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30

從錯誤中學習

我們都說年紀大的人,擁有一項重要的資產,就是「經驗」。但我們的經驗告訴我們,即使是年紀大的人,一樣也可以做出傻事、繼續撞板;而且愛迪生的老爹也不比愛迪生厲害;而且雖然「失敗乃成功之母」,但是有些人的人生都是充滿失敗,成功卻總是夭折……這些都是為甚麼?

因為「從錯誤中學習」其實是知易行難的事情,有些人也許窮一生也學不曉。

甚麼是從錯誤中學習?

很簡單,就是出錯了就找出為甚麼出錯、自己應該怎樣做才可以避免再出錯。為甚麼大家學不曉?

主要原因有三個︰

1)我們的歸因傾向

如果考試考得好,你會認為是為甚麼?平常人也許認為是自己夠聰明、也夠勤力、對題目有充份了解。要是考得不好呢?那就是導師指引不充足、題目太艱深、溫習時間不足夠之類。

總括來說︰就是好事歸自己、壞事歸環境。這種傾向讓我們太容易將錯誤說成是「意外」、「溝通不足」或是「環境限制」,總之通通是週圍環境的錯,我們就錯在不是超人而矣。

2)我們的人生多積極

當錯誤出現時,要找出原因當然就要準確的記錄發生的過程、因果關係之類,但是人類在收集和處理資料時,總是傾向找出有利自己的資料,及得出自己所相信的結論。例如發生交通意外,我們的焦點就會是自己當時如何力挽狂瀾,所以避免了更大的災難、而別人是怎樣不負責任又粗心等。

而對別人有利的證據呢?我們就會突然提高評審要求,對其真確性作出更尖銳的批判。絕對是雙重標準。這是半杯水的道理,我們其實都玩得出神入化。

3)用現在去想像將來

就算你出錯後,痛悔地找出了自己的錯誤,甚至設計好下回的對應策略,但為甚麼依然重覆再犯呢?

那是因為我們無法想像未來。我們不可能知道將來的自己,情緒會是如何、情境會是如何、精神狀況會是如何,所以我們只是猜想,並且更傾向用現在的自己來當作將來的自己,於是也許今日的你不會再犯錯,但到了未來的那個你,錯誤依然改不了。

有個小孩子曾問過我︰「如果我在遠足時跌傷了,又沒有繃帶,怎麼算?」
「可以用三角巾代替。」
「要是沒有三角巾呢?」
「可以用普通手巾。」
「要是手巾也沒有呢?」
「可以用衫褲。」
「但如果沒有多餘衫褲呢?」

小孩子會問你很多如果,但不會問「為甚麼自己遠足時不帶繃帶呢?」這不單單是小孩子的問題,也是很多成年人的問題。

要從錯誤中學習,我們必要先認清自己的傾向吧。

The Nok

2010-03-28

作個悶演說

有時會奇怪,為甚麼有些人說話,永遠都可以沈悶到不行︰明明是有趣的話題,變成催眠曲;明明是有深度的主題,就變得冗長而瑣碎。就以大家由小學到中學都聽過無數次的「勉言」或「致辭」,你記得有多少個可以用「精彩」來形容?根本全都是毫無意思嘛。

會不會覺得奇怪呢?如果我們仔細一點去研究他們的講稿,不難發現其實都是很不錯的,大多數的嘉賓用詞都很精巧,行文也暢順,教育意義也很不錯。但結果出來都是悶蛋一百分。

悶有甚麼不好?

那就是再好的內容,也聽不入耳;聽得入耳的,也很快忘記;不單忘記內容,連主講者都會忘記。沈悶的說辭,除了缺點之外,便甚麼也不剩了。 做一個精彩的演說,坊間已經提供夠多的方法,但要變得沈悶呢?以下有幾條捷徑︰

1)冠冕堂皇

被學校邀請,一定要祝學校百年樹人;被商業機構邀請,一定要祝業務蒸蒸日上;一定要用上大量四字成語,一定要確保對方貢獻良多(例如社會上有幸得貴機構熱心公益,令各貧苦大眾得以獲安寧生活之類),一定要對國家、對社會有抱負,一定要以偉人作榜樣,一定要感到未來是充滿光輝。總之,在你的說辭中,整個世界都是美好的、人性是有光環的、未來是充滿希望的。

2)教育意義

做學生的一定要勤奮好學,做兒女的一定要孝順父母,做官員的一定要勤政愛民……甚麼話呢?難道要相反嗎?不是這個意思,但這些教訓大家會聽得少嗎?再聽多幾遍難道會真的變好?說教的意思就是「把道理直接說出來」,例如「你要誠實公正才受人愛戴」及「你要做個勤奮的好員工」之類,但古代的伊索先生至少都講個譬喻啊,是我們的前輩、上司、嘉賓太前衛、又太率直嗎?

