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24

落實

對於任何在某個領域有特殊經歷的人,我都鼓勵他寫下來。這些人可能遇過平常人不曾想像的東西,可能做過人們口中稱為理想的事情,又或者成為了電影裏某種轟烈的英雄,甚至能說出一些好像先哲先賢的金句,這些事,就像去旅行就需要影相,再美好的經歷,再智慧的思想,都應該寫下來。

沒有寫下來,就算不上經過考驗。對話是很有趣的,因為我們可以透過互動和表情,去修正那些未圓滿的地方,使對方產生感應;但寫作是不同的,讀者可以返查,可以慢慢思考,可以不用作出回應,而且在不明白的時候,只能自己思考不能發問。所以,一篇真正能表達清楚意思的文章,價值遠高於一段有趣的對話,前者是永恆的,後者是即興的;也因此,寫作對於作者的要求更高,要求更清楚,更有條理,亦要更有趣。

「車窗望」這一年多,不知有多少篇只有開首,沒有結束的草稿。有太多自以為有趣的話題,經不起文字的考驗,寫下來,就發覺原來瑣碎得不值一提。有朋友說,他希望出書,來表達自己某些見解。我說,不如先寫blog,一篇篇寫下來,才可以知道自己所想的是否有價值。我們太習慣香港的會考了,point form,很多想法都只有soundbite,就像香港除了小說,大多數作品都是散文集,不像翻譯作品般總是一個主題一本書。

只有真正落筆寫作,才知道寫作的困難︰正如一幅畫十秒可以看完,但只有落過筆,才知道繪畫的學問;創作就像拉車上山,滿車都是想寫下來的東西,但身體卻不夠強健,腦裏的文字大塞車,寸進如渡海,好不容易寫下來,卻又要推倒重來,因為詞不達意,因為寫起來比想起來太敷淺。

健筆,就像車子裏的思緒,不再是有待執拾而表達的雜亂概念,倒過來成為寫作的燃料,推動文句快速前進,我筆寫我心,不,這是我心湧於筆。是真的,有更多專欄作家徒有寫作的習慣和文字技巧,但車內的燃料早就用完了,車子輕,言無物;但別輕看他們,在自己未能健步如飛之前,怎會知道自己有多少底蘊呢?我們都是普通人,想像自己如何如何會好得多,無謂。

The Nok

2010-10-22

災情與情

有些事情,在網上和電視上看見,與身歷其中,是兩個層次,例如戀愛,例如死亡,又例如災難。是的,我得承認,我們是未經歷過災難的一代人,我們見過,我們聽過,就是未曾置身過。

甚麼是災難?舉目觀看,四週躺著不認識的屍體,家人呢?找不到,可能在塌下的樓房底,可能被捲到了海邊,可能在不遠處燃燒著的汽車之中。沒有電力,沒有食水,沒有通訊,大街上都是人,但只剩下濃烈的死亡氣息。至於天空,不論是晴天、雨天或是陰天,你只會記得,那是無盡的不見天。

你想說,香港是塊福地,香港人太幸福了?聽見颱風來了,我們睡不著,不過是興奮得睡不著,想起明天早上不用逼地鐵,而是坐在家裏,望出窗外,一片橫風橫雨,你卻悠閒地嘆著手中的一杯茶,享受一日自由的有薪假期。災難?如果臨天光落波,那才是災難。

至於在颱風中依然要工作的香港人,這是他們的災難嗎?恐怕不是,既然他們是職業的,早就該準備好面對這種工作需要︰眼前是大自然的逆境,但眼下卻是有條不紊的程序,受可靠的文明科技所支持,還有重重保險和監管,死亡不是不可能,卻遠不是災難的無常、無力與無奈。

這就是我們的寫照。我們也有沙士,也有金融海嘯,也有旅遊巴被脅持,這些都是痛苦的記憶,有看得見的死亡,有看得見的蒼涼,但說實在,它們還不算得上災難,因為我們還有系統,還有秩序和規則在支撐著我們的心靈。比方說,我們可以把董建華罵到下台。但是那些可怕的滅國風災地震呢?沒有,大家都死掉了,家都消失了。無語問蒼天。

雖然,是的,成為黃子華口中的馬迷︰「八號、八號、八號」,聽起來也許有點幼稚,好像那麼一日假期值得快樂麼?他們不懂得同情困在山洪之中的人麼?不過,我還是喜歡這種香港,因為那代表大家都很幸福,身在福中,要知福。

The Nok

2010-10-21

挑戰者

在電視螢幕看到被困地底兩個多月的智利礦工終於重見天日,心裡感恩的同時,對何謂人生挑戰者有更深刻的體會。

跟他們面對的絕境相比,失戀、失業、成績欠佳、同人鬧交、做人無目標、無錢買樓、減唔到肥,全部都是小菜一碟。但在這些小困境面,我們竟已選擇認輸、屈服、放棄自己。我們該承認自己無用嗎?

