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28

問出路

年輕人讀書當然會有很多問題想問,有些問得好,有些根本就不會想答,例如「讀XX科有甚麼出路?」這是垃圾問題的第一位。

問這個問題的人,通常處於幾種狀態,第一,就是正在讀或準備讀某些看起來有點玄的科目,例如甚麼「英語傳意及設計學系」,為甚麼要問?因為這些科目在名字上,沒有清楚說明是對應了甚麼專業。問題是,其實他們不知道,又會有誰知道?連身在教育體系內的學生都不知道,那麼誰又可以回答,那些身在體系外的老闆,誰會請一個英語傳意及設計學生?哪個老闆會願意花時間聆聽這些學生幾年來在讀甚麼?

或者,那些學生會以為,世界上有甚麼職業是專門為這科而開,神秘地,脫離巿場地,總之你一畢業,就會有個神秘老闆走來找你去那裏當優差。會這樣嗎?真是異想天開,可不可以自己打開報紙,上一上網,看看這個世界有誰會請這個「學系」的人做工?問「有沒有出路」的人,其實心裏早就知道沒有,但就是想某人答他「有」。

又或者,他們一廂情願的自行詮釋一個學系的意思,例如「英語傳意及設計學系」,是真的,三個人有三種理解方式︰(1) 是英語嘛,即是語文啦,應該可以做老師或編輯吧? (2) 傳意,即是傳理系啦,就即是可以做記者和傳媒囉! (3) 設計,肯定是做設計師啦,很好。不過因為名字有點複雜,所以呢,就要問清楚「出路」以聽自己想聽的答案,求個安心。但為甚麼不直接報英語、傳理和設計呢?成績不及。

總之,在這個情況之下問出路的人,就像找人問米,不是懶,就是蠢。

然後有一種,就是對哲學系、考古學系、人類學系好奇的人,注意,是好奇「學系」不是「學」,因為他們由頭到尾的潛台詞都是︰「用幾年時間讀了大學,不也是找不到甚麼工?」這種人的眼裏,找工作是讀書的唯一目標,如果找不到工,讀書就像進了迷宮出不來,這樣不如不要讀。對的,對這種人,答他︰「做麥當奴囉,我讀哲學就係為左高興,吹咩?」

其實甚麼學系都有出路,因為凡讀了大學的人,都可以做麥當奴,既然如此,就不必要再問。當然,有些人只能接受大學一如工廠,讀書就像倒模,造一顆鏍絲出來,就要找個地方鑽進去,他們無法想像何為「一個人」,因為他們本身就是一張廁紙,一條底褲,必須有它的功用。

最後是那些已經是專業的人,例如讀會計做會計,竟然會問「做會計有甚麼出路?」在大多數愚昧人仕眼中已經很有出路的人,到頭來發現工作艱辛,薪金不多,原來所謂出路就是成為工作奴隸,這麼辛苦擠進有出路的學科,然後再擠進出名的公司,最後做人很不快樂。當然,這些人的所謂出路,就是如何找到一份又輕鬆又自在,人工不錯,而竟然還可以不斷升職的好工作啦,所以到最後還是錯的。

因此總結下來,一個會問得出「讀XX科有甚麼出路?」的人,是的,直接就可以預言他的將來,大抵都沒甚麼出路的了。

The Nok

2011-09-25

你未認識我,我已經愛著你

在你認識我之前,我已經喜歡了你。這是一種幸福的無奈,是一種幸福的等待,因為在你還未知道我是誰,我已經為你守候很多個夜晚,在你還未喜歡我的時候,我就已經深深的愛上你,並因為你的緣故受到很多的傷害,也因為你的緣故,每晚甜蜜地笑著入睡。不是平等的愛,但生命就是如此奇妙。

看過《時光旅的戀人》,又或是《我的機械女友》,又可能是《西遊記》(周星馳版),甚至是《叮噹》和《魔法少女小圓》,就會明白這種超越時空的愛,是苦澀的,是孤獨的,甚至不能抱有希望,只能單方面的付出,直至終局。

但這並非小說裏的故事,卻是發生在每一對父母與孩子的身上,一代傳一代,天理循環。女兒,你未認識我之前,我早就認識了你,並且深深愛著你,當你意識到我這個父親的時候,或許你會以為我和你的關係、我的性格與習慣、我的個性與健康,是你與生俱來的現狀,其實這些都是在你出生以後,點點滴滴累積下來的結果,我和你的命運早就連結,但你並不知道。

你會以為世上所有事都理所當然,但其實,那些在你意識到我之前的日子,那些你還未長大的時候,沉積多年的愛,是你所不知道的。可能他日,你覺得自己是一個有自信的人,你會相信世上有愛有希望有值得信任的人,你也明白世途的險惡於是會小心謹慎,你知道自己許多優點,你會以為這就是你,但其實,或許因為我的愛與保護,你才能這麼健康而快樂的成為一個人。

或許有一日,你終於站到我的視點,看到你自己的兒女,你發現你是如何的深愛他們,他們的習慣與性格是由你忍心的教育而鍛練出來,於是你就看到自己的成長,你終於體驗到當日你父親的生活與經歷,我對你的愛,終於由你繼承下來。