3)漂亮廢話

一些最「大路」最「標準」的內容,例如「做人最重要忍耐」、「失敗乃成功之母」、「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總不會有人說你錯,因為根本沒有內容嘛。忍耐?被無理解僱、被非禮、被勒索都是忍耐?失敗到甚麼時候才會成功?為甚麼有些人一出生便很成功?又為甚麼有些人不太勤力,卻總會拿高分數?當然,只有頑皮的小孩子才會這樣問。盡說些漂亮的話,肯定可以輕鬆下台,但精彩有幾多分?零。

好的文章和精彩的講辭,本來就是兩套不同思維,只為滿足自己,而不去思考聽眾的立場,那樣結果一早可以預見。

The Nok

2010-03-26

通識教育

香港學生為甚麼需要通識教育?我記得自己做學生時,老師最有力的說法,就是指很多大學生連公仔麵也不懂得煮,見微知著,雖然通識科不教家政,但肯定他們需要通識教育。

可惜通識教育注定難以成功。

我們其中一個相當重要的關注,曾經就是認為學生難得看報紙,但看也只看娛樂版,沒有國際視野;因此,很多教材源於時事題材,加以所謂「思考問題」及「課堂討論」。只不過,一個地方的土壤如何,就決定了收成如何。

第一,所謂報章傳媒,今日是時事娛樂不分家。古有書畫同源,今有政娛同宗,沒有娛樂性的新聞沒有人會刊登,甚至說,娛樂才是新聞,明星名人的醜聞比甚麼都重要;另一方面,新聞亦是娛樂,差不多只有能引起人話題的慘劇才是頭條,不賺人熱淚就不加注意。我們還可以用甚麼做教材?我們還能夠鼓勵學生閱報?出來社會工作又誰不是這樣八卦?

第二,思考問題需要豐富的知識作支撐,就算看美國總統大選,我看香港人沒有幾多個可以將全美五十個州都認識,何謂選舉人票也頂多一知半解,共和民主兩黨代表甚麼立場也是個謎,怎樣討論?不要說普通學生,就連老師家長也鮮有會討論,報章亦不會多著墨做教育。討論美國政治?不如討論某明星是否整過容。這樣的話,誰有能力帶領討論,甚至提出任何具創見或適切的見解?結果都是照搬社評。

第三,老掉牙的教訓、德育的反思都是本地教育的一個情意結,無論甚麼教育都只希望讓學生循規蹈距,知法守法,對於「討論問題」一直傾向於「有指引的討論」,離經背道極端取態基本上是死胡同。而且,具突破意義的發問,不是透過系統化的教育訓練,而是透過不斷參考別人的意見,慢慢累積而來的經驗。就例如同性戀議題,如果我們希望學生能夠發問得具深度,就必須讓他們大量了解別人的意見,不論正反或中間路線,閉門造車就只會是將老生常談返炒又返炒。

第四,我們愛上所謂系統化的教育,就是將事情事無大小都分類清楚,例如凡事都用「個人層面、社會層面、道德層面」三個層面去分析;最典型就是「六頂帽子思考法」,將所有問題都系統地思考,但是事實上世事遠為複雜,例如到底民意調查是事實(白色)還是情緒(紅色)根本無以分類,這些方式都只是一種框架,只可以參考,不能當作天書。但是公開考試的制度,本來就要求有統一的標準,試問創意怎定標準?意見怎定高低?這個問題看來連定題目的人也難以回答。

說到底,學生要通識,還是要靠他們自己的識見和思考能力︰識見的意思很簡單,就是深厚的知識基礎,加上對異見的包容;思考能力就是嚴謹的邏輯思維,和出色的聯想能力。偃苗助長、欲速不達,做長輩的還是要先把土壤弄好。

始終,還未有大學生因為不懂煮公仔麵而餓死。

The Nok

2010-03-24

關鍵字主義

如果你問,今日香港學生最大的學習問題是甚麼,那就是對關鍵字(keyword)的崇拜。

「關鍵字」最明顯對學習的傷害就是「妨礙思考」。舉個例子,如果我說「要評論參拜靖國神社的行為」,那麼生在香港的每位學生,都自然會想到「甲級戰犯」這一個關鍵字,然後就此大做文章。就如同《靖國問題》的作者高橋哲哉指出︰「把靖國問題作為甲級戰犯分祀問題來討論……實際上反而會使戰爭責任問題變得無足輕重」(p.51)

上述引文的討論較複雜,但簡單而言︰「只關心甲級戰犯問題,就會忘記神社內的乙級、丙級戰犯,亦會忘記美國、戰勝國的戰爭責任,也就是對戰爭責任視而不見。」事實上,我們的學習就是如此。

例如香港人曾熱烈討論「香港應否保留天星碼頭」,就出現了關鍵詞「集體回憶」,顯然經過傳媒的炒作,就讓本來更應該、更有可能作為討論的城巿規劃細節、技術問題變為空白︰人人都在按自己對「集體回憶」的感覺來吹水。

但不論關鍵字是具體的「甲級戰犯」或是抽象的「集體回憶」,問題根本就不是這麼簡單,不過因為答中關鍵字有分數又易批改,而且「記住關鍵字=理解」這種思考模式很輕鬆,所以很受學生的歡迎。

這代表甚麼呢?

