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30

情感失落

(圖源)

會不會覺得自己很傻?因為當你認識了一個朋友,很要好,常常都在一起,他的事你知道,你的事他也知道,你覺得無論世上發生甚麼事都好,只要跟他混在一起,喝杯烈酒,向海嘶叫,狠狠將手上的啤酒罐扔出去,回個氣來,只要他還在身旁,甚麼事都可以挺過去。

然後從不知哪一日開始,你在facebook上偶爾看到他和別人的合照,他在某個地方參加了某些活動,看起來不但有意義,而且很快樂。在那些照片裏,你看到他不一樣的樣子,那種快樂和滿足的表情,是你以往未見過的,和你呆在一起,似乎並不是他所有的感情。

對呢,那種感覺就似是,你將他當做你的所有,你會將所有的事告訴他,你所有的感情都會在他面前表露無遺,因為他幾乎是你一半的生命,是你最重要的朋友,是無可取代。然而,他卻有「自己的」圈子,不錯,他也把你當作朋友,但卻是「朋友之一」,在你以外,他還有別的快樂的自在的圈子,在那裏,他有屬於自己不一樣的感情。兩者的關係,原來不是對等。

更令人懊惱的是,為甚麼我要妒忌好朋友呢?老土一句,愛的反面也許真的是恨,你恨你不是他的所有,但當你意識到自己那如胚芽的恨意時,內心更是充滿罪惡感,因為本質是最精純的友誼,是無私的,是不計較的,卻被你那似乎過於狹窄的胸襟所污染了。畢竟,任何人都是自由去建立新圈子,誰有權力去佔據一個人呢?

即使如此,即使你知道在道理上妒忌是錯誤的,但你依然感到痛苦,有一種被出賣的感覺,也處於很不平衡的心理狀態,因為這種關係,你再也無法承認是友誼,尤其是那份曾被視為「特別的友誼」,變成了好像是「主人與寵物」的關係︰你是寵物,生命裏只有主人,但主人呢?寵物於他而言,只是生活裏某個點綴與裝飾。

這或許是我們無法避免的一個過程,在付出了全部的愛意之後,卻沒有換回同等份量的重視。所以我們會報復,要填補那失落了的部份,要平衡付出了的過剩感情,例如我們故意找一個新的圈子,故然表現得很投入很快樂,故意把照片上載幾次,你希望從他的說話裏嗅到酸味,你希望這一次,到他妒忌你。

透過使好朋友妒忌,以補償自己落空了的感情,這麼一種可憐的行為,真虧人類想得出來,因為最終的結局,可能根本是又一次的不在乎。正如家裏的小狗,無論如何努力跟布公仔做朋友,牠的主人根本不會有任何妒忌。這份失落叫做寂寞,是怨婦的寂寞,無可奈何,唯有透過一廂情願的出軌來尋求慰藉,卻一無所獲。

為甚麼人會寂寞?為甚麼身處群眾之中,為甚麼狂歡玩樂之時,人依然寂寞?因為在我們的心底深處,有一份情感,始終沒有著落。

The Nok

2011-06-29

不必教育子女

到底會有幾多父母願意質疑「教育」的效果?送子女去最著名的學校,填滿子女空檔的時間,換上最理想的教育環境,這個幾乎成為了父母的職責,做得到就是好父母,做不到就要好好檢討。所謂養育之恩,養大當然是重點,教育似是另一點了。

問題是,有幾多父母願意接受「子女最終似自己」的現實?智力、外貌與身形理所當然受遺傳限制,然後這些外觀所得到的回報,與父母自己年輕時得到的大概也相近,即是說所謂自發的與他發的影響,最終都和父母所得到的差不多。也許有極少數,例如遇上獨特的老師、超智力的同學群、特殊的人生經歷,子女在成長上有突破才會變得合理。

換句話說,喜歡band sound的父母,是很難忽然有個classic的天才子女,或是一對討厭學習與文字的父母,又怎能養出一個飽讀詩書的兒子呢?電視裏常常有違抗父命、家族破格的天才,嘛,正因為不常見,才會成為劇集。根本一個打牌師奶加一個賭馬肥佬,只會生下一個上網成癮的兒子,和一個留連街頭的MK妹。

等於問人,我個女靚嗎?如果自己不太靚,太太又不外如是,難道我們要期望基因突變?抑或日本的輻射集中在香港?又還是這個是撿回來的女兒?

既然不該期望子女會比自己更出色甚麼,那麼追逐「最好的教育」顯然就是買個心安理得,因為除了錢,父母已經不能提供甚麼 ── 他們自己並不會改變,例如父母自己,不可能會忽然愛上英文,然後每天誦讀做習作去遊學,唯有強逼子女做父母自己都不會做的事,期望他們能夠從別的地方學習點甚麼,並謂之教育。

任誰都知道,「喜歡」與「快樂」是學習的最佳動力,只要一個人喜歡,他就自發地學習,而且無論是記憶或是分析,效率都是最強的。所以比較合理的教育,就是讓孩子喜歡學習。對,要贏在起跑線甚麼,在幼稚園就出類拔萃,然後就讀拔萃,將來道路就會很好走。本末倒置的是,為甚麼人生要有 post-education 階段?為甚麼學習不可以持續到成年甚至退休?所謂進修與讀書,到最後都是一個錢字?贏在起跑線,卻輸掉整個人生的學習樂趣,變成我們的教育方針嗎?

話說回來,怎樣才能夠使一個人喜歡學習呢?有幾個方案︰

1) 日久生情。這個是有心理學基礎的,總之一個人見到同一樣的事物足夠多,就會喜歡,例如孩子上得太多彈琴課,有一天會覺得沒那麼厭惡了,在外地遇見別人的鋼琴,都會有種親切感與情意結,是香港主流的教育方式。

2) 獎與罰。把孩子如同狗隻般訓練,讀書考得好就有獎,考得差就要罰,條件反射,可惜反射得太迂迴曲折,更多的父母沒有好好安排與跟進子女的讀書狀況,簡單說,你讀你自己事,我有我睇電視,但成績出來一差呢,就打。

3) 製造競爭心。凡小孩子皆好勝,因為勝利就是光榮,落敗就是羞辱,這一點在同輩之間是非常明顯,所以為甚麼爭入名校?因為裏頭的學生 (理論上) 皆以學業成績為勝負點,而不是那些九流學校,將破壞秩序視為勝利,學業良好視為叛徒。

4) 遷就喜好。這個很西式自由風的感覺,發掘孩子的強項與嗜好,加以培養。但只是感覺,因為人的喜好是幻變無定,今日喜歡繪畫,明天就愛上空手道,而且很可能一直都不喜歡讀書。當然不喜歡讀書不代表甚麼,但最怕是只喜歡玩但不喜歡學習,停留在好食懶飛的水平。

5) 只培訓基礎能力。語言、邏輯、美感與體力,做父母的只培訓這四隻角,孩子遇上甚麼就由天註定不加插手,反正他們早晚都要自己處理事情與個人的未來。

6) 父母自己喜歡甚麼就做甚麼。鞋匠的兒子就是鞋匠,警察的兒子也是警察,沒有需要特別訓練,接受子女根本就會似自己就可以了。所謂教育,只不過是一場掃文盲、建立社交網絡與消耗孩童精力的活動,沒必要想得太多。

The Nok

2011-06-28

車窗望 Fan Page

對於很多人而言,他們每一天最期盼、最重要的告示,就在旁邊這三個小icon之上,朝早起身要檢查,中午食飯要檢查,下午放工前要檢查,回到家裏要檢查,臨睡覺之前要檢查。人生最快樂是甚麼?就是在那裏出現了數字,紅底白字的、工整的,叫你急不及待就要馬上把它開來檢查檢查。因為,你被人注意了,你被人讚好了。

這個真是非常上癮,不知有多少人每天做很多很多事,只為了搏取一個 like,然而,他們可能甚麼都得不到。你說,天啊,這麼無聊,將生命都浪費在這種虛榮的無謂數字上,但如果這些數字正是具體地呈現你的人際關係,呈現著你被關注的程度,這種虛榮與現實世界的感覺良好,又有甚麼不同呢?

Facebook對於人們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將我們的社交關係 ── 一種原本非常抽象的感覺,以數字赤裸而殘酷地表現出來,就例如朋友數字。普通人總是有 150 至250 個 added friends,50以下的人不是沒有上網,就是自閉與不受歡迎,超過500 的人有兩種,一種是典型社交人,甚麼人都add,圈子很廣,通常都是靚女;另一種是將facebook當作工具,隨便add甚至add得越多越好,這些人你一看而知的。至於超過1000人的,就算add了你,也不知道能不能算作他的朋友。

所以那些開 Fan page 的人確是非常有勇氣,因為這是堂堂正正告訴人,其實你有幾不受歡迎,無論說自己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xxx都好,fan page就是最客觀的指標,騙不了誰的。比起add 朋友,fan page 多了一重意義,就是fans們不單跟你做朋友,還認為你是值得讚好的,更重要是,他們不介意告訴別人自己欣賞你,就此角度而言,和浸禮與剃度的意念相似。

我曾經替《車窗望》開過 fan page,三秒之後就 delete 了,因為想來想去都想不出理由要這樣做,更重要是,可能我會接受不了自我形象,就這麼具體地成為了那些只有一百幾十個 fans 的可憐 page 之一,有份成為充斥互聯網的虛擬垃圾,很可憐!

不過最終我又重開了 fan page,不是因為想要 fans,而是因為這裏實在容不下太多東西,例如轉載的東西、政治的東西、沒有想法只是有趣的東西、不成文章但有啟發的東西。本來把這些都加進來,或者《車窗望》會更有趣更受歡迎,但這就不再是《車窗望》了。所以一個類似於「外傳」的平台,就用facebook fan page成為載體,讓那些想法能以別的形式表現出來,不再限於文字,解除便秘。

再者,最近我的讀者開始來自四方八面,我也不需要在私人facebook上發佈文章,而且我也不想再這樣做,畢竟心智未成熟的小朋友太多 (雖然他們根本不會進來啦),而且這種近乎洗版的每日一篇,也許會是一種騷擾,這是最壞的情況。也因此 fan page 的存在有了理由。

第一批來的人可能會猜到 Nok 就是誰,但如果我沒有add你,也請不要add我,畢竟大家在互聯網萍水相逢何必曾相識滿天下?如果《車窗望》就是大家的聚腳處,緣起緣空,喜歡的話就留個言,交換有趣的想法,不喜歡的話挑起罵戰也好,足夠了。

車窗望 Fan Page 連結

The Nok

2011-06-27

回溯

(圖源)

遇上值得回溯的事情,是幸福的。邂逅了一個人,你忽然很想認識她多一點,你想知道她在哪裏讀書,想知道她曾去過哪處旅行,想知道她有過甚麼有趣經歷,你想知道她所有事情,不單止現在的想法,更是過去所有歷史,你恨不得時光倒流二十年,親眼見證她的一切。這是幸福的,因為這就是戀愛。

在一個即食的世界,每日都有太多有趣玩意、豐富資訊、震撼發言,充斥在空間擠壓著耳膜,連好好整理思緒過濾雜質都困難,更別說回溯甚麼了。再者,比起大紅大紫的紅歌星,「一碟歌手」總是更多更多,一生裏只有一首歌能夠吸引你的,也是很多很多。曇花一現,是人世間的常態;而就算他們厲害到使我們 subscribe,使我們追看,但說到回溯,卻不容易。

例如看一個網頁,看一個網誌,看一段新聞,是因為它有種吸引力,沒有前文沒有後理,就因為這段內容本身叫你觀看,看過了,還有成千上萬的其他人與事等著你,所以我們早就習慣即食即棄,因為這一段大抵就是整個網頁網誌的高潮,以前種種都是為了今次邂逅而預備,歷史是落伍的,過去是無謂的。一夜情嘛,why so serious?