其實,我們很難量化人生中的苦難何輕何重,人人眼中的絕境都不同。對親情至上的人來說,自己際遇再差傷痛再多但身邊仍有家人支持,便有力量繼續面對生活;對事業心重的人而言,公司升其他人而忽視自己的打擊可能比痛失至親更傷痛更無力。

不 錯,我們無法很客觀地列舉量化生命中可能遇上的每個關卡的難易程度,但每個人眼中總有一些被視為生命勇者可敬可佩的人,我們會打從心底地讚嘆他們面對人生 難題時那勇者無懼的作為。當我們審視自己暗暗佩服的人的這份名單,很自然得出結論:某些苦難真的非比尋常,並非人人能承受,而能夠挑戰成功的人都是值得尊 重推崇的。

我心裡的這份名單,新加入的有這群被困地底的智利礦工,比他們更早寫上的名字,還有地震中不理自身安危無視自己也在苦難中卻不 遺餘力地幫助他人的英雄們(雄武的解放軍、用自己的母乳養活其他嬰孩的慈母等等)、火災中衝入災場救火救人的消防員、SARS時緊守前線治理病患的醫護人 員、脅持人質事件中盡責地向外間傳達訊息的導遊、天生無手無腳卻仍樂天地積極地在世界各地宣揚神愛的人、在無情坦克前駐足阻攔的男人......

能 火速在情傷中振作的人是很了不起,有錢小爺仔家道中落決心白手興家再創一番事業那份雄心壯志也令人欣賞,出身清貧無錢請名師但熱愛音樂日彈夜彈終於無師自 通成為舉世知名的音樂大師的長年苦鬥日誌讓我們一邊追看時亦一邊在心裡為他鼓掌,為了成為聲色藝俱佳的巨星而在百忙中繼續刻苦練習持續進修亦是非常難能可 貴,但和名單中人相比,相信大家會同意他們仍未足以成為名單中的一員。由此,我們便不難察覺即使無人生苦難程度的標準指標,我們內心其實早對何謂大苦難有 一個人言人殊但又出奇地暗暗相合的判斷。

其實我想指出的是,不知該慶幸還是失望,並非每個人在人生中也會遇上能展現人性光輝(又或邪惡) 的苦難絕境,但肯定每個人都會在愛情親情友情等人情世故上,在家庭學業工作裡,面對數之不盡的挑戰,而這些挑戰,很多時,其實比我們想像的要容易應付,當再難的難關也有人順利克服,我們面對的課題難道不算容易嗎?

作為結語:不是每個人也有機會成為不朽的可列入名單的偉人豪傑,但我們仍可以成為叫身邊朋友津津樂道的生命鬥士,是生命的挑戰者。借用梁啟超那句「不惜以今日之我非昨日之我」(可能字詞有錯但意思大概如此xd),面對生命不同課題 的態度正該如此,我們進步,正因為能不停地否定過去的自己,昨天仍覺得做不到不敢做,今天卻不妨嘗試做盡力做 ;昨日面對眼前困局仍覺一籌莫展思想負面,今日何妨放開懷抱試試換個角度積極一點地再想辦法?

字遊


2010-10-20

閱讀喜劇之王 (第一部完)

第十一章 -- 適應,是演員創作的重要技巧,能夠恰當進入角色的精神生活,感受而且表現出真的反應才是演戲,但不能否認,這種能力與資質和天份是相干的︰某些人的氣質只適應某些角色性格。

第十二章 -- 類似於總結,心理動力就是智慧、意志加上情感,三者互相牽引,亦代表了不同特色的演員,善用自己擅長的部份,帶動整體的演技就是創作的主要工作。

第十三章 -- 學習演戲,其實就是把我們日常生活、下意識的心理狀態和行為檢視一遍,例如我們日常生活,並不會有一個主要目標指導我們一切行動,而是我們的注意、思考會不斷隨時間地點改變,但總體又會匯成一個主線。演戲就是將它展現出來。