代表學生真的相信「記得關鍵字,就等於學習了新知識」,也就是︰學習是有捷徑。不是嗎?將豐富的文化背景、人文關懷和歷史變遷壓縮為短語,就可以得分,正如廣告將一件商品壓縮為一句口號,或將複雜的愛情壓縮為一句歌詞,都是在使你以為,你已經認識了該商品、你已經明白了愛情。

於是,我們的身邊都充滿了看起來很早熟的學生,口裏盡是深奧難明的字詞,只是骨子裏卻了無一點深度,要發表所謂「看法」,表現得最好的那一位,都不過是懂得最多詞彙。

關鍵字無用?

不,至少為了要讓你對此文章有印象,我創造了一個關鍵字︰關鍵字主義(keywordism)。

The Nok

2010-03-23

預告

之前寫過一篇〈他人的旅行〉,想不到明天便迎來了第二次。

未來八日,將會重貼以往在思方學會寫過的文章,避免車窗開空窗,且看看舊的東西能不能帶來新的啟發?

The Nok

考車後記

輕型貨車 + 棍波第一次路試犯錯項目如下︰
1) 斜坡停車︰未有查看交通情況
2) 窄路掉頭︰車輛停定時仍然扭軚
3) 倒後及停泊︰未有查看交通情況
4) 倒後及停泊︰車輛滑前
5) 倒後及停泊︰泊車位置不正確
6) 未能在適當行車線上行駛
7) 未能調整車速以適應交通情況 x2
8) 未能選用適當波檔
9) 未能入波 x2
10) 警覺性及判斷力弱 x2
11) 油門控制不當 x2
12) 離合器控制不當 x2
13) 軚盤控制不當 x2
14) 轉彎時位置不正確

全部加起來總共20個剔,在天光道泊L位時一開始便滑前,發覺不妙,便拉上手制停車然後檢查一次波棍,其實這個行為是錯誤的,完全是沒有信心的表現,因為後波的響聲根本沒有停過,明顯滑前只是離合器問題而非入錯波。心想︰今次玩完。

非常好,就這樣一個差勁的開始,我就告訴自己99%要重考,所以只要好好完成整個旅程便可以,這樣定數後自己都放心得多,十分諷刺。

於是泊位順利,然後出車亦沒有問題,交通也是十分暢順,轉入常盛街上斜停車,到我停的一剎那就發現考官死盯著倒後鏡,明顯認為我停的一刻沒有望鏡。不過算吧,反正都要重考。於是斜路開車就因為這個想法,而非常順利沒有溜後,很平穩。

但這個時候偏偏有一架貨車大刺刺地停在路中心,終於我便要做最不喜歡的事,就是過線超車,最麻煩是當兩邊都沒有來車,而我又越過一半時,對頭又有車趕來而我又要剎停,如是者還要幾次,好不容易超了貨車,而很多人過去敗在太接近物體這一項,我心想這大概算是考車死位吧,純運氣不好,又一單。

然後轉入窄路掉頭泊位時,停下來才發現原來踏中雙黃線,雖然掉頭還算頗成功,完全有足夠空間沒有碰欄,但如果因為停在雙黃線而死了,就實在非常無謂。不過沒有辦法,一切都做完了。反而要考慮的是怎樣轉出大路,一開始就見到一個學神遠遠地前來,唉,沒有信心於是就沒有轉出去,等了很久很久,終於一架巴士上客時我便轉出去,現在回想其實很無謂,萬一巴士後有車跑出來便又玩完了。應行沒有行,不應行就行。

再轉出去天光道落馬頭圍頭這個死亡彎位,學車三個月來只走過幾次,就是前一晚唯一的練習,還要練得很差,但算了搏一搏,就把口訣做一次看看如何,怎料似乎又轉得頗理想,也因此最後的幾段路都完全沒有問題,非常順利就回到考場。

重重波折之下,取回成績單的心情非常沉重,心想要多付二千幾元重考非常可憐。結果卻是合格,上述的錯誤全都是輕微,沒有剔嚴重,竟然如此。

The Nok

2010-03-22

空白的慰藉

如果你有讀過《哲學的慰藉》,就能夠明白原來理性是可以安慰心靈,即使這個世界充滿荒謬,而你正遭遇挫折、被人厭棄、失戀、人生不成功等,卻可以透過理性,去了解事情的本質,堅定自己的信念,甚至豁達面對逆境,因為這一切都已經在你的預料之中。

就例如身邊很多人會質疑你的決定,不要因此而害怕,不要就這樣便感到沮喪,只要好好地審視自己的決定,是否已經得到理性的肯定,因為人們的說話,會根據社會的傳統、迷信甚至只是權威而改變,但唯獨理性的決定能夠擺脫偏見,替你作出正確的選擇。也因此,你的決定是不是正確,從來都不取決於支持你的人數。固然少人支持並不代表你是正確,但至少你可以在處於弱勢時,仍然保持堅定。