對,一夜情或者很刺激,你click進來,click出去,很爽,於你的日常生活留下一頁戰跡,但於你的生命,卻連水花都談不上。每個人都需要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知道了世上除了自己,還有別的人別的書能夠讓你動心,叫你跟他相戀,一頁一頁讀下來,不知不覺你就成了作者的一部份,作者也成為了你的一部份,心心相印,有過這種經歷才算得上前世今生,蒼海桑田。

你說︰「我有我有!我試過看了TVB某套劇的一集,然後追看回之前的十幾集,再追看直至大結局!」是這樣嗎?或者是的,因為對很多人而言,可以推動我們回溯的,就只有娛樂。生活太沉重,最好能夠不停追看劇集,直至永遠。

The Nok

2011-06-26

信與不信的失望

如果我們認真看待自己的信仰,就該認真地承認,有時信仰確實令很多人失望。

坊間那些能不能證明神存在、你能夠變出五餅二魚我就信喇,或是好事就神恩典、壞事就神考驗、你講晒啦之類,太低層次,於信仰的過程與思辯之中,並不值得花太多時間討論,因為一旦涉及 Paradigm 的故事,夏蟲不可語冰,說了有時等於白說,不如認真面對真正破壞掉信仰的事。

例如為甚麼拒絕思考?為甚麼要把信仰簡化為「信德」之類,意義不明又或是引據太過複雜,畢竟在思考面前,創造一個新的詞彙是無法解答人的疑懼。是的,在歷史上在社會上,真的有太多無知、固執而妄想的人,他們奉神之名作惡,怎麼才是信,怎樣才是迷,這是不可能迴避的。

是的,祈克果所說「信心的一躍」確實就是信仰之為信仰的意義,雖然未必是他的本意,但事實上在信仰之中浸沉的人,永遠都在現實與信仰之間往來復返,不斷不斷檢視信仰的真實。所謂真實,就是分辨對世界的詮釋是否幻覺,甚至在幻覺以外,到底還有沒有所謂真相。簡單說,就是在理性所無法解釋與檢視的地方,信仰是否答案?如果信仰就是答案,信仰又能否延伸至理性所能處理的部份?

這是一個非常漫長、複雜而深刻的歷練,不錯,很多很多人在探索的中途,就放棄了,畢竟這是一篇無盡頭的論文,放棄思考然後唱k 不是更好嗎?於是我們為了方便大多數的愚民,就簡化為一種「信者得救」的口號,以快樂團契取代無盡的反省和辛勞,倒模了一個又一個沒有腦袋只有教條的「信教既」,令人失望。

又例如為甚麼沒有包容?寬容是信仰裏最最核心的教導,即便是耶穌來到世界,都沒有嚴嚴斥責深陷罪裏的淫婦、盜賊與貪官,真正讓祂動怒的卻是一群接一群手握信仰詮釋權,以道德律令築起自己的地位,圈劃非我族類卻利用儀式謀利的宗教領袖,他們沒有救贖任何人,卻在人的罪疚上加倍重枙,在扭曲了的人性上鞭劄而自以為義。

世間上已經有太多痛苦,在一再擠壓的社會裏,人性必然會演變成不可思議的形狀,貪婪、怨毒、濫情、暴力、忿怒,表現在經濟、性愛與自尊之上,一個人活生生化身為魔鬼,由始至終都是悲劇。既然如此,我們又何苦要批評所謂社會「現象」呢?同性戀、地產霸權、貪財、無親情,又何需要在信仰上再遭一腳,遭我們的批判?

「信者得救,不信者下地獄」,對不起,這些話從來不是用來對別人說,而是我們用來檢視自己的,所謂「福音」如果真如其意,信仰總該使人從心裏湧現平安、勇氣與愛的力量,天國是在信的一刻就發生。但這些事情,我們怎麼可能從別人的面孔上看得到?如果我們相信這些都是有福,自己湧現就好,別人自然會明白而不需要你的評論和比較。

思考與寬容,是我們這個年代信仰者最大的遺憾,浪費了真實信仰本質對我們的期望,屈曲於現實限制,變成了簡化的信者得救與小圈子團契,是我們放棄了信仰最珍貴的部份,在信與不信之間,劃下一道傷痕。雖然聖經明言和解是不可能的,總有些人懷著不可思議的恨意,總要仇視一切使人內心有平安的事情,謂之鴉片與大麻,只有跟他同樣不幸才是理性;但還有更多的人,的確,能夠理解真實的信仰,我們為甚麼要拒絕呢?

The Nok

2011-06-25

靈感內在

生活就是一連串感覺的總和,身邊細節的變化,會帶來感覺微絲般的起伏,仿如漣漪浮光,束成文字,就是富有靈氣的語言;更進一步,變化所帶來的違和感,通常都會被身體與腦袋迅速適應,古怪的事,不合理的事,總是太快變成習慣,能夠發現它們,理解它們,然後講述然後嘲諷,這就是智慧的光芒。

所以創作不應該有盡頭,變幻無窮的心境,浮沉在三千世界,永遠能夠找到值得說出來的話。除非我們對於自己的事情麻木了,犬儒了,或是根本放棄任何生活的態度,只是隨波逐流,見步行步。

但隨波逐流永遠都舒服的,政府強逼教育所以讀書,找不到工作唯有繼續讀下去,有人來告白又逼婚就將錯就錯,明天要工作所以唯有去睡,不起床就遲到所以起床,還不工作就到deadline於是就做,大家都去唱k 所以就唱,人人都看同一套電影所以你也看,不擺酒的人會被人唱所以要擺,在酒樓擺要看面色所以擺酒店,每人都派利是所以你又派,派十元會被人說閒話所以派廿元。很安全,很舒服,踢一腳碌一圈,沒有抗爭不需抵擋,人生轉眼幾十年。

最舒服的路當然是行大路,別人要經歷的喜怒哀樂你也經歷,大跌巿人人哭崩口臉你不會例外,被兄弟出賣再事業失敗,你也會一同嘗試,因為既然我們選擇了和別人一樣的路,自然會得到世上大多數人的結局︰生活不過不失,沒有成功,只有妥協,仔女不會出眾,天天寄望六合彩,供樓供一世,都是看TVB,最擅長北上揼骨。

但這個沒甚麼問題,因為我們得到了最適時的安全感,每時每刻都依賴大家都信賴的人,比上不足,但比下絕對有餘,其實也不錯呀。畢竟平凡人嘛,就該有平凡的生命。

因為當你希望突破與創造的時候,永遠都不可能分得清,別人的批評到底是出於妒忌而阻撓,還是真誠的勸解,亦不可能測度出是他們的氣量與胸襟太狹小,還是慧眼識時勢而苦口良藥。所謂雖千萬人而吾往矣的氣魄,很值得掌聲,但通往的結局是光榮天堂抑或無盡地獄,就只能靠你自己去見證。而大多數人根本就看不到終點,便撤退。

有些真正有才華的人,便從來不相信巿場調查,他們只相信自己正是唯一見到終點的人,他自己就可以把路走出來,然後千萬人自然會跟從,例如 Steve Jobs。不過,世間更多的是自以為見到終點的人,常常都是「港人心態如何如何」「巿民盲從政府」「港人奴隸心態」,沒有嚴謹的推論與判斷,將劣勢不斷歸疚於大眾的愚昧,卻全是空想出來的稻草人,瞎子摸象,很可惜。

對啊,瞎子摸象是不會有靈感,只會有「意見」,因此世界上大多數文章、blogger、專欄,都是給予意見,也因此時事永遠最多,卻沒有靈感。要讓自己有靈感,就由今日開始,花點時間留意自己內在的變化,畢竟世上真正值得你注意的,只有你自己,遷怒於社會並不會有靈感。

The Nok

2011-06-24

iPhone vs Android

(圖源)

「買 iPhone 好抑或買 Android 機好?」確是個幸福的煩惱,對於滿口貧富懸殊、言必地產霸權的香港人來說,該說是人格分裂,抑或是及時行樂?至少對於我來說,真是個不可思議的問題。

問得出買 iPhone 還是 Android 好的人,共通點只有一個,就是沒有原則,他們對於自己要買一部怎樣的手機 ── 更正確來說是「換」一部怎樣的手機,根本想都沒有想過,但既然到期,就要換,不過資金有限,怎麼知道要哪一部又便宜又好用又不會過於趨炎附勢之餘卻不失潮流觸覺?

不是我自誇,我買東西從來都很有原則︰便宜。當然便宜之餘又不要太醜樣就可以了,所以我的電話依然是 Nokia 5000。那麼如何在街上網?怎樣搭巴士時收email?還有又不可以隨時check 天氣呀、巴士路線呀、玩angry bird,這是甚麼人生?不知道,但我還是好端端的。

沒原則是一件挺嚴重的事,如果這個人同時很沒自信,而表現的方式是透過踩低別人來抬高自己的話。所以你會見到一大群一大群換了 iPhone 或 Android 機的人,不斷不斷地誇大對面陣營的缺點,電量不足、Apps不夠、界面不方便、入歌不方便、巿佔率低之類之類,其實通通都是很小事,基本上全部都可以輕鬆適應,為甚麼還樂此不疲互相攻擊?

因為不證明別人選擇錯誤,就無法確認自己付出了幾千元是值得的。

他們已經不將 Nokia 列入比較對象了,因為它在所謂 smartphone 巿場基本上已經敗陣,而「純粹一部手機有甚麼問題?」其實沒有問題,根本沒有用開 smartphone 的人,其實也沒有需要換機,他們自有一套生活模式,例如先在家裏 check 清楚要搭的巴士。不過算了,這個話題早就玩完,大家都買了 smartphone,依賴有智能的手機,自己的智能就早早退化。

不過,智能手機確實很好玩沒錯,而且 Apps 越出越多,還越來越厲害,果然一回事只要足夠多人做,就可以變成好事,或至少變成事業,所以換機都是遲早的事。但對於沒有原則的人而言,永遠都會有煩惱,iPhone 好,抑或 Android 機好?

