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25

沉重的包袱

搬過很多次屋,每次都覺得東西太多,能夠拿起一箱半件就可以起行的,才會覺得自己足夠年輕,是真實活在世界上的感覺,但事與願違,總是好幾十箱再加一大堆電器和傢俬。

如果要走,有沒有甚麼是必須帶走的呢?大電視?不需要的,因為沒有電視,還有太多事情可以做;鋼琴?不需要的,每一日會彈的時間很有限,就算不彈,也沒甚麼大不了;一櫃子的書?不需要的,因為這些書我已經都讀過,讀過了也沒有忘記;還有太多的東西,丟掉很可惜,但絕不會世界末日。

畢竟讀大學住宿舍的時候,不也是簡單幾袋幾箱就可以走了嗎?但有了自己的家,慢慢就會建立一個奢侈優渥的生活,家裏多了很多「享受」和「娛樂」的東西,還多了很多用來「紀念」的物件,一步步走下來,所謂一頭家,就是這些東西的總和,然後有了落地生根的感覺,以前那自由自主的感覺漸漸失去。

穩定,是很多人的感情來源。先有了穩定的居所,有了穩定的工作,就開始與別人建立穩定的關係。今日不知明日事,就沒辦法為家居添置氣氛,也不能用心工作,更不能對轉眼就消失的朋友深入認識。

但生命本來就是無常,對我這種曾經搬過很多次屋的人來說,「定居」反而像一種壓力,一種不安。建立了一套生活的習慣,就會害怕改變,害怕有一朝會失去,而事實上改變與失去正是常態,無論多漂亮宏偉的住所,從第一天開始就註定慢慢敗壞,無一例外。既然如此,還把精神健康寄托在蝸居,把心力都用在裝扮這必朽壞的事物,肯定會失望;再者,無論有沒有明天,就算只有一日友誼,不準備利用人的話,何時都可以成為朋友。

自由就是無懼,無懼就是無慾,慾望太沉重,就算誰當特首都無法自由。

The Nok

2012-03-21

降grade

因為聽得太多「生命無常」,所以從很久以前開始,定期都會自己問自己︰「我最害怕失去甚麼?」每次答案其實都差不多,想像自己沒有手、沒有腳、沒有視覺、沒有聽覺之類,又或想像自己老了、記性差、長期病、要人幫我換尿片。做人可以害怕的事有很多,但有了心理準備,害怕還是會來。

這麼多的想像訓練,無非是讓自己可以逃脫由無知而生的恐懼。因為無法想像自己沒有腳可以怎樣,或不能知道看不見又如何生活,所以很害怕。是的,我知道很多盲人還是自給自足地生活,他們也有自己的快樂與平安,甚至也相信自己可以適應,因此我知道真正害怕的不是無知。

很多人說傷殘人仕也可以很快樂,甚至他們會被欣賞。例如電視廣告說,蘇樺偉的媽媽怕痙攣的兒子行得比人慢,但最後他跑得比人快,很勵志,但他勝出的是傷殘奧運。這不是否定蘇樺偉的努力與成就,但他事實上就與保特和劉翔處於不同的層次,TVB會直播劉翔賽跑,而且收視還不錯,我們卻差不多只能從報紙副刊得知原來蘇樺偉獲獎,現實如此。

這是從根本上人們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要求與想像,所謂成就與價值,就是建基在這裏。買樓,在很多國家根本不是一種要求,在香港就是;學位,在五十年前只有極少數人會要求,現在就是基本。所以「失去」,真正令人不安、害怕與難過的,不是失去本身,而是伴隨著失去,而我們對自己要求的降格。劉翔如果傷患好不了,會參加傷殘奧運嗎?不會的,除非他天生就有傷患。

所以上天還是很公平,那些看來又有錢又靚仔又順風順水的人,比任何人都要害怕衰老與死亡,有如鐘擺,否極泰來始終是互為因果。但看看自己,這種不算擁有很多的人,還是會因為環境生變,會因為驚覺「原來我也不是那麼了不起」「由明天起我就要降grade比賽」,於是感到不安與害怕,所謂心靈上的穩妥,從來都是說易行難。

The Nok

2012-03-17

以香港為家

香港人好像有一個默認了的習慣,幾乎任何機構的高層、領導之類,仔女都是在外國讀書,然後一家人還會有外國護照,退休之後去哪裏?差不多一律是歐美澳加,偶爾是東南亞。說到底,香港是用來賺錢的,外國才是用來定居。

