像是拿小說和教科書的比較,怎能比呢?只是如果我們理解到哲學,就像是一個理性的空間,普通的人要經過引導,才能夠打開「思考」這一扇門,然後進入此天地的話;這個「引導」,多少會涉及因緣和慧根,而引導的方式就有得討論和比較了。

沒有讀過,亦不打算讀哲學的人,最常一個反應就是︰「為甚麼要把事情想得這樣複雜呢?做人簡簡單單,開開心心就好了。」這種想法的謬誤,不必要在此討論,只是實在有一個疑問︰「一個會思考的人,自然會思考;一個不會思考的人,當然不會甚至抗拒思考。」看起來事實就令人如此沮喪,而這樣說來,入門書其實就只是給「本來就會思考的人」看吧。

書裏的導言有一句「一般說來,人們在進入大學之後才開始學哲學。」很可惜,在香港一般說來,沒有人讀哲學,會讀的人也許解決了很多理性上的問題,但最被人關心的,還是「讀完搵咩工」。希望這一本書,能夠落入有慧根的人手上吧。

(這本書已列入「二手交換會」清單,詳情按此)

The Nok

2013-07-23

二手書交換會

以前會有買書習慣,因為我相信家中藏書,是一種個人信念的伸延,也是我對於一本好書的最大敬意 (除了再寫書評)。但後來越積越多,而且甚少會將一本書再讀幾次,畢竟世界上有太多好書,加上每天上網讀文字的時間都不夠,現在就想為它們找一個更好的歸宿,與其他人分享。

所以將於 8月3日 (六) 晚辦一次「二手書交換會」,地點是 Studio Kim Tak,邀請各位《車窗望》讀者朋友來參加。規矩就是一本換一本、兩本換兩本,希望盡量多朋友可以分享到不同的書,不借書不賣書。

想純粹出席打書釘亦可,如果大家喜歡,大家也可以坐下來分享自己手上的書,想問我那些書是講甚麼,不想自己讀也可以。因為不少是哲學類,自己讀未必讀得懂,先有交流再決定換哪一本亦可以。

我的書單如下︰

梁文道系列
1. 味覺現象學 (繁)
2. 讀者 (繁)
3. 弱水三千 (繁)
4. 噪音太多 (簡)
5. 我執 (簡)

Alain de Botton
1. 哲學的慰藉 (繁)
2. 機場裏的小旅行 (繁)
3. 身份的焦慮 (簡)
4. 幸福的建築 (簡)

簡單易讀又有內涵︰
1. 蘇菲的世界 上&下 (繁) -- 哲學入門輕鬆簡單作品,常常被推薦
2. 童年的消逝 (繁) -- Neil Postman 出色之作,印象深刻
3. 娛樂至死 (簡) -- 同上,經典到不得了
4. 思考攻略 (繁) -- 大概可視為李天命思方學 / critical thinking 簡單版
5. 論扯談 On Bullshit (簡) -- 短篇哲學 journal,南方朔譯,頗有意思
6. 我在伊朗長大 (簡) -- 漫畫,很出名的
7. 你的第一本哲學書 What Does It All Mean (簡) -- Thomas Nagel 作品,中文書名很差,但英文很好,個人認為比蘇菲的世界更適合哲學新手
8. 箭術與禪心 (簡) -- 一個鬼佬學東方哲學 (禪) 的心路歷程,輕鬆易讀
9. 魔鬼經濟學 Freakonomics (簡) -- 很出名的了
10. 快樂為甚麼不幸福 (繁) -- 很有條理而且有意思和指導性

有點深,但一般人仍可理解,相當值得看的︰
1. 我們甚麼也沒看見 (簡)
2. 現代性之隱憂 (簡)
3. 人的問題 (簡)

哲學書,有些非常艱深,中途放棄︰
1. 現代性中的社會想像 (繁)
2. 選擇自己的哲學家 (繁)
3. 道德運氣 (簡)
4. 羅爾斯︰正義與自由的求索 (簡) -- 即是 John Rawls
5. 我的哲學的發展 (簡)
6. 猜想與反駁 (簡)
7. 無本體論的倫理學 (簡)
8. 本質或裸體 (簡)
9. 反對自由主義 (簡)
10. 道德情操論 (簡)
11. Logic And Its Limits (英)

消閒益智書︰
1. 窮人的銀行家 (簡)
2. 錯覺 Why We Make Mistakes (簡)
3. 橙色誘惑 (繁)
4. 藝術的故事 (繁)
5. 建築的故事 (繁)
6. 建築的故事 (簡)
7. 演員自我修養 1&2 (簡)
8. 丑陋的中國人 (簡)
9. 靖國問題 (簡)
10. 天國與財利 (繁)
11. 性越多越安全 (簡)

到最後都沒有讀過的書︰
1. 孤獨的性︰手淫文化史 (簡)
2. 通往奴役之路 (簡)
3. 美的分析 (簡)

其他︰
1. 一九八四 (簡)
2. 地產霸權 (繁)
3. 重塑女體 - 美容手術的兩難 (繁)
4. 寬容 (簡)


大概就是這些了,不要怕甚麼書的交換份量,我不會設限的,拿《Yes!》來換《蘇菲的世界》也無不可,因為我一蚊都不打算賺,我是希望為這些好書找到一個家,同時也讓更多人認識它們,僅此而矣。

不備茶點,樓下有 7-11,請自便;也歡迎你列出你會帶甚麼書來 (不帶也可以)。

活動詳情︰http://www.facebook.com/events/552080114851413/

(出席的話請按出席,謝謝)


The Nok


2013-07-22

當有一個人不合群

早前帶女兒去公眾室內兒童遊樂場玩,其實只是一間房,裏面舖滿軟膠地墊,然後有十來個卡通軟膠磚,剛好可以一個小孩抱起一件的大小,然後他們就在房裏盡情叫、盡情跳、盡情跑之類。其實跑是不可以的,不過只要看來不太危險,大家還是隨隨便便就算。

通常孩子們都是各自玩,各自拿一塊磚來騎、踏、推之類,但有時候,大家忽然會想到排列起來,變成一條獨木橋,又或是堆疊起來,變成堡壘,那麼似乎就會更好玩。於是大家就很努力一起堆。

問題來了,如果有一個小孩子不想這樣玩呢?他堅持獨自玩的話,其他小孩子會怎樣應對?這是個很有趣的情況,也正正是成人世界的縮影。

可能你會說,一個半個不想玩又有甚麼問題?但看在帶頭玩的孩子眼中,事情並不如此。首先,少一個人玩樂趣就會少一點;其次,孩子們很多時都只是跟大隊,或沒甚麼主意,有一個堅持走的話,的確會帶動多兩三個跟著走,然後整個遊戲可能就沒戲唱下去。而且,撇除個人面子問題,在發起人看來,分明一起玩是好玩得多,卻因為一兩個人,而「團結」不起來,然後要玩沒那麼好的遊戲,已經昇華到「小孩子的正義」這個層面。

當然,畢竟是小孩子,他們又沒有那麼決絕的,有時不想玩的人只是口頭這麼說,始終受限於群眾力,還不會太快就脫隊,僅僅是引起部份人的蠢蠢欲動。那發起人應該怎麼做?如果他請教你,你會教他用甚麼方法去處理這情況?

我猜不少人會覺得用「民主」方式去處理,而最共識的「民主形式」就是投票,即是少數服從多數,強逼不想玩的人,獻出自己的膠磚,然後一起玩。但大家都知道,這個正是所謂「多數人的暴政」……再討論下去,就是民主即公平及漫長對話,然後比較專制效率與民主程序優劣,結論通常是犧性一時的效率及快感,換來避免最差的結局 ── 不是沒得玩,而是流血收場。這是常識,不用再談。

更重要的是,當小孩子處理矛盾,有一個更基礎,更重要的原則必須學懂,就是「人要接受不如意的結局」,也就是在一個公平競爭與對話的環境之下,小孩子要接受「輸」,不能一輸就打人、拉隊走或者大吵大鬧,因為那才是真正的失敗。

沒錯,以「民主」方式去解決問題,真正的重點並不是得到自己想要的結局,而是「共識一個大家都接受的公平決議方式,然後不論結果怎樣都去接受」,也就是所謂 Fair Play。如果小孩子要從玩耍中學會甚麼,那就一定是這個。

這是很困難的。因為當你覺得自己比身邊的人都優秀,而群眾的選擇卻令事情趨向惡化的時候,還能不能坦然接受?當你發覺孩子在普通甄選程序中,其實沒有突圍的水準時,還可不可坦然接受?抑或,不擇手段,就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我會斷然,有這種傾向的話,人生並不會快樂,而最可惜的是,香港人就是不懂得 fair play,就是從來都不快樂。

可惜有更多香港人的本質,還是迷戀權力,對力量深信不疑,有權力時食到盡,沒有權力時則要求 Fair play,這才是悲劇。從小事做起,由不要貪一張紙巾,一支牙籤開始。

The Nok


2013-07-16

性癖

同性戀這個話題太多人討論過,而且依然爭議的原因之一,在於「戀愛」本身是一種非常不確定而且飄忽的狀態,男女間的愛情尚且經常曖昧不明,更何況其他類型的戀愛?但太多人談過,今次談更實際的話題︰性癖。

以下文字以露骨方式表達,不想看就自便。

※※※

很簡單的界定,例如男性,你看到甚麼東西會勃起?這是非常實際的問題,也就是對於性癖最直接的定義。假如我們將世上所有人的取向都以「性癖」等同視之,那麼其實各種甚麼戀的爭議,反而會變得更清晰。

性癖,在日常用語來說,通常是指那些小眾的惡趣味,例如會對著假髮來自瀆,或是透過撫摸電飯煲來射精,這些都是「變態」的,超出了我們主流大眾對於合理性行為與性刺激的想像,至少我們覺得對象應該是一個人。所以一個男人對著喜愛的女人扯旗,然後做愛,最後射精,這是完全被公眾接納的形式,根本不會用性癖來形容,甚至會用上道德來包裝。

但假如你仔細思考,一個男人會對著一個女人性興奮,然後做愛,最後性高潮,並且持續一生都是相同的對象,而不會對其他女人起痰,有沒有可能?恐怕不太可能,如果真的有這種人,大概真正要以「性癖」來形容吧?但我們卻完全是以這種「理想」的性癖,來構築整個道德體系,我們也假想了所有男性會從一而忠,不單心理上,甚至約束了生理反應,這樣才是真正理想的好丈夫、好男人。真的,如果一個老婆,看到自己老公,因為看到街上的女人走光於是扯旗,不吵一輪才怪,而我們還是相信好男人的激素就是那麼忠心。

值得留意的是,人們從來都沒有最理想的性反應,大多數人都是各自有其性癖,例如可能是學生妹、巨乳、蘿莉、護士、AV、H漫之類之類,並且會隨著時間改變及新鮮感減退,性癖一直改變。但因為道德關係,我們不單約束自己的性衝動,甚至偽裝成為一個忠實的男伴,好維持現有的社會網絡,或滿足我們對於理想的渴求。

可能你會覺得虛偽,可能你會覺得沒道理,但我們的社會事實上是這樣運作的,是透過取出群眾性癖的最大公因數,然後加以規範,最後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社會,並以為這會帶來最大的快樂。

所以當我們將所有「勃起的理由」都分類為性癖,無論是對著一個女人、無數女人、老女人、甚至男人、卡通,各種各樣都只是一個性癖,那麼所謂平權、解放運動,其實就是將眾多性癖合理化,放棄單一的理想性形態,然後讓社會從法律、語言甚至意識上去適應新的倫理系統。

而其實人類社會曾在非常長的時間,不斷收緊對於性癖的寬容度,這一個世紀以來,才算真正啟動了對性癖的寬容,社會亦開始習慣不斷修正既定倫理系統,並且越來越快。

每次有人討論同性戀,總有人把孌童、倫亂都拉進來,雖然會被視為滑坡謬誤,但以同樣作為性癖視之,這終究是相同問題。所謂社會道德確實建築於一種「實然」之上,即是「因為社會視之為道德,所以就是道德」,所以隨著社會開啟了對性癖的寬容步伐,那麼現時各種不道德的性癖,也僅僅是等待時間去變成道德而矣,而接受同性愛的人,也著實再沒有理由去否定親子性愛或是人獸性愛,因為道路是一樣的。

當尋求最大公因數形式的社會規範變得過時,是否會變成傳說中的道德淪亡?是否要力挽狂瀾?似乎不必了,開心地觀看最終結局,才是最理智的選擇。

The Nok

2013-07-07

籌備「男性平等權利關注組」

你可以簡稱做「男團」,也可以理解為相對於「婦團」而存在的組織。沒錯,我在籌備這個東西,現在首先是召集伙伴。

「男女平等」對不少人來說是個笑話,例如你要求女人別吸煙,她們會說男女平等,但到了食飯結帳的時候呢,她們又說男人應該要有風度。抗議因性別而受到不合理待遇是一回事,但實踐出來變成「輸打贏要」卻是另一回事。

一直沒有男權團體的出現,其中主要原因是男性一向被認為是既得利益者,從父權年代開始就一直於經濟政治社會地位上佔優,女性好不容易從底層爬上來,如果還說要維護男人權利的話就太可笑。然而我認為,要真正實現性別平等的話,正正需要重視男性的權利,否則尋求平等就只會變成加劇衝突,同時傷害著男性與女性,就像現時人們對於「婦團」所普遍存有的仇視一樣。

為甚麼女性機會增加,卻無法得到一個更加合理公平和諧的社會呢?因為男女在經濟上平等了,但在價值觀念上卻沒有平等過。例如一個女人嫁了之後,如果她選擇在家中打掃清潔、買餸煮飯,人們會稱之為賢妻,假如她甚麼都不做,每天只是購物,人們就羡慕她為幸福少奶奶;但如果是男的呢?有做家務還好,勉強可稱之為現代男性,但如果他一整天在打機的話,軟飯王、拖鞋飯、廢柴老公,甚麼難聽的話你都會聽得到,即使你羡慕,也只能說,不能真的做。

在這個情況,很明顯是男性較可憐吧?但其實女性同樣受到傷害,因為她們被剝奪了選擇的自由。如果女性要「娶」一個收入比自己少的男性,社會觀念所施加的壓力已經不少,更遑論娶一個不事生產的丈夫,那更加是罪大惡極。但婚姻既然是他們兩個人的自由,這種壓力完全是不合理的,而這也成為某些剩女出現的原因,也就是部份女性的自由被剝奪了。

關注男性權利的最終目標,是消除人們因為性別 (不論男女) 而被強加的限制,或任何不合理待遇。簡單分類有四種︰性罪行歧視、社交歧視、語言歧視和家庭崗位歧視,但就理念上還是很粗淺的。至於推進的手法,主要就是定期監察社會議題,並向報章及各大眾媒體發放新聞稿,以教育大眾並推動觀念上的進步。

甚麼東西都是很初步的,如果你也感到興趣,即使你是女性,也歡迎與我聯絡,待找到足夠的伙伴及建立到充份的論述後,就進行下一步吧。可以到 Facebook Fan Page 用 inbox 溝通,而目前只會處理香港地區,謝謝。

The Nok

2013-07-04

香港音樂,可惜

每次一提到香港「樂壇」,總會有人指香港仍然有好音樂。但問題根本不是有沒有好歌,而是「我唔聽廣東歌架喎」早已是一種生活態度,就像「我唔睇港產片既」一樣,沒錯,你有看過《低俗喜劇》,但也僅此而矣。就在這惡性循環之下,港產片快要絕種,現在通通剩下合拍片或荷里活片,而廣東歌亦可能會步其後塵。很簡單地問︰2013 年過了一半,你還記得哪一首流行曲?

