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13

私下比較

雖然不太想承認,但事實上我的確是透過與其他人比較,來了解自己的成長程況。打個比方,當我發現,有一日,自己拒絕再於任何說話裏加一句「我最憎……」之後,我就知道我已經不再是年輕人,亦即是中學生之類。

關於「我最憎」這個起首語,令我奇怪的是出現頻率非常高,一個人會同時最憎肥胖、最憎黎明、最憎大埔墟、最憎搭的士、最憎港產片又最憎做功課,這個「最」字最能夠表現出所謂語言降級,甚至到了失效的程度,即是說,聽得多就已經令人沒有興趣再深究,到底還有沒有排第二憎的東西。但沒有辦法,一個平凡年輕人,不透過語言來表達感受到了「最」的階段,可能會無力得沒有人會聆聽。

要用最字來爭取注意力也無可口非,但可不可以別只有憎恨這個表達方式,即使是不喜歡,其實背後的理由可以很不同,於是引發出來的情緒亦有分別,例如肥胖的樣子很醜,所以情緒是厭惡,的士的收費太貴而的士佬又差,所以情緒是感到不值,諸如此類,不一定是憎。而更多情況下其實根本是一件小事,例如他認為黎明只是偶像派 (很九十年代的投訴),所以要憎,難道一定要表現至憎的程度,才算是一個有愛恨喜惡的人?

很久以前我已經戒了說「我最憎甚麼」,甚至大多數情況下都避免去憎任何一件事,因為我發現,這不單是無知而欠缺包容的表現,更讓情緒的表達失去了應有的仔細分野。也因此我已經不再是年輕人,但我亦不擔心我已經變得像我老媽子一樣。

是年紀的關係嗎?但逢事情要二揀一,她總會覺得非常困惑,難以取捨,經過一段相當長的反覆彈弓手然後總算有了最後答案之後,她就後悔了。為甚麼總是感覺選錯了呢?因為她的目光都放在自己選擇的缺點,所以不論選甚麼,都不能夠令自己滿意,不論是甚麼。這是因為對於自信的不足,還是覺得未來沒有太多時間可以改變,而對選擇感到不安嗎?

不論哪一個選擇,都會有缺點,雖然我們總是想選擇比較好的那一個,但我的經驗告訴我,我必定會選錯,不論是甚麼時候。既然我已經確定自己的眼光根本就很差,那麼就沒有後悔的必要了,原來這個覺悟還令生活來得爽快。

「不要和別人比較」,是一個吊詭,說這句話的人是根據甚麼來決定的呢?是比較過哪一種自我認識的方法,才明白不要和別人比較,是比較好的思考和生活模式?或者他們是天生就很豁達,很自足,但不比較我和你,怎麼知道你的豁達適合我呢?有趣。

The Nok

1 則留言:

wayne 提到...

大埔墟站出行到鄰村河口, 海濱公園, 吐露港海旁挺美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