是的,當我看著你,就像我自己又重活一次,我想到了自己錯過許多的時光,因為我自己的成長背景,有些事情我未體驗過,那些在課室裏的愛情,那些在放學後的表白,那些生離死別與浪漫邂逅,或者,你終於會嚐得到,前面盡是喜怒哀樂,在你成為我這個角色之前,你會嚐盡五味,你會半夜偷偷飲泣,你將取代我活得更加美好,因為你有我深深的愛。

到某一刻,你回首一望,在你身後原來是早就走過相似道途的父母,我猜想你終於能夠回應我們的愛,然而那個時候我大概頭髮斑白,或者沒有今日的體力與精神意志,對於你的愛,到時我還能熱烈地擁抱嗎?時空錯過,這種遺傳下來的宿命,有點蒼茫,但不要緊的,直至我離開這個世界,我還是會感到非常幸福。

The Nok

2011-09-23

那些年



「那些年」,一個看見就覺得感概中帶點憂鬱的主題,直接觸動每一個人內心對於過去的美化與幻想,也都反問自己一句︰「為甚麼當年我沒有xxx?」或者是愛情,或者是理想,又或者是一個機會,錯過了,因此今日看到「那些年」,我們就想哭。

我還沒有看到這電影,據說在台灣紅遍天,想當然也引起了香港人的興趣,在這裏的確意態相近的地方,同一套電影會紅起來也合理的,畢竟我們就是愛湊熱鬧。

不過,如果今日已經過得很幸福,「那些年」就是一種陌生的情感,我看到我的家,我的女兒,我的工作,我的假日,每一件事都讓人覺得當初的選擇是恰當的,又或者,至少沒有選擇了大錯誤,是吃力的,是辛苦的,沒有發達,也未有成名,但活著的感覺很實在。

所謂「錯過」,大概就是這種吧?即是活得實在的時候,太投入生活了,所以沒有很抽離的看看所活著的自我,然後忽然有一日,回頭已過百年身,很多美好的事情我們沒有特別特別去珍重。對哦,通常只有在我們最失落、最失意的時候,思考才會跳出來問自己︰「我在做甚麼呀?」

其實做學生的時候確是最實在的,每天都有新鮮事,每日都在爭取機會表現自己,出來工作,就發現社會根本不當你是一回事,點名 (打卡),不是為了讓你表現長處,而是確保你沒有缺席,以免發錯糧,人家當你只是工具,你也不知不覺相信自己只是老闆的一台機器,當日你活得很實在的感覺,已經消失。

甚至愛情,那些日子你的愛情不計代價,甚麼你要先有足夠資本,才能結識女孩的概念從未出現,然後進入社會,我們就發現大家都在計算︰跟這個人一起,能不能買樓?會不會升職?受不受社會認同?付出幾多、回報幾好、風險幾大?其實,這些根本不是愛情,你沒有「追女孩」,你是在洽談生意、競投商品。

所以如果你正活著,佷實在,自我沒有被世俗所磨蝕,思念過去的情懷總不會太濃烈;相反,如果你一看到標題,就想到了那些被稱為「黃金歲月」的逝去日子,真的,從今日開始反省自己的生活,用雙手去改變你的現狀,向你所深愛的人,表白。

The Nok

2011-09-20

文化沙漠?

有些人開口閉口就說香港是文化沙漠,還敢隨隨便便就指責一些認真看待文化的人,說他們太認真太守舊,才導致沙漠化的出現,但這些人到底有否參與過藝術創作?有幾多人又真的學習欣賞藝術?還是老早就把藝術放上神檯,口裏參拜,心裏無視?

先說甚麼香港文化沙漠︰甚麼是文化?電影是不是文化?電視劇是不是文化?唱K是不是文化?飲茶是不是文化?大學ocamp是不是文化?廣東話粗口是不是文化?網上二次創作、改圖又是不是文化?如果你問那些文化研究的人,他們都不能否認這些是文化,既然如此,你還說甚麼文化沙漠?

好啦好啦,或者你申辯這些是「通俗文化」,而文化沙漠就是指他們欠缺反思,只是盲目消費及娛樂而矣。第一,消費及娛樂是不是文化?第二,你要否定這些文化,送回你一句︰「正是因為香港充斥着你這樣迀腐守舊的人,這個城市才會變成一個文化沙漠。」第三,你知不知道還有很多人是認真地支撐著自己認同的文化活動,也努力地反思現有的文化生態並推動改變,你有沒有做過?

甚麼都沒有做過的人,只懂一味把文化呀、藝術呀之類,捧得脫離群眾,一班人走進藝術館,這也不懂那也不曉,只知道藝術甚麼都是,也甚麼都不是;藝術家在做甚麼?只有他自己知道,也只有當他寫在板上的時候你才可以讀得懂,這就是我們心裏理想的文化綠洲嗎?

