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11

看得見別人眼中的刺

從香港族群中被撕裂出來的80後,在社會一片不滿聲之中成為新聞主角,故事圍繞的主題,說穿了,就是一整代的青年人,原來都不符合社會的期望。

社會期望其實不是新鮮和獨特的事,大學生、基督徒、大企業、有錢人和政府高官諸如此類,一律都背負社會期望,背後的原理就是,擁有的資源越多,好像錢和地位和名聲,行為與操守越要好,對社會的貢獻越要大,這就是社會期望的信念;一個申請綜援的大學生、一個非禮教友的牧師、一所賺錢卻裁員的企業,簡單來說就是不義,違背了社會公義。

所以我們這個社會,原來都是Maslow Theory的信眾,都信奉需求層級的概念,假如一個人已經滿足了物理層和生物層,就理所當然會追求愛、公義與平等之類的道德理想,否則就無異於禽獸。不單如此,無論是連聲諄諄善誘,或是破口大罵的前輩,隱約還表現出一種「衣食足,而後知榮辱」的想法,不只是說知榮辱前先知溫飽,還強調既然知溫飽,還不快滾去知榮辱?

對哦,就好像他們不滿80後投訴社會上位無期、機會太少、大學生畢業人工都只有七八千,因為這班年青人,其實早就有溫飽,有NDS和PSP,有電腦有上網,物質的供應早已超越了溫飽程度,在社會看來,80後早就應該專注追求榮辱,而不是投訴經濟問題,因為他們比起勤奮的70後、60後和50後,擁有的資源已經夠多,再投訴下去,其實是一種社會不義。

也因此,同一代80後出來「搞」社會運動,就格外礙眼了,因為他們一方面投訴衣食問題,但專注進行的活動卻是爭取所謂社會公義──一些事不關己的東西,而事不關己、己不勞心,本來就是香港人的核心政治價值,80後竟以抗爭高鐵撥款、爭取政制改革之類,作為自己的榮辱 (畢竟他們未交稅,本來就不是他們的事,香港人是這樣想),怎麼可能叫香港人感覺良好?不是說要知榮辱嗎?對,原來底牌揭開,香港人的榮與辱,其實就是衣和食的更豐足,卻從來都不是一般定義下的社會公義。

很多人都說現在的小孩子很幸福,質素卻很差,例如小學生都過於早熟,又沒有禮貌,串串貢。這不就是說明成年人,即是我們每一個,原來都虛偽到不得了嗎?因為我們一方面推舉,其實幸福不在乎金錢,真正令人幸福的是友誼、愛情、家庭溫暖和自我成長,但當要比較自己和下一代的時候,就說他們比自己小時候幸福得多,所以他們的反叛格外顯得不義,如上文所說。這種口講一套,實際又另一套,正正就是虛偽的定義。

上段只是其中一例,但80後到底幸福還是不幸,我可以說,不論何時這個社會還是太武斷,每一代都有自己的夢,都有無法跨越的牆,有自己的精英,亦有自己的枯枝,要寄望別人或是年青人好像法國大革命如此的改變世界和普世價值?為甚麼不先改變自己?不如先讓自己,成為以往多個世紀以來,第一批懂得理解和包容下一代的人,好嗎?

The Nok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90後就是懂得理解和包容的一代人, 但他們想法卻有點愚蠢和天真.