香港音樂問題是結構性的,已經無法辨清誰是因誰是果︰藝人唱歌只為了多一個身份、多一種產品,音樂並不賺錢;所謂好歌、獨立音樂永遠進不了主流群,根本「未聽過」;「bt 都費事」是很多人的口頭禪,但進行二次創作又好、偶爾想聽一下都好,誰都沒有選擇去購買;樂壇娛樂圈化,唱了一首好歌沒有第三方宣傳,市民只關心藝人的性生活,又或根本無從關心音樂;樣衰的,網上一致請他收皮,樣靚的,大家覺得只是隻雞,又或真的是雞。樂壇形象跌到谷底,無人談論,一致劣評,死局。

沒有特效藥,作為平日根本不會聽歌,只會靜靜上網的普通人,只會覺得可惜,畢竟流行曲是廣東話文化的基石之一,沒有了歌,廣東話距離死期又近一步。為何落得這田地,我想講兩點︰

第一,我們沒有評論歌曲的語言。

香港最出色的 blogger / 專欄作家都是寫政治的,其次是寫愛情,然後是電影或足球,而這些事物就成為了我們語言中最豐富的事物。例如足球員射入一球,我們可以用射入、轟入、趟入、片入、吱入、啅入、吊入等等去細分和演繹不同的入球,很多人根本「唔識睇波」,但因為這種豐富的語言,任何人都可以迅速投入到足球的熱情之中,任何人都「講得兩咀」,而這是非常重要的。說實在,沉悶的足球比賽從來都比較多,但是甚麼支撐著球迷?正是賽前賽後的大量資訊與討論。

音樂就截然不同。例如最多人談論香港歌手的問題,就是「走音」,但到底是怎樣走呢?鄧麗欣的走音,跟謝安琪的,或是黎明的,或是蔡卓妍的,或是靚聲王的「請坐低」有甚麼不同?其實他們有不同的,但我們根本說不出來,這就是問題了。正如我到現在都不明白為甚麼小學的音樂課要讀貝多芬和巴哈,有誰真的聽得明那些理論嗎?為甚麼小學不教大家怎樣唱好K?十年來,我們對於音樂的形容詞,除了好聽 / 難聽之外,就僅有陳奕迅的「感染力」和李克勤的「零瑕疵」,沒有其他了。《那誰》的好聽對比《天梯》的好聽有甚麼不同?有,但說不出。

很難遇到具水準的樂評,FB 沒有人轉載,討論區沒有人討論,香港人根本就沒有鑑賞音樂的能力。是的,我的確是這樣認為。所以普遍現象是「見紅就踩」與及「只懂評論歌手的外表與性生活」,話題點到即止。

第二,好的東西必須要超越國界。

為甚麼要受到外國人認同才算為好,這是無法解釋的現象,但事實上香港人就是這樣。一個在外國還不是甚麼的獎項,香港人拿到了他就升價10倍,萬一是國際觸目例如是康城影帝,就更加是天之驕子。

近年來,香港歌手確實給人的印象是地頭蟲,加上本地獎項隨著分豬肉、TVB鬧劇等而公信力全失,新一代拿得上檯面的紅歌星可說一個都沒有,更遑論新的天王天后。就算所謂離開本土,也僅僅是進入內地市場,那就更加令香港人討厭。為甚麼沒有香港歌手能參加格林美獎?或是進入日本市場與當地樂隊合作?甚至試試跟韓國歌手 cross over 去爭奪獎項?背後當然有各種限制,但我們就是看不到有甚麼突破,而冷漠也成為習慣。

聽聞有些香港人很羡慕韓國人,因為他們看來總是特別支持自己國家的東西,雖然據說 iPhone 已經取代 Samsung 成為韓國第一,不過就普遍認知而言,韓國人真是好像非常支持自己國家,尤其看來不少東西質素參差,沒有內涵,但他們自薦起來,那份自信自豪總是將同一件事推高兩級。相較之下,似乎香港人又特別看扁自己城市的東西。但怪責任何人根本沒有用,現實就是這樣。

還有很多東西想寫,但已經太長了,我也對於自己缺乏音樂的語言和鑑賞力,感到非常可惜。

The Nok

2013-06-27

遠比想像中好看的《王者天下》

對於春秋戰國時代的認知,我僅僅是秦滅六國統一天下的次序,及一大堆四字成語,例如負荊請罪、一鳴驚人、斷袖分桃、臥薪嘗膽、抱薪救火之類,至於人物方面,主要是知道嬴政,其他都是零零散散的甚麼春申君、楚懷王之類,加上孔子,就完了,沒有貫徹的理解,也沒有完整的大局觀與細節分析。尤其是相比起之後的楚漢相爭,及更著名的三國時代,本來應該更精彩的春秋戰國卻只是秦始王的個人表演。

畢竟我們認識歷史,總是受娛樂文化影響,三國演義及三國無雙的影響力不用多說,即使楚漢相爭我們也至少有中國象棋留下來,而春秋戰國則僅有一部《尋秦記》紅得起,所以我一直都覺得嬴政確實就是趙盤,哈哈。

確實很可惜的,畢竟稍為翻查史書,就會看到大量有趣的描述,例如「戰國四大名將」就是白起、王翦、廉頗及李牧,也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戰役,全部都留有非常豐富的創作空間,但除了四字成語斷斷續續的故事,一般人真的很難將整個局勢變化大致說出來。通常一談到戰國,就是說「秦很厲害,其他六國慢慢等秦國消滅,完」,是這樣嗎?

據說《王者天下》在日本和台灣都很紅,尤其是日本,早就動畫化和遊戲化,但可能中文譯名及畫風問題,一看就覺得似低質港漫,所以在香港的話題性遠低於其他漫畫,但是事實上這漫畫的創作水平相當高,好幾個部份的處理手法可說是教科書式表現。

這作品是建基於歷史上的真實人物,而主角竟然是不突出的李信,他在歷史留名的主要事跡,就是後期因為輕敵打了一場大敗仗……這會是少年漫畫常見的熱血勝利英雄人物嗎?但這正正是漫畫的成功之處,因為它交代了一個有趣的觀點︰歷史上很多出色的人物,可能當時是極之重要,卻會因為一次失誤,或沒有帶來決定性的勝利,於是在歷史上無法留下英名。這種想法貫徹於漫畫之中,同時是漫畫創作方向的主軸,天馬行空之餘卻又情理之內。

其次是戰爭的處理,著墨於很多細節上的戰鬥,例如小隊的協作、小規模戰術的運用,相比起不少戰爭漫畫,要麼就幾十萬人衝來衝去,沒有代入感,要麼就只是武將單挑,變成純粹格鬥漫。雖然《王者天下》都不免俗,熱血型武將單挑還是會常常出現,主角也實在是開外掛,但作為漫畫來說其實已經很不錯。

至於國與國的交戰,也不再是純粹的戰力比高低,或是不斷的鬥熱血和謀略,竟然還有重重的歷史前因加進去,例如連載至今,漫畫不斷強調上一代名將的事跡,如何影響著戰爭的發展,不再單純以「黃金一代」來顛覆世界,而會表現出一種很有歷史味道的立體世界觀,有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真實感。

有人認為︰「明知結局都依然好看的故事,是最出色的故事。」我們都知道最終秦滅六國,沒有懸疑,但這作品依然比想像中更好看。

The Nok

2013-06-19

大學情

或者是偏見,但每當我聽到「嶺南就像一個家」的時候,不單肉麻,也更加有輸了的感覺。情況一如你想介紹女仔給朋友,推薦說優點是很健康,又或看到朋友生下孩子,你讚那 BB 很像爸爸,其實都是拐個彎,默認了他們本來沒有甚麼吸引人的優點。所以當一所大學,要拿「像個大家庭」「人人都愛它」「嶺南人很XXX」之類來說它好的時候,感覺更加尷尬。

也不是想說嶺南很差,但事實上我入讀,是因為中大和浸大都沒有收我,而同時我亦把嶺南放進清單內,所以就變成「嶺南人」,僅此而矣。嶺南大學確實是收了 AL 成績比較弱的一群學生,事實如此,但這個和愛呀、大家庭呀其實沒有關係。而且我所認識的港大中大甚麼學生,他們都有自己很愛的社群,那些宿生會甚麼文化傳統也很激烈。現實是嶺南自豪的東西,其他大學都有,但其他大學自豪的東西 (例如學生 AL 成績),就是嶺南沒有。

可能你會說「博雅教育」,但其實每間大學都有自己命名的版本,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它是口號多於實質影響,因為真正塑造學生的,是學分遠多於理念,是人際關係遠多於宣傳單張,現實也是如此。

在甚麼大學畢業,於香港其實還真是小事,沒錯,很多人驕傲自己是乜大校友,也因此得到很多人際網絡、合作關係之類,但是只要你由屯門畢業之後,去其他大學報個甚麼碩士課程,一兩年,你想自稱是甚麼大學畢業其實都沒問題了,我有朋友就是這樣。先讀了嶺南學士,再去港大讀碩士,那麼你說他是嶺南人呢,還是港大人呢?

不過我明白的,AL 成績差本來感覺就不太好,讀了嶺南還被人質疑算不算大學生,這個階段也不是未待過,只好等排名更低的大學上來,然後心理就會平衡;如果還未等到的話,那麼強調大學那「人性化」的感情一面,亦可以彌補到與其他大學生的地位差距,不失一種心靈自妥之道。

而假如有人認為自己真的不是追求心理平衡,而是真心喜歡嶺南,又或功利地覺得,如果所有嶺南畢業生都自豪並團結起來,也是一種身份的增值,其實都沒有問題,畢竟感情這回事往往就是這樣來的,先結婚,再培養,傳統來說也是一種方法。

始終,當一個人要把身份和自信建基於一所大學,或許從最初就錯了,對於自己是在哪裏畢業,無法一笑置之嗎?在香港裏,沒有甚麼東西是永恆的,包括大學。總之,讀大學很開心,講完。

The Nok

2013-06-18

慢慢教


「點解講左幾萬次你都仲係咁?」如果你有一個正常普通的媽媽,這句話應該真的聽過幾萬次。家人與家人之間的磨擦,最主要根源之一,就是我們太快要求有結果。尤其對於媽媽來說,一次兩次第三次就是「永遠」「次次」和「成日」︰「你永遠都唔幫手洗碗架」,大家都知道的。

也不是只有媽媽,因為當你對一個人有要求時,我們的時間忽然就會變成無限急促。「你成日都遲到」,或者你已經是第 N 次向女友投訴,而且你知道每次你講出來,約會的氣氛就破壞了一半,但不能不講,因為你真的不想再有下一次,但女友也許更想提醒你︰「為甚麼第一次約會時,你只是說你剛剛到?」

為甚麼父母特別囉嗦?因為這個世界有太多東西要學,而我們的時間太少。即使你不是為人父母,假設你只是個大學生,有沒有覺得小學生好討厭?有沒有覺得他們很沒家教、沒禮貌、沒常識?是的,所謂「常識」如果要全部列出來,恐怕比起字典更厚。當父母的總是心急如焚,因為你要出來社會了,時日無多了,但看起來總是有太多缺點未解決,還有太多常識你未識。

「細路仔要慢慢教」是我聽過最重要的育兒金句,因為它釋放了我對於教導女兒的無盡壓力,是最勵志的救命稻草。沒錯,急不來,雖然沒有說所謂慢,實際速度是有幾慢,例如教女兒有禮貌,要教多久?怎樣才算教不了?但真正重要的,是我們從來都不能妄想為教育定一個時限。

別提小孩子,就算是成年人自己,我們又有能力定一個改善的時間表嗎?我們立志過做運動、決定要戒煙、不再做夜貓、減少用手提電話……請問有哪一樣是堅持到了?有哪一次,我們按時完成工作,沒有拖延?如果成年人都做不到,為甚麼我們竟然習慣要求孩子做得到?又或覺得另一半理所當然要馬上改變?

慢慢教,應該要成為香港的法定宗教,每個人都必須學習一個概念︰教育就是撒種,不一定落入好的土壤,不一定可以發芽生長,不一定按時結果子,或許你所有事情都做對了,但其實在人類的世界,因果律是不存在的。下一次當你看到有父母對於哭鬧在地的孩子毫無辦法,或許你的看法會有所不同。豁然開朗。

The Nok

2013-06-17

落地的政治《王牌至尊》

《王牌至尊》是好幾年前的漫畫了,主題很明確,談的就是政治。這套漫畫很討好,它沒有糾結於政治手腕、交涉、國際政經關係或是複雜的條約脈落,而是基於簡單,亦忠於簡單︰「你覺得你的生活有沒有不妥當的地方?」「你覺得你所住的地方,是不是有合理的改善?」「你覺得你的努力,能得到恰當的回報嗎?」

一談到政治,確實就是大量的陰謀論與政治理念,漫畫盡量避走這些無底深潭,而是以一種「星期日檔案」式專題探討,由教育到醫療,由傳媒到建造業,逐個逐個問題引爆出來,強逼讀者思考,然後再導出答案。沒錯,是很戲劇化,有時還相當熱血催淚,同時還頗有幽默感,現實世界沒有那麼精彩,但是作為一套漫畫,足夠了。

「覺悟」是認識政治最基本的要求,即是你必須看清一件事實︰你所身處的世界,並非「自然而然」的,而是有成千上萬的人,各懷著不同的目標,可能是個人利益,可能是追求公義,然後互相抗爭交織而成。「討厭政治」其實真正意思是放棄思考,放棄明白真相,然後龜縮在一堆「腳踏實地」「種瓜得瓜」的四字詞語中隨波逐流,任人魚肉。

而這套漫畫更重要的價值,是展示了一種「真實參與政治的方式」。由於互聯網發達了,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可以透過網上平台,看到很多TVB以外的資訊,發現原來社會不是電視機和領導人所說的那麼美好;但與此同時,當人們在網上覺悟,然後鬧鬧鬧的時候,這又變成另一種「離地」。

漫畫所展示的,是主角一次又一次,透過思考與魄力 (加上主角神威),去為社區帶來一點點改善,而這些改善,就一點一滴成為了他最後的成功。反問自己一句︰我們為自己的社區做過甚麼事情?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一談到政治,往往就馬上挑戰最終 boss︰「我買唔到樓」「我推翻唔到中共」,但是你對於自己所住的屋邨有幾多認識?對於樓上樓下的噪音和爭執,你除了投訴,還做過甚麼事情?半夜樓下出現小混混、巴士上有人不讓座、公園裏的設施被破壞,其實你除了拍片放上網,還做過甚麼?

政治是生活的重要一部份,但如果我們的生活就只有互聯網和新聞熱話,動不動就牽涉幾百萬人的生計,我們只會覺得無能為力,永遠流於網上兇狠,現實XX。要怎樣真實參與政治?很簡單,由改善你和你媽媽的關係開始。

The Nok


2013-06-16

如果高登執笠,誰會覺得可惜?