要有創新,還先要有基礎,沒有固定的思路,談何突破?瞎子摸象,是藝術教育的最大阻礙。怎麼辦好?首先讓人對文化與藝術有基本定位,再從定位出發去思考到底藝術家們的工作,只是九唔搭八,還是真的在原先概念上進行突破。

整個爭論讓我想起陳奕迅的「張氏情歌」,很多香港人接受不了,覺得歌詞不知所云,因為不停的「張、將、張」,但內容卻不是很連貫。但如果告訴你,音樂除了歌詞的「詞意」之外,還可以單純以音節作為實驗品,是的,不是完美,但這個嘗試還是有趣呀,你接受到嗎?很多人依然接受不到,因為只有K歌才是歌,那些甚麼玩音節,請回去藝術那邊吧。

甚麼「每個人有他自己對藝術的觀點」,才造就一整代對於藝術涵義毫不寬容的人,每個人只願用自己心裏狹小的尺,卻不願聆聽別人的看法,但其實他們根本沒有任何鑑賞力的基礎,只有「順眼不順眼」這道最基本最基本的反應,所以你問香港人︰喂,「套電影點呀?」「個飯好唔好食?」「首歌感覺如何?」全部答案都是「ok呀。」完。

The Nok

2011-09-19

藝棍

香港真是個有趣的地方,在這裏藝術的地位是詭異的,普通人進到美術館、藝術展覽 ── 首先他們應該不會進去的 ── 萬一他們進去,大多數的結論都是「嘩,好深奧,我唔識欣賞」;但另一方面,好像任何一個人隨手的作品,都可以歸入去藝術,一塊爛膠、一張廢紙,都被說成藝術,更甚,那些嫩模坦露乳房正式賣肉的照片,竟也敢自稱為藝術之作。

這麼吊詭的局面︰既是太深奧,亦是太膚淺,「藝術」這個字幾乎是一個笑話,到底整件事情是如何演變的呢?其中一個主因,就是那些吹噓藝術的傢伙,把整回事拖進死胡同。

那些傢伙的特徵是,不可能說出藝術的定義,這也算了,哲學家都做不到,但他們更加說不出藝術創作的目標是甚麼;而更重要的是,他們只會一直把所有定義都反對,把所有目標都否定,似乎為他們的工作定下目標是一種褻瀆,又或是替藝術設下範圍就會把它降格。但現實恰好相反,當他們自己都不清楚藝術所為何事,只會為它帶來更大災害。

其實藝術之目的很清楚︰追尋美。藝術家就是要為庸碌的群眾展現美的境界,從世俗拯救他們的品味與視野,賞心悅目就是 intrinsic good,糾纏於慾望與惡俗之中的人,從藝術家看來,是一種可憐。情況就像一個未見過靚女的人,為一件豬扒死心塌地、苦苦依戀,你見過靚女,大概也會於心不忍,希望帶他出去見識見識吧?其實這就是藝術的本意。

當然,聰明的你會馬上說︰美麗不只是觀感上的美吧?是的,美麗當然有很多種,一個美女,不一定只是樣貌,身材也很重要,而假若她有一份憐憫人的心腸,這份感動在我們心中所引起的漣漪,跟美麗是相通的,所以這被稱為「內在美」。也因此,我們將崇高的品格也歸類入「美」的欄目之下,有情操的人,也是美。

也會有其他,例如「知性美」,一個滿有學識的人在你面前謙遜地展示他的智慧,這是美麗的;又例如「創造美」,創意在本質上也是一份觸動人的美感。至於甚麼才是藝術品是永遠有爭議的,例如我手上「最後的晚餐」影印本,圖案一樣,又是否藝術品?這是個爭論,但無論如何,藝術所存在的價值,在於能否展現「美麗」。

但不知從何時開始,某些人喜歡吹噓藝術,把它變為虛無飄渺的東西,變成了任人定義與扭曲的活動。例如自由行的小孩在地鐵大便,我猜想沒有正常香港人會覺得這是有趣、美麗、很好之類,但這是不是藝術?總有些藝棍會跳出來,說這是反思貧富懸殊、地方主義、文化衝突的行為藝術云云,忽然在地鐵放一舊大便,就和「蒙羅麗莎的微笑」一樣是藝術品。

在藝術愚民的世代,沒有人探究甚麼是藝術,任由那些「解讀」侮辱人的智慧。是的,你可以說它是文化研究,可以是社會心理學,甚至是哲學也罷,但絕對不會是藝術,因為在整個過程中,只有幾種元素︰無知、無禮與排便本能,跟美是沾不上任何關係。

失去了「追尋美」的本意,把藝術的界定消除去,也許是放寬了藝術家的自由,但更直接的結果,是群眾再也無法斷定誰是真的在做藝術,或者根本大伙兒只是一起在藝術館大便,然後在旁邊豎起一塊板,說︰這是藝術。而竟然還有一群支持者衝出來,指手劃腳的吩咐人別企圖定義藝術,因為藝術是超然的云云。既然如此,阿豬阿狗都說自己是藝術家,有何問題?

一場屬於藝術的國王新衣式大迷惑,還未結束。

The Nok

2011-09-18

拍攝廢墟



人們喜歡拍攝風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因為山水很美,所以就要拍下來,放上網,給大家like,希望大家能夠欣賞到同一幕風光,然後,也許會讚你的眼光很美。不論你說這是記錄,還是藝術,大概這就是我們攝影的一個重要核心。而拍攝廢墟或許是個異數。

沒有人打算拍攝一個美麗的廢墟,廢墟就該是敗壞的、頹唐的、死寂的、可怖的,我們可以玩弄文字,稱這些做醜陋美、恐怖美,但本來我們拍攝廢墟,就是要發掘它不安的一面,或許有老鼠走過,也許發銹的鋼筋要外露,甚至一個殘破、骯髒而形態骸然的洋娃娃,正是我們鏡頭的追焦對象,越醜越要拍。