又或者你感到生活很不順心,賺的錢不夠,地位不夠高,透過理性你就會明白,其實你生活快樂的根源並不是財富,而你現在不夠愉快,只是來自這個世界狹隘的價值觀所施加的壓力,一旦你了解到人類快樂的真正本質,就可以豁然開朗,甚至能堅持那些正確,卻不能致富的價值觀。

至於失戀,每一個失戀的人或多或少都會成為一個哲學家,因為他將會不停思考,到底甚麼是愛,而為甚麼愛是那麼一種不講道理、沒有情由的東西,甚至乎那個完全不適合你的人,竟會讓你愛得死去活來,不能自拔,愛情能帶給你幸福原來是一種錯覺。也許理性不能夠代替愛情的興奮,但它可以指引你投身合適的環境,讓你更成熟地選擇共同生活的對象,避免重蹈覆轍。

哲學當然從來都不是主流,而且理性思考本來就非常困難,看起來,似乎盡是有緣人才能夠讀哲學,因為好像只有愛思考的人才喜歡哲學,這就似是命中註定了會讀哲學的人,和不可能讀哲學的人。這樣,理性與不理性的洪溝就更明顯。

不過,也許哲學的本質都是離群的,因為一大班人都是唸哲學的話,就會喜歡對事物作出形而上的理解,例如都愛總結出工作的道理、做人的道理和溝通的道理之類。簡單說就是將大量不同的實務,抽出共同之處,然後作出分析。而這一切最基本的,就是先要有一大堆實務。所以如果一大班人都是教思考方法,但沒有人平時在進行一般工作,所謂思考方法就一點實例都欠奉,談話就無法推展。

所以,哲學的慰藉並不適用於生活蒼白空洞的人,一個每天都是懶在床上或是打無聊遊戲機的人,是沒有哲學或是理性的話適合他們,因為沒有內容的地方,是無法歸納出任何法則。如果有,那就是無病呻吟,好像網上大量的日記,「人生」「夢想」「存在」都是他們的口頭禪,但裏頭你會發現一無所有。

The Nok

2010-03-19

結他的緣份

前兩天看著台上的年輕參加者彈奏結他,自己的左手指頭也跟著有點疼痛,仿彿學結他的記憶還殘留在身體裏,即使早就沒有如當初日夜苦練,觸感依然存在。

啤梨型的結他是要抱著彈的,橫在大腿,雙手環抱,練習的時候常常都要俯身挨著,胸口會感受到音箱的震動,身上的神經細胞會隨音符而跳動。也因此如果結他是心愛的樂器,不單是感情上,不單是語言上,還會是肉體上的愛,她是情人。

所以那一年家裏沒有冷氣,很熱,沒有穿著上衣就抱著結他,每日練習兩小時,不知不覺就由放學練習至天黑,然後發現全身和結他都早就滿是汗水。半年了,就這樣過了半年,便抱完了這一位舊情人,轉去了其他東西例如考試和ICQ。既然都把時間用在結他上,我沒有朋友嗎?沒有的,因為沒有朋友,反而便學會一種樂器。

教結他的師傅很參差,第一位只教了四堂,由第一堂的馬馬虎虎,到第二堂突然多了同班同學,一起上堂卻各有各彈,老師只是坐在一旁吹水,到第三堂根本不知道自己學過甚麼,第四堂我已經不想再繼續下去,便換了琴行換了老師。然後這一位,我便上了半年課堂。

為甚麼好好的不再學下去呢?因為老師叫我去比賽。現在回想起來,那個十幾歲年紀的腦袋,即使是屬於自己的,其實也難以理解,正確點來說,是不能用常理去理解。

我很記得,當時的想法是「學結他就要學民歌結他」,而民歌結他,對那個我來說,就等如Carpenters、Beatles之類,當然正因為Yesterday這一首歌激發我學結他的衝動,不過老師沒有夠多歌譜,難度亦低。至於喜愛度僅次於民歌,難度卻夠的就是例如Romance De Amor等classical曲目,但老師卻說,一首半首就好玩,多就悶了。他說要玩就玩電結他。

現在回想,其實電結他沒甚麼不好,但那個年紀,只要喜歡的東西得不到,就不高興,亦會自製理由讓自己拒絕第二個選擇,並頑固堅信下去。最後,我沒有學下去,錯過了比賽的機會,錯過鑽研下去的機會,只剩下那隱約還有痛感的左手。

The Nok

2010-03-17

爆旋陀螺的開心大發現

一則短片,由一個小朋友教你如何保持爆旋陀螺旋轉。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dkYPesOLo

很無聊嗎?這是上討論區發現的,大家的反應有以下幾種︰

(一) 小朋友的聲音很搞笑
這是真的。聲線飄浮於走音的邊緣,而且聽起來很像以前教育電視充滿感情的配音,一個小男孩未變聲,還喜愛著小孩子的玩具,卻又懂得拍下片段,還會做手勢,兼且放上youtube。和爆旋陀螺、比卡超之類的卡通片很有共鳴,明明只是小孩子,卻拿著危險的玩具,扮演真正的地球救星,滿口盡是與年紀不相稱的對白。到底是我們成年人對所謂童真有錯誤理解,還是小孩子實在太早熟?