恐怕都沒有。正所謂「逢紅必反」,高登仔其實就是香港人的縮影,一方面跟紅頂白,甚麼東西多人留意,就拼命出帖發表意見,到了夠多迴響,又湧一群出來力排眾議,挑東西批評,當然也是一沉百踩,捧踩捧踩捧踩直至所有剩餘價值都榨乾,就輪到下一個。高登本身就是一個會自我摧毁的港式社群,既然紅了,那麼凋零而滅亡也是理所當然。

如果真的執笠,恐怕也沒有太多人會覺得可惜,因為你很難找到甚麼人,是沒有被高登仔挑剔過、譏諷過甚至詆毁過。在真實世界裏,尤其是名人們,跟所謂高登網民都只是一種 give and take 的關係,名人就利用高登得到所謂最新民意和潮流,甚至以所謂「網民意見」去講自己想講的東西 (例如蘋果日報),至於網民就透過消費名人新聞來娛樂自己,各取所需。高登仔從來不是甚麼人的朋友,消失了,也一點都不可惜。

讓我們回顧一下,其實所謂高登仔的「貢獻」是甚麼。最為人所知的,就是改圖惡搞、二次創作及最厲害的登報宣泄,亦僅此而矣。沒錯,有不少人藉著這個平台,開展及宣傳了他們的生意,雜誌又有、零售又有、出書又有、連飲食業都有,不過通常都是落得「借高登上位」此污名,僅僅曇花一現。所以會將「高登仔」當作朋友的人,已經沒有,越有影響力的人,越對高登仔敬而遠之。

真正流傳得長久的東西,往往就是改圖和潮文,因為你張貼和轉載這些東西,幾乎是毫無成本,恥笑就是高登最核心的精神。例如一個人貼了某人改圖,其他人覺得好玩,就不停貼不停貼;一個人說某人是公廁,其他人又覺得好玩,就不停講不停講;又或貼一張普通大眾臉的女孩照片,你踩一句,我又踩一句,踩下踩下就變成眾所周知的名扒。

那麼上去求知識、發問題呢?也不是不可能,如果高登仔心情好,而又剛巧懂得回答的話。剩下的,就是一堆陰謀論、八卦料、 AV 資訊和轉載文章。所以如果高登真的消失,世界上再沒有「高登仔」這個族群,恐怕更多人是覺得鬆一口氣,而不是感到可惜。畢竟,你想鬧依然可以在 Facebook 鬧,兼且留言可以刪除而且不會被輕易 Google 得到。

既然高登仔是香港人的縮影,那是否代表「香港人」消失了也沒甚麼可惜?恐怕殘酷的事實正是如此,撫心自問,到底香港人為世界作出了甚麼貢獻呢?在大家炒樓炒股炒iPhone製造經濟泡沫的時候,香港人不過只是相對於大陸人的「 自我感覺高貴良好」的存在,而這個存在於地球上也是微不足道。例如說到禮,要談英國人日本人台灣人恐怕都遠遠未到香港人。

而且,就算是「被消失」,在我看來也僅僅只會是一陣騷動,很快就平息。情況就像班上有幾個搗亂學生,老師為了隔開他們,於是全班座位大執,引起了學生的不滿。但這些學生沒有去制裁壞學生,也沒有想辦法令壞學生守秩序,而是投訴老師妄顧學生不想調位的意願。

所以當聽到「沒有高登仔,哪會有高登」時,真的笑了,因為「沒有高登仔」下一句本應是「咁又點呀?」。

The Nok

2013-06-12

不承諾

翻看一下,原來上一次寫「承諾」已經是 2011 年,想不到還要再寫一次。對我來說,承諾就是「說到,做到」這麼簡單,「說到,做不到」就是失信,沒有任何藉口,沒有任何理由,失信就是失信。

聽起來很殘忍,「我都唔想架!?」好像很無辜,因為我們在世界上確實不是全能全知,總會遇上意外。我明白,也認同失信的人並非故意,如果是故意那就叫做欺騙,所以他們並非無品,而是無能。答應了,做不到,是因為在答應的時候沒有充份評估,信口開河,然後又沒有能力補救,結果失約,就是這麼簡單。

上次寫的時候,呼籲失信的人自我檢討一下,要求無能的人自我檢討,非常合理吧?結果如何呢?結果就是「不承諾」。

「明天來不來?」「無法應承你……」就是一種策略,沒有「應承住先」那麼人渣,好歹都有點自知之明,所以勉強算是率直的表達自己無能為力,始乎還可以繼續做朋友,至少好像可以期待某天終於等到對方應承。

另一種策略,則是在大家都興高采烈地相約活動時,不清楚明確表態去或是不去,就算偶有插嘴,也沒有真的「落實」自己會去,然後「很聰明」地可以在活動最後一刻前才決定是否參加,如果不出席,也不算失約,因為從來沒有真的「約實」,還真是相當港式小滑頭。

要真誠待人,原來不是那麼容易。去就去,不去就不去,這種幼稚園老師就會教的道理,也許到了八十歲都學不懂。那麼問題來了,到底「失信」,還是「不承諾」較差勁呢?這個考起很多人啊。

The Nok

2013-06-05

告別 Windows XP


早前終於換電腦,還順道告別用了10年的 Windows XP。如果你和我一樣,用過 98、2000、ME 和 NT,應該都會明白,其實 XP 真的很偉大。一來 XP 打橫看起來就像伸脷的鬼臉,二來 XP 的藍畫面率真的相對頗低,而且兼容了絕大多數東西,其實真的很好用。

據說如果每藍畫面一次,Bill Gates 就捐出一美金的話,他早就破了產,而他至今依然這麼有錢,大概因為 XP 拯救了他。雖說當年 XP 出閘沒多久就弄出了疾風病毒事件,還要搞一大輪安裝 Service Pack 3,尤其是翻版的話更麻煩重重,又要避開 Windows Genuine Advantage 之類。明明是在用翻版,還好意思投訴?這就叫做集體回憶。

由於用了 XP 十年,早就跟現在的 Windows 脫節,但換新機硬件提升太多,唯有硬著頭皮升上去 Windows 7,我知道,Windows 8 都已經出了嘛。

每個圈子裏都總會有一兩個人比較懂電腦,然後所有人家裏電腦有問題,都會找這些人。甚麼開機只聽到 do do 聲但沒有畫面,或是找不到速成輸入法,抑或不知道如何破解 xanga lock,都是找這些朋友。而我就曾經做了這個角色,不過都是往事了,現在我甚少告訴朋友自己懂甚麼電腦知識,更何況換了 7,順理成章。

電腦發明至今,很方便,同時也是很麻煩,由硬件到軟件,由 keyboard 到 mainboard,每一樣細節都可以出問題,所以孔子都說過︰「不要給你媽媽買電腦。」而我亦堅持了這個原則。

也因此 iPad 是極偉大的發明,因為它可以讓任何人以近乎直觀的方式操作一台電腦,不用再煩惱硬件軟件問題,而更重要是,一旦壞了,普通人無法自行維修,解放了一眾小圈子內的電腦人,大家都終於可以大聲回覆你的朋友︰「自己去問 Apple 啦!」

The Nok

2013-06-04

網民的本質就是八婆

每個圈子裏都總會有一種人,名叫「八婆」,你自己回憶一下人生裏遇過幾多個,我猜沒有人會喜歡牠們,即使你自己正是八婆。我明白,就算你知道自己是同類,你都會堅持,其他八婆是死八婆,而你沒有那麼八,我明白。

八婆最討厭的地方有二。首先,牠們本身就好討厭,其次,牠們沒有犯法,所以你除了更加憎牠們之外,你無可奈何。

你聽得最多的一句大概會是「我都係有果句講果句姐」,沒錯,八婆不單甚少會講大話,正好相反,牠們最愛講真話。例如「一早話你唔掂架啦!」或是「邊有男人好似你咁架?」又或是「你話佢兩個冇野我唔信囉」,沒有一句是大話,但每一句都可以難聽過粗口,你說厲害不厲害?

當然你是對牠們毫無辦法,因為如果你嬲,回覆十不離九是「乜你咁小器架」或是「咁我有冇講錯先?」或是「你做得出就預左人講啦」之類,你是鬥不過牠們的。

而網民的本質,其實就是八婆。所以在討論區,天天都有人公開對別人評頭品足,可以是上載自己的朋友,或者轉貼中環我至靚,又或新聞裏任何的地球人;然後你發現,人類永遠無法討好網民,因為你做好事,他們懷疑你的動機,你解明動機,他們覺得你不夠聰明,你巧妙展示,又有人批評你城府太深,其實每一句都沒有說你錯,但你會莫明奇妙地變成醜人。

至於最熱鬧的主題,總是關於道德的問題,而且你會很好奇,為甚麼網民一邊推崇開放自由的道德觀念,例如相信每個人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但是卻會用上世紀的語言,作出各種各樣的詆毀。例如你收入不夠老婆多,你就是軟飯王、廢柴老公;例如你換過幾次男朋友,你就是公廁;而且你對他們毫無辦法,甚至所謂借刀、所謂起底,最終都是一句︰「我都係實話實說」「你上載得互聯網就預左俾人睇到」。

所以每次見到有人上網聲討主流網民,心裏就覺得可憐,因為你可以厲聲喝令一個八婆收檔,但你永不可能叫一群八婆稍稍收斂。

因此聽到有人說,甚麼網民很易受人煽動,錯了,不是我們容易被人煽動,而是我們喜歡患上道德躁狂症,一聽到有是非錯對可以點評,就馬上用各種方式「講真話」,講到爛、鬧到爆。因為我們不怕沒有道德,最怕的,是沒有話題,我們都是八婆。

The Nok

2013-05-28

關於《進擊的巨人》熱潮

免費報紙 AM730 竟然用《進擊的巨人》做頭條,可想而知香港有幾太平。事實上這作品真的很紅,很多人都在談,很多地方都用它來借題發揮,而報紙因為想跟風一下,就勉強補充所謂社會現象進去,更形膚淺,恐怕是近年最差頭條之一。

這套作品有甚麼好?在未有動畫之前,其實我都沒有仔細逐格看,因為原作畫功太差 (或說太有風格),基本上普通讀者很難辨認角色,而且由於不斷有路人角色死去,普通人感情上不容易快速入局,只有少量漫畫迷才會對一些伏線及謎題議論紛紛,但是一般讀者只能夠勉強跟跟看看。為甚麼不放棄呢?因為這漫畫有個極大的優點,就是非常熱血而緊湊,很多時讀者不太明白該一話在說甚麼,但還是會覺得很刺激,反正都是網上免費看,每次出現都翻一次,也不錯。

而漫畫的真正爆點,是在幾個月前 (即是幾話前),一個關鍵伏線以極平淡方式解開,而且屬於超展開模式,忽然之間很多伏線和謎題聚焦起來,於是乎幾十話鋪排著的劇情,忽然變得容易閱讀,一大群讀者包括我在內,紛紛從頭讀起,才真正明白故事的內容與深度,然後漫畫在網上的議論程度推到高峰。

剛好動畫就在這時候推出,一大群正好入局又討論得火熱的大眾漫畫迷,很期待下一話連載,卻又要等一個月,於是動畫就是最好的調劑,因此第一話就備受注目。不負所託,動畫非常好看。

好看點有幾個︰主題曲非常熱血,無論是畫面或是歌詞,聽完可以再聽;畫功大躍進,尤其是看了幾年的爛畫功,忽然變成如此華麗,當中的震撼真是漫畫迷才會理解;配樂與配音相當成熟,所以動畫中很多感動位、悲慘位的感染力都很強。總之關鍵就是,漫畫迷重新發掘了很多以前忽略了的細節,而且女主角又極萌 (對比漫畫),由戰神三笠變成笠笠笠bb,就動畫來說實在是佳作。

當然,老問題,如果比熱血、比懸疑、比劇情、比畫功、比任何東西,都總有其他作品更出色,但為甚麼偏偏走紅了巨人?香港人又是不是太跟風?就像之前的江南 style 和 candy crush,它們都有優點,但不是最好,喜歡它們只不過是因為跟風嗎?很多人無法理解的,就是「大家都在看」本身就是一個優點,尋找共同話題不正是我們每個人成長路上的主要煩惱嗎?滿足感不需要來自作品自身,能夠找到志同道合本身就是快樂,如果剛巧作品也不錯,那就最好了。

我明白,當一部作品走紅,原有支持者通常都會不高興的,因為那好像無端端從「知音」降格為「粉絲」,前者是一種知性美,後者只是消費群。「喜歡就好」對於很多人來說是很困難的;而且其實大家都一樣,大眾享受的是「共同話題」,動畫迷享受的是「我獨醒」,都是作品以外的東西,果然本是同根生。

The Nok


2013-05-27

如果徒勞,為甚麼還要繼續?

還記得前幾年六四,每每臨近的日子就湧一堆人出黎,說甚麼六四屠城是假的、學生被誤導、軍人才是受害者、大家應該向前看、不能聽學運領袖一面之辭云云。當然通常都是反效果,而且隨著香港年輕人提早政治覺醒,參加六四晚會的人反而多了。今年完全不同。

「不想再去六四晚會」是很多很多人的心聲,原因很複雜而多元︰例如不喜歡支聯會口號,或是漸覺香港與中國其實是兩個世界,或是覺得相比起陌生的內地人,本土還有更多需要,又或覺得「平反六四」本身是向中共政權的乞討,是愚蠢的概念,又或是覺得,廿幾年了,喊句口號點起蠟燭有甚麼用?

是的,靜坐、口號、點蠟燭有甚麼用?香港自由民主廉潔倒退,政府官員操守劣化,政治決策明逆民意,抗爭與示威十幾年了,越來越行禮如儀,年輕人都會問一句︰到底有甚麼用?徒勞的抗爭為甚麼還要做?

這是現實中香港人的困局。以前人們會說「眾怒難犯」,政府會對群眾的忿怒忌憚三分,但是現在呢?要捐一億的話照捐,要委任劉江華的照委任,道歉都不用繼續等退休,誰在乎眾怒?而且不做徒勞的抗爭,又應該做甚麼抗爭?武裝革命嗎?可能有人很想,但是香港人根本拿不起槍,不想死,不敢死,而且在一個已發展城市,管理井然有序,我們根本不知道怎樣才算是革命,也不敢提出來,因為「犯法」在香港是無人可憐的。

所以香港唯一剩下的情緒,就是忿怒。我們只能夠忿怒,只能夠每次一打開港聞版,就忿怒,馬上幾百個留言、幾千個share,都是忿怒、忿怒和忿怒。

忿怒可以成就甚麼呢?忿怒是不是推動社會改變的可靠動力呢?透過忿怒、破壞與流血所帶來的社會改革,最終會種出甚麼果實呢?這是個很漫長的議題,也是在這個高登年代所無法三言兩語解釋清楚的信念,是很宗教的,很內省的,以寬恕與慈悲,對於眾生的不忍,代替忿怒,讓自己活得快樂一點,同時又堅持和平高舉所信仰的價值,到底是不是愚昧的徒勞?

1789 年法國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與君主制,流了很多血,一直反覆的建立共和、出現暴政、捲入戰爭,直至 1958 年落實第五共和,終於漸見穩定,直至今天,當中已過了一個半世紀。香港又會走上怎樣的路?