在一個純然追求真善美的攝影世界,為甚麼就有這一支徹底的反高潮?仿彿在攝影那崇高而堅定的定義之中,替它補上一段矛盾的光譜,偏偏攤放出來,正好又豐富了攝影的層次,拍攝廢墟是一種既反叛卻又和諧的主題。

或者,因為廢墟是人類活過的最好證明,正因為我們出現、活著、離去,才留下這個廢墟,廢墟不是一團雜草,不是一拉朽木,而是我們看得出家居的痕跡,卻找不到完整的一磚與一瓦,我們知道這裏有人種過花澆過水,到今日卻荒涼得容不下一點點生命。陰森,正對照本來的陽光,破舊,是反映原來的朝氣。

從新生到死亡,中間到底發生過甚麼事?人離去了,一些他們曾擁有的美好事物,卻被留下、發霉、變臭,為甚麼?廢墟是一本最龐雜的故事書,不單是視覺上的3D立體,還加進了時間軸在照片裏頭,成為了真正物理意義上的4D攝影,是的,越舊越壞,我們越喜歡。

所以真的要歸類,廢墟攝影大抵不應該是風景攝影,因為我們不是為了拍攝任何環宇風光;也不是藝術攝影,因為我們並不打算呈現甚麼關於美的概念;嚴格起來,應該是紀實攝影,因為我們所拍攝的,是回憶,是歷史,是一段段有關被人遺棄的故事。

The Nok

2011-09-14

玩語言的藝術

「說話」真是很奇妙,只要更改一兩個字詞,就可以弄得一些欠缺思考能力的人團團轉,陷在迷宮內走不出來,也可以簡單地秒殺某些看起來很精彩的辯論,用得適當,就可以輕易打敗別人;即使不用,也能悉破所謂思維陷阱,打個漂亮反擊。

例如「太」這個字,真是非常好用,因為任何形容詞只要加上一個「太」字,就可以馬上變成貶義,別人也無法反駁你。老師鼓勵你︰「多讀書對考試有幫助呀。」你想他回不了嘴,可以這樣答︰「讀得太多書就不好啦。」是的,他沒有辦法反駁你,因為讀得「太多」怎樣想都是錯的,「太」本身就是一個物極必反、只會是錯的形容。

「太有營養」「太有錢」「太漂亮」「太健康」,只要加上一個「太」字,甚麼人都會呆一呆,一時間也無法反應過來。當然,冷靜過後或者有人會想到,其實你有責任去找出「太與不太」之間的界線,讀幾多書才算太多,幾多才算剛剛好,這樣就可以從迷宮裏走出來。但大多數人都懶於思考,因此這個字的無敵之處,就在於你可以補充一句「不要太認真好嗎?」結果連這個責任都省卻了。

萬一角色調轉,你就是那個老師,面對同學說︰「輕鬆點,別太認真好嗎?」你唯一的選擇不是去弄清楚何謂「太認真」,而是反問︰「認真點,別太輕鬆好嗎?」這樣就對了。

然後另一個就是「總之」,遇上任何討論,只要你懶於回答,或找不到任何理據去支持自己的說法,「總之就係咁啦」,這就是必勝法,或至少立於不敗之地,因為「總之」就帶有結束的意思,所以討論到這裏你就是最後的發言者,結論由你來做了,懶於思考的人都會當你贏了,而對方妄圖再補充一兩句,都似變成垂死掙扎。

對付這個詞語,你也只能夠在他未說完這句「總之香港就是有地產霸……」之前,你馬上插一句「總之香港就是沒有啦」,搶先結論出來,於是對方就會無話可說,因為「總之」是不邀請任何質疑的,不需要問理由,總之就是這樣。

還有一個就是「正一垃圾」,甚麼時候用?就是當有人要評論某些東西,例如衣服品牌,izzue、I.T.、uniqlo之類,你只需要簡單說一句「正一垃圾」,就可以講完。人家問你︰「甚麼地方令你覺得垃圾?」回答當然是「垃圾就是垃圾,全部都是」,非常有型又好像品味出群,別人也無法捉到你甚麼痛腳。

所謂「垃圾」就是不值評論、沒有討論和欣賞價值的東西,是非常極端而又很常見的形容詞,「這個人正垃圾」「這個國家正垃圾」「政府正一垃圾」「這番言論完全是垃圾」,說出來連舉證的責任都不需要,難怪這麼多人喜歡用這個字。真的,上一趟fb,你會發現用「垃圾」作為形容詞的人非常多。

怎麼回答?問他有甚麼東西不垃圾,無論是世上甚麼東西,無論最後他標準有幾高,馬上回他一句「正一垃圾」就可以完結。由始至終,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是不二法門。

The Nok

2011-09-13

自以為了解教育

之前寫過一篇〈屬於超人的勵志〉,理所當然引來一些喜愛電影《3 Idiots》的人的反感,因為對他們來說,這電影是恰當地回應他們對教育的不滿、對考試的忿恨、對求學的浪漫情懷;而在我看來,這電影的價值觀不單脫離現實,還對現實作出不合理的批評,所以有衝突是理所當然。

在香港幾乎人人都受過教育,亦受過教育的苦,所以一呼百應,眾口一辭就要批鬥教育制度的不是,問他們意見,甚麼人都敢拋下一句「香港教育制度是失敗的」,問有甚麼失敗,不外乎都是那幾個答案。

不用你補充,我也知道公開試有諸多不夠好的地方,例如考試成績不能保證個人能力,甚麼「高分低能」是常有的傳聞,雖然到底有幾多人是這種,又有幾多人是低分高能也沒有統計,或者只是一兩個例子就被無限放大,但這種批評是常見的。而另外一個批評就是「考試只是製造失敗者的遊戲」。

好像很言之成理。問題是我們到底對考試有甚麼期望?這個期望是否合理?事實上考試正是為了製造失敗者,因為有很多人本身就適合失敗者這個失份,追星、網癮、機癮、吸毒、逃學、欺凌、隨便懷孕、對世事漠不關心,大批大批這些本來就應該失敗的人,在公開試中失敗,有甚麼問題?