我不打算做一個總結,說哪一部機好,因為甚麼叫做「好」必須由每一個人自己去定義,而且這個世界實在瘋狂得可怕,甚麼叫做「出身攻擊」,甚麼叫做「討論事情不針對事而針對人」,就是當你說 iPhone 比較好,因為xxx xxx 的時候,「啊!你是蘋果打手!iFanboy!Steve Jobs 信徒死忠!」這幾句意義在哪裏?在於他一「揭發」了你,你的所有說話就變成廢話,任何理據都再沒有參考的價值和意義,因人而廢言。

在一個愚昧的世代,自然湧現愚昧的問題與答案,狗咬狗,真是貼切不過的金句。甚麼?你不知道甚麼是 Android?拿,呢d 咪叫消費者囉,冇事既。

The Nok

2011-06-23

介意女友不是處

真是一條經典的問題,放在今日尤為有趣,因為答案太明顯了吧?肯定是介意的。

當然,一個男人要跟一個女人上床時,甚麼都會說得出來︰
「不介意你肥。」
「不介意你高學歷。」
「不介意你的過去。」
「不介意你生痔瘡。」
「不介意你食煙。」
「不介意你講粗口。」
「甚麼都不介意……」

很 lovely,很多女人就是喜歡男人如此豁達,甚麼都不介意,如果愛就等於包容,那麼女人就覺得自己完全沐浴在愛河之中了,被一個男人深深的愛護著,他能包容自己所有的問題,所有的缺點,真是美妙。這個時候莫講話處女膜,連耳膜和視網膜都可以交給男人。

如果還要探討處女不處女是不是個缺點,真是太麻煩,因為很容易被道德關注小組群起亂插。這個小組不單包括道德保守人仕,還包括開放人仕。例如「點解今時今日男人仲有處女情意結?」或是「你自己介意女友係處但又要破人處很不道德」,這些自己先把處女跟道德扯上關係,再問你為甚麼要這麼不道德……唉,真是不道德。

為何男人還有處女情意結?就等於為甚麼女人有靚仔情意結、有錢佬情意結、鬼佬情意結一樣,是種遺傳下來的偏好,我知我知,總有幾個男人爭著衝出來,說他們不介意,甚至最好女友是二手的,所以這篇文章不關你的事,你可以自己寫過一篇「介意女友是處」,好嗎?就是這些自作聰明的人,常常搗蛋又沒有自知之明,導致討論混亂。

回正題,為甚麼男人又介意女人不是處,但有女友時又破人處呢?很簡單,人本自私,世界大氣氛電視電影上網身邊朋友,都在事不關己的情況下,說︰「拍拖唔扑野,拍黎做乜?」或是「愛,咪做囉」大家都當了真理,歡天喜地將性與愛脫勾,放縱自己的慾望,只考慮自己的性需要,而不是一種長遠契約,惡性循環共同作孽。那些要求性開放的電台人呀,不要再扮作稀奇,甚麼少女12歲就墮胎,「你扑得我唔扑得呀?」

這麼講了幾百年的話題,我覺得實在太沒趣,反正基督教要求人婚後性行為,你們會耻笑;女孩子和男人上床,你們又說太隨便;要求性行為跟婚姻掛勾,你們又說太大責任;甚至還跟女人說,所謂自主,就是要喜歡便上床,不要理會男人的想法;反正總之有一百個處女任你差遣就最好啦。所以,我比較期待的是,下一次調查,可不可以公平一點,問以下的問題︰

「你介意伴侶不是處嗎?」(問同性戀的人)
「你介意分手時女友還是處嗎?」
「你和男友上床快樂嗎?」
「你和女友上完床,還愛她嗎?」(很殘忍的問題)

我覺得這些問題有趣得多。

The Nok

2011-06-22

葉公好龍

(圖源)

「葉公好龍」是個很厲害的成語,小時候第一次認識它,就覺得真是不可思議,把人性刻劃到這種地步,要有何等觀察力?意思不難理解,不同程度的人卻能有不同程度的感受,果真是文化中的瑰寶。

葉公是個人,喜歡龍,見到真正的龍卻害怕到不得了。極度喜歡一樣東西,真的來,卻怕得要死,這種落差真是諷刺,用龍這種超現實的東西作比喻,卻偏偏現實到不得了。愛慕一個人,暗戀,單思,幻想,為這份戀情加上太多一萬年,得到手,卻感到無比無悔,這不正是人類嗎?

每一對父母都遇上的難題,就是孩子日呼夜搶要買這,要買那,無論是新出的所謂超合金模型,還是活生生的白兔與花貓,他滿腦子都是「擁有」的美好幻象,覺得買了,才算幸福。而父母心裏是︰「又來了!」你明知道這些都是虛假的,不出三日,玩具就丟在櫃底,寵物就要找人接手,怎麼辦?中了這種蠱毒,該怎樣解?

愛,也會有煩厭;刺激,來自於不切實際的幻想。這種滋味戀愛過的人就會明白。但有時候,我們甚至弄錯了自己愛的對象,我們以為自己是愛這個人,其實我們是愛她的肉體,我們以為自己愛上旅行,其實只是喜歡逃避工作。

只是愛上一樣事物的表徵,甚至只是它最世俗化、最膚淺的一面,更加是人之共相。拜神,是因為我們愛神,還是因為我們太愛自己,一直追尋有求必應的超能力,渴望滿足的只是無所邊彊的自我慾望?我們愛公義,還是愛上那份被稱為公義的化身,被群眾所欣羡,甚至只是因為自己身處劣勢,被現實打倒,便自稱為受欺壓不公平?

當公平真的來到,我們又是否喜歡呢?一個課室裏,努力的人,聰明的人,懶惰的人,愚蠢的人,無錯,大家的差異確實受很多外在因素影響,在累進課程的制度下,跟不上的人總是越來越跟不上,貧者越貧,富者越富,在課室裏一覽無遺。「高分霸權」,我在等待著誰提出這個名詞,將別人的成功與自己的失敗冠上道德之名,真是一個精彩的世代。

故事沒有交代葉公和龍之後的情節,到底是龍大怒之下吃掉葉公,還是龍驚訝於人類的表裏不一,抑或受到人類如此深層複雜的愛恨喜惡所感動,決定把葉公放進籠裏,帶回龍宮飼養,我都不知道。唯一知道的是,我們是這麼葉公,口是心非,連自己的感情也沒有真正了解,總是做些自己會後悔的事,卻衝上街頭示威,或是上facebook 宣之於世,該說是勇敢,還是愚笨?

The Nok

2011-06-21

衝動或者是對的



女兒天晴現在一個半月大,就住在我的家 (當然的吧!),每天都很快樂(?) 地成長,吃喝玩樂大覺訓,唯一問題是,只要她餓到哭了,就會搶著吃奶,然後嗆到。為甚麼要這樣急呢?每一次我都有問她,然後告訴她,整枝奶都是你的,不會有人爭的,而且每次爸爸都不會讓你餓壞啦 (除了夜奶),可以慢慢吃。每一次都是這樣跟她說。

「將快樂延後」,有些專家認為這是孩子未來成功的元素。一個懂得將快樂延後的孩子,例如可以先溫習後玩耍,或是先努力工作後收到報酬,或是先把錢儲起來之後再用,或是把咸蛋留到最後才吃,這種孩子成長以後都比較成功。畢竟也對啊,有些月尾收到薪金的人,到了月頭就花光了,只是快樂了兩日,就要捱苦大半個月,月復一月,幾年下來沒甚麼積蓄,大概也不可能會是成功人仕。

以往帶隊行山,總有些孩子是「初段拼命派」,頭一個小時又唱又跳又跑又叫,很快樂很高速,但一天行山算六個小時吧,後來的五個小時都是重覆問一條問題︰「幾時完?」有體力的時候迅速用盡,然後剩下的時間就再也無法享受遠足的樂趣。很典型的孩子。

年輕,最能夠創造事業,同時也是最能夠享受的日子,如果想要成功,似乎就該努力工作,把快樂延後,這才是成熟。問題是,誰知道要押到多後?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會不會有一個可能,就是押得太後,來不及享受成果,人生就要結束呢?

比方說,我就會知道天晴可以好好享受她整枝奶,但她自己會不會有種懼怕,吃得慢,奶就會走,然後下一餐還不知道有沒有著落?說不定,這正是中國人的憂患意識、居安思危、活在當下的哲學智慧,快快吃完再算,畢竟她還沒有能力自己沖奶粉。

又例如遠足,一個孩子怎麼知道自己體力有幾多、路程有幾遠?把路線訂得超過一小時,是不是成年人的錯呢?即使你已經儲好了一百年的退休金,但偏偏能活多一百零一年,這可不是你的錯啊,是壽命的錯,是命運使你力有不逮。命運弄人,在於你準備十足仍不足,快樂延後偏太後。

既然如此,會不會有一種做人態度,是「做有意義的事之餘,快樂就好」?例如已經入了大學,早就不是文盲,不是中途綴學做邊青,不是低知識水平階層,就讓自己快快樂樂的選擇喜歡的學系,讀得開心就好?又或是已經找到工作,不是毒男宅女,不是靠綜援,就讓自己快快樂樂做不太發達的工作?

The Nok

2011-06-20

XD 與 LOL

我第一個接觸的顏文字是 " :) ",當時一位姨姨很興奮地跟另一位姨姨說,收到美國來的電郵,他那唸大學的兒子在結尾加了一個 " :) ",看不明,幾經探討下終於結論出這是一個笑臉,原來兒子在電郵最後加上一個笑,強化了整個電郵的親切感。這系列的延伸後來相當多,XD XP -_- =_= T_T @.@ 諸如此類,充斥互聯網。

第二個印象比較深的就是 orz,因為這是另一個品種的祖先,如果 :) 是表情,這個基本上就是動作了,而且還強得有多個版本,例如 OTZ (成年人)、Orz (頭大的人)、orZ (屁股大的人)、囧rz (一臉囧的人),然後還有不文版本的 OGC。這東西曾經有個熱潮,上了電視,連師奶都看得懂之後,就變成太老土的東西。

顯然這是電腦,甚至是互聯網的產物,是當上網變成消閒的情況下,自然衍生出來的娛樂;keyboard and mouse 能夠統治電腦界這麼多年,不是沒有原因,事實上第一個想到冒號加閂括號變成笑臉的人,也非常厲害。問題是,當人類習慣了這種顏文字,代表了甚麼?

首先我們要明白,曾幾何時人們宣稱,文盲的年代又要開始了,經過戰後多年努力,以為嬰兒潮出現,撥出大量教育資源使知識普及化,殊不知一切都敵不過電視。看過 Simpsons 都知道,電視機在美國就如神一樣,是真正有愛的神,受歡迎,每天敬拜,所有美國人都是看電視大的。屏幕生活所帶來的影響很多很多,其中一個令人擔心的事,下一代不再看字識字,大家都是圖像人,文字會被淘汰,影像成為生活軸心。

的確圖畫是比起文字容易接受得多,否則 Windows 就不會用 icon 而是繼續 DOS 的 command,甚至最近我不知道怎樣在 Windows 7 開 DOS 了。怎料電視機統治了區區半個世紀,馬上就被互聯網打到人仰馬翻,未至於全軍覆沒,畢竟互聯網太多垃圾沙石,怎樣處理仍然是 Google 的重大議題,但是可以肯定電視的前景不容樂觀,至少現在這個模式,遲早被淘汰,取而代之的竟然又是文字 (雖然加上了圖片與短片)。

Youtube 肯定是一個熱門的網站,但是討論區的興盛可能是www創辦人始料不及的,不論文化國藉,每個地方都總會有非常發達的文字聚腳點。怎麼知道?XD 與 LOL 就證明了這一切,空閒與娛樂的代號,就喻表那個領域已經發達至現代階段,不再是求生,而是渡日。

該開心嗎?又是文字的世界嗎?別太早,因為 Twitter 及 Facebook 再次證明了這是期望過高,文字沒有真正中興,只是虛火,因為那些無厘頭的短句、soundbite及粗口,才是我們普通人的質素與水準,一句「SHXT」可以引來 30 個likes,你就知道這是個怎樣的世界。

「多過三行我係唔會睇既」幾乎是網上常識。所以《車窗望》與它的讀者都是一群異類,是社會邊緣人,在這裏沒有多餘的符號,幾乎就只有文字與概念,可能比讀書更難受。不過最近幾個post 我都加了一幅圖,看起來的確易入口得多,始終 XD 與 LOL 是文字的救星吧?當然,如果只求舒適的快樂,都是 Photoblog 好。

The Nok

2011-06-19

爭論民主不休

沒有人敢公然反民主,即使是最極權的地方,以民主為旗幟也是必要的,但最開明的地方,卻依然為民主而爭論不休,為甚麼?某部份的原因,在民主之於人類而言,是工具,是目的,還未共識。