(二) 個小朋友都幾叻
從玩遊戲之中發現有趣的現象,其實很多小朋友都會試過,包括我自己,但基於種種原因,例如別人潑冷水,或自覺以為大家早就知道,於是沒有說出去、寫下來、或是繼續鑽研其原理。也因此,這個小朋友將來能夠成材?這個小朋友適合讀物理學?這個小朋友的好奇心能夠和愛恩斯坦比較?別開玩笑了,大家都是成年人,難道不清楚玩樂和讀書的分別嗎?

(三) 無聊兼幼稚
認同。因為這事實上就是關於一件玩具的遊樂方法,這個技巧只是針對特定的情況,例如根據這一個盤子和陀螺而得出的結論,能否整理為一個具普遍性的法則,套用在其他情境之中,實在言之尚早。好像牛頓如果把蘋果掉在地上的過程拍一次,然後放上youtube,並說「原來蘋果熟了就會掉在地上,而不是飛上天」,一樣無聊兼幼稚。真正具價值的是他後來所獲得的結論,而由對一個現象感興趣,至發展出一套理論,過程當然不是順其自然,而是艱苦經營,千萬人之中只有少數人能夠堅持到最後。

(四) 大家竟然為一個小朋友的無聊事而嘈一輪
認同。如果不是放在youtube,而是你一個表弟跟你表演一次,那麼整件事就會就這樣完了,第二天大家就會徹底忘記。而這篇文章亦不會出現。

The Nok

2010-03-12

關於搞笑的幾件事

(一)
「搞笑」是所有男性的必修科,三十歲以前就必定要學習好幾個笑話,能夠在宴會飯局或是閒聊之中逗大家一下,才可以稱為擁有健全的社交能力。即使三十歲以後的男人,大多數就只有同一系列笑話,講完又講,但畢竟也算是一種生存之道,值得敷衍。

關於幽默感,在大學甚至會開一科來專門研究,因為這件事實在太詭異。千萬年以來,數之不盡的人,尤其是男人,都希望搏紅顏一笑,甚至用搞笑來搵食,因為幽默正是一個不解之謎,還未有人能夠準確說出令人發笑的要素究竟是甚麼。

單單是幽默感已經有太多種,例如周星馳、黃子華、Simpsons、Mr. Bean、陶傑、林狗、森美,有所謂無厘頭式、反思式、諷刺式、身體語言式,有些單單是出現、講句話、做個表情已經好好笑,有些靠精警隱晦的對白和punchline,有一些就靠急才做押韻、用聯想和黃色材料,還有一些就像朋友們圍來起鬨胡鬧,百貨應百客。

(二)
至於為甚麼太少女性笑匠,卻是另一個故事。不單止太少出色的喜劇女演員,連唱獨角戲都能搞笑的女星,或是文章辛辣惹笑的女作家也沒有,而且僅僅是圍繞身邊,會在聚會時連珠對應鬼馬爆笑對白的朋友,亦極少是女性。這個現象該怎樣解釋?女性日常不需要逗男性笑、女性天生就不擅於搞笑、還是這笑話的極致通通是黃色的,所以只有男性喜歡講?

(三)
有些人說我的講座笑就幾好笑,但重點不太清楚,也許因為像一個表演,多過一場教育講座。事實上我很懷疑到底學生們,有沒有一點點理解或記得講者任何的說教,因為每一個人最記得的,其實都只有自己的意見,亦即是只會記得自己早已認同的東西,而悶就代表沒興趣,沒興趣的事誰會想去同意?

為甚麼周星馳和黃子華的話那麼入腦,正是因為好笑,好笑就自然會認同,認同就自然會記得,而且更加要記得,因為原來自己的想法,可以用這種有趣的方式表達,這就是我們自戀的一種表現形態。只有令人笑,一句說話才能夠進入人的腦和心。

(四)
有一種笑叫做嘲笑,就是這種笑,令世界上太多值得做的事,都沒有人再做了。有些事情就如同愚公移山,又像信仰一樣,嘲笑吧,因為真正有貢獻的人,從來都不是嘲諷者。