第十四章 -- 運動前須做熱身,讓身體和心靈都適應運動帶來的壓力的變化;演戲也是一樣,不過熱身的部份是心靈和感情,未準備好就做只會淪為藝匠。

第十五章 -- 演戲和真實人生最大分別,就是演戲只可能是一個片段,而人生總是被歷史和將來所貫穿起來,演員很容易會變成只專注眼前事務,而忽略了真實人性是有主旋律的。

第十六章 -- 做那麼多準備工夫、心理技巧,為的不是如布偶般演戲,而是啟動演員的下意識,在恰當的場境勾動出真實的感情,這就是演戲。

總算讀完了第一部份,相當精彩,差不多四百頁密麻麻的故事和理論,竟然能不停帶來啟發,期待第二部份還有甚麼可以再講。遺憾的,是無法像書中主角一樣,在如此具有洞見的老師門下學習演戲,正確來說,是舞台創作,因為演員不是演出一個角色,而是透過表演去創作一個新的、真實的角色。

既然我們不是去扮、去假裝一個角色,而是作創造它出來,使它成為一個真實的人,那麼演員的自我修養,也就是情緒的豐富、意志的鍛練等就非常重要。到底要像周星馳一樣的演員,內心裏需要有甚麼質素呢?

The Nok

2010-10-19

勞動

由於社會高度分工,馬克思說,我們都會異化。工人在組裝的過程裏,不斷重覆又重覆無意義的動作,沒有完成任何能夠讓他滿足、成就自我的製成品,僅僅為了糊口化成了社會裏的一粒鏍絲、一組程序,肉體和靈魂分裂開來,演變出一件又一件行屍走肉,整個現代社會就是如此建立起來,真正具有整全人格的只有最上層的貴族和統治者。

或者,曾幾何時家家戶戶的男耕女織才是人類最理想的職業。男人在被稱為母親的大地上,頂著帽,彎下腰,逐吋土地除去草、撒下種、澆灌水,在農田裏孕育著農夫最貼身的孩子,充滿他們的靈魂和生命,豐收的話是多麼有成就感;至於女人們織織復織織,絲成線,線成布,布成衣,讓丈夫和孩子都穿上親手所製的新衣,那份溫暖足可以保護著整個茅舍,這種傳統最終也以「織頸巾」承繼下來,直至今日。

這種生活令人羡慕,因為即使未到收成,勞動的過程已經令人滿足。低著頭勤奮地耕作,太陽在頂上高高掛,汗水從面脥慢慢流;汗滴在腳旁的泥土上,人是艱辛的,但腦裏沒有多餘雜念,專注把自我投射在「屬於我」的農作物裏頭,是完美的自我實現;而織衣更不用說,將思念和愛透過一針一線交織而完滿,更是女人生命的最終實踐。

現代人所追求的效率呢?沒有的,因為生命的滿足感不是來自效率,而是來自辛勞和時間。投入心血和時間,是人生最重要的過程。太多流行曲問,青春過去了而你得到了甚麼,忙忙忙卻好像已經換不回光陰,但這是問錯了問題,因為時間總會過去,而無論你富有抑或貧窮都一樣會持續衰老,我們不知不覺變老,不應感到遺憾,而該慶幸能夠如此辛勞,如此投入,渾然不覺。

是的,能夠流汗是幸福的,因為那是肉身的真正工作,不是屏幕上的虛假通訊,替自己居住的地方除草除蚊打掃裝修,如此卑微,卻竟如此快樂。

The Nok


2010-10-15

單程路

曾經一段時間,「脫節」是一個可堪創作的主題。例如一位老人不懂得使用電腦,不懂得打字,不懂得使用手提電話,在整列坐滿日本人的火車之中,每個人都低下頭專注自己的電子產品,打機、聽歌、閱讀、收發短訊,老人呆呆站在人群中心,自覺格格不入,天下之大,卻竟無處容身。

脫節成為主題,並不只是因為新工具的發明。如果老人只因未學習玩facebook而脫節,那麼答案顯然就是為他們開一個研習班,在工聯會上了四小時的課。然後,這些老人就不再脫節嗎?不是的,技能不及只是脫節的表象,真正有待思考、能豐富創作的,是背後一種價值和身份的消逝。