「以香港為家」本來是一種口號,因為香港人一直自居為過客,由內地到香港避難,香港只是一個英租界,和以前上海甚麼的法租界一樣,是避難所。因此只不過是上一代的事,我們的父母還會有「回鄉探親」這種節目,「鄉」是在內地的。到了1997年前夕,大家都害怕「回歸」,所以紛紛移民,可以走的都走,而且走的人還惹人羡慕,畢竟這是上岸的指標。上不了岸的,「以香港為家」倒似是一句酸溜溜的話。

其實自許冠傑歌裏的「二等公民論」以來,部份人宣傳其實香港也可以是一個家,然後近幾年越來越多人發覺所謂文化沙漠的香港,已經有了自己的文化,還創造一個新字叫「集體回憶」,原來我們在不斷賺錢的同時,還有過生活。英式建築、李小龍、周星馳、王家衛、尖沙咀鐘樓、電車與天星小輪之類之類,這個又狹窄又壓逼的城巿,原來我們已經愛上了。

直至近幾年「定居香港」更成為了一種道德要求。也許因為那些以香港來賺錢的人太兇了,他們那種完全是榨盡香港與香港人價值,然後自己一家大小移居外國的面孔太惡俗,就像內地的黑心商人,連奶粉都可以出賣,為甚麼?因為他們自己的仔女根本就吃外國奶粉。加上自由行與新移民,我們感覺到「自己的利益」被掠奪,共同敵人的出現讓香港人更有「自己人」的感覺,所以要保衛自己的家園,「以香港為家」似乎落實了。所以跳躍推論下,打算移民離開的香港人,做甚麼事都不道德。

問題是,越大聲呼喊要愛國愛港的人,自己有外國護照;越是建設香港的人,越賺盡香港人的錢,然後移民;香港的重建與發展越來越快速,幾乎每一年都有一處地貌改變,我們對這個香港越來越陌生,但又跟著一起叫喊守護這個香港,暗地裏就想儲夠錢盡快離場。

我本來都沒有甚麼家國觀念的,跟喜歡的人在一起就是家,這個世界加起來就是國,反正大多數朋友只會在facebook上遇見,一同住在香港或是分在歐美都沒相干,而且任何地方都可以找到朋友。「以香港為家」越變成道德要求,越讓人感覺這是一種最不道德的要求。

The Nok


2012-03-11

充實的一周年


日本大地震好像沒有停止過。上年3月11日爆發後,接連大半個月都是從地震,到海嘯,到核電危機,所有能發聲的媒體都發聲,所有能涉及的組別都加入。然後幾個月,就是日本政治的風波,然後幾個月,是香港人擔心這樣擔心那樣,連最暢旺的日本壽司店都說有危機。到了半年左右,已經開始有人拍攝半年前與後,又比較原來日本的處理速度都相當不錯。然後又斷斷續續的救災與復建,然後倒數這一周年,電視台又不斷宣傳「支持日本」的節目。日本大地震,是一個持續整年的事件。

無他,因為這是一個不可能會有錯的主題。天災之前,總會有很多賺人熱淚、大是大非的鼓勵訓勉可以使用,例如救災不分國藉、珍惜眼前人、香港是福地;亦可以為平乏的生活增添很多不痛不癢的話題,例如某日本女星如何救災,或是食魚生要小心,甚至流傳一下食鹽有助抗輻射;加上日本從來都是香港人最愛的旅遊熱點,而且日本人向來表現都很恭敬有禮、井井有條、對救援擅於表達感恩,所以付出必定有回報,收視也會好,亦肯定不會收到投訴。

但無論這被視為甚麼藝人做show的機會,或是一些人洗滌心靈的廉價救贖,又可能是種沒有代價的一click讚好和分享,也沒有甚麼不好,只要某些災民真的因此而得到幫助,或是早沒得救的金錢至上主義者的一點點自我感覺良好,也是種功德。而且總比起先天不足,注定鬧劇的特首「選舉」來得有價值。

其實我一直在等待的,反而是有沒有誰會跳出來,指責人們關注日本的地震,還遠多於汶川的地震,畢竟內地的是「同胞」,日本的是「外人」,而且中國社會窮得多,怎麼像日本般具有優良的應對設施與經驗,所以香港人這種明顯誇張的關注,是「崇日」。

不過這種等待注定是落空,因為我們都知道,沒有誰能真正關注汶川,所謂關注,還真的只可以像藝人們般唱唱歌跳跳舞,將錢捐出來,就完了,不可以太認真。甚麼是太認真?例如即使有人覺得藝人去日本探訪甚麼的,只是旅遊節目show的一種變奏,但至少我們可以追問︰「當地居民其實覺得如何?香港人的熱情是幫忙還是滋擾?」膚淺的開始也可以是有意義的結束。但汶川的情況,我們甚至不能肯定那個災民是不是真的,而且追問捐款的下落,也只會帶來不好的收視。