The Nok

2010-03-11

品味歧視

品味或者會是女性主義者的一個難題,因為女人的口味,到底是發自她的內心,還是社會的產物,可能仍是懸案。

在這個社會裏,甚麼人應該做甚麼事,是有一個定位的,這些來自群眾的期望即使是非理性,甚至是不合理都好,都是既存現實。例如做學生應該認真學習,做警察應該富正義感,做傳媒就對真相有追求的意志和勇氣。即使我們知道現實裏,也許學生只是望升班畢業後找好工,或者警察和記者都只是打一份工等出糧,但每一次有人附合了這些期望,我們就樂意讓全體享有伴隨而來的特權,例如學生可以犯錯,警察可以使用武力,而記者可以代表巿民發言。

這就是社會的規則,即使期望和特權的內容隨時代轉變,但整體運作仍然是這個樣子,好讓社會各行各業能恰如其份地運作,並且因為這些刻板印象,甚至是偏見,能增加群眾交涉的效率,而不用逐個逐個去了解他們的個性和特徵,直接就從他的身份了解他可以為自己做甚麼。例如「報警」本身就已經是一個典型動作,喚來的警察應該都是差不多,可以做的事都大致相同,而沒甚麼人會計較到底來的是PC1234還是PC4321。

但對於各行各業,我們抱有不合理的期望嗎?也許是有的,例如做老師的就不能又煙又酒,至少在學生面前不可以;又例如球星有婚外情,亦不能夠再擔任隊長;但總括而言,就是把私德與職業相連起來,因品行而影響工作,不過在這個追求專業的年代,專業的概念已經保障了業界的合理期望和權力,所以越來越少人認為高尚的職業,必然導致高尚的人格,只需要一個守法的專業人仕就可以了。

或者平權運動的人,理想也是如此︰希望性別的身份,只帶來合理的期望,而不合理的要求和偏見,應該消除。例如認為女性不能出來工作,只能在家待產,或是因為女性的身份而獲得不相同的待遇,就是歧視,是不合理的。

換句話說,既然要消除不合理的期望,是否可以認為,事實上有些期望是合理的呢?因為她是女性,所以認為她會比較溫柔,是可以接受的期望嗎?又或是調轉來說,期望女性可以與男性爭奪同一個世界盃,又是不是不合理呢?似乎合理和不合理之間,還是存在一道相當寬闊的灰色地帶。

就例如女性的品味。女性向商品絕對是一個龐大的巿場,雜誌、電腦遊戲、飾物、玩具、劇集、小說甚至漫畫之類,都有一大堆針對女性口味的作品,而這些口味,到底是源於性別本質還是文化使然,恐怕難以回答。

如果說,因為是女性所以會喜歡某一類的東西,這個大概與平權人仕無關,但如果她們的口味是受到男性的主導,就可能遇上麻煩。例如有些女人走去隆胸,正是因 為男性愛豐滿的女性,貧乳不單不受男性歡迎,更可能導致女性的自尊心因此而受挫。這種因為身材不好而憂鬱的病態焦慮,歸根究柢還是因為男性主導社會美學, 才令女性受到這種侮辱。

但女性對於自己又有沒有第二種衡量方法呢?如果女性因為自己的膚色和身材,而感到非常自豪,甚至已經形成個人價值的一部份,在他們自己的圈子之間,就是用這種標準來鞭策自己,甚至男仕們會否欣賞已經不重要,這又可會說是女性已經建立出一套屬於自己的品味?

The Nok

2010-03-07

道德淪亡 2之2

殺人、強姦、孌童、亂倫、雙性戀、人獸交之類之類,早在幾千年前已經有,如果這些就是道德淪亡,那麼道德早已淪亡過太多次,而不用今日保守派再來大聲疾呼。事實不是有人進行這些事,就叫做道德淪亡,而是當有人這樣做時,整個社會仍然覺得都幾ok,這才是保守派口中的道德衰敗。

為甚麼是衰敗?因為道德之於人類,就等於身份和定義,一個能夠保持某程度道德水平的,才能稱為人,否則就與獸無異,亦即所謂人禽之別。人和獸之間的界線到底是誰訂的呢?當中有一個充份的理據嗎?到現時為止都沒有,因為這正是千年以來有關道德的爭論,一直以來最強而有力的說法僅僅是「因為人人都是如此」。

此之所以,這條界線會不斷的改變,尤其自中世紀後的宗教解放,道德界線正越擴越闊,因為要找到強力的理由支持行道德實在太難。而這個擴闊的過程,自由派的人稱之為「寬容」,而保守派則不斷擔心,是否有一日道德會不再存在,人無以為人。

怎麼會不存在呢?一個人要行道德是他自己的事,別人不會阻止他,因為這正寬容的原則,從來只有保守派喜歡干預別人吧?不是的。因為人類行道德的動力,有相當重要的份量,來自於群體的習慣,失去了社會共識,將嚴重削弱道德意志力。

即使以禮待人之類的「輕道德」行為,一個人處於不講究禮貌的地方,有可能依然僅守其原則嗎?不太可能,即使可能,但這個人更不可能將有關「美德」傳承下去,正如今日有太多父母,已經無法將上一代某些深信的美德,包括尊敬長輩之類,教導兒女了,因為論據「一個人的年紀並不構成值得尊敬的理由」有說服力過「長輩就該尊重」太多,而整個社會都是這樣想。