脫節不只是未達,而是包含著「拒絕」。在脫節的故事裏,具有戲劇味道的主角,即使站在火車之中感到寂寞和孤獨,但他會拒絕update,與現實接軌並不是他的選項,而理由是,他認為自己正在守護著某種價值和身份,而這些東西是值得以脫節作為代價。

愚昧和堅持之間的分隔線是模糊的,如果一個鄉下人說既然騎牛已經很好,為甚麼要用汽車,如果一個人說毛筆已經夠用,為甚麼要用原子筆,如果一個學生說圖書館已經夠方便,為甚麼要上網,等等等等,我們怎麼分辨誰是食古不化,誰是堅守寶貴價值呢?

以往我們每隔一段日子就發現人類生活被改變了,例如電話改變了通訊,汽車改變了運輸,電視改變了娛樂,互聯網改變了傳媒,每一次轉變都帶來嚴重的批判和反思,到底我們是否需要這種改變?這種改變會否剝奪了某種有價值的人類習性?例如我們不再擁抱,我們失去勞動,我們無法思考,但對不起,歷史總是站在「方便」那一方,方便人的產品,遠勝於人性化的工具,然後,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一群老人脫節了。這是一個脫節的年代。

不過,脫節的年代亦快要過去,探討舊一輩價值與新一代科技的衝突亦變成脫了節的話題。因為我們不但已經再沒有甚麼價值剩下,能夠拿來與「效率」比較高低;更進一步,脫節不再是一種人類發展的衝突與副產品,而是一種需求,我們不斷渴望脫節感,然後透過消費,讓自己獲得進步向前走的滿足,適應了這種以商品牽動生活方式的世界。

就例如windows研發vista和windows7,不單改變資源運用和保安管理,最重要是把介面推倒重來,製造出一群脫節者,他們興奮地成為了潛在的消費群;又例如iphone3後的iphone4,又例如ndsl之後的ndsi……我們有時會抱怨,我們要成為這些大商家的奴隸嗎?但我們無法找到答案的,因為自從買了iphone3之後,在車上收email已經是生活一部份,所以把它upgrade為iphone4就是最理性,亦是唯一的選擇,我們再沒有退路,並且我們喜歡。

The Nok

2010-10-08

愛回家

不是所有人都明白「回家」是甚麼意思。

可能他沒有家。對於他來說,有些地方是用來睡覺,渡過寂寞而漫長的黑夜,有些地方是用來娛樂,以聲色充斥五官,麻醉痛苦,有些地方是用來工作,為下一餐飯而承受所有,但就是沒有一個地方可以稱為家。

為甚麼在家千日好?是的,因為家就是自我的最終延伸處,它就是我們的自我實現,是我們自身目的和價值。回家,就等如尋回自我,累極而躺在沙發上甚麼也不做,聽著音樂,凝望著天花,眼前甚麼也沒有,但這一個時間就是最充實,「叉電」這個說法亦太傳神。所以別怪人們一生都追求著一間屋,花大筆錢去裝修,就算每天只有兩小時是清醒在家,但這就是他們存在的真正意義。

為甚麼要買一間屋?因為家的意義太抽象了,很難說明,而明顯一間不用憂慮遭迫遷的屋,就是它最具體的表現形式,所以我們都要買樓;至於一個裝修得最貼心的內室,就是自我形象最真實的反映,華麗也好,簡樸也好,凌亂也好,這都是我。沒有屋的人,到達一個極端,甚至不能稱為有家,沒有家的人,亦無法成為人。

有些人討厭這種建築主義,討厭這種透過建築物來延伸自我的方式,是一種懦弱、依賴的表現,透過買樓和裝修來實現所謂「家」,使整個概念變得庸俗,商品化,數值化︰二千呎稱為豪宅,五十萬叫做豪裝,但這反映了甚麼人格呢?裏頭又有甚麼人文價值呢?這些人恐怕都不懂得何為回家,對他們來說,住在五星級酒店,和住在家裏又有甚麼分別?