如果我們試圖去解釋「民主有甚麼好」,例如「這是最不流血的政權交替方式」或「民主能避免極權統治的發生」,那麼民主顯然就是一種工具,因為它的價值在於達到某種目的,例如不流血地換領導人。似乎繼續推演下去,如果我們找到另一種更有效的工具,則民主就可以隨歷史而消失,因為它的任務已經完成。

這種理解方式的演變,就是即使最核心的民主追求者,都不會堅持自己所信奉的方式就是「唯一真正的民主」,而是公開的、彈性的,容讓不同形式的民主,以最有效的方法達到政治理想。萬一禪讓制度行之有效,大概他們都會為了更有效,而放棄民主政制。

與此同時,另一批人則相信民主本身就有價值的,例如一個無權無勢的婦人,可以透過司法制度,去推翻政府的發展工程,不錯,雖然表面上很阻礙甚麼社會進步,甚至帶來混亂與爭論,但這些爭論本身就是有價值,正是這些爭論證明了民主的意義,就是最小數的人的聲音都被尊重。讓每個人都有發聲與行正義的權力,這就是民主本身及其價值。

這裏沒有甚麼「更有效讓弱勢發聲的制度」,因為只要做到這種效果,那就是民主的,或調轉,所謂民主就是權力制衡、保護小數人、讓爭論變成公義的一部份,所以民主絕不會被淘汰,只會進步,這是無可取代的理想制度。

如果只是爭論該定義民主為「工具」或是「目的」還好,但人們總是要把旁枝逐末都混進來,讓整件事情變得過於複雜,於是我們都搞不清楚自己把民主當成甚麼了。例如示威,數年前五十萬香港人七一遊行,沿途沒有破壞,沒有打架,竟然是和平集結,和平散去,這一回事讓全世界人都看傻了眼︰換著世上任何政權,這等人數上街的話,大抵不是發動政變,就要火燒七日。

到底是光榮,還是羞辱?有些人以此證明香港人正好是民主土壤成熟,發表意見,卻絕不屈從暴力誘惑,以此延續下來還有快樂抗爭、反對議會暴力云云。然後有些人嘲笑這種偽和平,認為這是香港人光說不練,過於和平只有滋長暴政,甚麼快樂抗爭完全是自欺欺人,而聚焦議會暴力是別有用心,模糊真正議題的重點。

然後,把「外國」例子拿來使用,例如英國、希臘、西班牙、法國等民主政制被稱為相對成熟、公民意識也理應有合理程度的國家來討論。發生了暴動,有些人說這就證明了民主的好處,因為暴動代表人民有發言的機會,人民與政府是 fair play,你有你執法,我有我公民抗命,當中沒有極權;有些人則說這正好說明民主不堪用,因為有議會、有普選,為甚麼人民依然要上街流血呢?為甚麼暴力依然無處不在呢?

連續兩段都混集著不同理解下的民主,甚至到達一個程度是偷換概念,或是類比失當,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們不單覺得民主本質上是好的,但同時亦對它有期望,希望民主能帶來一個更和平、更寬容的社會,但現實卻讓民主的承諾落空,畢竟即使我們把「爭論」變為公義的一部份,始終在執行政策時總有些人的意見不被採納,總有些人的水準不夠、意見不堪、覺得不爽,而這個世界來說,蠢人是佔絕大多數的。

如果每個人只是想法不同,層次卻一樣,民主實行起來也許會合理點,但想法不同,層次亦不同,還要看蠢人佔多數,那麼實踐起來就困難重重。假想,每一個由小數提出的愚蠢決定,都被尊重,然後還被大多數所接納,一次又一次,整個社會要為錯誤的選擇來埋單。而你卻堅信,這是不可避免的公義,但你的生活卻一直差下去,試問這種公義於你內心會否動搖?相信民主有其不可取代的本質價值,是否迷信?

舉個例,到達一個地步,街頭的暴力抗爭已經成為社會共識,幾乎凡上街示威就要打警察,無論議題是最低工資,還是亂倫合化法,抑或爭取動畫主題曲原文化,而你就是警察,你一向都堅信公民示威是一種權利,一種公義的形式,不過你每個星期日都被人打,到最後你因工受傷變成殘廢。你會不會再問,公義,到底是甚麼?

當你感到「公義和民主凌駕於人類幸福是錯誤」的時候,恭喜你,其實你根本就是將民主視為「工具」,是爭取幸福的一個手段。「保障少數人發言的權力」於你而言,再也不是無可取代的光環了,因為當極端份子發言,沒有人接受,愚蠢的人進一步抗爭,你也無法不維護,卻因此受了傷害,還被人說這是民主的價值,這一刻,甚麼是公義?你會問。

再問下去,原來剝奪政治團體手中的權力後,現代社會始終沒有把它交還給人民,而是放在財金團體手上,地產霸權只是一例。怎麼辦?改革金錢體制,例如設立現金有效期,將金錢與勞動力、一般物質等效,大家都會貶值,再沒有人可以囤積金錢,打破「累積財富」的概念,變成不斷流動的世界,再沒有退休。然後,權力下一站會去哪裏?

自古以來,大多數的蠢人就是喜歡把權力交到別人手上,例如打獵社會就交到獵人之王,而農業社會就交到長壽老人,如此類推。在現實的環境下,能夠實踐民主自身價值的機會很微,屈從於人口現實,只能夠將民主視為工具,加入某些不民主元素,例如收緊新移民政策,香港人才會感到高興與幸福;但那些甚麼三權合作,或是民主只是服務民生論,卻是如出一轍,很諷刺是不是?

此之所以,人類的真正幸福,不是來自政治的改革和保障,而是內在的修養與智慧,但這麼宗教意義的反社會建議,沒有人會聽就是了。

The Nok

2011-06-18

照片,失去感動

我們經常比較自己和上一輩,或是和下一輩的不同,有時我們希望結論出,上一輩的成功是來自社會的,而下一輩的失敗卻是個人的,至於自己,則是赤手空拳的創造未來。這種雙重標準固然是一種盲點,不過如此敏銳地觀察自己與別人的分別,始終是思考的一個好開始。

要說我們和下一輩有甚麼不同,也許就是照片的數量。偶爾我們就會把小時候的照片放上網,不太多,可能每個階段有幾張,非常可愛。在褪色而略為淡黃的照片中,我們看到每個階段的典型樣子,可能是四腳爬爬,可能是初入幼稚園,可能是第一次陸運會,可能是小學畢業,可能是中學露營初體驗,雖然樣子很土,但照片的氛圍讓這一切變得美好,舊日就是美好。

但今日的小孩子,每天都有照片,他們的父母 (包括我) 每一天都重新愛上自己的兒女,不斷找一個機會拍攝,是笑容,是哭聲,是打呵欠,是睡著了,每一天每一刻都有新照片。如無意外,今日的孩子長大後,不是我們那個年代的,甚麼櫃底有幾本「兒時珍貴相集」,有就有,沒有就沒有 ── 而是 1000 Gb 的 jpg、一千段短片、四五個網頁。

有沒有甚麼語言去理解這回事呢?可能沒有。就像我們今日所謂「各散東西」,這邊廂在機場要生要死,呼天搶地,說甚麼十年生死兩茫茫、不知何日再相見,那邊廂在 facebook 大家就 update 了還順道用 iPhone 打卡兼上載大家的照片,然後互相留言。有沒有甚麼古典的、文藝的說話可以表達我們的感情?可能沒有,因為我們的文學與藝術還未追得上。

所以「離別」是一種消逝中的情感,這一代的人越來越難以理解何為「生離死别」,死別還好,生離實在困難。即使是彼鄰相見,同坐一席,大家都各自上 facebook 用 WhatsApp;但越洋跨山,分隔天涯,卻在 Skype 上視頻相見,沒有 delay。到底誰離開了,誰還在,真是一個越來越複雜的問題。

而現在,「懷舊」都消逝了。不單是「舊」成為香港一種無價值的東西,要活化,還因為我們的世界不再舊,甚麼東西看起來都變成永恆︰如果每個人都是長生不死,這個世界上還有沒有老人?情況大概就是如此。

再沒有「發黃的照片」,因為照片是數碼的,而且質素已經到達瓶頸,要靚有靚,要真實有真實,要有feel亦可以;也沒有「昔日的容貌」,因為容貌是每天更新的,很諷刺,以前的照片珍貴,總是留下「重要時刻」,是跳躍式的,是digital,但今日就是每秒隨拍,是連續的,是analog。當十二歲的孩子,看過自己一直長大的幾千張照片,然後拿起其中一張,六歲時的,會有甚麼感覺?可能根本沒有感覺,或是我們沒有詞彙去形容。

至於上一輩,就拿著一張黑白照片,例如是賭神的背影,便支撐了整個人生,我們有話可說,有電影拍出來,於是照片於人而言才算是有感動。啊,對下一輩來說,或許照片是沒有感動的,只有索定唔索。

The Nok

2011-06-17

誰該負責?

為了視察在天橋上示威的男人,一個警察徒手爬上去,天雨,滑倒,死亡,責任誰屬?示威的男人?警察自己?示威的對象?警察的上司?天雨?這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問題,因為「責任」是一種因果關係的討論,「因為 x,所以 y」就是指 x 是 y 的原因,所以 x 該為 y 的出現而負責。

喧鬧的爭論正好體現了所謂「人身攻擊」,正好是「對人唔對事」,因為任何人提出任何答案,都被指責為「你係果邊既人,梗係幫返自己人啦」,沒有辦法可以真正探討,所謂「責任」其實是甚麼一回事,更無法真正進一步探討,誰才應該負責。

例如︰「示威者應該為警察的死負責。」嘩!你肯定是政府的走狗啦,或是,嘩!你想打壓言論自由?先假設你身在某個位置,自然得出某類結論,再進一步,因為你這個結論,就知道你有不良動機。所以呢?既然你立心不良,結論是不是正確,就不用再多講啦!你這是「抽水」,借死人來抽政治水,根本討論對與錯已經沒有意義。所以不同的結論︰「政府該為警察的死負責。」就得出另一種指責︰嘩!你一樣都是借死人,來抽政府水的政棍嘛!

責任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別說到「意外」與「死人」這種更形困難的處境,例如︰
1) 大雄考試又零分,誰該負責任?
2) 大學畢業卻只找到薪金八千的工作,誰該負責任?
3) 一個穿短裙低胸deep v的妙齡美少女,在船上的rave party中,食了fing頭丸再飲三杯紅酒,然後被迷姦,責任誰屬?

事情的出現總是千絲萬縷的因緣起合,大雄考試零分,很直觀地當然是他懶是他蠢,問題是他想這麼意志力低,他希望自己如此蠢的嗎?想當然不會,他自己發過很多次夢,都是考到一百分然後很開心。不難想像有些人相信責任在社會與老師,犧牲了大雄的射擊與繩花(?)才能,強逼他如倒模一樣成為低分白痴,這才是真正的責任。當然大雄的媽媽自己也要檢討,智力畢竟是遺傳的,沒有這個母親,就沒有這個兒子,怪得誰?

薪金八千?你可以說是大學生自己不思進取、競爭力低,又可以說是老闆刻薄,連最低工資也不給,甚至這是社會的錯,大學生貶值、人力資源錯配、社會競爭過於激烈、經濟不景氣人浮於事。而最後最後,更可以說是大家都錯了,因為月薪八千有甚麼問題?一個人窮,就代表他沒有人的價值嗎?我們以金額衡量一個人,這種責任才最嚴重。

至於迷姦那個,已經講到口臭,我在想,這種案情,大抵都是可以用錢作庭外和解的吧?反正大家都是遊戲中的玩家,責任不責任,有時倒是看男和女誰比較漂亮,否則誰姦誰,天知道?