The Nok

2013-05-24

凡人英雄

理想的話,這個世界不需要英雄,因為英雄需要強大的邪惡與無力的群眾去襯托,在街頭持槍濫殺的悍匪手中,拯救出四歲小女孩逃出生天,就是英雄,但是準時上班開巴士,然後晚上收工回家休息的司機,不是英雄;悲壯一點,還可以是強大的邪惡,配合討厭英雄的群眾,那種黑暗感就更有票房。然而,這世界不應該有英雄,因為世界不應該有濫殺無辜的悍匪。

但是我們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就算沒有明刀明槍的惡黨,也會有人性泯滅的敗類,從新聞裏,從人類極端不平等的常識裏,從每日上班對面枱那副嘴臉裏,你在心底深處就認定邪惡不單存在,而且充斥於世界,人類需要英雄,問題是我們不知道誰是英雄,誰是假扮英雄的惡黨,我們也怕歡呼錯。

而往往最勵志的新聞,就是偶爾出現的英雄,例如見義勇為救出被囚十年的女子,總是不起眼、大眾臉、甚至低下階層的典型路人,完全沒有荷里活式英雄應有的俊肖與氣魄,甚至事件是略帶一點點運氣,是剛巧這時這地這事件,造就出其實不是那麼了不起的英雄。

然而從結果來看,這個平凡人確是做了不平凡的事,恰好是偶遇令人心寒的邪惡,卻又被他無心插柳的解決掉,於是成為了勵志的故事。

憑運氣的故事有甚麼好勵志?因為這類故事背後總是埋藏一個訊息︰每個人都是英雄。怎麼可能?邏輯就是,只要你是一個平常人,當你就剛巧在這時這地這事件,你也會這樣做,你也會因為常識與小時候的教育,作出結果同樣不平凡的決定。幾乎每個凡人英雄在接受訪問之後,都會得出同樣的結論。

聽起來真是非常勵志,我們找不到英雄,我們每個人平常時都僅僅是一個準時的巴士司機,只因為沒有遇上邪惡,不過只要遇上挺身而出的時刻,我們都會變成超人、蝙蝠俠、Ironman。勵志足足有兩面︰世界的邪惡沒有我們想像那麼多,而且我們都有成為英雄的潛力。

會這樣嗎?為甚麼「舒特拉的名單」會這麼蕩氣迴腸?因為在一個邪惡的世代,清醒的舒特拉是如此稀少,原來絕大多數人都沒有累積到足夠的勇氣與力量,在必要時成為英雄。

相反的是,我們日月所累積的,卻可能是對身邊人更多的怨氣,對世事更多的執著,對物質更多的慾望,所以當我們剛巧就在某時某地某事件,不單不是成為英雄,卻是第一時間成為邪惡。我們以為邪惡是某個必須消滅的個體,原來就收藏在自己的心底裏。

上一次我們發脾氣,上一次我們說了謊,上一次我們為方便而犧牲別人,就已經加入了邪惡的陣營,直到有一日,我們以為世界沒有英雄,也沒有上帝,只剩下可憐的偶爾勵志。

The Nok

2013-05-17

識靚女

說起來很丟臉,但我還是必須承認,讀書時候最大的心願就是識靚女,轉過好多次學校,換了很多同學,做過插班生,也見過插班生,每一次最希望的始終是識到靚女。人人際遇不同,能不能識到靚女這個要看命數,不過我覺得香港人還算可以,如果不是讀男校的話,前半生大概總會識到一個半個。

讀書跟工作的環境很不同,讀書時跟甚麼人做朋友,自主程度其實不多,識到甚麼朋友,跟你的座位、身高、學號、分科有關,於是靚女很多時會跟一群相貌平平的女孩子做朋友,應該說,外貌並不是朋友群的共通點,而每個圈子裏,總是有些比男孩子早熟的女同學,很快就察覺到誰比較漂亮,然後很快就會妒忌,然後也會把想來結識靚女的男孩子用各種方式拒諸圈子之外。

識靚女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對於男孩子來說,識一個靚女,其實不必然是有甚麼居心,不一定是狗公 (至少讀書時期是這樣),而僅僅受本能驅動,是小孩子蒐集徽章,自自然然就會去做的開心事情,雖然集郵是個很負面的詞語,其實很準確。

也因此,在女孩普遍比男孩早熟的情況下,識靚女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一方面很容易被更有機心的女孩說成是有機心,另一方面,處男們對於女性的心理掌握甚差。

但出來工作就是另一個世界,大家都明白了遊戲規則,大家都看清楚漂亮的標準線,也接受了自己的定位,而且明白了靚女其實不是女神,一樣需要別人的認同,更渴望樣貌以外的認同,需要真誠的友誼,需要開懷大笑的聚會。所以,識得靚女對工作很方便,卻再也不是甚麼重要的目標,因為外貌對於友誼來說真的變得不再具意義。

是的,在工作上有靚女幫忙是非常有用的,還是有千萬人喜歡看靚女,會對靚女手下留情,會因為靚女而事事忍讓,但是做朋友就真的另一回事,所以「外貌」變成比起學歷更加赤裸裸的工具價值,結果反過來,大家更加不傾向與自己外貌相距太遠的女孩做朋友,因為心態與經歷都差太遠了。逆向思考的話,即是你只要識到一個靚女,那麼你就會識到她背後一群靚女朋友,然後讀書時期那麼遙遠的夢想,今天看來不值一提。

還希望識靚女嗎?都會的,因為很有利工作。是不是很過份?也不是的,因為靚女不靚女,早就不是做朋友的條件。

The Nok

2013-05-16

強姦犯協會強烈譴責黎棟國言論荒謬

致香港特府保安局局長黎棟國先生︰

早前黎局長於記者會上,就強姦案數字上升的問題,建議「年輕女性不要喝太多酒」,本會現作出強烈譴責,因為閣下陳述失實、歪曲是非、顛倒受害者。

首先,這言論實際意思是指「喝得太多酒的女性更容易被侵犯」,明顯是侮辱了強姦犯,因為強姦犯並不會作出差別待遇,這種論述描寫強姦犯總是捨難取易,基本上就貶低了強姦犯的意志與行動力。當強姦犯要強姦時,絕對是隨機抽樣,遇清醒姦清醒,遇醉貓強醉貓,與女性的反抗能力毫無關係,怎麼可能會出現「喝得太多酒會增加被姦風險」?Totally Ridiculous。

除此之外,由於喝酒是正常社交活動,這言論也暗示女性會因為喝醉而被朋友侵犯,也是另一錯誤指控,因為強姦犯想犯案的時候,並不會但求就手,絕對可能由旺角專門乘車到元朗然後在路中心強姦一個從不認識的女性。

基本上黎局長主要是對強姦犯認知錯誤,其實本會都是有原則、堅持、團結、無私、進步的犯人,不想強姦的時候,就算年輕女性穿著 deep v 短裙大露背,打出兩半球騷長腿,把牛奶滴到胸口上,我們都完全不會因此而強姦;相反,如果想強姦的時候,就算你用黑色不透光垃圾膠袋全身笠住,只露出頭髮以茲識別,強姦犯一樣會性侵犯你。

而且黎局長也犯了 Blame the victim 謬誤,印度個個月都有輪姦案,難道政府就要建議年輕女性不要穿著 deep v 短裙大露背一個人前去印度自由行嗎?完全錯誤。身為局長,應該公佈強姦數字,然後譴責強姦犯,不停呼籲強姦犯切勿以身試法,至於女性做甚麼、穿甚麼,跟你的公職無關,女性也絕不應該負上任何責任。

所以,就黎局長把強姦案風險與女性行為掛勾,是完全貶低強姦犯自主侵犯的個人意志,本會就此表示強烈抗議,請黎局長還是轉行當一個保安好了。

國際強姦犯協會聯署

※※※

上文純屬無聊老作,有關協會絕對虛構,請各位不要強姦。

2013-05-12

秋前算帳與覺醒


黃子華的《秋前算帳》被稱為神作,因為你看了 15 分鐘,就會驚訝為甚麼在 1997 年,他已經準確預言了 15 年後今日的實況,當日很多人根本未睡醒,還在同聲歡唱「明天會更好」的時候,他就說全港熱烈慶祝收返、全港青蛙熱烈慶祝煲水,而還有更多人的反應依然是「係咩?碰!」,任誰都會覺得黃子華實在是一代鬼才。

是因為中共太過貫徹始終,還是香港人真的過於幼稚?恐怕兩者皆是,尤其不少港人對於中共的看法是「今日中國已經改變了很多喇」「多給點時間中國政府」「其實都是傳媒抹黑」之類,我們也只能繼續實現《秋前算帳》的劇本。

所以近幾年來,最常聽到有關政治的字眼,既不是拉布,也不是赤化,而是「覺醒」。主權移交 15 年,由小學變大學,由讀書變工作,抬頭一看,發現世界原來不是書本上寫的那樣,更不是電視機播放的影像,那些報紙上看到的,身邊長輩所說的,甚麼血濃於水,甚麼一國兩制,甚麼香港勝在有 ICAC,只要你「覺醒」,就會發現,咦,原來你只是想「好地地」的「腳踏實地」,在中國底下的香港,沒有這回事。

你不再相信 TVB,你很難決定去相信哪份報紙,沒錯,現在越來越多人轉載蘋果日報,而因此你更加驚恐,因為當一個社會,只剩下一份報紙的時候,那就和沒有報紙是無分別的。

好啦,當你覺醒,你想為香港做一點事,你可以做甚麼?你會發現民主派是維穩派,是失敗主義者,是循例反對派,他們會帶領香港光榮地死去;然後你轉向激進民主派,總是覺得疑神疑鬼,一直在分裂、在變得小眾、排他,如果他們就是終極無間道的話,那真是死得可憐;然後還有網上大國師,指指點點,但還是拿不出具體可行的策略,而且,你發現香港已經沒有誰人具備魅力去感召全體香港人革命。

於是,徒有覺醒,然後變得更加痛苦,因為再一次立法會投票,只是提醒你,其實你一直徒勞無功,越來越梁文道,越來越西西弗。

又或者香港人本來已經是一群智者,他們太快意識到「活著」才是最重要的,太快覺悟為一個城市而犧牲是浪費青春,不如當下快樂,圍著鴨仔圍下圍下又一日,盡快賺夠然後移民,繼承 1789 年以降歐美先人打拼回來的民主社會,與全體亞洲人放棄亞洲。

前球星奧雲說︰If you can't beat them, join them。為甚麼高官們都有綠卡或居英權?你覺醒了的話就會明白。

The Nok

2013-05-02

女兒兩歲生日


女兒今天兩歲了,很平靜的過,就像其他 364 天一樣,尤其她未有生日的概念,不知道原來這一天男孩將要向她進貢、無數人要在她的 Facebook 上留言、很多人會期待跟她說生日快樂……這些都未發生之前,她悄悄進入兩歲。

看著自己的女兒長大,就會特別感覺到生命不是必然,雖然地球已經有很多人,但是應該存在卻又中途退場的,也不少。每次看到幾歲大的小孩遇到意外死去,或是白頭人送黑頭人,二十歲未到就先父母過身的新聞,就不禁去想,到底自己媽媽是怎樣看待我這個步入中年的兒子,三十歲不算中年嗎?

所謂生死學,很多時候就是看到死,就想到生,例如臨終病人往往會尋索自己一生的意義,又或當你假設自己明天就要死亡,就會知道當下應該怎樣過活,這是生死學最常見的思考方式。而其實,在你依然活生生的時候,就更加應該準備一份面對死亡和失去的信念。

多少會明白那些在子女結婚時,還滿滿怨念要禮金要酒席,還對婚禮甚麼多多要求,不知道是父母自己結還是子女在結的態度,因為子女在他們看來,實在是花了半生心血的果實,是個在起點時無法預測回報的投資。雖然在最初大家都很單純,只是想對這個未認識的小孩子投放滿瀉了的愛,但是慢慢我們就會忘記初衷,就會將自我延伸到孩子身上,開始不捨得放手、不捨得別離、不捨得他們擁有個人意志。

照顧子女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不是一個 task 一個 camp,而是真實地改變自己的生活,然後去接納一個你本來不認識的人,而當你悉心栽培之後,他就離開你,這份苦澀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昇華。有些人會變成怨讟的老爺奶奶,有些人則變成任性的老小孩,而真正能夠享受孩子幼年時帶給自己的歡樂,然後接受這就是預支的回報,甚至欣賞他獨立出去的結局,視之為第二次的收成,恐怕真的不容易。

兩年了,還有十多年,我要在她身上看到自己曾經走過的路,由 A-Z 的學習,到人際關係的處理,轉換學校的膽怯,面對公開考試的壓力,選擇人生前途的迷惑,也許還亂入戀愛的幻想與挫折,就像我自己的人生還要多走一次,但是結局卻不能由我所選。或許還是很遙遠,因為當下我還未幫她戒片。

The Nok


2013-04-29

唔好唔准唔俾

因為帶著一個兩歲的女兒,就發現我們身處的世界,是充滿著禁止,所謂成年人,其實是一個懂得不停約束自己的人,例如落街行一個圈,都會有無數的「唔好」︰

唔好跑
唔好跳
唔好停係度
唔好行太快
唔好行太慢
唔好掛住望,要睇路
唔好大叫
唔好指住人
唔好執地下d 野
唔好踢d 垃圾
唔好掉野落地下
唔好衝紅燈
唔好打斜行
唔好行上草地
唔好行出馬路
唔好行單車徑
唔好掂人地架車
唔好撩果個乞衣
唔好接傳單
唔好理法輪功
唔好係街度踢波
唔好……
唔好……
唔好……

無論是行路、坐車、食飯、睡覺、玩耍、讀書,其實每一步,每一小步,都充滿著一個接一個的「做人道理」,我們可以很簡單地說一句「推己及人」或是「be considerate」,但是對於未有概括觀念能力的小孩子而言,生活看來就是無止境的限制,難怪他們想要成為大人。

當然故事的結局大家都知道,我們不知道哪一天,忽然發覺自己懂得所謂做人的道理,甚至開始有自己一套,開始想去指導後輩,然後不知道該從何說起,因為在生活裏「唔好唔准唔俾」的事情實在太多太多。

話說回來,早前忽然又發了關於高考的夢,當然是很大壓力,因為沒有溫過書,也覺得現在去溫的話也不可能會完成得到,人生的智力好像已經過了高峰期。然後我又想,哎,到我的女兒要去考試了,為甚麼我又要面對所有考試多一次呢?

The Nok

2013-04-22

爽報專欄︰接受命中次貨

在巴士站燈箱看到社署的廣告「夫妻緣不再,親子情永在」(圖),即是說你們兩夫婦離了婚是事實,但仍然是兒女的父母,兩種角色可以脫鈎,也一樣幸福快樂。站在社會現實的角度看,這廣告是一種進步。

畢竟世上有太多「最好」的教訓,例如「一家人最好互相關懷、家庭和諧」,這話誰都知道,問題是現實做不到。

人人認同「最好」家庭有愛,但退而求其次呢?只要沒有恨也可以嗎?「如何跟有積怨的親戚拜年」才是香港人真正需要的輔導。又例如「升學擇業最好根據個人能力和興趣」,典型廢話,「怎樣接受庸碌的供樓下半生」和「如何適應刻板的工作生涯」及「準備面對沒有保障的退休生活」才是真正適切的教育。

情況就像新聞常常警告,香港某某排名又下跌了、上海和新加坡又超越了,好像不保持第一名、不做亞洲第一就香港末日,但從來排名第37的城巿,又是怎樣生存下來呢?

我知道追求卓越很好,但是接受現實的缺陷,然後等閒視之,這種胸襟和豁達在一個壓力越來越大的城巿,更顯珍貴。當然,如果有日,連「親子情不再,夫妻緣仍在」都出現的話,那就更厲害了。

原文位置

2013-04-21

FB 上的真誠 RIP

在 Facebook 打 RIP,是頗爭議的。支持的人會說,這是他們哀悼的方式與自由,別人不應該去質疑;批評的人會覺得,這種方式也實在太膚淺和隨便,似呃 like 多過有誠意。我明白,有沒有誠意是很主觀的,旁人很難只用三個字母,就判斷出對方是否有誠意。但調轉來看︰「很有誠意地在 Facebook 上打 RIP 作哀悼」,這句話是不是有點不可思議?

Facebook 本身是一個甚麼地方?這是大多數古怪現象的根源問題,因為每個人對這網站的理解不同,所以表現出來的行為模式也截然不同。有人覺得這是溝通工具,有人認真地看待每個戶口,相信這是真實人格的投射,也有人僅僅覺得是個娛樂。所以 FB 是一間卡拉 OK,每個人都在唱歌,雖然唱的原因和曲目都不同,但這裏其實就是 K 場。

沒錯,你有自由去 RIP,但只要想像一下,其實你是在一間卡拉 OK 裏低頭默哀三分鐘,完成之後繼續劈酒猜枚唱 K,well,你覺得如何?