說起來很禪,但是真的,有碗飯好吃,有張床好睡,有個廁好用,有個人好愛,這就是回家。家是存在的,卻只存於心裏。人世間最可怕的家,就是同床,卻犯異夢,各人心裏的家在不同地方,肉身卻被現實擠在五十呎的房內,仿如牢籠;而真正的回家,就是身處於最普通的居室,但卻能打開內心,彼此撫平傷痕,抹掉眼淚,忘記疲勞,重新出發。

The Nok

2010-10-03

關於疲勞

原來金屬也會疲勞。這是我唸小學五年班時,讀到一本科幻小說時發現的。很驚訝,因為我以為疲勞是一種感覺,不應該在死物上出現,原來我錯了,疲勞是普世性的。但之於我的疲勞,又是否等同之於你的呢?

關於疲勞有幾種人。心理暗示型,即是說,這種人能夠透過個人意志,就可以決定自己的疲勞度,這也分為兩種,一是經常暗示自己不知疲倦,明明已經連眼都睜不開,卻還可以繼續工作十二小時,並以此為傲,適合做老闆;第二種是不停疲倦,只要想疲倦就會感到疲倦。甚麼時候想疲倦?例如發現明天要上班,或是對某些工作厭倦,又可能心情忽然不佳,就會半預言半成真地,疲倦得要死,只適合中六合彩。

心理暗示型以外的有預支型。這種人每當考試、大project、出台表現之類,腎上腺素會暴升至透支水平,非常警覺,充滿活動,轉數加快,不眠不休。然後呢?之後會病幾日,因為力量都是從之後預支而來的,非常適合表演類、創作類事業。

另外,還有一種叫定時定候型,很適合朝九晚五白領人仕,只要生活規律,就能夠應付工作有餘,生活非常平衡,亦會定期患病;如果遇上忽然要聖誕派對、新年倒數、中秋賞月、出外旅行呢?恐怕就不得了。

閒話講完。我,很疲倦。

The Nok

2010-10-01

心靈發現

小時不努力,大個要乞食。這是每對父母都會用來恐嚇子女的金句,因為乞丐很多,總有一個在附近,外形可怖,狀甚可憐,是一個永遠的想像物,永遠是失敗者的模型,是警戒小孩子別懶散的最佳選擇。好了,如果有一天,你終於成長了,終於人生都失敗了,然後你變成了乞丐,到底你會有甚麼感覺?

這大概是很奇妙的經歷,因為我們一直都說「看那個乞丐」、「小心乞丐」,說著說著,仿彿乞丐是與我們完全無關的異人類生物,我們不但不會關心到底乞丐自覺有多慘,更不會真正代入乞丐自己的思考模式。他們不一定是精神異常,而且他們也許不認同自己可憐,但誰會在意?我們甚至不承認他們有自己的思想,誰要是代入為乞丐呢,他就是傻子;一個乞丐,只會有一種形象,就是失敗者,是可憐蟲。

所以,有一種說法是,香港和內地的乞丐都是集團式經營的,不是武俠小說裏的丐幫,他們斷手斷腳是人為的,是背後有不法份子操縱作為賺錢工具,利用人類的同情心獲利。可信嗎?很多人一聽就相信了,因為實在太符合乞丐的印象,他們是工具,是它,不是他。

所以,萬一自己真的成為了乞丐,這大抵是一個很不實在的感覺。「真的嗎?原來我就是乞丐。」這種感覺,可能與一夜成名的明星很相似,「原來明星就是這樣子嗎?」自己一直都感覺不到自己的變化,那種從前想像出來普通人與大明星的洪溝,原來並不存在,一剎那之間,會感覺很不真實。一夜致富,一夜白頭,都是類似的經歷。想像不到原來我已經是有錢人,不曾發覺原來我就是飽經蒼桑。

所以難怪那些突然大紅大紫的明星,或是暴發戶之類,這麼行為怪戾,因為他們從未思考過這種身份的思考,從未認真看待過這些角色的本色,其實他們都是人,而不是一個想像物和工具,他們不止於一種固有形象,與我們一樣。但誰能夠適應呢?答案又是時間,就像是暴發戶的孫子,或是一步步成名的歌星,他們就能夠理解。

所以問那些眾人女神、靚女有甚麼感受,是沒有用的,她們早就習慣了異性的目光和優待,不論我們如何幻想,她們也不會認為自己要「屙屎」是有問題的;除非,就像小說和電影,有一日你和她交換了身份,你就能體會這種奇妙的感覺。但其實無需要幻想,社會上早有太多這種只有名稱,沒有個性的身份,例如「有錢人會請個司機」的那個司機,或是「最憎d 人cold call」的果d 人,試試做,很奇妙的。

The N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