是的,有些人很努力,或在其他地方有才華,因此考試是「埋沒」了他們。這個批評在今日還成立嗎?考試零分,可以轉報毅進,可以轉其他文憑,還分分鐘可以繼續升大學,然後我們就說大學學位貶值、大學生英文水平參差,例如陳易希,不少人還沾沾自喜他的會考英文不及自己,還批評這是對學位的侮辱云云。

更有人浪漫的以為,考試無法反映一個人對學習的熱愛,所以是錯的。很簡單問一句,同樣看醫生,同樣動手術,你希望看一個執照考試合格的醫生,還是一個熱愛學習的未註冊醫生?同樣是起樓,你相信一個熱愛建築的工程師,還是通過了公開試的工程師?這個世界根本就是如此現實,無法量化的知識,有甚麼用?

現實的教育遠遠不達理想的目標,例如在普及教育制度下我們投訴個別差異被忽視,這是永遠都正確的,四十個學生有四十種興趣,文理商體育藝術音樂,甚至有更多人根本沒甚麼興趣與嗜好,個別差異永遠都存在,請問要如何做?答案是,普及教育根本不是用來照顧個別差異的。

有差異其實應該另找出路,但有人說公開試扼殺了學習的動機與時間。這個批評更慘烈,說得好像公開試支配了人生,問題是這樣嗎?不用看別人,看看自己,今日你已經脫離了教育制度,請問你在空閒的時候會做甚麼?閱讀?求知識?聽講座?還是像那些所謂家長,茶餘飯後糾纏於張柏芝與謝霆鋒的離婚故事,又或是齊齊追看《金枝慾孽》與 《溏心風暴》?沒有了考試,到底大多數人還會不會學習?

好啦,學校為了迎合你們對萬能教育的期望,開了七千個興趣班,之後你們就投訴這是怪獸家長下的產物,失去了空閒時間,也就沒有了童年,還沾沾自喜當年看過很多很好的卡通片,今日的細路只懂得甚麼陀螺。然後你又說甚麼學習不是興趣班,是一種環境的潛移默化,但有錢父母才送得子女去歐洲遊學,很不公平;然後政府資助綜援學生去迪士尼,你又說這是浪費稅金,你自己都沒有去過。

教育最好當然是不計成本,每人有專屬的優質導師去發掘、引導他們的潛能,然後讓一個人在不斷的學習之中成長,最後既有專長,亦有通識,個個都是熱愛學習,盡展所長。不計成本,這種想法不就正正是浪漫派的態度嗎?「錢從何來?我理得你,總之全港中小學生,都應該受這種教育,否則這個制度就是失敗啦。」講完。

The Nok

2011-09-11

中秋節快樂

(圖片來源)

到底有沒有「中秋節快樂」這句說話,我是很懷疑的,因為中國是沒有清明節快樂、重陽節快樂或是端午節快樂的,我們的傳統節日,是中國悠悠幾千年綿綿不絕災難史之中的幾幕慰藉,就像TVB廉價的長篇劇集裏,有幾節總會提到一家十幾口,齊齊整整,平平安安,圍著飯桌聆聽祖父的教誨,然後又要上戰場了。

戰禍連連、天災不斷、皇室昏庸、奸臣弄權,這就是我們倒背如流的中國歷史,節日一直都是憂國憂民、遊子思鄉的喃喃併發之症。「床前明月光……低頭思故鄉」,是的,中秋所賞的月,正是代表思念,所謂人月兩團圓,恰好暗示我們總是不太完整,不是「三家姐呢?」,就是「唉,不要再說了」。中秋節快樂,到底有沒有這回事?

xx節快樂,應該是從西方搬過來的口號吧?聖誕節的聖誕樹、聖誕大餐、聖誕老人、聖誕禮物全都是快樂的玩意,甚聖誕歌都可唱「普世歡騰」,不論你信教不信教,到了聖誕節,或你改名為性誕節,在這麼西方的假期裏,人人都快樂。

新年快樂?中國人的農曆新年正式來說,是恭喜發財,新年快樂又是老外東西 "Happy New Year",沒有煙花、沒有通宵倒數,農曆新年是中國人又奢望走運的一個日子,好不容易捱過寒冬,寄望今年多點收成,卑微的願望,完全是一個被壓得透不過氣來的民族意志,是背後沉重得「新年流流,死死聲」都是禁忌的日子。

到底「中秋節快樂」是何時開始的呢?也許就是雙黃蓮蓉月誕生之時,自從榮華 (又或是其他?) 將月餅變成商品,變成一種類似於聖誕禮物的東西時,中秋節有救了,因為消費就導致快樂,快樂就好,至少不用再哭哭啼啼的提醒你︰中國人還未團圓。現在還有冰皮,還有更多不相干的東西都叫做月餅,雖然畫虎不成,但也算進步。

團圓不好嗎?好,要是你團圓了喜歡的人,而不是一大群跟你不太熟悉,卻又喜歡說三道四,又或是經常佔家人便宜,卻說甚麼血濃於水的所謂親戚,團圓又有甚麼所謂?但既然要團圓才見得面,不就正好反映這些人根本沒有見的價值嗎?不見面又不會怎樣,為見而見,為圓而圓,還叫大家中秋節快樂,有沒有甚麼比這更諷刺?