一番心意嘛,我明白,在劈酒與下一首歌之間,你還騰一個空位出來 RIP 某個素未謀面的人,真是 TMD 有心了。反而,如果你視 RIP 為一種個人表演,好讓別人覺得你有心,而不真是發自內心,那倒是更加順理成章。「認真地在卡拉 OK 憶念亡母」,你讀完自己會不會想笑?

黃子華在楝篤笑曾說,他聽過最震撼的對白,是「今日睇真D」裏,主持人說「做人最緊要積極」,然後下一句是「廣告返黎我地睇下紙盒藏屍內幕」。有幾多人明白,我們這個年代對於表達感情是脫離背景、脫離脈絡、脫離常規,甚至脫離人格,我們可以在高登對於某人的死熱烈地彈唱,同時回到 Facebook 作誠意的 RIP,然後毫無真實感覺,比起電視裏五分鐘悼念之後,就有十分鐘歌舞表演更加戲劇化。

當然,更令人作嘔的,是那些早前才批評「某些人 / page 借別人的死來出圖呃 like」之後,過幾日就自辯「我 RIP 有我的自由,別人怎能批評我」,這種不要臉還真是世上少有。但觀乎其人在網上與在現實裏的分裂,網上大徹大悟,現實斤斤計較,那倒是合情合理。

你覺得我在說你?沒錯,就是你。

延伸閱讀︰洗滌心靈 (給那些喜歡叫人「尊重死者」,但活的就不尊重的人)

The Nok

2013-04-14

暫別專欄作家

剛收到通知,《車窗望》在爽報的格仔取消了,三個月的專欄作家生涯暫告一段落。看到這裏不要害怕按 Like,因為我明白「讚好」其實跟「已閱」是差不多意思;而且就算你是真的想讚好也無妨,因為刻薄一點來說︰「爬了三個月格仔,而且是一星期才一篇,還好意思叫自己做專欄作家?」

年初寫了一篇「專欄作家」,談的就是得到這個身份,雖然我知道很多比我寫得好的人,都是謙稱為「專欄作者」,不過,well,自稱一下爽一下也不會害到任何人吧。

做專欄作家最奇妙的地方,就是可以永遠的自我感覺良好。例如別人給錢我去寫稿,那當然厲害吧,因為那已經不是恭維的讚好、不是鼓勵的讚好,而是真金白銀去認同自己。有錢不代表一切,但那肯定是一個實質客觀的指標。

但沒有找我寫,甚至 cut 了稿呢?那依然可以感覺良好,因為那代表我的文章是小眾的,是超越大眾口味的,沒有收錢刊登,那是因為我不是走商業路線,走的是藝術創作,是脫離塵世。更何況,沒有收錢寫東西的高手還多得很。因此要在精神上勝利是很容易的。

那會不會有點失落呢?也是有的,雖然總不覺得可以在每週一篇就寫出名堂,但是結束畢竟就是結束。雖然積極的去看,寫得好,將來自然會有其他機會,寫得不好,這個結局也是合情合理……咦,這算是積極嗎?

回顧的話,寫專欄是一個有趣的體驗,因為是收錢的,所以會自覺地希望寫出一些「對得起金額」的內容,而不能像寫 blog 一樣無責任自由寫;然後發現,要恰當地適應這種壓力,並將之引導去刺激意念,是個不得不學習的過程。

無論如何,繼叱咤影壇三十年 (現時息影) 之後,我又可以在三十年後吹噓自己,叱咤文壇三十載了,人生真美好。

The Nok

2013-04-10

不恐怖但好看的《屍錄》


很不喜歡看恐怖電影,但頗喜歡看恐怖漫畫,那種緩緩累積的不安感,是令人停不下來的原因。而且漫畫從本質上,尤其是日系,先天就是富喜感的媒界,不論是畫甚麼東西,都很容易變成滑稽好笑的作品,即使很多人欣賞的伊籐潤二,其實也是膠漫多過恐怖漫。也因此,那些可以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漫,真的,都特別出色,例如《不安的種子》和《漂流教室》,非常牽動讀者的想像力。

而恐怖漫畫之中,又以喪屍和彊屍之類比較普及,例如早前看了《魍魎的搖籃曲》或是《請叫我英雄》甚至是《最底限渣男》,都是類似的作品,屍體異變、攻擊正常人、傳染開去,這種對於屍體的恐懼投射,是很普遍的題材。雖然以漫畫的本質,最終總是變成獵奇、血腥、懸疑為主。

至於這套《屍錄》(有譯︰御姐殭屍》,則基本上不是恐怖向,雖然也和屍體有關,而且題材還是道教茅山之類的內容,但走向卻完全是生死學的教材。

「御姐」這個有點毒的用字,竟然又不是太差的翻譯,因為主線正是男主角想把傾慕的「大姐姐」復活過來,從而引起一連串的陰陽命數等故事。至於漫畫的基本,不論是分鏡、角色塑造還是起承轉合,也做得很不錯,雖然看來是有點匆匆結束,但是總合來說是套好看的漫畫。

看過《鋼之鍊金術師》的人,大概都知道,「復活一個人」其實是個共識的禁忌,而絕大多數的理由甚至最後答案,其實都是想說生死有命,作為人類應該安於天命,逆天追逐死人復活,是一種虛妄的徒勞,因此鋼鍊最終得個桔、夢一場,而屍錄就是請你好好放低。

如果是已經參透了紅塵的讀者,看這本漫畫就不會有甚麼得著,但是作為一個打發時間的消閒讀物,其實也很不錯。相比之下,同樣是短短幾本的《魍魎的搖籃曲》,這個看來還有點點深度,那一本單純是人性和殺戮,很爽,因此不妨兩本都看。

The Nok

2013-04-07

英文

有一次,舊同事在討論芝士,還提及到 Mozzarella 這一種。當時我很好奇,問他們怎麼會懂得這個字?是從哪裏學的?問完之後,他們的表情變化很誇張,非常疑惑到底我問的是甚麼。經過一輪沉默之後,他們就說在 pizza 廣告、電視宣傳之類都會出現呀,然後故事就到此為止,之後我再沒有問過類似的問題。

當下純粹是我不認識這個字,所以好奇他們是從哪裏學習得到,而他們的想法,其實就是覺得 Mozzarella 是一種常識,既然是常識,那就很難說「是從哪裏學習到」,再者,就算不是常識,似乎一般人並不特別介意到底某個字是從哪裏學到。

我必須先坦白,其實我的英文不好,而且對於食物沒有很多知識。例如車打芝士,對不起,我很久之前還一直以為是跟「用水車打出來的芝士」有關,所以會「特別彈牙」之類……後來去旅行接觸多了不同芝士,試過味道,才開始認識這些名字。

事實上我不認識的東西有很多,而這次尷尬,並不是來自於不認識,而是對於對「認識」有一種看似奇怪的執著,即是不單想知道是甚麼,還想知道是怎樣學回來。

在這裏我就更加明白英文對我來說是多麼陌生的事情,因為很多英文字,我都會清楚記得是從裏學到的,就像每一個小朋友,對於新鮮有趣的事情,總是牢牢記住,就算不是仔細記憶,也是很色彩的一個故事。換言之,英文對我來說,是一種學習,從來都未成為我的語言。

這是個很私人的學習體驗,伴隨而來的感覺,就是原來簡單一片芝士有多麼多名堂,即是其他食物也有非常多吧?例如朱古力、橡皮糖、香口膠,到底又分幾多種?老生常談的那一句︰知道得越多,才明白自己知道得越少。

The Nok

2013-04-01

爽報專欄︰兩個新年

有幸收到邀請,今年初開始在爽報有一小格寫文字,這系列是作留個紀錄,都是舊文。

※※※

同樣是新年,一個有倒數,一個沒有,就算有,都只是倒數何時拆利是。

為甚麼農曆新年沒有倒數呢?或許因為這個新年,在早兩個月超巿推出賀年禮盒套裝時已經開始,於年宵巿場最後一夜達到高峯,然後捱過幾天的拜年應酬,把利是拆了,便消褪為年初四的面口,一個不慎原來你單身,就要準備痛苦迎接商場馬上換出來的情人節滿場裝飾,其實很忙。

農曆新年是特別的,因為另一個大日子聖誕節,每年都有人出來質問︰聖誕節的意義是甚麼?耶穌真的在12月25日出生嗎?聖誕節為何淪為消費與狂歡?但無論每年幾多人在新年消費掃平貨、逼年宵、食新年油淋淋大餐,這個節日依然有個不可思議的光環。

是因為我們都沒有空間,去思考農曆新年的意義嗎?畢竟要回答親戚的問題已經很累,那些一年一次的問候,讀書怎樣呀?讀哲學可以找到工嗎?有沒有拍拖呀?何時結婚呀?幾時生仔啊?你知道,其實大家都只是想找個話題,好讓「一家人」至少有個樣子,但這種氣氛下,蘿蔔糕的油份如何高、新買的衣服有多不必要,都沒有人再想討論了。

而這個問題注定沒有人會去處理,因為我們還有太多未開發的節日,例如勞動節和重陽節,這兩日假期我們可以買甚麼?

原文位置

2013-03-31

排名和尊嚴

在火車上看到電視新聞,甚麼貨櫃碼頭發言人在講︰不容許閒雜人進入貨櫃碼頭、工潮會影響香港乜乜地位,我心想,騙誰呀?

Facebook 裏鋪天蓋地的宣傳貨櫃碼頭工人們的慘況,幾點很簡單︰「自九七後 15 年來薪金不升返跌、每天只有 15 分鐘午餐時間、食飯和大小二便在同一地點進行。」是的,他們僅僅是想做回一個「人」,然後你還一副樸克臉的說甚麼國際排名、香港命脈、外判工不是由我們管理?還想說這些抗工很激進、很不理性、很不和平?

很久沒有看 TVB 的電視新聞,自從上次看了五分鐘習近平訪廣東,發表了講話,甚麼堅持甚麼發展路線,還有解放軍又添置了甚麼十一型戰機還是甚麼,完全不知道有甚麼意義。

一來大家都知道,所謂真正的中共領導人其實人人有不同答案,永遠都不知道誰才是話事人,再者今天的說話明天就可以否定,加上「堅決」「堅定」「嚴正」之類越說得誇張,越代表有一億個弦外之音,只有中國政治專家才聽得懂,並且每個專家都各有一套解讀,人人都有內幕貼士,還有幾十萬個中央傳聲筒。至於解放軍添了甚麼又如何呢?一來不會打日本人,二來就算打,都是打香港人。

現在回想起來,在以前沒有 Facebook 的年代,大家都是各自讀報紙,一起看 TVB,有幾多血汗工潮被演繹為「阻住香港發展」「防礙港人發達」?而香港一直恐懼被新加坡、上海、台灣超越,甚麼年度排名又再降低,又為何總是在新聞報導出現?但又從來不恐懼香港的新聞自由收窄、律政司的明顯不公。

Facebook 的一代已經不再吃這一套,即是香港排名與競爭力的這一套。因為我們發現,原來香港的繁榮安定,是建基於一群沒有生存尊嚴的人,一群只剩下工作,沒有了生活的人;而且沒有世界最佳港口的瑞典、沒有歐洲第一高樓的芬蘭,那裏的人都是人,還活得好端端的。就算不是北歐,一大堆世界排名低過 100 的國家和城巿,那裏都有很多不同活著的人,好端端的活著。

再者,李嘉誠早就不是香港的英雄,不是一個經濟奇蹟,而是反過來,成為香港人惡夢的核心,真正的排名,不是指香港排第幾位,而是李先生位列全球首富第幾個。可能還有一大堆自由巿場的理論要解釋,但無論有幾完美都好,那些都是活生生努力工作的人,不是用理論就可以無視,這麼簡單的道理,原來在不少人眼中是難以理解的。

The Nok

2013-03-30

惡質文筆

「警方已對疑犯成功執行拘捕行動。」

這類官式冗贅的語法,已有無數人批評過,我的英文不太好,很難確認這是否真的英式中文,但可以肯定,這種語法確是有違「中文」,或至少是一種惡質中文、病態中文。所謂惡質,不是指文化錯誤,也不是說它詞不達意,剛好相反,很多人所忽略的是這種語法背後有更深一層的意思,為甚麼這麼多人批評,政府或一般大機構還是樂此不疲?原因正是這語法有它的價值和意義,而這正是它惡質及病態的原因。

拘捕就拘捕,怎麼出了「執行拘捕行動」呢?

拘捕是很鮮明的動作概念︰警察踢開房間的門,手槍先行,衝入屋大叫「咪郁!雙手擺係頭!」之後大量警察迅速從門口竄進形成包圍陣式,再有一個類似探長的人,穿著棕色大衣,瀟灑地走進來再出示證件,並召同事把疑犯鎖起,自己則說︰「而家唔係是必要你講,但你所講既……」這就是所謂「拘捕」。

拘捕行動則是將動詞「名詞化」,不再是一組鮮明的動作,而是連串精密佈局與計算之下的其中一環。既有拘捕行動,即隱含有調查行動、計劃行動、搜證行動,沒有了幹探,沒有了「咪郁」,只有一台台執法機器,是去情緒化的冷靜下棋。

而「執行」則是將所有行動「專業化」,更加中性,更加沒有人味,這不是成龍式神勇CID年代,而是無間道的對奕和計算。而且沒有人能夠質疑警方在拘捕過程中,是否有不恰當行為,因為每個人都只是「執行命令」,即是打份工,而且還很盡忠,所以不能怪責前線。

至於那個明顯多餘的「成功」,就是要替這類「行動」定位,預判警方今次是成功的、正確的,也將「拘捕了」與「未拘捕」之間,開了一道灰階光譜,留有反口餘地。

所以大量「實施管制措施」「完成調查工作」之類的對白湧現,沒錯,很礙眼很不爽快,但是背後卻有層層遞進的自我保護和效果計算,一句說話越冗長,背後的想法就越豐富,吊詭的是,這不代表更多有意義的訊息,相反是文字更加空洞,更加不著邊際,一般人所感覺到的大約只是警方很出色、很厲害、很專業,沒有其他了。

所謂惡質和病態就是這個意思,大機構不再是想傳遞具意義的訊息,任何說話都只為了建立形象與感覺。語言就是這麼一回事,架床疊屋就會製造到具有差別的效果,好像粗口諧音字,你分明就說了粗口,但因為隔了一重,於是「字面上」這不是粗口,也因此你就沒有「說」粗口,但你卻保留了粗口罵人的忿怒度,於是粗口諧音就成立了。

語文水平是與思考水平是直接相關,因為語意是一種很慎密的思考結果,每一套語言或語法發展出來,背後都來自很複雜的過程,所以最終只有具優秀思考能力的人,才可以駕御文字運用。為甚麼多看書會改善文筆?因為多看了書,對世事有多一層的認知及思辯,這種智慧才是文筆的真正動力,而不是把例句抄多幾次就懂。

The Nok

2013-03-27

公審

image from wiki

有一次在網上遇到有人投訴,說西九海濱長廊忽然禁止人拍攝,保安還趕跑了他們一眾攝影師。D&G 事件大家還記憶猶新,如果當日我訪問那幾個人,然後把事件寫上 Photoblog,那麼很可能就會形成另一波「社會運動」,半個社會出來做運動,直至保安被起底放上網、對方公開道歉、並且被公司怒炒之下結束。