回到天穚命案,誰才應該負責任?一場意外,要討論責任本身就已經很困難,然後加上一重重的陰謀論與邏輯謬誤,直教人看了就煩厭。此之《車窗望》甚少討論時事的原因。

示威者應該負責論︰因為他選擇出街示威,就應該知道警察必定來處理 (驅趕?),但他選擇在一個危險的地方示威,不但影響別人安全,更直接危害執法人員。如果他選擇在平地上示威,就不會發生這次意外。

政府應該負責論︰因為政府選擇某種政策,就應該知道巿民會上街示威 (兼且是他們的權利),但政府依然一意孤行,不但驅使巿民示威,更使執法人員陷於前線的危險。如果政府行政得當,就不會發生這次意外。

不不不,我在想,如果沒有今次示威,如果政府沒有行政失當,這個警察是否不會死?「當然不會啦!」或者你會答,但誰能保證?你說這是不自然死亡,但甚麼死亡才是自然?如果我們根本就害怕一個人的死亡,就該怪責那生他下來的人,問他,為甚麼你要生一個必死的人呢?如果捍衛死者母親的理由是,他的母親從來沒打算過要他死,那麼誰又想警察先生死呢?責任?認為自己從來不用負任何責的人,儘管拿起第一塊石頭吧。

The Nok

2011-06-16

禍不單行

禍不單行,有時是我們自己拿來的,因為當感情受到傷害,意志最為脆弱的時候,我們總是要做一些本來就危險的事情。


(圖片來源)

分手了,你放下電話,唔,應該是,你關上Facebook,不再看他那由 in relationship 變 single 的 news feed,然後你走到廚房,拿起刀來,忽然你想吃一個刨了皮、切開了的蘋果。沒有為甚麼,在痛苦的時候,我們就是想找點東西切幾下,吃幾口,好讓那不住的淚水與沒有聲音的飲泣,能找回少許喘息的空間,或是,那就像缺堤前的幾秒鐘,世界就是無厘頭。

於是,你把手指割傷了。

又或是你忽然想刷牙,你希望做點甚麼來讓麻痺的腦袋、混亂的呼吸與激動的情緒紓緩一下,你把牙膏擠好在牙刷,把水注滿在水杯,然後當你刷的時候,你刷傷了牙肉。血在流,有點痛,你想哭出來,是因為受傷?是因為流血?還是根本這一些動作都沒有用,你依然痛苦得想流淚,刷牙只是徒添傷口。

但這一切都是小事,找個不喜歡的異性喝悶酒,才是麻煩,因為喝醉是非常可怕的,你不知道四週發生了甚麼事情,你不知道你的肉體會被人如何處置,你也不知道自己說了甚麼不能說的秘密,你只有在醒過來,才後悔喝醉。但為甚麼你依然要喝呢?為甚麼要找個不喜歡的人陪喝呢?因為你知道,他喜歡你,他是你的水泡。

禍不單行,有時是我們自己拿來的。生物科的老師說,每種生物都有求生的本能,天生就懂得進食,懂得排便,懂得睡覺,在最危險的處境中,自然就釋放最大的能量,為的就是求生。心理科的老師補充,人類卻同時有求死的意志,我們做很多事情,就是渴望有個最後的歸宿,我們喜歡危險與死亡。

在最傷心最脆弱的時候,我們還要做危險的事,駕駛、煮食、喝酒,或許我們就是希望在身體留下一點傷疤,因為這不單是心靈創傷的印證,讓我們告訴朋友︰「看!這道傷痕就是分手時留下的!」還似乎肉體的傷害可以分散心靈的痛楚,讓事情看起來有些好轉,再沒那麼痛;但更有可能是,我們就是想疼痛,希望整件事被放大,整個身體,不止是心靈,一同承受痛苦與折磨。

傷痛使人成長,而成長總是傷痕纍纍,這裏一點,那裏一點,要到幾時我們才成熟到,即使心靈受到傷害,依然能回望自己的傷痕,問問自己,今次可以放過無辜的身體嗎?

The Nok

2011-06-15

感慨的感慨


(來源︰http://500px.com/photo/191069)

從哪個年紀開始我們學會了感慨?如果就像上圖的一個小女孩,忽然嘆一口氣,說︰「唉,好無奈。」大概會令人覺得好好笑,因為有甚麼好感慨呢?所謂感慨,就是認定了世事不應該如此發生,卻偏偏非從人願;然而,一個小小的女孩,憑甚麼相信世事就該如她所認定的,她又何時開始有了一套關於世情的觀念?

「不懂人情世故」是成年人經常用來教訓年輕人的說話,他們以為,這個世界就是有一些定律,人與人之間也有些潛規則,要存活於世,就當知楚了解然後遵從。所謂年輕與成年,就是接不接受,與敢不敢打破的分別,當某一日,你不再抗爭,而只是坐下來,打上facebook,感慨世事不應如此,甚至接受了整套人情世故,並感慨自己的年少無知,對,你已成年。

是好事抑或壞事?誰知道。因為越來越多年輕人,十一二歲就看破紅塵,他們覺得自己身處的位置,不是自己努力不夠,不是沒有溫書,而是社會不公、貧富懸殊、教育失效,他們感慨世界不應如此,我們應該身處一個更公平更合理的社會。所謂社會,他們好像知得很多。

又或是他們看破了愛情的虛偽,說原來你的話都是謊話,從來都在欺騙與玩弄我的熱心,所以他們感慨,說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不該是這樣,我對你這麼好,怎麼你就不給我回報?而這種怨忿與恨意,也是出自中二三的孩子口中。所謂愛情,他們又好像知得很多。

年輕就是本錢,是一種 trial and error 的本錢,用自己的生命去印證生命的定律,世界是在不停滾動向前,所以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否定眼前的現象,並用自己的努力去改變所謂人情世故,沒有感慨,因為感慨並不改變世界。是因為facebook所以我們更多感慨,還是本來我們就太多感慨,而終於有了facebook?

有趣的是我們以為成年人應該有自己一套,他們應該有自己的世界觀,可以對世事感慨了;但越來越多外表已發育完成,對世界的觸覺還停留在口腔期的「成年人」,他們知道飲飲食食消費娛樂,不過這個世界應該是怎樣的,卻一無所知。不公平的事臨到,他們不懂忿怒,傳媒一面倒的報導,他們信到十足,古語自相矛盾的概念,他們不了了之。這是甚麼世界?

要問我有沒有甚麼感慨,我會想問為甚麼在找續時,要把紙幣、硬幣和收據疊在一起交給客人呢?你分明看到我一手拿著銀包,另一手早就挽著十幾個膠 袋,你就這樣一堆錢塞過來,我該怎樣去袋好呢?這邊跌走一個五蚊銀,那邊膠十蚊紙又彈起來吹走了,非常狼狽,而且還不是我一個人的問題,一次復一次,但為 甚麼你總沒有想過改善一下,貼心一點?

不是想吹捧日本人,但在那裏買點小東西,一千幾百円,都會用一個小碟子整齊放好,先在客人面前逐張紙幣清楚數好,然後交給客人,把剩餘的零錢放在碟子上,待你收好紙幣,再簡單而從容地把硬幣都袋好,當然收據是另外上的。有必要匆忙到所有東西一次過交還嗎?我想打上facebook,但這不夠潮。

The Nok

2011-06-14

追求智慧


(來源︰http://500px.com/photo/282008)

有些人追求智慧,在人類追逐於金錢、名氣與權力的主流之外,他們選擇不同的路。智慧是一種境界,猶如一片群山隱霧之中,看出了唯一的光源,掌握那暗晦無名的真理,不斷探索然後自我推翻,逐步感覺自己縱是置於迷曚,雙眼卻越來越光明,內心也越來越堅定。

這份境界,不保證你能獲得世界上的成功 ── 即使有些人因此而成功,但這不是智慧所要求的東西,它也沒有承諾過。

因為那些智慧的人,到了一個境界,到底還想要甚麼?無慾無求了,不再企圖威風甚麼,反正別人都會在背後說三道四,不再追求發大達,反正生活還是離不開衣食住行,亦沒打算改變這個社會和世界,因為人類自作孽,沒有拯救的需要和價值。當下無論怎樣,都可以快樂,在嬉戲的時候很享受,在痛苦的時候就反思,沒有空虛,沒有孤獨,活著就已經美好。

到了一個境界,很自然就會把想法說出來,又寫下來,不為甚麼的,沒有相信或期望甚麼人看得通,更不是期盼一日會成為金句。這份動力,或許來自智慧本身,說出來,就只是要向自己證明,智慧是存在過,是能夠成為語言,由境界層面道成了肉身,化做紙上的一字一句。

束縛於物慾的人是無法理解的,特別是那些不能賺錢的事情。因為智慧就是霧裏的一吋光,而光總是要吸引其他光的,希望走出迷宮的人,提著燈,就是為了另一個光源,他們明知世界一如鏡花水月,也知道壽命不過匆匆幾十,手上的提燈和燃油,不可浪費。光與光之間,應該是一種地心吸引力,互相牽扯,然後知音相聚,再找下一個。

在快樂的時候盡慶,因為知道何為珍惜,在難過的時候冷靜,因為明白這就是生活,對前途感到迷惘,但依然自在,因為活著本身就是一件奇蹟。多麼心靈雞湯,但為甚麼我們就是要追逐本季新款,要知道陳冠希和謝霆鋒的恩怨情仇,這些事情跟「我」,有甚麼關係?

但換個角度,正因為窮一生找答案,都未必找到,而所謂一生,又可能隨時中斷,所以快樂就好,八卦黃色而空洞的笑話正好襯托出蒼白平凡而無謂的生命,咁又一日。

The Nok

2011-06-13

讀在大便之前

大便最重要來得合時。不急也不緩,太急會痛,最怕就是濺到身上,或是沾了一點在褲管,從廁所出來,別人問你褲腳上一點點漬是甚麼來的,怎麼答?難道會是咖喱嗎?太緩也不行,很多人明明進了廁格,就是想裝作小便而不是大便,太久了,站在外頭等你的朋友,看看錶,不對勁,等到你出來還會問「你在裏頭做甚麼?」明明是男廁,難道又要回答,哎太多人了要排隊嘛?

