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10

人心肉造

有句老話叫做「人心肉造」,我第一次聽以為是「人蔘肉造」,其實諺語意思是無論一個人的心腸有幾硬,其實都是人一個,不可能完全無情,總有地方可以打動得到,云云。很普通的常識,尤其是大媽大嬸最喜歡這樣講。

曾幾何時,這個世界流行身心二元論,即是認為人是分為肉體及靈魂兩部份,兩者互相牽連,但終究是兩樣東西,所謂「我」其實就是靈魂,所謂死,就是肉體死亡,靈魂就會變成鬼、升天堂、下地獄,甚麼都好,總之肉體和靈魂是兩回事。

引申下去,就是由於肉體太多問題,例如我們有七情六慾,我們人類大多數行為,甚至攻擊別人,都非為甚麼崇高理想,而僅僅為了滿足食慾和性慾,又或是其他種種來源自身體的衝動和軟弱,就像忿怒與怠惰,所以,要拯救人類,就只有放棄肉體,昇華靈魂。

直到今日科學作為知識的主流甚至核心,靈魂之說原則上不是被否定就是被無視,所謂靈魂只是文學上甚至藝術上的說法,即是類似於「人格」(personality) 的浪漫版本。一個人肚餓 + 疲倦,自然會影響情緒,這是其中一種身體影響靈魂的日常用法,意思是肉體的問題,會帶來精神上、心靈上的問題,先不論所謂情緒只是甚麼神經系統的生物反應,但這個顯然是我們慣了的常識︰「健全的心靈,寓於健全的身體」,中學都有教。

因此,我們不再視肉體為邪惡、靈魂為高尚,而是說兩者根本互為因果,鍛練肉體會提高精神素養,鍛練意志會增加身體耐力,這些都已經成為了共識,甚至是知識。所以,要拯救人類,就需要所謂全人教育之類,不贅。

說回第一段,「人心肉造」,原來這麼古舊的諺語,說起來還是相當前衛的,已經相當地與主流科學觀吻合,放棄了一種人類靈魂如何崇高超然,拉下來面對現實地承認人是如此受到制肘,也不過是肉體的一部份,相當平民化。

在我看來,更有趣的地方是正如身體需要物理上的依靠,人心也需要精神上的依靠,而由於人心本質上就是物質,所以依靠也需要是物質來的。

常常被低估的就是人們對於物質上的精神依賴,例如建築物。對於真正熟悉信仰的教會來說,給他們一幅地一堆錢,會拿來起七層高的綜合服務大樓,還是天花拱頂七層高的大教堂?應該會是大教堂,因為信仰是如此一種精神界的事情,教堂比大樓重要得多,也有凝聚力得多,走入教堂祈禱,與走入假天花灰地氈 office 一樣的地方祈禱,是兩個世界。

就如為甚麼人要雕一個佛出來?又為甚麼頸上要掛一個十字架?又為甚麼要有一隻介指、一紙婚書?全都是因為人心,需要物質作為棈神依賴的程度,遠高於我們的想像。沒錯,我們可以要求,可以要求一班學生,把校規活在日常生活裏,但沒有了建築物,沒有了校服,我們甚至也沒有了身份,精神的約束力量就消失了,僅餘下的是個人底蘊的意志。

結果好像又走上了回頭路,縱使我們知道人心肉造,我們還是不甘心人類的情操被物質所壟斷,我們希望人心能夠脫離物質,提煉出純正的意志。所以我們很崇拜那些浪人,四海為家,仿彿他們就是人類最完美的形態,孤獨,卻是超然。

The Nok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