「在不影響別人的情況下,甚麼都可以」這個自由派的道德原則,有一日也許都會消失,因為連「推己及人」之類的道理都不及效益的計算具說服力,即是說,一樣事該不該做,不是因為它本身是否正確,例如感同身受之類,而是它的代價是否過高。可以想像一個情境,一個人在保證不用負責、無人知道的情況下,能夠迷姦心儀女性,他應不應該做?有一個強而有力的理據,支持他保持我們所理解的道德良知嗎?沒有。

所以難怪保守派要不斷干預別人的道德觀,因為眾人的意志才是道德發展的土壤,「寬容」的社會諷刺地正好是道德的墳墓,因為道德從來都沒有真正強力的理由,所有原則都是偏好而矣。至於為甚麼追求自由的香港網上群體,會成為一片地獄?因為他們把自由,扭曲成集體宣泄個人愛惡的武器,甚麼值得保留或需要解放,以人數決定,仿彿回到石器時代,那個不能稱為文明的時代。

The Nok

2010-03-06

道德淪亡 2之1

相比起來,道德保守派的確比較不討好,他們看起來都是落伍、古板、頑固和野蠻,最重要是都頗霸道。似乎的確有一個共通點,就是保守的人總不會只是自己保守便算,而會喜歡要求身邊的人,甚至整個社會跟隨其作風,就例如明光社喜歡對同性戀者指指點點,而屋邨裏的師奶就愛投訴TVB一些普通的電影鏡頭,總括一句就是麻煩又粗暴。

如果道德保守程度是一道光譜,由最左的自由派至最右的保守派,那麼顯然自由派受歡迎得多,因為就算兩者都喜歡指點別人的道德生活,叫人不做一些看來非必要的事,名為「解放」,但叫人多做一些所謂道德行為,則稱為「約束」,褒貶立見。而更重要是,自由派本質上就不重視所謂「我們的道德」,因為自由是人人相等的,每個人都需要自行決定個人的道德選擇,所以指點別人的道德問題,自由派並不會做。

為甚麼保守派總愛叫人跟他們的一套?這個故事說來話長,但簡單而言,是因為世界上並沒有充份的道德理由,不論人們訴諸理性、良心、上帝甚至乎效益,都沒有一個真正具說服力的理由,能夠指出為甚麼我需要做一個好人,充其量都是說「哦,這個意見很有趣,值得參考。」

對,都不過是意見而矣,任何關於道德的勸說,都只是意見。例如「你要人怎樣待你,你便要怎樣待人」是不錯,但誰都知道就算你如何好,別人依然可以對你差,甚至因為你好而利用你;更甚,要是你決定寧負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負你,說到底也沒有甚麼不妥。只能說句「這樣不太好吧」。

或者說「生意成功的秘訣是誠信」確是幾美妙,但我們既無法從成功人仕的這種風涼話中,得悉他們是講真還是講笑,兼且生意失敗的人比例之高,令我們不禁懷疑世界上是否有所謂成功秘訣。又可能你用「你對得住自己良心嗎?」或是「你還算是個人嗎?」之類,如果他回答說覺得自己都幾ok,那麼還有更強力的理由,去叫一個人行善嗎?沒有。

而現實上每一個人行道德,其實並不是基於充份理由,而是自發於個人對尊嚴和高貴的定義、社會的價值及宗教的信念,這些都不是充份強力的理由,我們要行道德,其實僅僅因為我認為這是好的。而這個「好」並不是因合理而存在,而是本來就存在,我們生於這裏,這裏本來就是這樣。

於是,千萬個更有道理的「反傳統道德行為」,隨著人類理性的發展,便慢慢推陳出新,於是原有的社會價值之類,便不停的失守,而且有越失越快、越失越極端的趨勢,這就是道德保守者口中的「道德淪亡」。

The Nok

2010-03-04

證據的期待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我們早已深信不已,植入在DNA之內,只要有機會證實,這份信念就會湧出來,成為行動,甚至我們自己未必能夠解釋清楚。

比方說,「絕世高手都是在職業圈之外」,就像寫文章最好的人都不是現職作家,最漂亮的女人都不是香港小姐,而當然世界上最好打的高手,依然是少林寺的掃地僧。也因此,未成名的歌手所唱的歌最有味道,唱功最值得欣賞,風格最有個性,一旦走紅了,就脫離群眾、滿身銅臭。為甚麼大家會認可這種未受考驗的能力?因為圈外高手,永遠都引人證實,一個例子就夠強烈鮮明。

又例如「老師的工作是春風化雨」,對,由不知道何時開始,教師變成了一種「為兩餐」的行業,學生對老師的敬意現在僅出於學歷的差異,尤其同學們都得到一種共識︰讀書為了考試,考試為了成績,而只有補習老師才能夠教出成績。這是事實嗎?不,我們心底裏依然相信,仍然盼望,那個在故事裏會保護學生、愛護同學的「真正老師」,是存在的。於是,一場八仙嶺山火,燃點起我們這份期盼,馬上就化為春風亭,直至現在。

另外,或者我們都有點種族歧視,就像認為白人比我們好,而黑人又比我們差,令人汗顏。例如金頭髮白皮膚的人說句中文,就可以逗得我們很開心,但我們說句英文呢,就很平常。像甚麼?就像大明星來到異國fans中間,說句剛剛才學的問候語,fans便瘋狂尖叫暈大浪,這就是身份的不對等,為甚麼我們得像fans一樣對金頭髮白皮膚的人擠眉弄眼?