所以時間是關鍵,不單要掌握節奏,時機也是非常重要。很多人最怕就是讓人知道自己要大便,只有兩格廁所,卻有三個人同時想去,這個時候就非常尷尬,因為等的人可以清清楚楚聽到裏面的聲音,不論是滴滴答答,或是定定啖淡,總之,坐在廁板上的人,明知道門是關上的,但感覺就和打開門把屁股對著別人放便一模樣。

然而除了知緩急,大便的人還須分輕重。大便太沉重,你就知道弊了,有如河馬跳進游泳池,救生員都會嚇一跳,更何況在門外等著的幾個人?所以你努力慢慢逐寸逐寸放出來,最好是軟著陸,比郭晶晶的插水更要穩定而寧靜。當然有準備的人,早就鋪好一疊廁紙,猶如救生墊,來吧,任你跳樓都不怕,比消防員還專業。

輕就沒有問題?太輕也要留神,因為那可能是用噴的,去的時候很暢快,站起來把褲子拉好,回頭一看方知道剛才開了花灑,而你就不敢再把褲子拉下,因為你知道整個屁股上的東西都粘起來了,唔……待會餐廳,你坐過的位置絕不能讓給別人坐了。

為甚麼我們要怕別人知道大便呢?其實誰都會大便啦,就算最美麗的人,對,例如你的女神甚麼,她的笑容很美,身材很讚,聲線又溫柔,對人對事都懷著一顆美麗的心,但她始終每日一次,都要推開門,扳下廁板,脫掉小褲子,坐著並等待大腸臑動來排便。完成之後,和你和我一樣,用幾格廁紙抹一下,看一看,再抹多下,或是多幾下。

而且為甚麼要歧視糞便呢?雖然天下間的糞便大抵都是差不多顏色和模樣,但它們的前身可能是很高貴的,是鵝肝、黑松露、天山雪蓮或是意大利雪糕,雖然排出來以後,和白菜、鹹魚、雞蛋、麥當奴快餐變成的大便,同樣都要浸在馬桶內,等待嘩啦一聲,沖出大海,不過前世都叫做風光過。

就在今日開始,堂堂正正告訴朋友,你急屎。請他等你一下,或是叫他出去走幾個圈,不要再用肚子痛或是可能要排隊做藉口,讓那些三文魚和魚子醬,即使墮落成屎,也能光明正大地離開你的身體,塵歸塵,土歸土,大家好來好去。

The Nok

2011-06-12

無懼


(照片來源︰http://500px.com/photo/836088)

題為無懼。

人類千辛萬苦奮鬥了幾千年,至終的戰場,卻依然是我們的內心。就例如最近又有新聞說,科學家從青蛙的身上提取了抗癌物質,可以限制癌細胞血管的生長,於是致死的絕症有望變成慢性疾病,人類死裏逃生。Good news?似乎沒有人會說不,因為我們好像總是有個預設︰死唔去是一件好事。

生存著,是不是一定好?實在視乎這是一種怎樣的生存方式,滿懷著仇恨、怨毒、貪婪、虛妄、絕望與忿怒,生不如死是最精簡的說明。換言之,最尖端的科技,依然依賴著我們內心世界的狀態,是福或是禍並非由技術來決定。

但至少科技給予我們選擇,或者你會反駁。對的,有選擇通常比沒有選擇好,所以長命一點、方便一點、容易一點,科技帶來點點滴滴對生活質素的改善,確實看似給予人類更廣闊的自由和空間,來思考,來鍛練,使肉身不再受自然的束縛,不論晴天雨天夏天冬天穿州過省日間夜晚,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安坐於位,靜思,反省,但為甚麼人類還是墮落?

原來,我們還是要從新發現古人的智慧︰無欲則剛。不論我們如何把最新最強的東西收集回來,LV的手袋滿滿是 iPhone4、iPad2、Nikon D3100、Canon EOS 5D Mark II、Fujifilm X100、PSP2、N3DS 甚至是黑卡和綠卡,豪裝的家居掛著水晶燈,擺著50吋LCD大電視,還有最高級的音響和Blueray,到最後依然會感到恐懼。

甚至因為我們擁有越多的東西,越發感到害怕,我們再也無法想像「失去」的日子要怎樣過。家裏要失火了,你看著熊熊焰光,就是無法就坐在路旁,交叉雙手而微笑,欣賞這道美好珍貴的風光,因為我們的包袱太多了,我們承受不起「喪失」,我們懼怕。我們以為越往身上堆滿東西,越是安全,其實正好相反。

越是勸說,越是執著,有些人以買樓為人生目標,但他們買的其實不是樓,而是一個保障,買一份安心,買一種幻想出來的美好幸福,超出能力,而結果卻是徒勞。古人的智慧早就告訴我們,把內心的力量,建基於物質之上是如此危險,如此搖搖欲墜,買樓不但無法使我們心靈安息,正好相反,因為我們擁有,我們就會恐懼。

能不能如圖中的小貓,雙眼明澄如水,無欲則剛?不能呀,大師,我等皆為世俗人,恐怕終不能擺脫物欲,罪過罪過。

The Nok

2011-06-11

選擇錯誤

作出選擇 (Make choice) 是成年的象徵,這一點以前都講過 ── 「當下即是」就是想說明,只有真正能夠主動選擇自己人生與方向的人,才稱得上成年人,任由命運的擺佈、時勢的催逼、權威的利誘,有如野獸般的本能反應,而不是自由的選擇,這是一個人還未成長的特徵。

但是真正的抉擇從來都不是容易事,絕大多數人很早很早就面臨選擇︰食A餐還是B餐、要溫書還是要看電視、要冒簽還是不冒簽,但這些都不是真正的抉擇,因為這些選擇往往是即時的,與過去和未來沒有太多關聯,並不是一連串因果的重大轉折。唯獨會考,混集著對過去的懊悔與對未來的恐懼,才是人生第一次抉擇,這個時候,人才明白到,make a choice,條件是多麼嚴苛,我們需要為一個選擇所做的準備,不論生理心理物理,遠超想像,而我們卻從來沒有察覺。

是不是過了會考,一個人必然成長起來?也未必。經歷過這麼折騰的奔波以後,放暑假了,升中六了,有些人自此有了轉變,驚覺兩年後、五年後、十年後會有一個接一個更重要的選擇,而這一切的起點就是今日。所以他暗暗發誓,讓自己在未來有最好的選項,而不是束手待擒;但更多更多的人,很快就忘掉這一切,他們以為今次過了關,下次也可以,並且原來升中六後還可以再選科。

結果,大部份人沒有學習到選擇,而是學習到選擇之後才來後悔。「騎牛搵馬」竟然代替了神聖的決定與選擇,在答應一件事以後,居然還左顧右盼,有更好的offer便馬上反悔,整個人生變成了連場賭搏,選科、升學、擇業,甚至最基本的人際交往與嗜好消閒,都變成了計算和籌謀,所謂「選擇」只是一種策略︰「今個星期日可以來幫忙嗎?」「要睇下,到時答你啦。」真的,你會想講粗口。

但是我們不應該奇怪,為甚麼人們會反反覆覆,說好了A,卻中途轉B,最要命的是會後悔轉了B,還問可不可以轉回A,因為那些人從來沒有重視過「選擇」這回事。有些問題,必須在選擇之前便要問,在選擇過後就失去問的資格,但他們就是不明白,跟他們解釋也是白費心機。

還沒完,世事總有極端兩面。某一種人極度重視選擇,特別是自己的選擇,所以一旦在心裏決定了,就絕不退讓,事情還未到「最後答案」,他就早早否定了任何別的可能性 ── 即使別人的建議合理得多。而事情失敗了後,他的答案總是︰「下?我冇諗過會咁架喎!」其實我們早就提醒過你,但你聽不入耳。

一次復一次,不斷的作出錯誤選擇,卻絲毫未察覺自己有問題,不斷把失敗歸咎於環境,一直以為是這個世界沒有配合他的決定,然後更堅決地實行自己的意志,絕不反悔。這種人也不會明白,跟他們解釋也是白費心機。

逃避選擇、反悔選擇、執著選擇,這三種人就形成了整個社會,爭論無日無之,總之人人都做錯,但沒有一個人會認錯。你在旁觀,打個哈哈,置身事外就好。

The Nok

2011-06-10

我和我的土瓜灣 03



硬要為土瓜灣找個地標的話,或許就是「紅蘋果」。人人都說,這個街巿混合政府合署的建築物,被稱為紅蘋果,就因為外牆塗了那個大大的紅色蘋果。但到底是誰油上去的呢?是誰這麼斗膽設計出這麼「沒有用」的東西,而不是留多一個位置,放甚麼「香港一定 suck」之類的康文署、民政處橫額?

我也不知道。舊時代總是美好,就因為這麼多語意不詳的東西,不是提個字「土瓜灣政府合署及綜合街巿大廈」,而是油上一個圖案、一個紅蘋果,留下懸案,給後來的人推敲、想像、思考。所謂舊區,就是保留了這麼無用的東西,很沒效率,但這就是屬於人類的品味和生活,而不是千人一面的豪宅與商場。

所以我們這一區的人,去圖書,不是去甚麼「公共」「中央」,而是去「紅蘋果」,你第一次聽,不會明白我說甚麼,溝通上是有那麼一點點障礙;但只要你跟我來過一次,對,你就會愛上這個圖書館。就像我的女兒,不是叫 132491,或是 A3304.34,而是天晴,是個可以令人愛上的名字,並不是機器。



從來一幢建築物,都不可能只從外表去判斷它,這是一種失禮,也是一種粗疏。沒錯,網上很多紅蘋果的圖片,你看了,就會清楚它的外形和顏色,但你並不會因此而了解它。因為建築物必須與它身處的環境一起了解,它是整個地區脈絡的一部份;而且,除了從它的外部,也要從它的內部去認識,否則就無從談起理解。

就例如紅蘋果是擁擠在舊區之中的一個心靈,密集的人口,殘破的民居,正好映襯出這建築的整潔與端莊,它是受到人的愛戴和歡迎,人們要來圖書館,也要來門診看醫生,樓下的街巿、食肆、排球場和公園,一直一直都是附近居民的聚腳處,更是感情的依賴場所。即使生活艱難,有這麼一個潔淨卻明目的地方,很好。

從紅蘋果的裏頭望出去,又是怎樣的一個景色?有人說,你所望得到的視野,決定了你的胸襟,在土瓜灣,都是樓,除了豪宅高層,大家都像面壁思過。我製作了一幅名為「十至二」的照片,就是由左至右,為紅蘋果10樓至2樓的景觀。在二樓上班的人,曾否羡慕過十樓的同事呢?或者不必,原來只是角度不同,其實世界還是如此。

至於甚麼是屏風樓,大概不必我再多說明了。(可按圖片放大)

The Nok

2011-06-09

唔知up乜

係,這一篇是我用來自己讚自己的,因為我一直覺得,每一篇文章底部的評分,除了「討厭」和「精彩」之外,不是「普通」或是「無感想」,而是「唔知up乜」,是非常精彩的選項。

這個年代的細路,都是「唔」字輩,因為不論問他們甚麼,只要涉及思考與記憶,他們的回答一律是「唔知道、唔記得、唔想答」,請他們積極行動,動一動雙手雙腳,答案是「唔好啦」,對他們有任何要求,認為他們有個人責任,典型回應就是「唔係掛?」即使是他們願意做、聽得明白的事情,回答也是一個「唔」字就講完。

拒絕思考,拒絕回應,是一整代人的通病。為甚麼這些年輕人如此不堪?因為我們成年人就是如此,香港人很擅於計算,卻不喜歡思考,是一種怪物腦袋,遺傳下去,怪得誰?