但我沒有這樣做。當日我打電話去問西九管理局,負責人聽了我的查詢之後,便去調查,在15分鐘後,就回電指因為剛剛換了保安公司,所以對方有誤會及未理解規則。海濱長廊一向要求「商業拍攝」須事先申請,而所謂商業拍攝是指拍電影之類的大型項目,即使是一般婚攝如果不影響別人,也會容許,更何況只是私人拍照。所以事件純粹誤會,並已馬上糾正。

他們還在電話感謝我的意見,並且作簡單致歉,及希望能與投訴人直接聯絡,解釋清楚。事件大概到這裏結束,沒有社會運動,沒有A1頭條,沒有網路公審。

是的,在這件事上,我進行了很直接的商討和調解,感覺上實在有點「建制派」的風格,事事講默契和通水,而不是最流行的三個字「推上報」。

忘記了從哪件事開始,每一個人都忽然覺得自己就是記者,是社會的監察員,事無大小都喜歡拍照、撰文、放上網,並且相信這是來自正義的感召,這種做法可以改變社會風氣,令做錯事的人反省,或至少得到應有懲罰。

但我更加相信,其實我不是記者,而是一個香港公民,我和對方,亦跟大多數香港人一樣,都會犯錯,並且知道對錯甚至願意改過。放上網可以改正歪風?不,互聯網普及十幾二十年了,大家看過這麼多次網路公審的過程及結局,還天真相信群眾都是理性聽取多方說辭,然後根據多份背境及心理報告、人證物證後,恰當地宣判及點到即止嗎?將對錯推向極致,把平凡的香港人打進極端的對立面,才是每次網路公審的最終結局。

公園的保安、上莊的大學生、購物的小港女,也許都會犯錯,做事不夠成熟,就和我一樣,但跟政府高官不同的是,他們本來就沒有超越常人的公權力,也沒領高薪厚職奉旨受到社會監察,再者我也不是公民社會的秘密警察。這個世界有更多方法,令普通人的生活更美好,每個人都可以有更好的形式,去教育年輕人,而非「大學生你去食屎啦」。

The Nok

2013-03-26

富有

從杜拜回香港之前的一晚,跟新認識的朋友坐在酒店對面一家漢堡包店外,一邊吃著地道漢堡包,一邊看著對面整列的五星級酒店、不停往返公路的超豪汽車、四處走動的貴氣杜拜人。人生幾何?因為這個星期,我就住在對面酒店內,看著這邊的風景,享用著未曾想像過的酒店房間。

用最簡單的方式去理解︰酒店一晚四千多港幣,單單自助早餐也費五百元港幣,就是這種狀態,過了不可思議的一星期。炫耀財富嗎?不,恰好相反,因為今次旅程食宿機票都是免費的,杜拜王子請的。所以,到底甚麼是富有?這才是最想問的問題。

撇除甚麼「健康就是財富」之類的廢話,答案可能很簡單︰現金越多越富有。但是大家都明白,金額的價值其實很隨機,同樣是100元,40年前與今時今日的意義已經很不同,而且就算你拿著兩億,但是街上根本沒有任何東西賣給你,也是毫無價值。

換言之,購買力越高,才是越富有。這個說法挺合理的,因為真正的富有,不是在荒島中坐擁全塊土地的所有東西,而是在一個富裕的社會裏,擁有購買不同物質的能力,根據心情,把喜歡的東西買回家,那才是富有。換言之,作為香港人,其實我們很富有,因為相比起世界很多國家很多人,我們很容易就買到想要的東西,隨時就買到。

但我們富有嗎?又不太覺得,因為富有,不單是買到,而且是可以一直買到,預見自己將來都會買到,那就有一份財富的安全感,即是說,一個可持續的購買力才是重要。更進一步,這種可持續購買力,不單指銀行有一份「幾世都用不完」的金額,而是擁有隨時可以再創巨大購買力的能量,那就是真正富有。

所以你會明白,人是沒有所謂「賺夠」的,因為沒有一個金額可以保證富有,成功人仕亦不會退休的,因為產生財富的動力能量,總是必須一直在推動,停下來的時候,就是破產的起點。這就是富有的哲學。

即是說,一個星期的超豪華無憂無慮寫意生活,跟「富有」是毫不相干,即使我覺得很富足;杜拜王子花費大量金錢,推動利益回報不大的藝術發展,也不能跟「富有」搭上關係,即使我覺得這才是真實的富有。又或者,如果我們假設明天就要死,那麼原來「富有」的意義就完全不同了。

The Nok

2013-03-23

為甚麼高皓正被圍插?

到底高皓正能否理解,為甚麼當他和其他最愛自瀆的高登仔一樣,在網上分享「戒 J 心得」的時候,人家就會得到「謝謝分享」「一齊努力」的回覆,而他得到的就是無數批評和厭惡。

當然,甚麼「你有戒 J 心得,代表你自瀆過很多吧?哈哈」之類的嘲諷,本身就很低水準;而「你以前玩咁多女,而家扮純情?」則是另一類常見但其實沒有價值的批評。然而在過濾走一大堆人身攻擊、雙重標準之後,依然有值得高皓正去思考及面對的問題。例如同樣是戒 J 心得,由他來說會有如此強烈反彈,這個現象自身已經應該正視。

單刀直入,人們就是不喜歡基督教中人公開主張性保守。本來保守是一種值得尊重的態度,基督教趨向保守,也是理所當然,難道高皓正贊成孌童合化法就合理嗎?不會。問題在於基督教界幾年以來,自明光社開始,公開高調介入及評論社會的「風氣」,甚至動用政府機關例如淫審署,去收緊一些香港主流社會本來都寬容的尺度,這種由宗教介入世俗的行動一開展,世俗反過來介入宗教也是無可避免。即是說,還拖。

既然是還拖,那就很難保持理性及理據,變成泥漿摔角,以嘲弄開始,以恥笑結束。然而除了還拖的忿怒外,人們對基督教的反感,也非僅此一樣。

舉個例,基督教界對於貞潔的關心,已經遠超於對人類幸福的關懷,就像以色列屠殺巴勒斯坦,基督教對於它們的發源地並無任何表態;例如地產霸權,教會並無作出回應,又或無能為力;對於泯滅人性的國民教育,浸信會呂明才第一個衝出去開班;甚麼大主教,還竟然「滿意中國內地的宗教自由水平」,公然附庸極權政府的取態,令人質疑,到底它們是事奉上帝,還是事奉瑪門 (即是金錢)。

「為大局著想」不應該是基督教的宗旨,所謂「上帝會開路」難道來自於對不公義政權的屈膝?合作傳教是一回事,說謊話是一回事,而基督教核心的精神,令人得到幸福,更是另一回事。教會壯大,但是埋沒理性、踐踏德性,凡此種種都削弱了基督教在一般人心中的地位。

本來基督教對於社會世事不予置評,專注於改變人類內心,而不是干預世俗社會,我覺得其實挺合理,一個欠缺對於世界及人類福祉有大局觀,卻又處處想在社會宣示基督教道德觀,企圖改變社會,如此結局是理所當然。「高皓正只是分享個人感受」?或許是的;「基督教都有關心其他社會議題」?恐怕也是有的。可能人們也有不公平地放大部份教徒的部份言論,但人們就是不喜歡基督教,更不喜歡他們公開批評「社會風氣」,這是不爭的事實。

The Nok

2013-03-13

說穿了和總而言之

每當看文章時,遇到「說穿了」,就要特別小心,這是很多所謂評論人喜歡用的字眼,動不動就說穿這個說穿那個,就像又揭發一個秘密,又看破了一些世事,但實情往往正好相反。用上「說穿了」的理由,剛好因為事情看起來沒有那麼不得了,可能只是大家已經知道的常識,甚至只是把事情用另一種說法 / 看法重覆一次,所以更加要用「說穿了」,好掩飾本來乏味的論點。

例如「充滿著承諾與憧憬的婚姻,說穿了,就是一紙買賣合約。」這個沒有說穿任何東西,而只是換了一個角度去形容婚姻。它並非把帶有誤導性的表徵去除,然後顯露本質,而是故意忽視一些婚姻關鍵的元素,然後將與買賣合約相似的部份強調及誇大,於是就成為所謂的「說穿了」,但其實根本沒有說穿過任何東西。

「大學學位,只是職場的一張入場券」,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是變成「大學學位,說穿了,只是職場的一張入場券」之後,就忽然變得好像言之有物,好像作者意有所指,弦外有音,但其實根本除了顯得很看破紅塵之外,並沒有為論點增加任何價值。

「所謂政治,說穿了,就是每個人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一個人無論有幾善心,說穿了,都是想自己開心。」
「所謂 1 + 1,說穿了,就等於 2。」
「阿媽,說穿了,是女人。」

當然,很多人透過「說穿了」去潤飾及誇大一些平乏的觀點,不代表每個用「說穿了」的人都在說廢話,雖然比例是很高沒錯;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們往往不知不覺,就會被一些字眼影響判斷,誤以為某些論點很有力,很充份之類。又例如「總而言之」。

「總而言之」,或「總之」,理論上是用來作結語之用,但是假如你的理據貧乏,每一個都似是而非,站不住腳,那麼在胡謅一大段之後,不妨直接就用「總而言之」,然後重申一次論點,這就完成了。好處是這樣論點就是建立在無數的軟弱理據之上,加起上來就變成「空穴來風,未必無因」,立於不敗之地,即使對方逐點駁斥也會變成過於挑剔,無阻你「整體上是對的」。

還有很多的,有機會再寫。

The Nok

2013-03-11

Facebook 讚好指數列表

早前去日本時很用心地拍攝了一輯相,自我感覺良好,然後上載到 Facebook 裏,結果 like 數遠遜預期。朋友一語道破︰是時候檢討人際關係。

沒錯,Like 數其實跟你的分享內容如何,並沒有完全的因果關係,甚至最決定性的關鍵,根本是「誰」去分享東西。以下是根據個人非理性非系統非正式數字,展示 Facebook 上的讚好指數,大家不妨計一計自己有多分,越高分越多讚好︰

有圖 +5
有趣 +5
刺激 +5
新鮮 +5
鬧政府 +5
鬧成龍 +10
幽默感 +10
名星效應 +10
有共鳴 +15
保持高質素更新 +15
感人肺腑 +20
有著數 +30
有超過 500 個朋友 +50
有超過 1000 個朋友 +100
由女人分享 +5
漂亮 +100
覺得寂寞 +200
事業心重 +500
最近單身 +500

如果你的分數不多於 100,那麼你的讚好數大概也只可能是普普通通的 10-20 個,如果你能夠累積到超過 1000 分,那麼你大概已經 FB 上的明星了。如果你已經集齊以上所有項目,爆晒分,但依然得不到很多 Like 數,那麼你應該反省一下,並且將你的個人近照連同聯絡資料,電郵給我查詢。

大概先整理這些,有更多的話他日再更新。

The Nok

2013-03-08

循環

絕大多數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很直接的,例如你欣賞我、吹捧我,我自然會覺得你也很不錯,對你會和顏悅色,如果你對我很侮氣,聲調很惡劣,那麼我也自自然然沒有好說話出來,對你的要求也是拖得就拖。所以,在街上看到一對父母怎樣跟孩子說話,大概已經猜得出這孩子會是甚麼性格,有甚麼缺點。

自從有了女兒之後,一直都在觀察及反省,到底是先有她的性格,還是先有我的態度,即是說如果她對我發脾氣,是因為她本身就脾氣差,還是因為我縱容卻不通情理,誰是因誰是果?結論當然是無法得知,唯一能夠觀察到的,是只要一個互動的形式出現,就會成為一個循環,繼而不斷反覆強化這種關係。而通常都是惡性的。

昨天帶女兒去公園,身旁就有兩個師奶坐著,不停談天,我幾乎都已經知悉她們的背景、收入、地址、老公的職業、今晚食乜餸之類,而更重要是,她們會定時大聲呼喝遠處的兒子,不要這樣,不要那樣。是的,我就坐在旁邊,她們完全沒有考慮我的耳朵就在大聲呼喝。理所當然的是,那些兒子們只會是「哦哦哦」之後,就繼續進行他們的頑皮,而兩個師奶則繼續談天,然後繼續定期呼喝。

完全合情合理的循環︰頑皮-->呼喝-->不想再理會-->更頑皮-->更呼喝-->更不想理會。這個循環到底會一直惡化下去,還是有個終止的機會?觀乎那位師奶的完全自我中心,恐怕都沒有機會由她來停止,唯有寄望做兒子的有日覺悟。可惜,這是不容易的,反而將這種行為模式帶進下一代,是更為現實的想像。

我都有在家喝罵過女兒,有時真的太過心煩氣躁,但是轉念一想,今日我怎樣待她,相信就會換來更直接更惡劣的未來,於是,現在轉為抖大氣,用更柔和的語氣去教,試試扭轉循環,結局尚未可料。絕大多數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很直接,而沒有思考和退讓的餘地,所以對於這個世界,可不能想像得太美好。

多一個懂得跳出循環的人,這個世界就多一分希望。

The Nok

2013-03-02

如果時間可以重來

「如果時間可以重來」,這是電影、漫畫、小說常見的橋段,是永恆的吸引題材,因為我們知道它根本無法實現。

世界上每個人都帶著遺憾成長,那些失敗的、懊侮的、錯過的回憶,總是定時定候敲我們的心門,要盤據我們的腦袋,要我們自覺人生根本沒甚麼了不起。除非完全欠缺反省的能力,或是企圖用自誇逃避湧現的失落感,否則這是必然陷入的痛苦。

為甚麼做人會有那麼多遺憾?為甚麼下一個正確決定這麼困難?為甚麼總是會浪費了太多時間?是的,我們沒辦法去解決,因為正確的答案永遠都在事後才出現,要下注買大小,那個骰盅總是先買定離手才開出結果,沒有天眼通,沒有隱形液晶體眼鏡,輸多贏少。

就算時間可以重來,就算我們可以重新開始,人生的改變還是成立嗎?第一個質疑是,我們之所以希望再來一次,只因為我們已經有過一次經歷,我們已經是另一個人,我們以今天的狀態去判斷當日的決定,我們以為再來一次會做得更好,同一個遊戲再打一次,大概冤枉路會少得多。

然而,真正的重新開始,如果也包括我們自己的狀態與經歷,就僅僅變成時間倒流,我們身處於完全相同的情景與心智,截然不同的取向還會出現嗎?同一條數學公式,以相同的步驟去處理,難道可以得出另一個答案?重新開始,與改變未來,在本質上就是矛盾的故事,要麼沒有真正的重來,要麼就不可能發生改變。

所以如果真的要總結半生,就只能夠說「不知道」︰(1) 不知道原來每下一次決定,以為早就有了智慧和經驗,怎料都只是一坨屎;(2) 不知道為甚麼回頭一看,原來一直都沒有成就任何事情,到底我的時間去了哪裏?