可能說得太嚴重,但事實上,即使如教會這種地方,能夠稱得上佈道家,會邀請來佈道會的也幾乎都是白人。為甚麼他們能夠稱為佈道家?現時地球上教會增長最快的地區,都在非洲和南美洲,至少在數字來說,那裏的佈道士更有資格被稱為「家」,但白人們願意黑人牧師來勸他們悔改嗎?

還有很多很多例子,就像我們相信有又食煙又紋身又講粗口又吸毒的好人,有真正喜歡唱歌的偶像派歌手,有真心為巿民服務的高官議員之類之類。同一件事實就擺在眼前,千萬人就有千萬種截然不同的信念,牢不可破,根深柢固,因為我們實在有太多信念,永遠都只是等待證實。

The Nok

2010-03-02

有人愛TVB

當喬寶寶說「我愛TVB的時候」,其實感覺還挺不錯,因為終於有第二個何國榮,何況還是面目模糊的印度人︰在香港,印度人除了做守衛和開印度餐館,誰也不知道他們平日幹甚麼。現在我們知道了,至少他們會看TVB,還有一個參加了殘酷一叮,雖然後來喬寶寶在電視劇裏,還是演保安員之類的角色。

沒甚麼了不起吧?畢竟只是膚色不同。不得了的地方,始終是他那一句坦坦白白的宣言,很清楚很直接,他就是喜歡TVB。

雖然每一年台慶,有很多人大明星祝賀TVB生日快樂,雖然很多人都排著隊想得最佳男女歌手,雖然賣口乖的人始終很多,但觀眾仍然感覺到,他們只是打一份工,不論是契仔或是甚麼力捧新人,甚或所謂老臣子之類,看起來依然只是受人錢財。

的而且確在這個年頭,要坦白承認自己喜歡TVB,已經變成一份勇氣。因為畢竟連受到尊重的新聞部,都被稱作「是是旦旦」,被人多次質疑他們已被收編,對政治敏感話題避重就輕,最後還有一個綽號叫CCTVB。兼且「我已經好耐冇睇電視」甚至成為一種身份,一種視野走向國際的感覺,至少是國際互聯網,因為我們看電視節目是用電腦的,而且還會選擇比TVB好得多的東西,甚至看日本卡通片還能夠聽到原聲主題曲和配音,好像不再反智。

但TVB實在有甚麼不好?劇集簡單易明,經常有俊男美女出鏡,畫質和音質都不錯,而最重要是它畢竟依然免費,對於在餐廳與朋友相對無言、久候飯菜的人而言,能看到電視的座位還挺有用。也許你說TVB壟斷,但這不是它的錯,因為這是一間上巿公司,能搶的佔有率就要搶,而且諷刺地說,不用轉台原來也頗方便,至少香港鬧換台而口角,再繼而動武的家庭暴力實在不多。

又或許因為TVB不尊重音樂。曾經有人寫過,香港樂壇的死因之一,就在於TVB的政策。實在令人懷疑,因為一來樂壇未死,新人依然湧現;二來就算是半死不活,也確實是因為聽眾的選擇已經多了不知幾多倍,兼且例如youtube還是免費;三來,音樂節目從來都不是收視保證,而TVB永遠都只是一間上巿公司。

既然死罪的理由是這樣不充份,到底還要討厭甚麼?也許就源於這間公巿的本質,是傳媒,因此它就必須肩負起一些公眾對傳媒的要求和期望,例如公義,因為它已經得到了一種極大的權力,就是話語權、詮釋權。一個傳媒如果放棄了這種義務,卻使用其權力去擦鞋、去抹黑反對者,甚至僅僅因為不提供公眾教育,就會受到大眾所厭惡。

一間傳媒公司應該做甚麼、不應做甚麼,廣管局當然有一份責任,但公眾的期望亦如此。我喜歡喬寶寶說他愛TVB,因為畢竟我們太不老實,只有承認自己是喜歡,還是討厭,然後才有討論理由的可能性。很多人對TVB很失望,或是不再期望,但ATV又可以做甚麼?沒有人知道,因為香港裏,還是太多人喜歡呆坐看無聊的劇集,即使一邊在鬧,而太少人能坦白而認真說出,到底電視應該播放甚麼。

The N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