我們很容易計算得出利弊得失,即使是男女感情,我們很快就透過計算出身家、前途、值搏率、離婚率與大家過去和現在的行為紀錄,清楚投身於這段感情,是否「物有所值」。不知道由何時開始,我們對所有事情都是計算,由小一入學、大學選科、事業計劃、男女感情、政治取向、退休生活,都以數字作為衡量標準;萬一找不到標準,就找個朋友做比較,所謂「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就是大多數人的座右銘。

但我們不喜歡思考,「怎麼才算是愛一個人?」「為甚麼要贏在起跑線?」「快樂到底是甚麼?」「怎樣的生活才算實現自我?」「吃飽之後,錢拿來做甚麼好?」這些涉及價值、定義、形而上、意義、美學的題目,是「人之為人」的根本問題,對於我們來說,卻是太深奧。

「諗咁多不如唱舖 k 唔好?」我覺得這是非常有趣的回覆,因為既不是否定那些思考問題,也不是承認自己不喜歡思考,更不坦白自己根本思考不來,而是將這種問題,以迂迴的方式置於另一種層次,這個層次名為「不切實際」。他們自信為「現實主義者」,自以為他所作所為就是最實際的,「諗得太多」就代表某些東西只有「諗」的意義,沒有實踐的價值。所以「唱舖 k」顯然就是高一班,而那些問題就不再有討論的需要。

但既然《車窗望》本來就不是一個消費、吃喝、唱k的娛樂中心,偏偏總是討論一些「不切實際」的話題,那麼每篇文章就要逼使讀者理解並作出選擇,你可以討厭,可以喜歡,更重要是你必須承認自己「唔知篇野up乜」,而不是把某些問題,置於另一層次,然後龜縮在自己的世界來逃避。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坦承自己唔知對方up乜,是作為讀者的一大進步。結尾,我在期待到底大家會否因為我這種自吹自擂,而故意全都選了「唔知up乜」做回應。

The Nok

2011-06-08

被孤獨所扭曲

到了某一個年紀,人就喜歡說孤獨。忽然之間,我們喜歡上那些被大眾誤會的角色,我們發現那種「隨便他們怎樣想」的對白很帥,然後,我們也想像自己都是孤獨的人,假設自己都沒有被世界所理解,真正的自我並未受到認同,是孤單的,是獨特的,我們將這種感覺考慮為事實。

所謂自我意識,有一日會逼使我們與別人驅分開來,我們生活得不如意 ── 即使我們活得快樂,但仍然感到自己不止於此,我們的自我還未完全實現。當我們檢視自己的生活,有時會感到沮喪,因為我們總是為了不重要的事情,不得不向別 人卑恭屈膝,我們說話亦不盡不實,所謂「長大」,就是知道太多人世間的禁忌,這個不可碰,那個不可知,原來不斷膨脹的自我,忽然要收儉,但我卻目擊到大家 認同了這個委縮的我,比起收儉自我,這份認同更令人難受。

所以到了某一個年紀,人就喜歡說孤獨。我們不甘心被誤解,故此從內心發出吶喊,在秩序中尋求破壞,在平庸中但求浮誇,就是想說︰「看看我!看看我!我是這樣的!」我們那份被社會塑造好的自我,我們自己接受不來,卻竟然輕易被別人所認受,所以我們孤獨。

然後事情會出現轉折。因為現實是一道不可逾越的牆,我們的自我在反覆的掙扎求存之中,最後習得性失助,即是習慣失敗,要「真正的」展示我是誰,變成了不可能的任務。

轉折在於很多人倒退為物理層和生物層,向現實屈服,他們的自我被徹底擠壓,成為社會、家人與朋友所需要的形狀,可是他們不但不再痛苦,而且還驕傲地聲稱自 己成為了 winner,是真正的 the fittest。就像森林裏的獅子,食物、女人與地盤就是他們的自我,不再是內在的元素,而是物質的、肉體的。孤獨嗎?孤獨,無敵是最寂寞的,他們成為了最為人理解,卻又最孤獨的人。

另一種人則改變了對孤獨的看法,他們不再相信別人的目光,認定了大眾都是愚昧的,主流都是下品的,被別人誤解不單不再是痛苦,甚至如果能夠被人們所理解,他就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變得膚淺了,感到被理解才是尊貴的生命中,最不堪的事情。孤獨嗎?孤獨,因為他們的狀態好像再不被語言所掌握,任何一種屬於人類的觀點,都不再適用於他們身上,世界上任何對自己的描述都令他們不滿,亦不屑。

還有一種人,反省到原來自我並不那麼重要,被人理解,抑或不被理解,其實於自己於地球,也許沒甚麼影響。即使工作會順利一點,或是環境會惡劣一點,但生活總是艱難的;唯一可以讓自己好過一點,並不是執著於我是誰,原來是注視別人,將自己忘掉,才是孤獨的解藥。解放孤獨,不是把心裏面的話盡說出來,而竟然是把別人的話,盡都聆聽下去。

沉迷孤獨?在蒼茫的月色下,拿著酒杯,輕輕敲起一段拍子,你想來想去,都找不著這是從哪裏來的節奏,只依稀記得在某個夜裏,你蜷縮在媽媽的懷裏,很溫暖,那個世界並沒有孤獨,一點都沒有。

The Nok

2011-06-07

第四頁

第一頁
上一頁

「地產霸權吧?最近人們都在談這個。」小克把最後一個五蚊投進遊戲機裏,喃喃地說。

「那後來怎樣?」Jason,小克的最好朋友,這天晚上應小克的邀請,來到機舖裏跟小克打悶機,他看得出小克那鬱結的表情,是有點甚麼的。

「哪有甚麼怎樣?我有我回家,她有她回家啦,所以約你打機囉。」小克一臉無奈。

「是嗎……」Jason 沒有再回應,只能繼續這場遊戲。

打完機,去哪裏好?其實小克也沒有甚麼頭緒,但難道要在旺角流連嗎?喝杯酒之類,小克又不嗜好。於是兩個大男人竟然坐到了一間甜品屋食甜品,一人點了一杯雪榚,好像等待時間流走。

「其實你想怎樣呢?舊情復熾嗎?」Jason 作為小克這麼多年的老朋友,說實在,這個問題不用問他也看得出來,但是嘛,這些事始終還是要當事人自己老實回答才有意義。

「不是啦。」小克篤著自己的雪糕。

「是嗎,那麼書店的事你有甚麼打算?」既然當事人自己不打算承認,作為老友,苦苦相逼又有何意思?

「有甚麼打算?可以有甚麼打算?人去樓空,地產霸權嘛。說起來,我也很久沒有回去呢,也不知道舊老闆是移了民、破了產還是搬了舖,總之現在只是一間空舖子。」

「那麼現場有沒有甚麼線索呢?例如公告呀之類,總不會就只是四面牆吧?」

「唔……沒有啦,真的只是空空如也,不過離開的時候,就遇見兩個學生,說甚麼師兄老點他們來買書,原來舖也不見了之類。」小克想一想,回答說。

「哪一間學校呀?可能找他們問問,或者會有頭緒。」Jason 還是鍥而不捨。

「哎,怎麼可能找得到呀?」小克搖搖頭。

然後,那兩個學生,就出現在甜品店內,坐在他們兩個人的身旁,小克看著他們,一時之間無法說話,「問,還是不要問?」

還是不要問吧?說實在,大家沒見過面,只是擦身而過,這種展開對話的方式,不也太唐突了嗎?再者,就算開口問,但剛才自己親耳聽到,他們兩個都是受害人,對書店的事也是一知半解,要不怎麼會摸門釘?在這種情況下,還要問這兩位學生哥的情報,是不是太笨了?更重要是,小克有甚麼理由要如此追索下去?

「搞了半天,又要等到下星期了。」同學A說道。

「對啦,又說甚麼搬了舖,要查一查,又說甚麼希望籌款或是搞活動,推廣二手書店之類,說到底,原來還未聯絡過店主。」同學B也是抱怨。

「算啦,總算現在知道情況,下星期還說一起去探訪舊店主,看看有甚麼動作可以做之類。不過話說回來,如果真的可以聯絡多幾間中學,聯校甚麼支持二手書店,似乎都幾有趣呀。畢竟這些書店很難找啦。」

「但我覺得有點困難啦,雖說學校好像是直資的,但說到差不多要在學校自己辦一所二手書店,我看那些老師都是說說而矣。」

聽著聽著,小克心裏不禁又再盤算,「問,還是不要問?」真的,這麼多摻一腳,對自己有甚麼好處?書店已成過去,過去的不就應該讓它過去嗎?還是真的因為 Jason 那一句「舊情復熾」?唉,那麼多口的 Jason,你明知我是有女友的啦,還說這種話,是甚麼意思呢?(待續)

The Nok

2011-06-06

我和我的土瓜灣 02

香港的巿區,是相對於新界的存在,因為在外地人看來,根本整個香港就是一大個巿區,四處都是高樓大廈,區區都有公共交通;所謂西貢郊野公園,對哦,只是公園,完全不是人家大自然或奇山異水的格局。但是,在我這種小香港人看來,土瓜灣依然是巿區。

其中一個原因,是這裏的高密度石屎化,樹木在這裏不是常態,空氣特別差,噪音特別混雜,說實在,要不是我生來就成為巿區人,甚至如果我不是生在香港,土瓜灣或許早就讓我患上焦慮症。


在這些缺點背後,卻依然難掩我對土瓜灣的感情,因為在這裏,「忍耐」見證著所有環境的障礙。就像照片中的一棵樹,緊貼著旁邊的樓層幾十年了,在大馬路旁邊,在巿區的中心,日與夜都是人聲與車聲,樹上可以有任何生態圈嗎?樹木能不受廢氣侵蝕嗎?但這棵樹依然活得很好,依然一天天壯大。

令人意外的是,那個樹下的小小空間,不過十來呎,竟然可以成為一個公園,每一日都會有人在這裏休息。很多人說香港很奇妙,在群山和狹縫中竟能聚居了幾百萬人,在吋金尺土之中,還不忘補上一個公園,該說我們重視生活質素,還是對現實開一個黑色的幽默,好讓我們接受這個現實環境?

比起這個,那樹後的舊樓更令人意外,緊密的牆壁貼牆壁,與十字路口的親密接觸,竟然還有一棵樹擋在前頭,到底那些屋裏的人是怎樣想?住慣了這種比別人更緊逼的空間?聽慣了樹上的噪音來入睡?一轉眼幾十年,沒有誰真的做多餘事,企圖移除這棵大樹,換一個開揚的景觀;民家、大樹與大馬路,在高度石屎化的世界,至終仍能在壓力下和平共處。

在一個緊逼的世界,沒有異類,或說所有東西都是異類,我們被逼近距離接觸身邊異己的人和事,聆聽鄰居嬰孩的哭喊,樓下電單車的引擎,與及樹上迷路的雀鳥,然後我們繼續生活,一切安好,我們習慣了每日適應,這就是土瓜灣。

下回再續。

The Nok

2011-06-05

我和我的土瓜灣 01

因為家庭問題,我曾經離開過自小居住的土瓜灣,住過藍田,住過元朗,住過旺角,住過沙田,然後我又回到土瓜灣的舊居。而由始至於,我還是覺得這裏是我的家,是童年,一切看起來都很有感覺,所有事情都理所當然,TIK,所謂家,始終是一種執念,一種我之為我的感動。

但從來土瓜灣都沒有地標,對於很多人來說,這裏就是「一個唔就腳既地方」。因為這裏沒有地鐵,更沒有地標。啟德機場是屬於九龍城的,黃埔花園是紅磡的,豪宅則屬於何文田的,殘舊、污染、人太多,土瓜灣似是一個沒有個性的巿區。但於我來說這裏總是獨特的,因為我在這裏長大。

我從不敢說自己很熟悉這裏,我不在這裏讀書,更沒有在這裏工作,老實說,的確因為離開了這裏的一段時間,我才驚覺自己很愛這片土地。一如香港其他地方,舊的事物正逐一消逝,這個舊城區很快會變成新巿鎮,所謂故鄉,將會變成回憶。所以我一直計劃用自己的相機,紀錄這個地方,或許到有一日,我手震,我遲緩,但拿著這個家的照片,內心依然溫暖。

這裏沒有地標,沒有地鐵,也因此沒有大商場與消費中心,於是,道路是土瓜灣的真正核心,我們人和車的路不分,我們的商店依道路而設,街道名字遠遠重要過建築物,我們的居所與道路緊密相依,甚至土瓜灣賴以維持活力的也是兩條主要馬路︰馬頭圍道和土瓜灣道,而更重要是密麻麻的大街小巷,它們是巿區與巿民的靈魂交匯。

這張照片我故意使用黑白色調,那條橫空而建的行車天橋,將畫面撕開兩片,劃下一道深深的疤痕,使原本就緊密的巿區變得更為壓縮,對於這裏的居民而言,是一種甚麼感覺?是過於擠擁的壓力,還是唇齒相依的安全感?