時間沒辦法重來,但那也很好的,因為早兩年我還有發惡夢,以為要再考一次 A Level。

The Nok

2013-02-28

浪費時間

如果沒有成就或具體建成任何事,我們就會覺得時間被浪費了。

為甚麼工作是那麼沒有滿足感?因為在絕大多數的工作裏,打工仔是無法在公司裏建立任何東西,例如系統、例如制度,然後再在完成之後跳出來,撓著手,看看這個親手所創造的東西沾沾自喜,沒有,我們都是整個機器內的一顆鏍絲,有我們在公司會運作,沒有我們在,就有第二顆縲絲會換上。

「一間公司不會沒有誰就玩完」,這是最殘酷但又最真實的說法,那是赤裸裸地展示出,我們的生命是如何被浪費在成就某人的自我實現。要說唯一有建立的,可能是銀行裏的存款,然後再變成磚頭,變成我們畢生供款的住宅。為甚麼要買樓?因為那是證明我們生命沒有浪費的最後理據。

回顧半生,我們總是會覺得,某些年日好像不知道為甚麼浪費了,好像「甚麼都沒有做過」,但分明不論甚麼日子,我們都總是在努力著,或至少每一天都有為某些事情努力過,但回想起來,就覺得時間浪費了。那是因為我們沒有「成就」給自己看。

為甚麼要擺大壽?為甚麼要辦喪禮?因為那是一個展示成就的機會,也是人生的證明,看看有幾多人出席,看看是甚麼人出席,然後我們這時才自信,時間沒有白過,工夫沒有白費,證據是在眼前的。相反,為甚麼讀書是那麼不吸引?一來辛苦,二來成績表上的數字,沒有明顯而直觀地證明過我們的努力,太過間接的東西,又例如薪金,已經失去了解釋生命是否充實的能力。

所以做人其實真的很老土,要有自我滿足感,並不是過程中你得到甚麼、經歷過甚麼,而是到最後當你點點數,有幾多人會多謝你、有幾多個健在成年的兒女、有多少親自建立的東西、有幾多白紙黑字或是照片影像留下、甚至有幾多件真實的收藏品,然後我們才會覺得時間沒有浪費了。忠於自己,整天打機和睇漫畫,到最後還是會覺得「時間不知道用在哪裏」。

要說的話,幾年前開始《車窗望》是證明這幾年沒有白過的憑據,至少自己先相信了。

The Nok

2013-02-19

關於 Candy Crush


也許是我的遊戲資質本來就一般,所以玩 Candy Crush 的主力部份就是「等待」,一來是死完所有心之後等有 new life,二來是等待下次新局會出現「好牌」的情況。

運氣在這個遊戲佔了很重要的部份,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抽到好東西,三兩下就過關,手氣差的話,一個星期都過不了關也試過。不,這不是投訴,反而因為這樣,我這類即使普普通通的玩家,現在也總算捱到去第 120 關,因為玩不了的局面,可以靠無限次的嘗試,忽然又過到關,比人慢,但還是能夠前進。

遊戲不是沒有技術可言,不斷改變的地形、障礙物的屬性及數個破關的方式,作為「消閒」和「燒時間」類來說,其實相當足夠。而且節奏似乎都很不錯,工作休息時玩一會,開工就等 new life,然後再玩,如此 loop 的方式對於在職的人來說應該是很不錯。

那麼說 Candy Crush 好玩嗎?是出色的遊戲嗎?其實不是特別好的,如果要總結出它的成功,可能極其量就是說「沒有比它更好」。所謂「更好」是甚麼意思呢?有很多,而關鍵為它是現時最好,因為人人都在玩,尤其是OL們。

不知道是誰第一批去玩,但當某樣東西你身邊所有人都認識時,這樣東西自然就是最好,或至少你都要玩。當然所謂「所有人」其實大家都懂,就是你 Facebook 上那些較漂亮的年輕 OL、平時喜歡自貼、上載機場顯示板、食魚生、或是公告天下她的馬拉松編號,當她們都一窩蜂去玩,那就是全世界都會玩和跟著玩。可想而知,她們會喜歡的東西,當然不是甚麼出類拔萃驚為天人的玩意,而是很大眾化、容易入口、輕鬆簡單又有少許成就感的東西。

而且我也不是投訴,真的不是,因為我只是單純想得到一種「跟大家玩」的錯覺與幻想。也許當獨生子當得太久,而且一直都跨區上學,所以兒時玩伴很少,打機也是躲在房裏煲 RPG,於是一直都喜歡找人玩。僅此而矣。就像去聽「江南 Style」,是純粹因為大家都聽過,所以我都想聽過。幸好,它們總是很容易入口,要得到這種滿足感,還頗輕鬆的。是的,當一隻羊是很快樂的。

如果真的要投訴,那就是請大家不要隨便向人請求 new life。請求過關 ticket 很合理,但是如果你把所有心都死掉,而還有一點點自尊心的話,就應該好好地等那二十幾分鐘。沒錯,我知道大家都不會繳交那 1 美元去買心的,「車,要俾錢咪唔 X 囉」那個 X 是香港人可以套用在任何地方的字,例如買、看、聽、食之類。但總之,雖然遊戲看似是一起玩,但其實還是各自修行,請好好的自己玩,請求 new life 是一件既滋擾,又告訴別人「你又輸了」「又沒有耐心」「又不懂節制」的表現。

因為說到底,那二十幾分鐘的等待,是人人平等的一個神聖象徵,無論你是 iPhone77s,還是有 18 核的 Android 手機,你依然要等,就像死亡之於眾生。很好。

The Nok

2013-02-16

他來自江湖


關於周星馳的舊電影大概有點難寫,除了《西遊記》和《回魂夜》,兩者同為周星馳電影的異數,一個是以喜劇包裝的悲劇,另一個是以恐怖片包裝的黑色幽默兼罕有的群戲,其他則是一貫以星爺為中心,同時也是星爺作為一切的作品。喜歡的人除了說「好睇、好笑、翻睇幾多次都會笑、對白熟到識背都會再睇」之外,實在很難說其他東西;至於現在的電影,則大多數是「自我重覆、星爺老去、只想賺人民幣、江郎才盡」,可惜可惜。

在這個已經沒有了周星馳的年代,重溫《他來自江湖》特別有味道,不單看見那個充滿活力、表演慾無窮的周星馳,那份他獨特的處境式無厘頭風格,也是光芒四射;而且這劇集裏的吳孟達,將那種中年失婚、事業平平、生活草根的味道表現得既低調卻又充滿魅力,也只有他才夠格與星爺對拆接招;加上黃一飛、毛舜筠、梅小惠、許紹雄等,一個個既有喜感同時又有才華的演員,實在很難不愛上這劇。

雖然很多人只為了看周星馳才重溫這劇集,甚至會飛掉沒有星爺的戲份直接跳看,但當時這劇集的主角實際上是萬梓良,他和恬妞及毛舜筠的感情線,還有與黃秋生的對手戲,才是主軸。要說的話,正因為有本來紮實 (其實也普通) 的劇情,才更顯得周星馳的超然、荒謬、玩世不恭極有趣味;而相輔相承的是,主軸的劇情亦變得更有戲味,細節也頗值得留意。

如果以今日的標準,這劇本其實還挺老套,普普通通,依賴萬梓良與其他人的演技支撐,但以節奏來說,將主劇情與周星馳的胡鬧情節來回穿插,即使是今時今日也很難拍得出第二套,除了星爺只得一個,也因為電視台自身都已經脫離群眾,和周星馳一樣。

過去了就是過去了。如果周星馳死掉,TVB 可能會重播這劇集,到時收視或許會相當高;至於電影院亦可能重新上畫《逃學威龍》,你會進場嗎?我覺得我會。

The Nok


2013-02-13

天天都是情人節

當你認真說「只要有心,其實天天都是情人節囉」的時候,就可以自豪地宣佈,當日的愛情已經「昇華」了,是「細水長流」了,已經變成「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份」了,因為無論你怎麼看,都會覺得這句對白似層相識,沒錯,每年母親節的時候我們都背了一次。

雖然你的女伴會很不高興,畢竟每年的情人節、聖誕節、週年紀念日和她的生日,總共四大天王,都是你的定期考核,是檢閱你有幾愛她的時間,如果你表現出好像對待老媽子般的態度對待她,站在女伴的立場來看不高興是理所當然吧。但是細心一想,愛情作為一種精神病,這種定期考核其實就是覆診,那麼說,恭喜你康服了。

這種病的最大特徵是,如果你未曾患過,你就會很期待,而終於中招的初期,你會發高燒、極度亢奮、還會做出你自己都未曾想像過的傻事。幸好,通常幾個月之後不用服藥,自動會痊癒,而大部份人從此就畢生免疫,即使第二次發病,出來的病徵也會輕微得多。

所以很有理由相信,愛情這種精神病,不是來自內部的荷爾蒙失調或內分泌失敗,而是源於外在的某個病毒而引起,於是很多事情就可以自圓其說、穿鑿附會。

例如「毒男」這個詞彙就很清楚地展示了其本質︰一種身患劇毒的男性,由於毒性太強,一方面長期處於渴望愛情的狀態,卻同時自動地絕緣了與異性的病毒交流,原因可能是兩者病毒差太高,來自毒男對愛情的怨念,過量輸出病毒,遏制了異性的回應;又可能是病毒之強來自其基因突變,所以引起的徵狀不是愛情,而是恐懼,自動趕客。

而愛情病毒出現交叉感染的話則極端危險,例如情人節的時候走到街上,女性會自動比較大家手上的花束大小,雖說送花是一種心意,但心意還是必須量化,這正是來自病毒侵入腦部後產生的思覺失調。「送的禮越貴,代表你的愛越深」,無論是來自廣告、電影還是好姊妹,這種會將病毒的威力極端化,埋沒理性,剩下獸性,正是流行性病毒肆虐的典型。所以你就會明白為甚麼聖誕節和情人節,都是在天冷的日子了。

當然,人生最大的煩惱,就是你康服了,但你的老伴還天天病發。除了講句「恭喜」之外,都不知道可以跟你說甚麼了。

The Nok

2013-02-10

過節的方式


「團年」基本上就是所有中國人節日的共識。新年要食團年飯,中秋要人月兩團圓,冬大過年,做冬又要團年,重陽要全家一起登高,清明就連先人都團聚,就快連端午都要請屈原上來同檯食糉再扒龍舟。如果問甚麼叫做中國人的憂患意識,這種定時定候就要「全家人」集合點名報到的行為即是精粹。

寫過了「兩個新年」這篇文章 (沒錯,又是替專欄賣廣告),所謂一家人到底是甚麼意思?是因為大家擁有同一個姓氏所以就要每年見一次面?還是如果今年你不出席恐怕遺產就沒有得分?可能不是這樣,可能你是真心喜歡你的親戚,不過食飯時要把電視開到最大聲,食完飯就馬上各自開手機,其實你明白是為甚麼的。

所以當人們讉責「節日變成消費」的時候,多少有點冤枉,也有點悲涼,因為沒有了消費,我們已經不知道怎樣過節。

想像一下,例如情人節,你不買花不買禮物不去餐廳食飯不去旅行不行街購物不去戲院睇戲,那麼情人節還剩下甚麼?做愛?那麼你剩下來的 23 小時 59 分鐘怎樣打發?又或者聖誕節,如果你不信耶穌,又不消費,其實你在香港可以做甚麼?滑雪?即使是坐在一起,也是相對無言。

或者你喜歡新一代的「取代方案」,例如新年去遠足露營,或是離港旅遊,甚至只是通宵打牌,不是不可,但那已經不是「過節」,那只是將節日變成單純的公眾假期。如果沒有消費的話,我們都不懂得過節,硬要砌一句標語的話︰節日就是消費,消費就是節日。

又或者根本不是過節的問題,而是除了消費之外,我們的生活一無所有。如果沒有買到東西,我不知道自己到底過了甚麼日子,如果沒有換季,我不知道青春已經消逝,如果不是換了新電話,我連上 Facebook 都找不到話題,如果沒有一個用消費撐起的節日好去處,平日枯燥重覆的生活如何來個暫停?

團年的光環,配上消費令人充實滿足的虛幻,就是我們生活,甚至是生命的主要動力,所以中國傳統節日不會死的,多謝每個努力經營的商人,讓一個行屍走肉的城巿,繼續發熱發亮。雖然我認為赤裸裸的「購物節」或「送禮節」會來得更爽快。

夜半響起的爆仗聲提醒我,沒有消費的時候,其實還可以用噪音來沖喜一下。

The Nok

2013-02-08

我們還應該寫甚麼文章?

在《爽報》的專欄開始了一個月,也是同名為《車窗望》,現在是一星期一篇,字數大約是四百多字,不算多,甚至說應該是少,以砌文字的角度來看,是屬於要不斷精簡文章的數量。從這個角度來看,四言絕詩之類的實在太厲害。

不過篇幅並不是問題,主題才是重點,因為在今日這個香港,應該寫甚麼東西?

如果問到底今日的香港是甚麼景況,我覺得是一個鬥快賣東西的地方,賣甚麼呢?總之你有甚麼就會賣甚麼,例如你掌管司法的就賣法治,你掌管空間的就賣空間,你掌管權力的就賣權力。賣給誰?大陸政府。總之整體就是一齊打劫香港,然後盡量賣給內地。

平有平賣,例如多的是香港人自己搶購奶粉,然後賣上去大陸;貴有貴賣,例如將政府儲備以各種名目,轉到中資機構或內地組織;甚至權力也可以,從自主自治,逐步讓給內地官員。每賣一樣東西,自己就多一分錢,然後香港就少一分價值。

很久之前看過一本書叫《消滅香港》,講的是不斷規劃與發展將香港辛苦凝聚出來的價值與文化消滅,當時覺得這個說法太極端,而今日看來,還實在是相當洞見。似乎大家都感受到吧?香港人已經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認同香港消失大勢所趨,不如趁高價快點一起賣,另一類就想保留原有的香港,即九七前那一個,覺得「香港是我家」。

然後還掀起「誰是香港人?」這個複雜又混亂的爭論,因為「賣港」和「侵蝕香港資源」是現在最火熱的題目,當然往往結論都是「保衛香港本土價值的才算香港人」。

是這樣嗎?我是否定的,因為香港人從來都喜歡賣東西,就算 97 前,我們都一直賣,無論是賣時間、賣體力、賣尊嚴、賣人格,我們都是拼了命的不顧一切,就只是想低買高賣賺多點錢。炒 iPhone、炒樓、炒股,難道這不是香港人深入血液的故事嗎?是的,我們絕大多數人出賣自己所有的東西,就是為了換錢,我們甘於居住在非人的世界中,呼吸著極差的空氣,就因為在香港最易賺錢。

而對於大多數香港人來說,幸福,永遠都在彼岸。對於大多數港人來說,人生的目標和意義其實都不太清楚,亦不想深究,但每個人心底都會覺得「如果儲夠了錢,我就會xxxx」。97 前很多人的彼岸是民主中國,現在很多人是台灣和歐美,然後我們拼命賣了香港的東西,就逃到外國去安享晚年。

就這一點而言,香港人和中國人本質上其實真的差不多。而事實上「香港人」這個身份,本來就是相對於「中國人」「大陸人」而來,因為有他們的不濟,才有香港人的自豪,例如我們會排隊、大小二便會上廁所、多少懂得法治而非人治云云。

但是,其實我們整體華人,徹頭徹尾都不懂得甚麼是「生活」,不知道甚麼才是「人生的價值」,我們一生都在賣東西、拼老命、出人頭地,但是人生到底所謂何事呢?不知道,因為我們的幸福永遠在彼岸,而不在這裏。即使是新的一代,我們以為「在香港有樓」才是人生首要及必要,但天大地大,我們之於世界是甚麼?這個問題太難懂。

所以當我們離開香港,真的去了先進國家,會發現「香港人」所引以為豪的東西,在那裏根本只是常識、是皮毛,我們對於自由、平等、民主、法律、合約精神、體育精神、品味、生命價值、美麗、生活全都是膚淺到不行,於是離開了中國,我們才發現自己還是中國人,只不過沒有太野蠻,但講電話一樣很嘈吵。

說回香港。我們新一代開始相信香港是自己的,但老一輩或既得利益者已經不斷在賣港,那最後會怎樣?會變成深圳的一部份,大家會生活得像一個深圳居民。而我們剩下的,就是身為香港人的自豪,但沒有其他分別了。

所以,從整個香港歷史來看,97 後的香港十五年才是異數,這十五年孕育出來的群眾才是「香港人」之中的非主流,因為他們開始想到生活,想到價值,想到家,不過世界的大潮流是淹沒這種植根的思想,強逼你在越來越逼的香港掙扎低買高賣往上爬,然後離開,就和百年來的香港人一樣。

在這個香港中,我們還應該寫甚麼文章?

