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31

甚麼是世故?

所謂世故,就是有些說話,你知道不應該說、說了沒有用、不說會更好,因此你不是不敢說,而就是「不說」。

慎言是古老的教訓,因為遠古時代有所謂言靈,即是深信「說話」本身是帶有魔力的,例如咒語,不用跳舞不用築壇甚至不用在地上劃符號,就能夠改變這個世界,帶引出風雨、移動石門、令人死亡;又例如發毒誓,仿彿說話就能夠印證人的誠信,萬一背約,冥冥中就有 somebody 根據誓約來執行懲罰,說得好像誓言是有推動鬼神的能力。

但放在今日這一切是否變得可笑?誰會真的相信口頭承諾?雖然法律會重視人的說話,科學家亦相信所謂催眠與暗示,但顯然沒有人會認真看待「天打雷劈」,更不會有人怕被詛咒「生仔冇屎忽」,所謂「芝麻開門」亦應該只是聲控科技的產品之一,而且算為低科技。

然而說話依然有它的力量,例如它可以傷害人,這種傷害甚至無法痊愈;它也可以建立人,某些鼓勵的能量可以延至一輩子,所以慎言始終還有它的道理。不過,這種貌似是道德的誡律,到了我們某個年紀,就變成與對錯不再相干,而只不過是「世故」。

有些說話不應該說。曾幾何時,我們以為只要事情是對的,就應該說,例如既然應該分手,就該說出來,給大家痛快的一擊,然後原來一件事情在未說出來之前,是有另一種狀態,叫做待定。所以別人犯錯、食物難吃、課堂很悶,只要不說出來,大家依然能夠為不可知的結局忍耐下去,苦等到轉變,因為這些問題都只是「有待證實」,於是世故的人,不說。

有些話說了沒有用。我們曾經以為,別人犯錯,告訴他,他就會改過。但原來一個人會犯某種錯,尤其是那種關乎常識問題的錯,關乎反省能力的錯,關乎處世態度的錯,你告訴他,是沒有用的,如果他聽得懂,其實早就不會犯這種錯。常識、反省、態度,幾乎就是一個人的最基礎部份,僅次於語言與邏輯,沒有的話就是沒有。

有些話不說更好。以往我們以為真理越辯越明,既然是對的事情,說出來就好。後來我們知道人們並不嚴肅看待真理,對人們而言,「真理」只是一個名相、一件工具,當有需要的時候,隨手就可以舉出另一些截然相反的真理來代替。於是,看見一些人自相矛盾,看見某些人雙重標準,看見那些隨意玩弄真理這種概念,不說更好,從不使自己糾纏於這種辯論之中的人,是世故的。

The Nok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