也許,外國人來到土瓜灣的話,會無話可說,巴士已經是雙層,我們還容許它在自己寢寐的地方開外呼嘯往來,在自己的頭頂以上高速颷至,是我們的世界太安全,還是人類的適應能力過於強大?我也不知道,但這就是土瓜灣。

日後再續。

The Nok

2011-06-04

邏輯謬誤

我一直相信,這種題目是沒有寫在《車窗望》上的價值,就正如大學裏不應該再教廿六個英文字母的順序、表示感謝要講thank you、去完廁所要洗手之類,come on,大家都是成年人,思考與對話的層次可不可以成熟一點?

「一句話的真與假,跟說話者的身份與動機沒有關聯,所以討論問題時,應該針對內容,而不是針對說話者」這種小常識,根本應該在會考前就被考生熟讀,是每個高中生必備的基本課程,不可以留待他們升上大學了,帶女人會宿舍了,主張自己是成年人了,還在嘮嘮叨叨人們是別有用心、其身不正、立心不良。諸如此類。

雞先還是蛋先?偉大的思考問題總能夠永恆地引用下去。因為是香港人的思考水平太參差,所以傳媒與政府,每事都要「聲明這個」「溫提那個」,人家擺到明在深夜放一套「德州電鋸殺人狂」,還要在播之前補一段「拿,呢套係恐怖片黎架,M架,成人指引架,唔好嚇親呀」;還是我們的母性太過強烈,深怕讀者怕悶而散水,不得不公仔都畫出腸,連腸裏的細菌都加幾筆,造成了思維懶惰的劣性循環?

咁你講清楚d 咪冇爭執囉,係咪?

世界上有太多問題,根本不值得回答,甚至連討論的價值都沒有。就像一個滿臉暗瘡的小毒男,幸運地結識到一個不介意的小港女,第一次大家走進戲院,只有兩套戲上畫,一套是《大國崛起》,另一套是《鐵達尼號》,你還問︰「看哪一套好?」然後你和她走到街上,天氣很熱,左面一檔滿滿麻甩佬的大排檔,右面一間迴轉壽司店,你問︰「想食甚麼?」你送她回家了,到她家門前,你望著她,她望著你,然後你還問︰「我可以吻你嗎?」

不過,刻意的邏輯謬誤還是挺有趣,用來罵戰的話。例如你批評,政府不應為了起大樓,強拆人家的房子,政府回答︰「你這種別有用心的人,引入了西方強加別國的價值觀,企圖防礙我國的發展權,人民的溫飽權,和政府的自治權嗎?」如果事不關己,對,住在香港裏,平安地用電腦上網的我們,笑而不語就好。

The Nok

2011-06-03

文盲

因為政府的努力,香港大概沒甚麼人不識字,理論上所有人都認得字,寫得出,讀得來,香港是一個沒有文盲的社會 ── 如果文盲就是這個意思。

但走一轉討論區與任何有留言的地方,就會發現文盲根本無處不在,他們的眼球可以接收到文字,腦袋也能辨認出每個字的意思,但總之一段文字組合起來,他們就不知所惜,別說要聽得出弦外之音這麼難度高,連基本了解說話、與人溝通的能力也欠奉。到達一個程度,我以為香港的閱讀理解課程是失敗的。

如果你也有以下的毛病,對,你是文盲︰

你最常用的字就是「道德高地」。無論任何人的評論,只要是批評,你馬上就會反感,經常說「你為甚麼要站在道德高地指責別人」云云。甚麼叫做道德高地?就是指一個人自以為很聖潔完美,然後對別人指指點點,很討厭,所以你就要把他從高地拉下來。

問題是他站在甚麼地,與他所說的話有甚麼關係?批評別人,有需要自己是神聖的、完美的嗎?而且,就算他不是完美,他自己也做得不好,但他的批評依然可以是正確的。你這麼喜歡高地高地,老師批改學生習作,是不是佔據了「學術高地」?父親要求女兒幫忙煮飯,是不是佔據了「家庭高地」?媽媽責罵兒子的偏食習慣,又是不是佔據了「飲食高地」?

根本你從來就自作聰明,喜歡從別人身上挑出毛病,有人提出批評與問題,你不去處理那些內容的對與錯,而是先檢視他有沒有資格說話,這種不堪的思考水平,還要自高自大,文盲。

又或者你深信,一個人寫甚麼,就一定代表他心裏相信甚麼,無視作者的表達方式、主語的使用方法,單純只要他寫,就等於他的想法。這是天真,還是無知?或是你根本無法接受所謂「代入」的文章,你以為這種作者就是精神分裂,是有毛病,你相信一個人寫文章,絕不可以自己與自己爭論,因為你從來就沒有代入過別人的想法,推己及人,於你而言是不可想像的。文盲。

又可能你的心理很不平衡,被人批評了十句,總要求別人至少稱讚五句,是心智還幼稚像小學生一樣,沒有稱讚,你的尾巴就無法搖。所以當你遇上「10個最差的xxx」或是「史上最無聊的xxx」時,你笑不出來,會心微笑、自我提醒於你是無用的,因為你的自信心太低,每字每句在你看來都像侮辱,所以你就衝出來︰「喂,你講野唔持平喎,無建設性喎。」文盲。

混亂、霸道、單細胞,希望不會真的是你;掃盲工作直至2011年還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我也不希望把公仔的腸畫出來,那些「嘉賓意見不代表本台立場」或是「以下節目需要家長指引」之類腦殘的溫馨提示,對於識字的人而言很侮辱啊。至於那些看漏眼、斷章取義、無限上綱的典型腦筋問題,算吧,你們的存在本身就是笑點。

The Nok

2011-06-02

舊友

很久沒見的朋友約你出來食飯,你感覺到,大概是為了派帖。這是多麼可惜的一件事,因為你想到,原來所謂友情,就只有在擺酒結婚空出一席時才想起你,500 大元的所謂「人情」,到底是太廉價,還是太昂貴?

但換個角度看,既然曾經是朋友,把自己結婚的事告之,都算是禮儀吧,畢竟一場相識,他日在旺角遇到,言談間︰「你最近點呀?Mary呢?」「唔……這是我太太,Rose。」你說多尷尬!又或是也許這場婚宴,會是大家重拾友情的好機會,畢業幾年了,大家各有各忙,朋友走一個就少一個,似乎派帖都是一番好意。

意念一轉,又覺得既然友情會逝去,證明大家早就各行各路,對方跟自己的生活圈子根本沒有關聯,所謂舊友,既然停留在過去,是屬於「以前那個自己」的朋友,跟「現在這個自己」又有甚麼關係?把已經過去,不再重要的事勾出來,大家坐在同一席,看著最擅長social,也是最虛假的那個舊同學表演,你在陪笑,單單幻想都令人覺得索然無味。

舊友是一種很獨特的狀態,是朋友,卻是舊的。所謂朋友總該有共同的信念、近似的興趣或是友好的感覺,不是沒有,卻是在過去的。現在的你和他,還持有同一份信念興趣與感覺嗎?就算你有,也不代表他有,而且之所以「很久沒見」,你就明白其實大家之間的友誼,早就不外如是。更重要是,既然彼此的關係是過去式的,那麼現在這一刻,你和他算甚麼?

「她是我的EX。」你向大家介紹你身旁的女孩子。多麼詭異。EX,前女友,算是一個朋友嗎?還是到今日仍依戀著對方?大家可以追求她嗎?既不是女友,亦不是非女友,是過去的女友,那麼現在是甚麼?一種懸疑不定的關係,曖昧,混亂,所以有些人喜歡保持著 EX 的聯絡,可進可退,能夠變回女友,更重要是,有機會變成 SP。

但其實我沒有舊朋友約出來吃飯,更沒有收到甚麼喜帖,而那些婚訊早就在facebook見過看過知道了,既然收帖可以引發這麼多聯想,沒有收到帖的話,又該怎樣去詮釋?沒有需要,因為有一條清楚的界線,分清了甚麼是朋友,甚麼不是,也算為一種幸福,少一種煩惱。始終,太多人的程度只是認得,朋友不需這麼多。

The Nok

2011-06-01

點解講粗口?

問人「點解講粗口?」跟問人「點解唔講粗口?」其實是一樣的,對於回答的一方來說,整個問題都很奇怪,「想講咪講,唔想講咪唔講囉,冇咩點解」,可能是第一個反應,說話,尤其是說話的習慣,是非常非常根深蒂固,既然脫離語言無法思考、思考就等於語言的話,除非我們刻意努力地抽離開來,否則這個問題總是回答不來。

那些「唔講粗口」的人,在想兩想之後,或者都可以答出一兩個所以然,例如「說粗口是低俗文化,不說粗口比較有禮貌」。當然這個很常識,例如典禮上、考試中、會議間,如果是公式的,是公開的,不說粗口是常規,大家會很自覺地用字優雅一點書面一點,佻皮或是粗俗的都少見,更何況是粗口。

至於「講粗口」的就比較難答,因為追究起來,反而到頭來有點似是而非,例如「廣東話粗口真係特別粗」,的確,在我們一般人最懂得的語言 (其實不過是英文和日文),廣東話的粗口真是很粗,安插在不同的語境和句子結構裏,都能展現無比的攻擊力和震攝力,這些都不是 f 字頭和巴卡甚麼可以媲美。

但我依然認為問「點解講粗口」是有意義的,尤其是太多人三句不離粗口,而這些人都不過是十四、五歲的少年人,人生才剛剛開始,但生活裏盡是粗話,到底他的世界是甚麼?

整個故事說來話長。不少唔講粗口的人,偶爾也會失言爆一兩句,而且由唔講變講,很容易,當變成講粗口的話,亦很快就會成為習慣。原因是甚麼?因為粗口是有魅力的,而魅力在於它對於事情有推至極端的力量,例如「樓價好高」跟「樓價好X高」是完全不同的層次,一個是抱怨和失望,另一個則是忿怒與絕望,中間一個「X」字,是一種極端的情緒。

每個人都有接觸禁區、踐踏底線的衝動,所以粗口是有吸引力的,莫說粗口,連粗口諧音都可以成為生活一種語言的味精,生活淡然無味嗎?加上一兩句粗話,的確,很有趣,極端一下是頗刺激的。

但粗口的有趣,正正不在於「講」,而是在於「唔講」,明明可以講、很想講,但你只是輕描淡寫的拋下一句「對住唐英年,我想講粗口」,這就是粗口的真正樂趣,將禁忌掛起懸空,可望卻不觸碰,是有趣的極致;反而,如果你直接一野就 X 唐英年,倒是變成「冇文化」。

語言的劍刄是會消磨的,極端的字用得多,就會失去鋒利,所以滿嘴都是粗口的人,說話總不能一針見血,繞了半天還是未說得出問題的精髓。還有更重要的問題是,我們人生的容量就是如此小嗎?加少許 wasabi,就是「好X辣」,行十五分鐘搭車,就是「好X遠」,高官說錯一句話,就要「X佢老母」,朋友,你的人生就是這樣蒼白乏味嗎?這些芝麻綠豆的事就要用上粗口嗎?

每個小學生都試過,為了表達某件事真的很厲害,就會說「佢真係超級無敵勁爆天上有地下無勁到無倫勁到震 x1000000 咁厲害囉。」的確,對他們來說,「厲害」兩個字本身早就不再厲害,但他們又能夠用上甚麼字呢?當然,這個例子太天真了,有些早就用粗口代替那堆「超級無敵」,例如「佢真係好 x 勁囉」,講完。

The N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