The Nok

2013-01-31

K-on!! 輕音少女


這是《K-on!!》(輕音少女),日本其中一套最熱最受歡迎的動漫作品,我是從它的四格漫畫開始看的,動畫反而還未能每一集都看完,但也很明白為甚麼它會這麼受歡迎,而事實上,它是很不錯的。

日本ACG界這些年來有了一個名詞,叫做「空氣系」,而 K-on 就是當中的代表作之一,有別於《EVA》的氣勢磅礡與資訊密集得嚇人,又或是《魔法少女小圓》的黑暗曲折與熱血,這漫畫基本上無主題、無中心、無張力,是輕鬆得你會想問「你地搞乜呀?」這樣。

這是種以角色導向的故事,透過富有魅力或有萌萌感覺的主角,以圍繞他們發生各種校園的平凡事和無聊事做主軸,成為了近幾年一個有趣分枝「日常」。當然很久以前已經有《櫻桃小丸子》和《蠟筆小雜》這類作品,但《K-on!!》更強調的就是無聊,尤其是那種表面上有共同目標,實際上懶散到不行,完全表現到中學時期那種 HEA 的精神。越有重要的事,越不去做,這才夠共鳴,也意想不到的熱血。

即是甚麼呢?即是她們是一隊樂隊,常常要演出,但她們不練歌,常常吃喝玩樂。這就是主題了。

但怎樣維持劇情呢?畢竟它在動畫上的表現異常出眾,很多歌曲非常悅耳入屋,極受歡迎,甚至聲優們在動畫完結後竟然還會辦演唱會、出CD……答案就是開外掛,即主角威能,以才華去處理所有不練歌的問題,然後需要的時候就演出成功,至於音樂,自有專家替動畫處理。

也因此有了「蛸壼屋」版本的黑化《K-on!!》,甚至這作品名聲還相當高,雖然是一套又黃又暴力的18禁同人漫畫,可是相當完整地揭示了原作的核心問題,而這版本最獨特之處,是在把原著光環粗暴力除去之後,歸回現實卻竟然是一種甚有真實系勵志的傾向,一種讓黑化角色得到救贖的 fair ending。

雖然很多人討厭這個同人版本,但或許正是這黑化現實版,才令得原著的缺陷變得不再重要,一切歸回看「卡通片」的單純與快樂。是的,名曲「輕飄飄時間」、「No, Thank You」之類我都很喜歡。

以下是聲優們的演唱會「K-ON!! Live - Come With Me」,據說她們在表演前從未彈過樂器,但表現也相當不錯,而且部份歌曲是真的由她們 Live 彈奏,至少每首歌都是她們唱的,很不錯,而且舞台的表演也夠水準。日本的演藝訓練確是很優秀。



2013-01-28

絕對領域

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屬於自己的時間與空間,即絕對領域,而大多數人的主題都是關於創作,不論是隨意畫一幅畫、寫一首詩還是彈一首歌,總之就是透過勞動與思考,讓自己的下意識得到抒張的機會。因為生活裏有太多負面的情緒,太多待整理的感覺,如果有意識的面對只會帶來壓力與痛苦,這是種來自於本能的抵抗,因此我們需要一個絕對領域,讓下意識自主的表現及宣泄,這才是休息。

當然有些人放棄創作,不給予引導下意識發泄的渠道,而是透過娛樂、酒精或藥物去麻醉和壓抑,結果如何大家都知道,很方便,很有即時快感,但其實我們沒有休息過。正如坐在電視前看了一整天 TVB,除了覺得自己比之前笨,感覺還會很疲倦。這不是能跟畫好一幅油畫可比擬的。

《車窗望》是我的絕對領域。如果你有讀過我之前寫的《演員的自我修養》閱讀報告,大概會知道所謂演技,就是演員能夠引導自己的下意識以表達恰當感情與反應,不是造作的重覆教科書上所謂「喜怒哀樂」的表達技巧,也不是一種脫韁的過度演繹,反之是恰當地引導出真實情感。

雖然我不覺得《車窗望》是一種創作,但是經過連日來的反覆思考,似乎原理和演技相同,要寫出一篇好文章,真正要做的工作不是閱讀更多報紙和時事,也不是瀏覽更多網上的留言,而是進入內心深處,挖掘出真實感情與思絮的部份,然後加以表述和推論。所以往往越趨近真實感覺的文章,寫得越好,例如「女兒總會離去」我就很喜歡。相反,越是反覆堆砌,尤其是越想寫出受大眾歡迎的文章,寫得越差。

所以如果問,寫專欄很辛苦嗎?答案可以是,亦可以不是。每當希望計算到最好的文章,就一直落不了筆,但每當對自己誠實,找到了心底最想說的話時,馬上就會寫好。不過要如何在文章脈落編排得更有趣,及在忠實地追隨個人感想中找個平衡點,則是個不能迴避的問題。

The Nok


2013-01-26

Blog未死,反而多了

很久前寫了一篇「是誰在殺blogger?」,以這裏的標準來看,竟然算是有迴響的一篇。到了今日,卻有了一點點不同的看法。

首先,太空垃圾還是有很多,大量只有開始沒有結尾的 blog 仍然存在,雖然我不知道怎樣才算是一個 blog 的結尾,但如果瀏覽一個博客,看得津津有味,卻發現最後更新日期是 2010 年的話,總是一個失落。

曾經以為這是 blogger 衰落的一個徵兆,加上其他問題,包括blogger打手充斥、思想空洞、言辭乏味,港人熱衷 fb、Instagram、微博一類附圖再加短語的無腦上網,還有 blogger 社群中間的無厘頭內鬥,最終結局大概變成小眾玩意,或互聯網的一個歷史名詞。但最近似乎有改變。

例如越來越多傳統大型網站、新興網站,甚至新聞網站會重視 Blog 這類欄目,即使是一段新聞,也要用 Blog 的形式去包裝。甚麼意思?就是不用所謂「客觀報導」,而透過一個觀點,去闡述新聞然後引經據典、輔以想法、加以推論。背後支撐的依然是龐大的採訪與資料庫,不過表達手法出現微妙改變。

而且,或許人們都已經對於 fb 上的無聊個人更新感到厭倦,玩了三年,還是每星期 update 一次刺身和返工打卡,你不悶他也悶。於是浮現了越來越多連結分享,人們更加傾向將注意力放在其他網站上,然後帶回家,也就是 fb。甚麼網站呢?可以是大家都會看的雅虎或蘋果新聞,但不少確是個別 blogger 作品。

還有就是一種規模與信任度的反比現象︰網站越龐大,群眾信任度越低。即是一個網站如果已經運作得非常成熟,通常他們官方的說話,大家只會聽聽就算,甚至先入為主覺得這些都是利益主導的公告。相反,網站越小型,其「真相披露」 越有可信度,也越引起人分享。再具體來說,就是人們更傾向相信一個以自己名字作信用的文章,而不是押上網站名字。而更核心的不是規模,卻是所謂公眾參與,一段新聞的真偽,不再由作者說了算,越公開讓人人參與討論和引證,越得到群眾信任。

但說來說去,blog 不就是「專欄」麼?一直以來報紙的 A1 從來都比副刊矚目,否則人家就不叫做「副」刊吧?然而,互聯網的規則在改變,人們已經不再陶醉於表現「我知道」,而至少想說說「我認同」,於是一些立場強烈的blog就更有魅力,再加上 Blog 在本質上更趨向與群眾互動,這是專欄所無法企及之處。所以 Blog 玩完未?恐怕相反是越來越有巿場。

The Nok

2013-01-19

借借

女兒還有幾個月就要兩歲,通常小孩子都是這個時候學會說話,例如她早就已經說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姨姨、叔叔、車車、花花、mum mum、貓貓、狗狗、BB 之類她會遇到、也會喜歡的東西。特別的地方,在於透過觀察她學習詞彙的過程,會看到生活一些有趣的細節。

例如她相當快速地學會幾個詞語︰奶奶、街街和抱抱,因為她需要食奶、喜歡出街、很想抱抱,所以就學得很快。當然餅餅和 mum mum 也是相當快的,這個女兒真的很喜歡食。但令人意外的是,她從出生到現在,都很喜歡喝水,比奶還喜歡,所以那麼一個難以發音的「水」字,居然也說得似模似樣。

另外,她最近還越來越喜歡說「熱」,這個大概是從食飯時學到的詞語,現在已經被用來脫外套之用。這個女兒很不喜歡束縛,一直都不喜歡穿衣服,有機會的話總是想脫下外套,即使是冬天,因此這個熱字就非常好用,稍不滿意就說熱,然後就自己嘗試脫大褸了。

至於最特別的生字,應該就是「借借」了,這個意思是「請讓開」的詞語,忽然變成她非常擅長的對白,無論我躺在、坐在、站在甚麼地方,她也會非常自如地走過來,叫我借借,然後自己穿過去玩。為甚麼一個小女孩會這麼快就學懂「借借」呢?充份反映了我這個典型香港人的家居實況︰擠逼。

其實通篇文章都是很瑣碎的生活記事,我只是怕忘記了,所以就寫下來。但所謂生活,不就是這樣嗎?

The Nok

2013-01-18

阿媽打仔

昨日,我如常帶20個月大的女兒往附近的遊樂場玩,整個場都是小孩子,有很多大概是幼稚園高班與初小之類的小朋友,問題不大,反正都是人家有人家玩,女兒有她自己在enjoy。

不過尾聲的時候出現一段插曲,有個男孩起腳踢我女兒的腳幾下,似是一種不滿的渲泄之類,不是很大力的,但行為是很典型的頑皮男孩。於是我當場問他為甚麼踢人,而他竟然掉頭就跑。

當然我不會放過他,馬上踏前幾步一手就抓住他,然後再質問他做甚麼,而這個男孩卻一直扭一直不肯答,還說要找媽媽之類。這個情況下,我就叫他大聲請媽媽過來,而手一直的抓住這男孩的手腕,不放他跑,如是者一直糾纏了幾分鐘,他媽媽過來了。

然後故事發展下去,就輪到男孩的媽媽問他為甚麼踢人,而男孩就繼續想走,不肯答,不肯道歉。忽然,這位媽媽就發爛,連續大大力的掌刮了這男孩,還脫了他的褲打他屁股,而且露出了小雞雞,這時候竟然還有個小女孩走過來指著他恥笑,當然還夾雜著旁邊一些師奶走過來說「哎唷,教仔不是這樣教的」之類。

至於我,整個阿媽打仔的過程我沒有發一句聲,就拖著女兒靜靜在旁看著。而小男孩開始大聲地哭叫,旁邊的師奶繼續說「哎唷,犯甚麼事這樣嚴重啊?」我冷冷地補一句︰「這男孩踢人。」然後師奶就退下,我繼續靜靜旁觀,而阿媽就變本加厲大聲喝罵、又扭又篤這個男孩,一直糾纏,而男孩也相當固執地不肯道歉,只肯喊。

或者你會說,嘩,你怎樣不幫口啊?這小男孩可能就這樣「一世了」,而我覺得,一個男孩擁有個這樣的阿媽早就一世了。為甚麼這阿媽要如此粗暴?或者她一直都是這樣教仔,又或者,她的劇本就是和你一樣,想我跟她說「哎唷,好小事嘛,算啦算啦」,然後她就回答︰「怎可以算呀?始終是他不對嘛……」慢慢就變成好像是我不好意思了。

但有甚麼不好意思呢?我和女兒並不是她無法好好教仔的下台階,要怎樣做是她自己的選擇。至於女兒,後來看得疲倦,我就抱她上bb車要走了。臨走前,這小男孩一直都只肯向他媽道歉,而終於也含糊地向女兒說了句對不起,事件結束。

The Nok

2013-01-10

香港人有幾不錯?

或許是因為見識大陸人太多,尤其是每天一卡卡從關口運進香港來、滿滿的車廂裏佈滿著普通話,所以看見香港人有時會份外開心,畢竟大家分享類似的教育與共識,似乎很不錯。

但不過幾年之前,我們還在為香港人的質素呀、水平呀喋喋不休,例如所謂港女問題,功利主義、缺乏教養、不愛運動、只愛八卦、名牌掛帥、崇洋媚外、減肥太多,嘩,真是一講就可以講到下一篇文章。

港男也不見得好,幾十歲人還迷卡通片、迷遊戲機,工作時就馬上把家庭忘記,但是外表不論如何成熟,心底裏還是小孩般幼稚,而且常常爭著發表高見,但是同一個笑話總要講幾百次,要不就是啞的,看個小孩子都不懂。不是嗎?

更嚴重的還有港孩,菲傭的一代,基本上就是證書垃圾,拿了一大堆獎狀呀、獎盃呀回家,但是連筷子都不懂得用、鞋帶也不懂得繫、公仔麵都未煮過,而且驕生慣養、自我中心、毫無紀律、目中無人,現在變成甚麼九十後、零零後的問題,其實也是同一班。

至於上了岸的一代也不見得好。一車車字都不懂得的老人,被送去立法會投票選議員,結果大家都知;然後又會被車去甚麼保皇遊行,支持一些他們都未聽過的東西。至於那些 97 前著草走了,現在又回來的精英,加上一群從未為香港爭取過甚麼,只會搵錢然後說下一代不夠腳踏實地的所謂成年人,香港就是這樣組成的。

不說別的國家,香港人在上網時就愛表演,喜歡挑剔這個挑剔那個,看人家免費寫給你看的東西,竟然還會說「這種質素還好意思放上網?」「拜托你收皮啦!」所以唯一結論是,因為見識過大陸人而以為香港人還不錯的我,其實太天真。

The Nok

2013-01-03

專欄作家

實不相瞞,讀中學時的人生理想,是做一個作家。因為那時已經喜歡中文作文科,不要笑,這已經是我寫字最多的時候。然後又試過中學生投稿之類,好像有入圍刊登,但甚麼獎都沒有。作文考試成績不錯,但不是A,也沒甚麼特別厲害之處,實用文更是一塌糊塗。

「不引人嘲笑的理想,沒有實踐的價值」這句話很中肯,沒有達到這種程度,根本連拿上檯面去談都沒有意義。但同一時間,只會拿出一大堆可笑的目標來談,然後從不實踐的人,也多的是。

最近開始在《爽報》有一格專欄,又是叫《車窗望》,是這個blog的延伸,因此有了這篇文章。不是在說有甚麼了不起,因為寫專欄的人多得很,而要在這個範疇成功卻不容易,就算我自稱為「專欄作家」1000次,也僅僅進了一個門檻,從來沒甚麼了不起。

而且寫一個欄位,跟真正全職作家是不能相比的,就像以前我當過臨時演員,跟成為一個以拍電影為生的真正演員,根本是兩個世界。至少,我還未可以跟大家抱怨,「哎唷,要每天想點子很辛苦啊,比起朝九晚五更辛苦啊」,遠未到這個層次。

更大的問題是,我有一種失敗主義者的傾向,即是很擅於去分析問題的原因,然後很積極地去自我實現,讓口中所說的問題與失敗忠實的呈現出來,這種性格特質,可以幫助人分析現狀,但同時間,卻不容易創造奇跡,甚至我也不太相信奇跡。如果未來只能由自己雙手所創,那麼創出一個超越想像的未來,對我來說真的很困難。

不知道這個欄會寫多久,也不肯定將來會不會走得更遠,但至少讓我們享受這個時間。而《車窗望》這裏,會繼續與大家同在,只要仍有讀者。

The N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