The Nok

2011-09-08

殘廢

人生裏有很多可怕的事情,變成殘廢是一種。但無論殘廢如何可怕,當看見一個傷殘人仕積極樂觀、生活快樂又自在的時候,其實也並非如此無法理解,不是不可思議,甚至,假如大家的人生剛好對調,大概結果也會差不多。為甚麼?因為我們沒有誰會覺得,自己少了雙翅膀是很傷殘的事,也不會感到自己沒有尾巴,人生就玩完了。

傷殘的關鍵不在於狀態,不是說你只有一隻手,或看不到東西,於是人就會變得很可憐,正如我們不曉飛也無法用鰓呼吸,沒有人會覺得很可憐一樣。因為我們自出生起就懂得運用自己的身體去生活,我們甚至有了健康的標準,也懂得利用這個身體來獲得快樂。

沒有腳很不方便?對啊,平時進地鐵只要三分鐘的樓梯,坐輪椅可能要用上十五分鐘;但有沒有人投訴過,小鳥飛上山頂只需要三分鐘,我們卻至少要三小時,很不方便?其實真正的可怕不是狀態,而是轉變︰先天的殘障,人類可以適應,甚至和我們的分別只是一種「性格」,但由有變成無,才是可怕。

也許因為我們缺乏想像力,所有自然行為例如視覺、聽覺、步行之類,太過直覺與本能,所以我們不能想像沒有了的話,到底會如何;又可能因為我們習慣了無視傷殘的人,殘廁只是一種方便點、空間大點的廁所;甚至,我們視傷殘有如退化,我們比較進步,他們過於落後,在社會豐裕的時候還可以照顧他們,社會一旦窮困,這些人大概要被淘汰。

不過,傷殘的人依然可以活得快樂,或是調轉說,如果他們活得快樂,也不必驚訝,也沒甚麼好勵志,畢竟大家的目標是不同的,正如他們一天準備做的事情就只是A至C,而你就是A至K,以不同的期望過活,同樣可以快樂有甚麼好出奇?

看得見的傷殘,可以活得很快樂,因為他自己、其他人,早就會調節對他的期望,一個小孩子能夠交齊功課就可能很不錯,但一個成年人工作如果只是交齊功課,就是可悲,同理;至於看不見的傷殘,才是人世間、社會裏真正可憐的人,例如愚蠢與孤僻,這些都是沒有法律保護,沒有人會理會你的殘障,甚至你都不覺得自己有問題,於是結局為已經不適應社會,還背負著令人失望的罪名,雙重可憐。

這樣算來,人類有太多殘障是看不見,甚至為了維護尊嚴,又或僅僅為了方便,所以我們還稱之為「個性」,例如愚蠢、幼稚、固執、孤僻、貌醜、矮小、肥胖,這些在社會裏只能淪為箭耙的缺憾,卻全算到當事人的頭上。當然天生的還可以適應,後天慢慢變成如此的,正是三重痛苦。這就是現實。

The Nok

2011-09-07

女兒總會離去



見工時,人事部那位大姐喜歡問︰「你希望在此公司發展到甚麼階段?」根據大家習慣了的見工心理戰,少不免會猜度對方想要甚麼答案,如果留得太短,會被視為無心加入,如果留得太長,又可能被視為欠缺上進心,而且野心這麼大,這個人還是請不得。至少三至五年吧?但說到底,一間公司並不可能盡力栽培一個準備要走的人。

父母就是例外,又或者,是的,父母本來就不是一間公司。前一晚我把天晴放在大腿上,我望著她,她也望著我,笑得很甜,然後我想到她有一日就要離開我。這一日也許是二十年後,或者是廿五年後,又或者十年後,人在心卻早已不在,這是現實。她留在我的身邊,這些日子會是長,抑或是短呢?現在看來是很遙遠,但將來回望今日,肯定有如眨眼一般。

不過或長或短都不是問題,因為生離死別是定律,誰都不能改變,他日天晴離開我,其實有如我昔日離開了父母,只是角色轉了。所以時間不是問題,而明明感到難過,卻要主動去把這個 ending 攻略出來,這才是問題。

我們不但要把「女兒獨立成人、離開父母」攻略出來,還要一絲不苟,花盡心力,就為了讓她早一點獨立,早一步成人,教她行路,導她說話,帶她上學,然後如果她太早拍拖,就怕她壞了學業無法獨立,如果她到了時間依然單身,就怕她找不到好的伴侶又無法獨立。雖然「離開」是一個不快樂的ending,但「離不開」卻是更加痛苦。

那些甚麼看見女兒嫁出去,然後眼泛淚光的情景,你問「到底是傷心抑或開心?」其實大家都不知道,因為這是一個註定要以眼淚作為結束的故事,天下間有千億對父母,而我們都是笨蛋。