無論官方播放甚麼,無論人們如何唱好,我們那種需要投射的同情心,隨著中國每年定期的天災人禍,一直無法正常宣洩,我們希望不要淺薄地捐捐錢、看看籌款節目就算,但又可以怎樣呢?所以我們就像排洪一樣,福島所充滿的,並不只是輻射,還滿滿是香港人的心靈救贖。

The Nok

2012-03-06

徵稿


這個徵稿,不是文稿,而是撈稿 (logo)……因為最近對 facebook 頁那個 logo 感到悶了,所以呢想廣邀讀者設計適合《車窗望》的logo,fan page不過是五百人,但既然願意like這個頁,又未unlike的讀者,大概都是真心喜歡這個地方,因此我相信總會收到好的作品。

就這麼簡單?不是的。最近我在看看自己的藏書,那些已經看過一次,不會忘記,亦不會重看的書,覺得很可惜,所以想把它送出去,讓這些書從新活過一次。六十元一本的書,很貴,但如果讓兩個人看過,那麼就是每人三十元,讓六十個人看過,就是每人一元,價值完全不同了。

而且,我看了,你也看了,這不是很有意思的連繫嗎?從此我和你,和這本書的作者之間,就形成一種3P的關係,很性感呢。(荒木經惟語)

所以很簡單,將你的設計圖email給我,我會選出最好的作品,然後採用,然後我把書寄給你,就這麼簡單。nok1983@hotmail.com,電郵就是這個。是啊,一看就知道我出生在1983年了,哈哈。另外,請不要抄別人的設計,或至少不要讓人發現,多謝。

關於這本書,可以看︰http://tchk.org/comment/book/2009/childhood.htm

The Nok

2012-03-05

談性系列 2

前言︰這是一系列關於「性」(sex) 的文章,為了方便,言詞會相當露骨而直接,不會避來避去,所以如果不安的話就別看了,反正總不會一直是這個話題,明天就會轉的。

如果你接受到,就繼續吧。

XXX



性的話題是禁忌,尤其在中小學裏頭,簡直只能夠以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去教書,明明是「做愛」,就說成「發生性行為」或「進行交配」,明明大多數人一生裏只有一兩次真的會懷孕,而大多數情況只追求歡愉,在性這一課卻重點講解受孕、胚胎、生育的過程,但從來沒有老師願意講解如何達致性高潮,尤其對於女性 (男性基本上不用教……當然要教都可以)。


其中之一,可能是老師太害怕同學要求實習吧?如果用圖片告訴大家 G 點是哪裏,卻又不實習,那麼跟有圖但沒有seed有甚麼分別?其二,這個問題也許太淵博,而且非常個人化,例如男同學爭相問老師,我的夠長嗎?夠粗嗎?夠硬嗎?不論老師是男或是女,都應該駕御不了。


當然這些僅僅是我的幻想,因為到了一個日子,連學校都開放得可以光明正大討論做愛,而不是受孕,那麼年輕人們應該早就不是那麼無聊的好奇,而是很正確很正面地看待自己的性器官吧,就像沒有誰會問老師自己的手指夠不夠長。


不過學校有這種取態,也是合情合理,因為即使是最羞於啟齒的話題,例如上次談過自瀆就是陰暗面的極致,性愛裏還是有一個道德基礎較強的部份,就是夫妻性愛。唯獨是這個模式,讓人覺得做愛還是相當「有意義」。


理由是,這種所謂「正常的」男歡女愛,所追求的不是個人最大的歡愉,雖然做愛很開心,但整個過程最重要的部份,是喚起對方的性反應,例如羞澀、發熱、呻吟、出水之類,從而獲得滿足並提高自己的性反應,然後繼而又強化對方的性反應,反覆如此,直至雙方或其中一方達到高潮。


換言之,「做愛」其實就是透過製造對方的快感,來獲得快感 (因此投訴別人死魚的傢伙,嗯……),從道德層面來看,這不正正是「利他」嗎?利人利己,根本就是道德倫理課中最予肯定的行為。此之所以,學校即使性教育,也還是強調夫妻之間的交配與受孕,卻從不教自瀆,正是如此。


這種人們所推崇的性愛方式,甚至變成「正常的」性愛,即是說,不透過喚起對方的性反應而自行獲得高潮,就是一種變態,例如對著動漫枕頭自high、強姦屍體之類,就是性變態。話說回來,反而SM並不變態,反正不論S還是M,大家各取所需,其實還很正常。


至於同樣是H漫,《夫妻成長日記》(又好像譯做《兩人性世界》) 會那麼正氣,應該都是同一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