看著大腿上的天晴,她傻傻的笑,很依戀,但其實依戀的是我不是她,我看到自己正走上一條依戀自己女兒的路,以她的快樂為快樂,以她的成長為成長,無法自拔的從來都是父母自己,又或者,因為我們看見自己走完一半的人生,在她身上,似又重新活了過來。

The Nok

2011-09-06

妒忌

妒忌是人的常態,因為「我」是透過一連串欣賞與認同而建造,失去了這些根基,失去自信,恐怕生存下去的價值都搖搖欲墜,所謂「何必有我」其實就是失望的最終點,所以人要妒忌。

在朋友圈中,他擅長唱歌,而且聲線還有點像陳奕迅,每次出去唱k他都受到邀請,嘛,免費參加演唱會似的。反正受歡迎,他就表現得謙恭有禮,點歌都總會你推我讓,不爭mic,因為,只要他唱,別人就會聽。然後,圈子裏多了另一個朋友,唱得比他還好,而且聲線更似陳奕迅,既生瑜,何生亮,陳奕迅沒有一首自己跟自己的合唱歌,所以從此不知所措。

只不過是一個隨口的例子,打籃球、踢足球、讀書、遊戲、外表、身材,每一樣你感到自豪又驕傲的地方,總會有一兩個比你更好的人,然後除了妒忌,我們可以做甚麼?

有如一團火,妒忌可以成為進步的強大動力,找到一個對手,無論是砍掉重練自己的強項,在原點中重新成為最佳,追上他,把妒忌的火炬交到他手上,然後超越他,今次待他妒忌自己了;又或是承認對方的優秀,然後在另一個領域之中從新開始,一個人能夠爬到頂峰,理所當然具備某些成功特質,把它挪移到第二個項目,因為你可以在另一個世界跟這個對手平起平坐,脫離妒忌。

這是一種fair play的快樂,不服輸,在人生遊戲裏成功與失敗不斷交替,很快樂,當一個人領略得到,恭喜,你是成年人。為甚麼年輕人沉迷偶像?而且獨自享受都不夠,還要一人至少找一個對象來喜愛,這才算得上快樂,為甚麼?因為追星、追劇、追潮流,這些不是競爭,不需要妒忌,堂而皇之的各花入各眼,不用處理妒忌之火,這就是所謂的純真友情,直至第一次公開考試。

放榜了,你開始明白甚麼叫做妒忌,而且是惡質的「見不得別人好」,開始抱怨上天的不公平,開始以為人家的成功來自於邪道,開始忿恨那些比自己好的人,無端不喜歡人家的好運。這就是轉捩點,到底是約束了妒忌轉化成動力,抑或縱容妒火,從此活在黑暗裏酸溜溜的,只求別人活得比自己差,就看今朝。

怪不得別人,選擇寧願別人比自己差,是一個不能自拔的網,再也沒有驅動力去享受人生,有如遊戲開了金手指,不死身、無限復活,不是你變強了,而是你把遊戲改成垃圾,你親手把它毁掉,於是你砰啪一聲,把手制丟掉,浪費一生。

The Nok

2011-09-05

所謂持平



不知道由誰開始,每個辦報紙、搞雜誌、寫評論的人都掛著一個口頭禪︰「持平中立」,仿彿不這麼高舉一種奉為新聞業的金科玉律,就不算為入門。所謂持平中立是甚麼意思呢?如果這是指寫東西時,實話實說,不會因為身處何種團體就先下結論,再找理據,亦不會對事物未認識先批判,說話依靠證據與理由,那麼,這不過是作為一個「人」應有的態度,有甚麼好高舉?幾時美國總統選舉時,奧巴馬的政綱是「支持說誠實話」或是「讓座給孕婦」?

但既然那麼基本的做人道理都要高舉,煞有介事,也許他們要做點甚麼了不起的?例如有些人就喜歡所謂「對話」,視自己為一個平台,還喜歡「各打五十大板」,這邊廂邀請了民主黨上來說幾句,那邊廂就相應要有民建聯的代表,這邊廂邀請了同性戀者,那邊廂又要找個反對的人補充觀點,這就是他們口裏的持平中立。

這麼做,嘮嘮叨叨的一大堆,萬一議題是地產霸權,幾乎就要全世界都打五十板,又要請地產商,又要請大小業主,又要請租客,還要請公屋戶,全港人人都要說幾句,才算得上持平 ── 為甚麼這樣迂腐無稽?因為單單是取材,就已經不可能持平。

即使是 Google 這種純工具都不會「持平」,在搜尋器打個字,也是根據瀏覽量來排列,而 yahoo 就更赤裸裸的收錢先排,持甚麼平?全世界有上億個網站,誰做得到人人平等?空洞而幼稚的口號,在一本只有十幾頁的所謂學生報上,正好刮他們一大巴。當然,他們至今還未清醒。

有甚麼好持平?在一個荒謬的世界裏充斥著歪理與歧見,而且不分團體階層,愚民就佔上大多數,事實上某些意見根本連放上檯面也沒有價值,有甚麼好為他們開一格?評論,所謂對事不對人,1+1 = 2 是不論數學教授還是小學一年級答對就對,沒有甚麼好持平,因為他是民主派,所以就要找一個建制派的,這不是中立,這是弱智。

事實上,民主派這個身份也不代表甚麼,民主派的人可以反對民主,正如數學教授可以計錯數,身為編輯,最可憐的就是欠缺分析與批判的能力,人家說甚麼都照單全收印在紙上,一聲不吭,所以才要各打五十大板讓人們自己互片︰既然只是把一直上演的各說各話、各懷鬼胎重覆一次,我為甚麼還要翻閱這種美其名為「對話」的垃圾?

沒甚麼好持平的,無論找誰上來,說了甚麼話都好,狠狠地批評,挑出毛病,提出質疑與例外個案,不需要有立場 ── 唯一的立場就是理性 (rationality),這才是辦報的價值,如果根本從來都沒有想法,就算有都是邏輯混亂、謬誤成癮的話,算吧啦,請返去玩你的 happy farm。

The Nok

2011-09-04

是誰在殺 blogger?



也許是我過於老派,所以對於甚麼才算為 blogger,始終有把標準的量尺。

例如我在最初的半年,還不敢告訴人我是個 blogger,頂多是說我嘗試寫blog,因為我不知道自己幾時就會想到放棄,然後隨手就將一個 blog 關閉掉,回到自己很舒服很無責任的 facebook,繼續玩無聊的 online 小遊戲,而不去努力實現一個 blog。

一個 blog 就像網上的一個肉身,blogger 就有如靈魂,互聯網早就有太多已經死去的 blog,肉身仍在,靈魂卻早已消失,無緣無故,忽然就只剩下一堆文字與圖片,繼續在某一處漸漸腐敗,成為搜尋器上的太空垃圾。

畢竟 blog 就該代表一套想法,一種看待世界的觀點,一列在網上發聲的形式,既然如此,也就是互聯網上該視之為一個「人」的單位,例如《車窗望》,就是眾多網頁裏的其中一個人格,跟別的 blog 不同,「他」有自己的想法,當你在google 打一條問題,或者就會參考到「他」的看法。

也因此 blog 的關鍵正正在於「想法」,youtube 是沒有想法的,google 是沒有想法的,facebook 也是沒有想法的,它們只是單純的工具,或者會有 policy,例如18+ 的不能上載,但是你問它「今天 18+ 的尺度合理嗎?」它們理所當然不會回答你,這就是工具而不是 blogger。

所以甚麼才叫做 blog 的衰亡?人人都在宣告 twitter、facebook 已經殺死 blogger,其實真正的兇手,是 blogger 自己,因為是他們放棄了「擁有想法」的權利,成為了廣告公司的廣告面、潮流連結的轉載頁、中學老土教學書的網上版、討論區口水的覆述者,這些就是 blogger 之死的真正原因。沒有想法,只有商業、轉載與平庸的思想,跟facebook 的share 有甚麼不同?如果沒有,為甚麼我還要浪費十幾秒開你的blog?

有些更離譜,只不過是公司的「最新消息」和「公告欄」,都敢自稱為 blogger;有些只是生活上無聊的呻吟幾句,甚麼「今天,鬱悶,晴」又一天,亦自稱為 blogger;然後根本三個月才更新一次想法,可有可無,也自稱為 blogger。真正使 blogger 衰落的,是我城空洞無物的群眾,沒有想法,只有起鬨,還膽敢出來派卡片讓人以為有甚麼風格之類,這是不是無知加自戀的一種極致?

The Nok


2011-09-01

祝女兒快高長大


因為我生得矮小,每年生日,朋友們給我的祝賀都是「快高長大」,習慣了,這是現實,所以我也把同一句祝福送給和我差不多高的人,禮尚往來。唯一沒有祝福的,就是我女兒。

不知不覺,女兒天晴已經四個月大了,第一日的感覺,是的,依然就像是昨天。說快不快,因為每三小時一次餵奶換片,每日都要洗衫、清潔、處理大小事務,充實到好像有點折壽,聽聞以光速飛行的話時間會變得很慢,大概就是這種;說慢其實也不慢,因為忙碌之後回首過來,原來一家三口的生活已經開始習慣,始終是關關難過,關關過。

每一對父母、老人家對孩子們所許的願,都是「快高長大」,我明白的,因為這個時候她還是太過無助,有甚麼需要的說不出來,遇上甚麼問題也無法自行找到答案,無時無刻都需要我們的關注,而且,我們還每一天提心吊膽,恐怕遇上甚麼事,她大不了。

而我不說,就因為「珍惜」正是當下,不是把希望寄托在將來,不是把美好交付於幻想,而是面對生命的奧秘與奇妙之時,凝視之,這才是對浩瀚宇宙的最佳回應。而更重要的是,當「快高長大」這句祝福轉移到女兒身上時,所代表的,正是我在衰老之中。

匆匆幾十年轉眼而過,大多數父母只顧著渴望兒女的快高長大,就混然忘卻了自己的步步衰老,不知不覺頭髮斑白,卻欣喜子女長大成人,這種以生命換生命的過程,是人們所易於忽略的。然後,很多人發現子女變得很快,有代溝了,不理解了,還道是世途變幻莫測,實際卻可能是沒留意自己變老,就像我們察覺父母的衰老帶來遲緩、頑固與愚昧,而我們走在同一路上。

我都會害怕變老,因為年老或許意味著智力的衰退,最可憐的蠢人,就是連自己蠢也不知道的蠢人,而我將會變成如此。以前我們常常抱怨父母的不理解,很快,我就失去理解子女的能力;以前我們常常抱怨父母放假寧願睡覺,很快,我只想每天都睡覺。角色改變了。

The N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